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圈绝对值增量编码器
- 格式:doc
- 大小:572.50 KB
- 文档页数:24
2010-04-30 08:14传统的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
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
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是唯一的,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
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单圈绝对值编码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旋转单圈绝对值编码器,以转动中测量光电码盘各道刻线,以获取唯一的编码,当转动超过360度时,编码又回到原点,这样就不符合绝对编码唯一的原则,这样的编码只能用于旋转范围360度以内的测量,称为单圈绝对值编码器。
如果要测量旋转超过360度范围,就要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编码器生产厂家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这样的绝对编码器就称为多圈式绝对编码器,它同样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唯一不重复,而无需记忆。
多圈编码器另一个优点是由于测量范围大,实际使用往往富裕较多,这样在安装时不必要费劲找零点,将某一中间位置作为起始点就可以了,而大大简化了安装调试难度.绝对值多圈有电子增量计圈与机械绝对计圈等多种,(还有其他几圈方式,但不多见)。
机械绝对计圈,无论是每圈位置是绝对的,而且圈数也是绝对值的,但是,这样的话,圈数就有个范围,例如现在较多的4096圈和65536圈两种。
这样,就有人提出来,超过圈数还算不算绝对的在一次加工中不超过圈数,或停电移动不超过1/2圈数,当然是绝对的。
电子增量计圈,通过电池记忆圈数,实际上是单圈绝对,多圈增量,好处是省掉了一组机械齿轮,经济、体积小且没有圈数限制,似乎也不错,但是他毕竟是多圈增量的,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值,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值就是不依赖于前次历史的直接读数。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台达】- 深度探讨一、引言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工业领域中,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在电机控制和位置检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诸多厂家中,台达作为一个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其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一直备受瞩目。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介绍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指采用了多个光栅圆盘的绝对值编码器,其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速度等优点。
而模值保持则是指在编码器输出信号中,保持模值不变的一种技术。
在台达的产品线中,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的原理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的原理是基于在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中,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算法,使得信号的模值保持不变。
这种技术可以在电机控制和位置检测中大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台达在这一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优化也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的应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高速电机控制中的位置检测、机械臂的精确定位等方面。
这些应用不仅需要高精度的位置反馈,还需要快速、稳定的信号输出。
而台达的产品在这些方面均表现出色,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五、对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对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也曾使用过台达的产品,其在精度和稳定性上确实表现出色。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我也期待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其在位置检测和电机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台达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这一领域中的技术和产品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一、引言编码器是将机械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其中,绝对值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是两种常见的编码器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二、绝对值编码器1. 原理绝对值编码器通过在旋转轴上安装一组光电传感器和光源,检测旋转轴上的刻度盘上的标记来确定角度位置。
