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4
中国酱油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酱油行业概况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
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
酱油由原来的普通酱油衍化出生抽和老抽,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再到目前市面上的多品类酱油(佐餐酱油、烹饪酱油、特色酱油),酱油的人均购买量在逐步提升的过程当中。
尤其随着某些菜色的推广,特色酱油也进入大众视野,例如适合做清蒸鱼的蒸鱼豉油以及虾蟹蘸料的海鲜酱油。
二、酱油行业现状近年来,国内酱油的产量呈现出下滑的态势。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增速放缓。
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高端酱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高端酱油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再加上中低端酱油市场趋于饱和,使得需求拉动下的产量下滑。
数据显示:在2016-2018年之间,我国酱油的产量连续三年下降。
2018年我国酱油产量为575.65万吨,较2017年856.7万吨减少281.25万吨,同比降幅达32.81%。
2018年我国酱油行业市场规模达736.5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68%。
三、酱油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海天酱油以其优秀的管理模式,持续精益化的销售渠道和生产技术,在我国酱油市场占据领头羊地位。
2018年,海天味业的酱油产品收入为102.36亿元,比2017年同比增长15.85%,市场份额占比达18%左右。
从中国生产酱油主要企业来看,2019年上半年,海天味业营业收入达到101.6亿元,同比增长16.5%,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22.3%;中炬高新营业收入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3.66亿元,同比增长8%;千禾味业营业收入为5.94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为0.87亿元,同比下降35.6%。
中国酱油行业现状分析一、酱油产业链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经过制油、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糖类、、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的色泽。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工艺了,酱油一般有和两种:生抽用于提鲜;老抽用于提色。
二、酱油产量酱油主要从方式进行分类。
还可以从、低盐、高盐、固稀、温酿、消化等方式加以区别,此处只以业内最普遍的习惯区分方法加以分类。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用大豆或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2021年中国酱油产量为778.15万吨,同比增长11%;酱油消费量为761.2万吨,同比增长10.9%。
三、酱油进出口情况酱油含有多种和,可降低人体,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我国酱油为主要出口国之一,其中2021年中国酱油进口数量为13553.3吨,同比增长14.8%;中国酱油出口数量为183432吨,同比增长16.2%。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酱油主要出口地区有美国、中国香港及俄罗斯等,其中美国地区酱油出口数量为43547267千克;2021年中国酱油主要进口地区有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台湾等,其中从日本地区酱油进口数量为4936760千克。
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酱油进口金额为1353.5万美元,同比增长18.2%;中国酱油出口金额为17692.9万美元,同比增长17.2%。
四、主要酱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酱油生产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酱油行业中的翘楚,如千禾味业、中炬高新、海天味业、加加食品等。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优秀企业,专业的调味品生产和营销企业,历史悠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目前生产的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火锅底料等几大系列百余品种300多规格,年产值过两百亿元。
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共5篇)第一篇: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调味品市场调查报告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酱油、食醋、调味料,产品虽小,却涉及到千家万户,更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近几年我国调味品业发展迅猛,年增幅连续十年保持在10%以上,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调味品市场的年消费量每年递增,市场空间不断扩容,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调味品已经不仅限于调味这一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成为了食品行业、餐饮业必备的原料。
因此,针对市场中调味品种类、占比、创新方向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2013年3月26日 2调查地点友好超市、爱家超市 3调查目的了解调味品市场的一般情况,掌握市场上调味品的相关知识,根据自己的知识分析市场上调味品的创新方向。
4调查对象超市中的调味品 5.调查对象相关情况超市中的调味品种类繁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产业竞争十分激烈。
6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资料调查法,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采样以及向超市人员了解相关知识,询问他们的见解并加以整合,最终统计了解调味品市场状况。
7调查内容主要了解市场上调味品的品牌、种类、数量、占比、市场动态等。
8调查结果与分析调味品是我国传统产业,随着近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调味品产品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功能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调味品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过千亿的大市场,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作为食品制造业的细分行业,依靠产业升级和消费增长,调味品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经调查得知,在国外,调味品约占总食品份额的10%,国内只有6.44%,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调味品行业一方面得益于餐饮业的高速发展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将获利于调味品行业销售额占餐饮业营业额比例的提升。
