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3章 钢结构的可能破坏形式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6
钢结构的破坏模式分析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高强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
然而,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钢结构也会遭受各种不同形式的破坏。
本文将对钢结构的破坏模式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和应对方法。
1. 弹性失稳破坏弹性失稳破坏是钢结构最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
当结构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其表现为结构中的某一部分或整体开始产生弯曲变形,并且不能恢复到原始状态。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发生在杆件或梁柱连接处。
2. 屈曲破坏屈曲破坏是在钢结构中发生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当某个构件承受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强度时,它的形状将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导致该构件无法继续承受负荷并发生失效。
在屈曲破坏中,构件的断裂通常发生在连接处、焊缝或构件的弱点处。
3. 失稳屈曲破坏失稳屈曲破坏是弹性失稳破坏和屈曲破坏的综合表现。
当结构受到外部载荷作用时,一部分构件发生屈曲,同时其他部分也开始产生弹性失稳变形。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发生在长支撑结构中,例如桁架和柱子。
4. 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由于结构长期受到重复或循环载荷的作用而导致的,特别是在应力集中的区域。
这种破坏模式通常在钢桥梁、塔架和机械设备中发生。
疲劳破坏的特点是慢慢扩展,表现为结构的局部裂纹逐渐扩展并最终导致结构失效。
5. 冲击破坏冲击破坏是由突然施加到结构上的高能量载荷造成的,例如爆炸或碰撞。
由于冲击载荷的特殊性,结构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巨大荷载,导致结构出现严重破坏。
冲击破坏的特点是瞬时性和不可预测性。
综上所述,钢结构在面对不同的外部载荷和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弹性失稳破坏、屈曲破坏、失稳屈曲破坏、疲劳破坏和冲击破坏等不同的破坏模式。
对于这些破坏模式的分析,有助于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钢结构的性能和限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修复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结构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也至关重要,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确保结构的长久使用。
第三章金属构件常见失效形式及其金属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失效,导致工件不能正常工作或失去使用价值。
常见的金属构件失效形式包括疲劳失效、蠕变失效、腐蚀失效、磨损失效和断裂失效等。
下面将对这些失效形式进行详细介绍。
疲劳失效是金属构件在经过多次循环加载下,由于应力集中、存在缺陷或工作环境存在震动等因素造成的失效。
这种失效形式往往是逐渐积累的,表现为构件出现裂纹,并逐渐扩展至断裂。
疲劳失效可以发生在各种工件上,如弯曲构件、轴类构件等。
为了防止疲劳失效,可以通过增加构件的强度、改变工作环境或提高构件的表面光洁度来减少应力集中。
蠕变失效是金属在高温和持续加载下的失效,主要表现为构件的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导致尺寸增大、变形失效或破坏。
蠕变失效常见于高温合金构件、锅炉管道等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设备。
为了防止蠕变失效,可以通过提高材料的抗蠕变能力、降低工作温度或减少加载应力等措施来防止。
腐蚀失效是金属在化学环境中和电化学作用的影响下逐渐腐蚀产生的失效。
腐蚀失效可以表现为构件的表面出现腐蚀坑、腐蚀皮膜等,导致金属的强度和刚度降低,最终导致构件失效。
腐蚀失效在大气中、水中、酸碱溶液中等多种环境下都会发生。
为了防止腐蚀失效,可以通过材料的表面处理、涂层保护、选择抗腐蚀材料等措施来减少腐蚀的发生。
磨损失效是金属构件在与其他构件摩擦和磨擦过程中逐渐损耗,最终导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尺寸的减小和形状的改变。
磨损失效常见于轴承、齿轮、刀具等工作在高速、高负荷和高温环境下的设备。
为了防止磨损失效,可以通过润滑剂的使用、提高表面硬度、减少工作条件下的振动和冲击等措施来减少磨损。
断裂失效是金属构件在受到应力超限或存在明显缺陷的情况下,由于应力集中、承受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的突然破裂。
断裂失效常见于焊接接头、薄壁结构等,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为了防止断裂失效,可以通过增加构件的强度、改善焊接质量、增加材料的韧性等措施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建筑结构设计:钢材有哪些破坏形式?
所谓塑性材料是指由于材料原始性能以及在常温、静载并一次加荷的工作条件之下能在破坏前发生较大塑性变形的材料。
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不仅取决于钢材的化学成份,熔炼与轧制过程,也取决于所处的工作条件。
即使原来塑性表现极好的钢材,在很低的温度之下受冲击作用等情况下,也完全可能呈现脆性破坏。
所以,不宜把钢材划分为塑性和弹性材料,而应该区分材料可能发生的塑性破坏与脆性破坏。
1. 塑性破坏(也称为延性破坏)
破坏前有很大的塑性变形和“缩颈”现象,破坏的断口常为杯形(有与受力方向成45°和垂直的两部分组成),45°断面呈纤维状,破坏前有明显预兆。
2. 脆性破坏
没有塑性变形或只有很小塑性变形即发生的破坏,断口平直,断面呈晶粒状。
由于变形极小易造成突然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