刻度盘通常由磁性或光学条纹组成,每个条纹代表一个特定的角度位置,并且与传感器相对应。
当旋转轴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读取刻度盘上的标记,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2. 类型根据不同的检测方式和输出类型,绝对值编码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单圈型:只能检测单圈角度范围内的位置。
(2)多圈型:可以检测多圈角度范围内的位置。
(3)线性型:可以检测线性位移范围内的位置。
3. 优缺点优点:(1)精度高:由于采用了高精度刻度盘和光电传感器,因此具有很高的精度。
(2)不受干扰:由于输出的是绝对位置信息,所以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3)快速响应:由于无需进行复位操作,因此具有快速响应的特点。
缺点:(1)成本高:由于采用了高精度刻度盘和光电传感器,因此成本较高。
(2)复杂结构:由于需要安装刻度盘和光电传感器,因此结构较为复杂。
三、增量编码器1. 原理增量编码器通过在旋转轴上安装一组光电传感器和光源,检测旋转轴上的齿轮或条纹运动来确定角度位置。
齿轮或条纹通常由磁性或光学条纹组成,每个条纹代表一个特定的角度位置,并且与传感器相对应。
当旋转轴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读取齿轮或条纹上的标记,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2. 类型根据不同的检测方式和输出类型,增量编码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单路型:只能检测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的角度变化。
(2)双路型:可以同时检测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的角度变化。
(3)三路型:可以同时检测正转方向、反转方向和速度信息。
3. 优缺点优点:(1)成本低:由于采用了简单的齿轮或条纹结构,因此成本较低。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作用-回复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编码器,主要用于将机械运动转化为数字信号。
它的作用在于提供精确的位置反馈,并且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可靠性的特点。
本文将以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作用为主题,逐步解析其原理和应用。
第一部分:引言(150字)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现代自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位置反馈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驱动系统中,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设备等。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通过测量转动物体的位置来提供精确的位置反馈,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闭环控制。
本文将介绍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原理(500字)多圈绝对值编码器采用的是光电探测原理。
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一个光源、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
编码盘通常采用玻璃材料制成,上面有很多等距排列的透明窗口。
当光源照射到编码盘上时,光线会透过窗口进入光电传感器中。
编码盘的核心是一个很小的、直径小于1mm的透明圆环,也称为光电码盘。
光电码盘上分布着微小而精细的栅格,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
光电码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位置信息码环和圆环。
位置信息码环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透明窗口组成的。
这些窗口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每个窗口代表一个二进制位。
通过透光窗口的数目,可以得到一个唯一的编码,用于表示转子的位置。
圆环是围绕位置信息码环的外部。
它具有等距的透明窗口,数量通常比位置信息码环多。
圆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圆周测量,即确定转子的旋转圈数。
通过测量圆环上的窗口数量,可以计算转子的旋转角度。
在使用过程中,光源会不断照射编码盘上的透明窗口,光电传感器会感知到透过窗口的光线。
通过测量光线透过的窗口数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编码器的位置和旋转角度。
第三部分: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结构(400字)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