8.1酱油酱油是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熟成并经浸滤提取的调味汁液。
食用油市场调研报告1. 市场概况:食用油市场是一个庞大且竞争激烈的市场,消费者对于油质、品牌、价格和健康指数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关注点。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食用油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 消费者购买行为及偏好:多数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油时,会考虑价格、品牌、质量、口感和安全性等因素。
知名品牌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而对于健康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3. 市场竞争格局:食用油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以及一些小型的地方性品牌。
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企业手中,他们通过广告宣传、产品创新和价格战等手段来争夺市场。
4. 健康食用油的市场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食用油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消费者更加关注植物油的营养价值和适用性。
因此,有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健康食用油市场,通过研发低脂、低胆固醇和富含维生素等方面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油品健康性的重视,食用油市场的发展将趋向多样化和专业化。
传统品牌需要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力度,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一些新兴品牌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来获得竞争优势。
6. 市场机遇与挑战:食用油市场的机遇在于消费者对于健康食用油的需求增加,市场规模扩大。
然而,也面临着品牌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和产品质量监管等挑战。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7. 建议:鉴于食用油市场的竞争激烈,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力度,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沟通和监管。
此外,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度。
2023年调味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调味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调味品行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产品包括食盐、酱油、醋、味精、辣椒酱等,这些产品为人们平日里的餐桌增添了美味和口感。
本文将对调味品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调味品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品质和健康越来越关注,对于优质、安全、健康的调味品需求日益增长。
2.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对于食品行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措施,调味品行业更是如此。
例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酱油类食品监管规范》,对于酱油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监管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
3.文化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人们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和习惯。
调味品行业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口味需求,还要符合人们的饮食搭配、传统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二、行业环境分析1.市场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调味品市场的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达到了1709亿元,同比增长8.2%。
2.竞争格局我国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复杂,市场上有众多的品牌和种类,如海天、味好美、人民大会堂等著名品牌,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品牌和小品牌。
竞争的主要手段包括品牌、价格、口感、功能等。
3.消费趋势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对于调味品品质、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是对于口感和便捷性的关注。
同时,随着餐饮业和外卖业的崛起,调味品的包装和配送形式也在逐渐多元化。
三、品牌环境分析1.品牌实力在调味品行业中,品牌的实力和知名度是各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口碑,同时也有较为丰富的产品线和渠道,拥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力。
2.品牌特色在调味品行业中,有些品牌具有明显的特色和文化背景。
例如,海天是“中国酱油第一品牌”;味好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做酱油技艺,人民大会堂则代表着政府和党的形象。
酱油的研究报告一、工艺流程:1、高盐稀态法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1.1高盐稀态法工艺流程:高盐稀态法工艺流程如下:小麦一筛选除杂一焙炒一粉碎→→豆粕一除杂一润水一蒸料一风冷→混合—接种—制曲—制醪一发酵—压榨—沉淀—过滤一灭菌—成品1.2 高盐稀态法操作要点1.2.1 原料配比以小麦、豆粕为好,小麦占45%-50%。
因为淀粉质原料水解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能产生糖、醛、酯等成分,这些是风味物质的基础。
1.2.2 蒸煮可用NK罐蒸煮。
豆粕要干蒸润水,然后加入轧成片的小麦,再润水,如果原料是风送进行的,操作较方便。
1.2.3 制曲可采用2日曲,24h菌丝基本长好,为促使酶系全一些,定位42h出曲,便于安排生产。
制曲温度不宜太低,因为是开放性生产,温度太低会引起青霉等杂菌污染,所以品温控制在30度-33度。
1.2.4 发酵固态发酵阶段:拌曲盐水15︒Be’,盐水量750L/t-800L/t混合料,发酵温度控制在35︒C 稀态发酵阶段:拌曲盐水18︒Be’,盐水量1400L/t-1450L/t混合料,发酵温度控制在30︒C 以下。
发酵初期每天搅拌1次,中期每周搅拌2-3次,后期每周搅拌1次。
1.2.5 压榨压榨分初压、轻压、重压3个程序,初压是靠自重淋出,要求12h以上,加压要缓慢。
压榨出原油一定要有澄清工序,硅藻土过滤是可行的。
