第2章知识表示(第四讲)419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80
期末复习二有理数的运算要求知识与方法了解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倒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倒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概念计算器的简单使用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说出一个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有理数的精确位数及根据精确度取近似值运用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必备知识:1.若两个有理数的乘积为____________,就称这两个有理数____________.2.有理数的各种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分配律.3.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先算____________,再算__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_.如有括号,先进行____________运算.4.把一个数表示成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幂相乘的形式叫做科学记数法.二、防范点:1.倒数不要和相反数混淆,倒数符号不变,相反数要变号.2.乘方运算不要和乘法运算混淆,如23和32不相等.3.有理数混合运算中注意运算顺序,特别是乘、除同级运算时,注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4.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及带单位的有理数的精确位数时要注意单位及10的幂的位数.倒数的概念例1 (1)2017的倒数为( )A .-2017B .2017C .-12017D .12017(2)已知a 与b 互为倒数,m 与n 互为相反数,则12ab -9m -9n 的值是________. 【反思】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注意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是相同的,不要与相反数混淆起来.有理数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例2 下列计算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1)74-22÷70=70÷70=1;(2)(-112)2-23=114-6=-434; (3)23-6÷3×13=6-6÷1=0.【反思】乘方运算是初中阶段新学的一种运算,要弄清楚它的法则,不要和乘法混淆起来;运算顺序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特别是乘、除同级运算过程中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例3 计算:(1)(-2)2+3×(-2)-1÷(14)2; (2)-32-[-(12)2-116]×(-2)÷(-1)2017.【反思】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的顺序不要搞错,-32的求值也是学生的一个易错点.有理数的简便计算例4 用简便方法计算:(1)(-6134)-(-512)+(134)-(+8.5); (2)19999899×(-11); (3)(-5)×713+7×(-713)-(+12)×713.【反思】合理地利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可以加快速度,分配律和分配律的逆向使用也是简便计算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近似数及科学记数法例5 (1)数361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 .0.361×109B .3.61×108C .3.61×107D .36.1×107(2)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①4.7万 ②17.68(3)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①0.61548(精确到千分位);②73540(精确到千位).【反思】求带单位的近似数的精确度时,要注意单位也是有效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例6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从上午8:00~9:00在某市区东西向公路上营运,共连续运载八批乘客.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王师傅营运八批乘客里程如下:(单位:千米)+5,-6,+3,-7,+5,+4,-3,-4.(1)将最后一批乘客送到目的地时,王师傅在第一批乘客出发地的什么位置?(2)已知王师傅的车在市区耗油成本约为0.6元/千米,若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起步价8元(不超过3千米),若超过3千米,超过部分按每千米2元收费,则王师傅在上午8:00~9:00扣除耗油成本后赚了多少元?【反思】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要抓住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是求各数之和还是各数的绝对值之和.1.计算:3×(-1)3+(-5)×(-3)____________.2.已知(x -2)2+||2y +6=0,则x +y =____________.3.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则a 与b 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写出一个正确关系式即可)第3题图4.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0.50,精确到____________位,它表示大于或等于____________且小于____________的数.5.数轴上A 、B 两点位于原点O 的两侧,点A 表示的实数是a ,点B 表示的实数是b ,若||a -b =2016,且AO =2BO ,则a +b 的值是____________.6.计算:(1)(34-112+13)×(-60);(2)(-3)2÷92+(-1)2017-|-2|.7.已知x ,y 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 ※y =xy +1.(1)求2※3的值;(2)求(3※5)※(-2)的值;(3)探索a ※(b +c)与a ※b +a ※c 的关系,并用等式把它们表达出来.参考答案期末复习二 有理数的运算【必备知识与防范点】1.1 互为倒数 3.乘方 乘除 加减 括号里的 4.a(1≤a<10) 10【例题精析】例1 (1)D (2)12例2 (1)运算顺序错.改正为:74-22÷70=74-4÷70=74-235=733335; (2)运算法则错.改正为:(-112)2-23=94-8=-234; (3)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都错.改正为:23-6÷3×13=8-6×13×13=8-23=713.例3 (1)-18 (2)-838例4 (1)-63 (2)-2199989(3)-176 例5 (1)B (2)①千位 ②百分位 (3)①0.615 ②7.4×104例6 (1)正西方向3千米处 (2)67.8元【校内练习】1.12 2.-1 3.答案不唯一,如a >b4.百分 0.495 0.505 5.±6726.(1)(34-112+13)×(-60)=-60×34+60×112-60×13=-45+5-20=-60. (2)(-3)2÷92+(-1)2017-|-2|=9×29-1-2=-1. 7.(1)7 (2)-31 (3)∵a ※(b +c)=a(b +c)+1=ab +ac +1,a ※b +a ※c =ab +1+ac +1.∴a ※(b +c)+1=a ※b +a ※c.。