机械部分包括编码盘、轴、轴承等。
编码盘通常由金属或玻璃材料制成,具有精确的尺寸和图案。
轴是将编码盘固定到被测物体上的部件,用于与被测物体的运动相连。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工作原理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位置的传感器,它通过触发物
体表面的磁场变化来产生数字信号。
它主要由一个旋转磁性码盘和一个接
收器组成,其中的码盘由多个磁性区域组成,可以在旋转时改变磁场分布。
接收器通过检测这些磁场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输出。
在工作时,物体上的旋转磁性码盘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分布。
主码圈通
常由一段离散的磁性材料组成,这些材料在磁场变化时会产生电势变化。
辅助码圈则由多个通道组成,每个通道都包含了特定位置的转换点,当编
码器旋转时,这些转换点会依次触发。
接收器是编码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用于检测和解码从码盘传输过来
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输出。
接收器通常采用霍尔元件或磁敏电阻来
检测磁场的变化。
这些传感器中的每个元件都与一个放大器相连,用于增
强信号的强度。
接收器还包含一个解码器,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
字输出。
解码器通常是一个数字逻辑电路,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确定
物体的位置。
总的来说,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基于磁场变化的传感器,它通过
检测物体表面磁场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它在工业和科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高精度和实时的位置反馈。
增量型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增量型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一、增量型旋转编码器
轴的每转动一周,增量型编码器提供一定数量的脉冲。
周期性的测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的脉冲计数可以用来测量移动的速度。
如果在一个参考点后面脉冲数被累加,计算值就代表了转动角度或行程的参数。
双通道编码器输出脉冲A、B之间相差为90O,能使接收脉冲的电子设备接收轴的旋转感应信号,因此可用来实现双向的定位控制;另外,三通道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每一圈产生一个称之为零位信号的脉冲(Z)。
二、增量型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绝对值编码器为每一个轴的位置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数字值。
特别是在定位控制应用中,绝对值编码器减轻了电子接收设备的计算任务,从而省去了复杂的和昂贵的输入装置:而且,当机器合上电源或电源故障后再接通电源,不需要回到位置参考点,就可利用当前的位置值。
单圈绝对值编码器把轴细分成规定数量的测量步,最大的分辨率为13位,这就意味着最大可区分8192个位置+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不仅能在一圈内测量角位移,而且能够用多步齿轮测量圈数。
多圈的圈数为12位,也就是说最大4096
圈可以被识别。
总的分辨率可达到25位或者33,554,432个测量步数。
并行绝对值旋转编码器传输位置值到估算电子装置通过几根电缆并行传送。
假设串行绝对值编码器,输出数据可以用标准的接口和标准化的协议传送,同时在过去点对点的连接实现了串行数据传送。
北京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参数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编码器,具有多圈和绝对值编码的特点。
以下是该编码器的参数及相关信息。
1.分辨率: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分辨率非常高,可以达到每圈8192个绝对值。
这意味着编码器可以精确地测量旋转角度,并提供非常精确的位置信息。
2.输出信号:该编码器的输出信号采用数字信号的形式,通常以二进制码形式输出。
这使得信号的传输和处理更加方便和可靠。
3.多圈编码: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具有多圈编码的功能,可以对连续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
多圈编码器通常由多个光电编码盘组成,每个编码盘上有不同数量的码盘槽。
通过读取不同的码盘槽,编码器可以实现对多圈的测量。
4.绝对值编码: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绝对值编码器可以从任意位置开始测量角度,并且无需重新回到起点。
这是通过每个光电编码盘上的特殊编码方式实现的。
绝对值编码器通常具有固定数量的位置,每个位置对应一个唯一的二进制码。
通过读取和解码这些二进制码,可以准确地确定编码器的位置。
5.工作温度范围: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适用于较广的工作温度范围,常见的范围为-40°C至85°C。
这使得编码器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可靠的测量。
6.防护等级:该编码器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通常为IP65或更高。