2.低盐固态法生产工艺及操作流程2.1 低盐固态法工艺流程如下:豆粕→轧碎→混合→于蒸润水→麸皮、种曲↓蒸料→冷却接种→培养→成曲→拌盐水→入池→倒池封面→前期水解→倒醅→后期发酵→酱醅→成熟→浸淋→头油→调配→灭菌→冷却沉淀→质量检验→灌装成品2.2 低盐固态法的操作要点2.2.1 制曲粉碎:将豆粕粉碎成高粱米粒大小的碎片。
干蒸:装入锅中加入稻壳,通入蒸气干蒸(压力1.5kg/cm2)排气。
润水:加入定量的水和冰醋酸(润水20min)加入炒麦粉、麸皮,继续翻拌15min。
蒸料:翻拌均匀后,即可通人蒸气(压力0.5kg/cm2)排气(重复二次),然后继续通入蒸汽压力1.5kg/cm2时,维持15~20min即可出锅。
打酱油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在现代商业环境中,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特定情境下的决策过程、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可能的商业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打酱油”案例的分析报告范文,旨在展示如何通过案例分析来提炼商业智慧。
案例背景“打酱油”是中国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参与了某项活动,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质性贡献的行为。
在商业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概念来探讨那些看似参与市场竞争,但并未产生显著效果的企业行为。
问题陈述假设某酱油生产企业A公司,尽管投入了大量资源和努力,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突出。
公司管理层希望通过案例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酱油市场是一个成熟市场,增长速度相对稳定。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日益关注,高端酱油产品的需求正在上升。
2. 竞争格局:市场上存在多个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A公司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
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1. 产品线:A公司的产品线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酱油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化。
2. 生产能力:A公司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3. 营销与销售:营销策略较为传统,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位和品牌传播手段。
SWOT分析- 优势:A公司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一定的客户基础。
- 劣势:产品创新不足,营销手段单一。
- 机会: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高端酱油市场存在增长机会。
- 威胁:市场竞争激烈,新兴品牌不断涌现,对传统品牌构成挑战。
问题诊断通过分析,我们发现A公司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缺乏差异化,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 营销策略落后,未能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 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有待提高。
改进建议1. 产品创新:开发多样化的产品线,如有机酱油、低盐酱油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厨邦酱油市场调研范文一、调查目的1、对课上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和探究。
2、了解市场上酱油的种类、品牌占有率。
3、了解人们对酱油口味的需求及其所期望酱油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内容1、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2、调查地点:爱家超市、友好超市、家乐福超市、好家乡超市3、调查对象:超市中的酱油,超市中酱油货架导购人员及购物人群4、调查方式:(1).记录超市中酱油货架上的酱油种类及品牌。
(2).调查询问酱油货架导购人员,各品牌占比。
(3).调查超市中购物人群,了解酱油的消费走向。
(4).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酱油的消费情况及创新方向。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 超市中酱油的种类及品种根据品牌特色分为:草菇老抽/生抽(海天草菇系列)、厨邦生抽/老抽(美味鲜系列)、酱油的成色面条鲜(加加面条鲜系列)、薄盐老抽/生抽(李锦记薄盐系列)。
其他的种类:黄豆酱油、红烧酱油、餐厅酱油、鲜香酱油、酱香酱油、脂香酱油、一点鲜酱油、味级鲜酱油、蒸鱼豉油、卤水汁酱油、原汁窝油、原生态酱油、有机酱油等。
主要品牌为:海天、李锦记、加加、厨邦、美味鲜、笑厨。
其他品牌为:七一酱园、鼎丰、小二黑、庄子开拓、太太乐、千禾、港顺、禾然、六月鲜。
进口酱油:必爱欧生态醇香大豆酿造酱油(原产国:德国)、大华生抽王(原产国:新加坡)。
2. 销售情况通过对以上四家超市酱油的导购人员以及购物群众的调查表明,各大超市中主打品牌是海天酱油系列产品,占到酱油货架的40%左右,据导购人员表述,海天酱油的产品种类丰富,质量优等,口感香醇,价格适中,符合大众消费者的需求;李锦记的酱油产品也具有较丰富的品种,但相对于海天酱油来说还是略低一筹,占到酱油货架的30%左右;加加酱油、厨邦酱油、美味鲜酱油、笑厨酱油占到酱油货架的25%左右;而七一酱园、鼎丰、小二黑、庄子开拓、太太乐等品牌的酱油则占有更低的比例。
四、调查总结及分析通过对以上资料的整理,此项调查表明,大多数群众在购买酱油的时候喜欢购买以前经常使用的牌子,即使是不同种类的酱油也会使用同一品牌。
我国酱油行业产量分析和进出口分析一、酱油行业概括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
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
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过去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市场上产品主要为老抽和生抽。
当前随着我国居民对于生活品质要求日益提升,我国家庭消费由过去的“吃饱”向“吃好”发展,也由此各种细分的功能性酱油不断进入寻常百姓家,酱油由单一品种向功能性发展:我国酱油的发展历程二、酱油行业现状在当前消费者健康和品质意识日益提升之际,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消费者对于健康酱油需求热烈。
为了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以前培育消费人群,各酱油企业都开始推出不断升级的酱油来迎合消费者的诉求。
与此同时,酱油消费不断升级的历程中,酱油单品价格也在稳步.上升,过去我国家庭主要消费的生抽、老抽价格在6-10元之间,近几年来主打高鲜概念的酱油持续受到追捧,鲜味酱油价格在10-15元之间。
当前鲜味酱油的快速放量不断拉高平均价格。
一二线城市以主打零添加的高品质酱油受到部分消费者追捧,价格突破15元,更高端的有机酱油价格已超过30元。
与此同时,酱油的消费结构从过去金字塔形向橄榄球型转变,低端酱油市场份额减少,中端酱油成为市场竞争主力,高端酱油市场成未来发展趋势,中高端酱油比重提升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
中国酱油升级带动价格变化中国酱油消费结构变化2015-2018年间,我国酱油产量连续四年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增速放缓。