五年级上册第1-4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负数的初步认识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负数都比正数小。
3.在生活中,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常常用来表示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第二章多边形的面积1、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形状可能不同.4、①把一个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高变小,面积也变小;②把平行四边形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
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6、平行四边形的高 =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 = 平行四边形面积÷高三角形的底 = 三角形面积×2÷高;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积×2÷底梯形的高 = 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的下底 = 梯形面积×2÷高—上底;梯形的上底 =梯形面积×2÷高—下底7、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8、表示一个社区、校园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为单位;表示一个国家、省市、地区、湖泊的面积是就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9、村地区常使用“亩”和“分”作土地面积单位,1亩=10分≈667平方米,1公顷=15亩。
第二章有理数本章整体解说本章共分3节 2.1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本章主要内容字母表示数,求代数式的值,整式的有关概念,与加、减运算.为了整式的运算.而介绍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注重知识过程的呈现.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本章在引入代数式及其求值后,对所列出的代数式进行了分类,引出了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通过探究现实情境中的问题(1)求两面墙上油漆的大小,得到了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借助问题(2)用数的运算律归纳总结除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本章选取这个背景材料.从本质上突出了合并同类项与去(添)括号的根本目的.§2.1 用字母表示数课前热身知识点结构新知识全解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表示数的字母和数的关系用来表示数的字母,可以看作数,但又不同于一个确定的数。
例1:字母是否只能表示自然数呢?你还能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一些例子吗?解:(1) 长方形面积:s=a ×b (2) 路程公式:s=v ×t (3) 圆周率:Π(4) 加法运算律:a+b=b+a (a+b)+c=a+(b+c) (5) 米、千米、克、千克分别表示为:m 、km 、g 、kg变式练习1:下列语言叙述代数式“aa 1”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a 与a 的倒数之和 Ba 1与a1的倒数之和 C 1除以a 得a D a 加上1除以a 变式练习2: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为a ,个位数比十位数小1,把十位数与个位数数字对调后,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用代数式表示为___【易错警示】:a 不一定表示正数, -a 不一定表示负数。
变式练习3:汪老师在上地理课时,列举了一组音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气温的关系表:知识点二: 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利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既简单又明确,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数量关系.例2:某校开展一次篮球比赛,初一年级有8个队参加,若实行单循环比赛的赛制,那么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范德华力的作用能为a kJ·mol-1,化学键的键能为b kJ·mol-1,则a、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C.a=b D.无法确【解析】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其强度较弱,而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化学键的键能比范德华力的作用能大得多。
【答案】B2.干冰汽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内共价键B.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C.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答案】C3.(2016·高二检测)水的沸点是100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跟水相似,但它的沸点却很低,是-60.7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范德华力B.共价键C.氢键D.相对分子质量【解析】H2O和H2S属于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逐渐升高,但是由于H2O分子间容易形成氢键,使它的沸点反常得高。
【答案】C4.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知识解释的是( )A.水和乙醇可以完全互溶B.氨容易液化C.干冰易升华D.液态氟化氢化学式有时写成(HF)n的形式【解析】干冰易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故选C。
【答案】C5.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中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其中a点代表的是( )A.H2S B.HClC.PH3D.SiH4【解析】由图可知a点所在曲线沸点没有反常现象,说明不是ⅤA、ⅥA、ⅦA族的氢化物,则只能为ⅣA族的氢化物,即为SiH4。
【答案】D6.卤族元素包括F、Cl、Br。
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也越大,F的电负性最强,A正确;F元素无正价,B错误;因HF之间可形成氢键,使其沸点升高,C错误;随核电荷数增加,F2、Cl2、Br2的熔点依次升高,D错误。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