这意味着编码器具有良好的防尘和防水性能,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7.使用接口: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通常通过串行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RS-485、SSI等。
这些接口具有快速传输速度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8.应用场景: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测量角度的领域。
例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需要准确测量旋转角度的位置信息。
总结:1218多圈光电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多圈和绝对值编码功能的编码器。
它具有精确测量角度、输出数字信号、多圈编码和绝对值编码等优点,并在各种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原理一、引言北京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原理。
二、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结构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由多个同心圆环组成,其中每个圆环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刻度线,刻度线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同时,每个同心圆环上都有一个不同数量的齿轮,这些齿轮相互嵌合并与主轴相连。
当主轴旋转时,不同数量的齿轮会带动不同速度的同心圆环旋转,从而形成了多重编码。
三、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工作原理1. 光学原理在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中,每个同心圆环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刻度线。
当主轴旋转时,刻度线会经过固定位置的光电传感器,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这个脉冲信号的频率与主轴旋转速度成正比。
2. 齿轮传动原理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中,每个同心圆环上都有一个不同数量的齿轮。
这些齿轮相互嵌合并与主轴相连。
当主轴旋转时,不同数量的齿轮会带动不同速度的同心圆环旋转,从而形成了多重编码。
3. 编码原理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中,每个同心圆环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刻度线和一个不同数量的齿轮。
当主轴旋转时,刻度线会经过固定位置的光电传感器,并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同时,不同数量的齿轮也会带动不同速度的同心圆环旋转,并产生一系列数字编码。
通过将这些数字编码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精确的角度值。
四、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优点1. 高精度:由于采用了多重编码和高精度光电传感器技术,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测量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0.001度。
2. 高稳定性: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高速度: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每秒数千个脉冲。
五、总结多圈齿轮组光电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高速度的测量设备。
它采用了多重编码和高精度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以达到0.001度的测量精度。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模值保持台达
一、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简介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是一种高精度的传感器设备,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对转动轴的精确控制。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输出信号稳定、安装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二、模值保持原理
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学、磁性或电磁感应等方式,将旋转运动的角位移转换为电信号。
其中,模值保持技术是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核心原理之一。
它能够在旋转轴每转一圈时,输出一个固定的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对旋转角度的准确测量。