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高端酱油的需求不断增长,但高端酱油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再加上中低端酱油市场趋于饱和,使得需求拉动下的产量下滑。
但2019年、2020年产量开始回暖,都有了较小幅度的增加,2020年中国酱油产量为700.8万吨,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97%。
海天调研报告海天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天公司的运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
通过对公司的实地访问、员工访谈和市场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海天公司是一家在食品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其主要产品是调味品和酱油。
公司拥有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且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非常重视。
通过参观公司的生产线,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海天对原材料的选择十分严格,确保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公司还拥有一支高效的生产队伍,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
其次,海天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
根据我们的调查,海天的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口碑。
消费者普遍认为海天的调味品和酱油具有鲜美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是家庭餐桌上的必备品牌。
此外,海天公司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市场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使得海天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海天公司在国内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海天的产品由于独特的口味和风味,在一些国际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问题。
因此,海天在扩大国际市场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在员工访谈中有一些员工对公司的管理体系存在一些不满。
一些员工反映公司的沟通机制不够畅通,对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不够公平。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员工士气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公司进行改善。
总之,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海天是一家在食品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
公司在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仍需关注在国际市场拓展和员工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我们相信,在公司的领导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海天公司将继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更大的发展。
2024年酱油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背景介绍:酱油是中国传统调味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华菜肴中。
酱油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蓬勃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酱油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稳定增长。
据行业报告预测,未来几年酱油市场的销售额将继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酱油市场存在着众多的品牌竞争,包括知名品牌和小型企业。
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由几个主要品牌垄断,但也有一些新兴品牌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二、市场发展趋势1.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酱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高品质、营养健康的酱油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和青睐。
2.健康饮食:当下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度增加,对于添加剂较少、天然发酵的酱油需求增加。
无添加、低盐酱油将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3.多样化口味:消费者对于酱油口味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辣味、甜味或特殊口味的酱油的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中的品牌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组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4.电商渠道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酱油行业也逐渐拥抱电商渠道。
电商平台的普及将为品牌带来更大的销售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竞争。
三、市场机会与挑战1.机会:随着酱油市场的不断扩大,品牌增多,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需求也不同,为新品牌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
2.挑战:酱油市场竞争激烈,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较大,新品牌想要在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需要克服品牌认知度低、渠道建设等挑战。
四、市场投资建议•市场定位:针对消费者对品质、口味和健康的追求,可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定位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渠道拓展:要与电商平台合作,加强线上销售渠道。
同时,也应与超市、便利店等线下渠道合作,提高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品牌推广: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消费者认知度。
通过广告、营销活动等方式增加品牌曝光度。
•产品创新:优化产品口味,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
加强研发,推出低盐、无添加的健康酱油产品。
日式酱油行业报告日式酱油是日本传统调味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酱油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于世。
日式酱油的制作工艺源自古代,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和品牌文化。
本报告将对日式酱油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包括行业概况、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行业概况。
日式酱油行业是日本传统调味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日本人民几乎每天都会在饮食中使用酱油,而且日本餐饮文化的传播也使得日式酱油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据统计,日本国内每年的酱油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二、市场现状。
目前,日本国内的酱油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市场上有着众多知名的酱油品牌,如井田酱油、山本酱油、营养酱油等。
这些品牌不仅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率颇高,而且还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随着全球饮食文化的多样化和日本料理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日式酱油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三、竞争格局。
日式酱油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产品差异化和市场渗透率等方面。
一方面,各大酱油品牌之间在产品品质、口味、包装、价格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以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饮食文化的国际化,国际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酱油品牌,它们通过不同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特色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
四、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回归,日式酱油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日式酱油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创新,日式酱油企业将不断研发新品种、新口味的酱油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 品牌国际化,日式酱油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 营销策略,日式酱油企业将加强品牌营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和影响力。
4. 绿色生产,日式酱油企业将加大对生产工艺的改进和环保技术的应用,推动绿色生产,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018年酱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一、行业驱动因素:需求端量价升,供给端生产+产品+渠道+品牌共同推动 (6)
1.1 需求端:消费观念升级+餐饮用量提升下,未来酱油年增速约10% (7)
1.2 供给端:产品升级+渠道下沉+品牌塑造,工艺改进+自动化生产+规模效应 (8)
1.3酱油竞争三个层面: 海天平台成型、中炬稳步推进全国化、千禾聚焦新市场 (9)
二、产品升级:龙头卡位主流价格带,区域品牌寻求差异化竞争 (10)
2.1 产品结构升级:海天成本领先战略VS区域性品牌差异化战略 (10)
2.2 差异化竞争下的产品升级路径:纵向概念升级,横向品类细分 (11)
2.3 价格带研判:“鲜味-高鲜”为主,“零添加&原酿”尚早 (11)
三、渠道织网:海天完成全国化,中炬稳步追赶,千禾尚处扩张初期 (11)
3.1 酱油/调味品行业渠道解析:大流通易守难攻,商超易攻难守 (11)
3.2 渠道竞争力全方位透析:全国化进程&市场运作&经销商质量&渠道管控 (12)
四、产品+渠道竞争到品牌竞争,调味品平台型公司成型 (17)
4.1 海天拉动行业从产品+渠道竞争到品牌竞争 (17)
4.2 调味品平台型公司成型:渠道自下而上驱动+品牌自上而下驱动 (20)
五、行业加速集中,龙头收割份额 (21)
5.1 从本轮提价说起:龙头趁原材料&包材涨价之机收割行业份额 (21)
5.2 短期环保严查催化,长期无效产能退出 (22)
六、投资建议 (24)
七、风险提示 (25)
图表1调味品各细分品类零售额占比 (6)
图表2中国酱油行业零售额 (6)
图表3中国酱油行业份额估算,CR5约52% (6)
图表4酱油1-8M17商超份额,CR5达73% (6)
图表5酱油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7)
图表6本轮全行业提价情况 (7)
图表7中国消费者餐饮花费(万亿元):餐饮服务市场持续增,家庭烹饪份额下降 (8)
图表8餐饮行业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速 (8)
图表9中国外卖O2O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8)
图表10中国外卖O2O渗透率提升较快 (8)
图表11随着工艺改进+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规模效应提升,毛利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9)
图表122016年各公司酱油销量及单吨成本 (9)
图表13各公司酱油毛利率对比 (9)
图表14酱油产品结构的升级路径 (10)
图表15酱油/调味品渠道构成、特点及目标人群特点 (12)
图表16海天逐步实现全国化单位:百万元 (13)
图表17海天各渠道占比估算 (13)
图表18中炬高新各市场占比:东南沿海为成熟市场,占比75% (13)
图表19千禾开拓市场前期费用较高单位:万元 (14)
图表20千禾高费用率推动高增速 (14)
图表2116年酱油上市公司营收区域分布单位:百万元 (14)
图表22经销商数量与单个经销商创收对比 (15)
图表23销售人员与平均销售人员创收均对比 (15)
图表24前五名客户占总销售额比例对比(16年) (16)
图表25应收、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对比 (16)
图表26自2H16海天广告投放费激增,促销费用稳步上升单位:百万元 (17)
图表27广告投入对海天营收增速的推动力或更大 (17)
图表282H16-1H17 海天签订广告合同 (18)
图表29海天与中炬广告费用对比单位:百万元 (18)
图表30商超渠道中海天份额提升较快,中炬份额稳中有升 (18)
图表31多品类广告协同打造“海天”大品牌 (19)
图表32海天成为Kantar品牌足迹榜前十中成长最快的品牌 (19)
图表33调味品平台公司成型 (20)
图表34酱油原材料价格走势 (21)
图表35包材(瓦楞纸、PET塑料)价格走势 (21)
图表36调味品公司提价情况 (21)
图表37海天提价后加大费用投放 (21)
图表38中炬提价后加大费用投放 (21)
图表39本轮原材料&包材价格上涨,海天商超份额提升幅度较大 (22)
图表40厨邦商超份额较为平稳,李锦记&欣和略降 (22)
图表41区域性品牌商超同比增速下滑较为严重 (22)
图表42酱油行业集中度将迅速提升背后的逻辑 (23)
图表43千禾味业2015年酱油吨成本中包材占比32.8% (23)
图表44环保高压下,今年的包材涨价来的更早些 (23)
图表4516年日本酱油行业CR5 59%,龟甲万集团33% (24)
图表4616年中国酱油行业CR5约52%,海天约30% (24)
图表47日本酱油酿造企业数量变化 (24)
图表48日本酱油竞争格局变化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