此外,模值保持技术还能保证编码器在断电后,重启时能够准确地恢复到之前的位置,避免因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
三、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优势及应用
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其主要优势如下:
1.高精度: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保证了产品的精度达到±0.1%。
2.抗干扰能力强: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和抗射频干扰能力,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3.稳定性好: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采用独特的信号处理技术,保证了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宽电压范围: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支持宽电压范围,适应不同电源环境。
5.应用广泛: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设备,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电动汽车等。
总之,台达多圈绝对值编码器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成为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理想选择。
电子增量计圈,通过电池记忆圈数,实际上是单圈绝对,多圈增量,好处是省掉了一组机械齿轮,经济、体积小且没有圈数限制,似乎也不错,但是他毕竟是多圈增量的,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值,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值?就是不依赖于前次历史的直接读数。
它在停电后,由于电池低功耗的要求,移动的速度与范围其实是有限制的,另外加上电池的因数,可靠性方面还是要有疑问的,例如高速中的漏圈、干扰中的错圈、正好在12点钟位置的抖动错圈、电池失效错圈。
尤其是如果计圈的失误,反而无法找到原来的绝对位置。
事实上,很多人理解用绝对值,都是停电后移动的问题,却不了解德国人在运动控制中用机械真多圈绝对值的真正用意,由于真正的绝对值是不依赖于前次历史的直接读数,那么,在高速中,跟本不用担心丢数据,在运动控制中,也不需要一直去跟读编码器的数值,再加上EnDat 等快速通讯,可以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其他的运算,从而来解决高速同步,多轴联动等问题。
另外,上面说到,机械多圈绝对值,其停电后可移动位置是1/2圈数,例如4096圈中的2048圈,而不是4096圈,因为停电后的移动是可能正转或反转,考虑到绝对值的唯一性,可移动位置是实际是2048圈。
关于传感器的分辨与精度的理解,可以用我们所用的机械指针式手表来打这样一个比喻:时针的分辨率是小时,分针的分辨率是分钟,秒针的分辨率是秒。
眼睛反应快的,通过秒针在秒间隙中运动,我们大概能分辨至约0.3秒,这是三针式机械手表都可能做到的。
而精度是什么呢?就是每个手表对标准时间的准确性,这是每个手表都不相同的(有越走越快的,有越走越慢的。
大致都是精确在1至30秒之间)。
同样的,在旋转编码器的使用中,分辨率与精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一、编码器的分辨率:是指编码可读取并输出的最小角度变化。
对应参数有:每圈刻线数(Line)、每转脉冲数(PPR)、最小步距(Step)、位(Bit)等。
线(Line):就编码器的码盘光学刻线数(如图)。
如果这些刻线是直接以方波形式输出的,那么这一转(圈)刻线的脉冲数(PPR)就是编码器的单转(圈)“分辨率”。
跟据电子电路工艺上的不同和现实中的要求,就出现了A、B、Z三相信号输出(如图)。
由于A、B两相信号相差1/4的脉冲周期,通过A、B相的上升下降沿对比判断,就可以获得1/4脉冲周期的变化“步距”(4倍频),这就是最小测量步距(Step)了。
跟据步距(Step)算编码器的单圈分辨率就又有了新的算法就是:4倍PPR(即:4倍刻线数)。
不过现实中我们还是以“刻线数”来表示编码器的分辨率,在通讯数据输出型编码器或绝对值编码器,其分辨率是以多少“位”(即:2的幂次方)来表示。
还有严格地讲,方波最高只能做4倍频,虽然有人用时差法可以分得更细,但那基本不是增量编码器推荐的,更高的分频要用增量脉冲信号是SIN/COS类正余弦的信号来做,后续电路可通过读取波形相位的变化,用模数转换电路来细分,5倍、10倍、20倍,甚至100倍以上,分好后再以方波波形输出(PPR)。
分频的倍数实际是有限制的,首先,模数转换有时间响应问题,模数转换的速度与分辨的精确度是一对矛盾,不可能无限细分,分的过细,响应与精准度就有问题;其次,原编码器的刻线精度,输出的类正余弦信号本身一致性、波形完美度是有限的,分的过细,只会把原来码盘的误差暴露得更明显,而带来错误。
细分做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其一方面取决于原始码盘的刻线精度与输出波形完美度,另一方面取决于细分电路的响应速度与分辨精准度。
例如:德国海德汉的ROD486编码器,3600刻线数---方波输出(即:3600ppr)。
一个“脉冲周期”刚好是0.1个角度(0.1度),通过A、B相位差4倍频后,可得0.025度的测量步距。
而其精度为18"(对应0.005度)计算方式:360角度/3600ppr=0.1度/4倍频=0.025度德国海德汉的ROD486编码器,3600刻线数---正余弦信号输出,可进行25倍电子细分获得90000ppr的脉冲。
脉冲周期为0.004度,通过A、B相4倍频后可获得0.001度的最小测量步距。
而其原始编码器的精度也是18"(对应0.005度,不含细分误差)计算方式:360角度/3600*25PPR=0.004度/4倍频=0.001度德国海德汉的工业编码器,推荐的最佳电子细分是20倍,更高的细分是其推荐的精度更高的角度编码器,但要求旋转的速度是很低的。
二、编码器的精度:是指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数据与被测量物理量的真实数据的误差和准确度。
对应参数有:角分(')、角秒(")。
三、精度与分辨率的关系编码器的精度与分辨率有点关系,但也不只是与分辨率有关系。
实际上影响编码器的精度,包括“分辨率”有以下四部分要素。
1、光学部分:1> 光学码盘---每圈刻线数、母板精度、刻线精度、刻线宽度一致性、边缘精整性等2> 光发射源---光的平行与一致性、光衰减3> 光接收单元---读取夹角、读取响应2、机械部分:1> 轴的加工精度与安装精度2> 轴承的精度与安装精度(双轴承结构可有效降低单个轴承的偏差)3> 码盘安装的同心度、光学组件安装的精度3、电气部分:1> 电源稳定性---对光的发射源与接收单元的影响2> 读取响应与电气处理电路带来的误差(包括“电子细分”也会带来误差)4、使用中的安装与传输接收部分:1> 与测量转轴连接的同心度2> 转出电缆的抗干扰能力与信号延迟3> 接收设备的响应与接收设备内部处理可能的误差综上所述:编码器的精度与分辨率有一点关系;例如:德国海德汉ROD400系列,其5000线以下的“精度”为刻线宽度的1/20,但这仅仅只是光学部分的刻线数(刻线数越多、越密,精度越高)。
不过也不能只看这一点,比如以下例子就与分辨率无关了,例如:还是德国海德汉的ROD400系列5000-10000线的“精度”为12"-15",角度编码器9000-36000线的、200系列的精度都是5",700系列的为2",800系列的为1",900系列的为0.4"今天,和大家谈谈编码器的等级,希望大家可以从编码器的等级来了解编码器的差别。
编码器根据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商用级与芯片级、经济级、标准工业级、各类特殊工业使用级。
商用级与芯片级:比如打印机,磁卡机内部的编码器,构造简单,很多外壳都没有的,几乎不用谈温度、防尘防水和电磁兼容的,价格极其便宜。
芯片级:价格很低,目前国外一些半导体芯片厂家提供,或下游厂家简单封装的,无外壳或简单外壳,电源和信号仅简单处理,适用于厂家二次电路开发,接收线路距离编码器不宜超过50cm,一些流量计、阀门电调厂家选用此等级,该类编码器的防护与电磁兼容抗干扰,应由二次开发的厂家去兼顾的,如不了解,较易造成损坏。
经济级与工业级:经济级的已有简单封装与简单处理,适用于单机设备,例如绣花机类的,但经济级的特点就是与工业级比较的经济性,其设计与选材都定位在经济实惠上,并不适合大型设备、流水线和工程项目,而工业级的设计、选材与检测都是按标准工业要求做的,适合于各种工业设备、流水线和工程项目,两种级别的典型区别,可从外观和参数表上看到的差别如下:1.轴承经济级的转轴轴承为单轴承,(芯片级的有些都不用滚珠轴承),有些经济级的轴承外部是由卡子固定,可以看到卡簧(如下图),有些较聪明,轴承前面加个零件遮住了卡簧,单轴承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力支撑的单一,精度自然就难以保证了,密封性也差些。
而工业级的是双滚珠轴承结构,多平衡支撑点,轴的精密性、抗冲击性、密封性都要高。
双轴承的结构,对于轴的加工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很高,因为如果精度不够,因两个轴承的相互作用,转起来就有“卡”的感觉,所以拿着轴转一下,也可以感觉到轴的精密性。
奇怪的是,有些标称“高精度”的编码器,轴承也是单轴承方法,其“高精度”在长期使用下,我不知是如何保证的。
2.外壳封装经济级的外壳封装依赖于三个螺丝固定(在编码器的外壳外径上如有三个螺丝固定,由于螺丝的顶入,而造成外圆轻微变形而不圆,会影响密封性能),而工业级的外壳没有螺丝固定,密封是挤压式+O型密封圈一次密封的。
有些用户以为工作环境没有尘、水汽的问题,怎么还会损坏呢?其实编码器在使用中,必然有开机与停机的变化中,由于热胀冷缩的温差而造成内外气压差,防护等级差的编码器,会产生“呼吸性”水汽,由于压差水汽吸入编码器,因时间的积累而损坏光学组件和电气线路,影响使用或损坏编码器,较典型的是用一段时间不准或信号不稳定。
而有些编码器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出现问题,以为是温度问题,实际却是密封性问题。
3.温度等级经济级的一般只有-10度~60度,一般不会超过70度,而工业级的工作温度一般为零下20度~70度,好的为零下25度~80度的。
温度等级其实反映的是内部零件选用的等级,大家要知道,一般民用级电子零件的温度大部分是到55度或60度,而到70度以上的优级工业级零件价格常常就会贵一倍以上,不同的等级不仅仅是温度问题,而且是其在使用中反映的失效概率。
而宽范围不仅仅是可适用于这些极限温度范围,而且抗温度冲击波动的能力好。
有些用户以为使用的环境到不了这些温度极限范围,55度就够了,但他们忽视了开机关机等温度冲击波动可能对器件的损坏,以及内部芯片的失效概率。
4.输出信号与电源经济级的输出大部分是集电极开路的PNP或NPN,电源与信号没有极性保护和短路保护,集电极开路输出为单边非平衡形。
抗干扰与信号远传要差,在有些工况下使用,尤其是工程型,其实是很不适用的。
而工业级的输出是推挽式(兼顾PNP与NPN),或差分驱动的平衡输出,或其他标准工业信号。
例如SSI信号,有些经济级的也标为SSI,但那个并非标准工业级RS422的SSI,买回来连起来才发现不对;工业级的电源为10-30Vdc,长距离压降衰减不影响,信号线往往带短路保护。
很多工业现场电源会有短瞬间的不稳定,宽电源很重要,确保编码器工作不受影响,而极性短路保护可避免工程及检修中的接错线、偶发事故而损坏编码器。
5.电磁兼容性经济级电磁兼容等级不是很高,基本没有为此的特别设计,而工业级电磁兼容性EMC一般要达到二级以上,(必须有检测标准及提供检测证书),包括浪涌、快速脉冲群、静电等标准测试,这些指标,关系到编码器在复杂电气环境下的稳定工作。
6.内部零件:内部零件从外观上和参数表上无法看到,工业级的往往集成化、模块化高,线路板贴片式焊接,有三防处理。
7.检测程序与标准及最后的成本:标准工业级编码器,由于构造设计及零部件的选用,零部件成本可能是经济级编码器成本的几倍以上,再加上检测程序与标准均高于经济级,所以,工业级的编码器的成本远高于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