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专题辅导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2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山西 石有山一、连接方式1. 串接:如图1所示,R 和C 串接在电源两端,K 闭合,电路稳定后,R 相当于导线,C 上的电压大小等于电源电动势大小.2. 并接:如图2所示,R 和C 并接,C 上电压永远等于R 上的电压.3. 跨接:如图3所示,K 闭合,电路稳定后,两支路中有恒定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跨接的两点间的电势差,即||U N M ϕ-ϕ=二、典型例题1. 静态分析:稳定状态下,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起阻断电流作用,电容器两极间存在电势差,电容器容纳一定的电量,并满足Q=CU .2. 动态分析:当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势分布发生变化影响到电容器支路两端时,电容器的带电量将随之改变(在耐压范围内),即电容器发生充、放电现象,并满足△O=C △U . 例1、如图4电路中电源E=12V ,r=1Ω,定值电阻R 1=3Ω,R 2=2Ω,R 3=5Ω,C 1=4μF ,C 2=1μF ,当电路闭合且稳定后各电容器的带电量为多少?当K 断开时,通过R 1、R 2的电量各为多少?解析:静态分析:R 3相当于导线,C 2与R 1、R 2串联起来的部分并联,C 1和R 2并联.V 10)R R (I U ,V 4IR U ,A 2r R R E I 212C 21C 21=+====++= C 100.1U C Q ,C 101.6U C Q 52C 225C111--⨯==⨯==,且C 1的下极板,C 2的右极板带正电.动态分析:断开K 后,C 1通过R 3、R 2放电,C 2通过R 3、R 2和R 1放电,最后电压都为0,电容上电量也都为0.故通过R 2的电量为Q=Q 1+Q 2=2.6x10-5C ,通过R 1的电量为Q 2=C 100.15-⨯. 例2、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为C ,R 2=R 3=R 4=R 5=R ,R 1为滑动变阻器,其阻值可在0~2R 范围内变化,则当滑动头从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的过程中,通过R 5的电量是多少?解析:动态分析:本题电容器的接法为跨接,且电阻R 1连续变化,C 上电压为连续变化,不妨设电源负极为零电势点.则有2E N =ϕ 当P 置于R 1的最左端时2E U ,E MN M ==ϕ 当P 置于R 1中间某位置时0U ,2E MN M ==ϕ 当P 置于R 1的最右端时6E U ,3E MN M -==ϕ 当滑动头P 从最左端向最右端滑动的过程中,电容器上下极板电势差改变为3E 22E 6E U =--=∆ 则通过R 5的电量CE 32U C Q =∆=∆。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对于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关系式,即定义式U Q C =和决定式kd4S C πε=(此式虽然不要求定量计算,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对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同时应用。
在综合应用电容和电场的知识时,应注意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Q 不变)和不切断电源(U 不变)两种不同情况。
一、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的情况例1.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的电路如图1所示。
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A.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B. 保持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解析:S 接通保持U 不变,由场强dU E =得d 减小,E 增大,故A 错误;插入介质后,C 增大,根据CU Q =可知极板上的电量增大,故B 正确;当S 断开时,极板上的电量不变,减小板间距离,则C 增大,据U Q C =可知U 减小,故C 正确;在两极板间插入介质,则C 增大,据UQ C =可知U 减小,故D 错误,故答案应为BC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S 接通时,两极板间电压不变;断开S 时,两极板间所带电量不变,同时我们能够看出利用kd 4S C πε=这一电容的决定式定性的分析电容器的变化很方便。
二、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量不变的情况例2. 如图2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相连,闭合S 后又断开,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a 点有一电量非常小的正电荷,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现将电容器的A 板稍微下移,使两板间的距离减小,则:( )A. U 变小,E 不变;B. U 变大,ε变大;C. U 变小,ε不变;D. U 不变,ε不变。
微专题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核心考点提示】1.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对公式C =Q U 的理解 电容C =Q U,不能理解为电容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3.两种类型的动态分析思路(1)确定不变量,分析是电压不变还是所带电荷量不变.(2)用决定式C =εr S 4πkd分析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3)用定义式C =Q U分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或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 (4)用E =U d分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经典例题选讲】【例题1】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 点的点电荷,以E 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p 表示点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
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A .θ增大,E 增大B .θ增大,E p 不变C .θ减小,E p 增大D .θ减小,E 不变【变式1-1】(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电势将降低C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减小D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保持不变【变式1-2】(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可以视为短路,反向电阻无穷大可以视为断路)连接,电源负极接地。
初始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 点且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带电油滴会向上移动,且P 点的电势会降低B .将上极板向下移动,则P 点的电势不变C .将下极板向下移动,则P 点的电势升高D .无论哪个极板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带电油滴都不可能向下运动[强化训练]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接地,极板B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A极板向上移动,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电容C、两极间的电压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场强E的变化情况是()A.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C.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D.Q不变,C变小,U变大,E变大2.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3.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4.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多维度导学与分层专练专题46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和抛体运动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目标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目标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抛体运动【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平行板电容器动态的分析思路2.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的两种情况(1)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电容器的两极板与电池的两极相连接:(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池的连接:【例1】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M 板)接地,在两板间的P 点固定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
若正极板N 保持不动,将负极板M 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点电势升高B .两板间电压增大C .检验电荷的电势能增大D .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增大【答案】C 【详解】由Q C U =;4r S C kdεπ=;U E d =可得4r kdQ U S πε=;4r k S E Q πε=BD .因为电容器与电源断开,电荷量保持不变,两板间的距离d 减小,所以两板间电压减小,两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变,故BD 错误;AC .因Ed ϕ'=,d '为P 到负极板之间的距离,d '减小,所以P 点电势降低;因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M 板电势为零,所以P 点电势为正,P 点固定电荷为负,电势降低,电势能增加,C 正确,A 错误。
故选C 。
【例2】如图所示是由电源E 、灵敏电流计G 、滑动变阻器R 和平行板电容器C 组成的电路,开关S 闭合。
在下列四个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有方向由a 到b 电流的是()A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B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 .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 .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答案】C【详解】A .电容器保持和电源连接,电压U 一定,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电介质,由4r S C kd επ=可知电容增大,由Q C U=可知极板电荷量增加,电容器充电,电路中有b 到a 方向的电流通过电流计。
U(4)用E =dU分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例题1 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 、B 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将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中有b →a 的电流B. 若将A 板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 中有b →a 的电流C. 若将S 断开,则油滴立即做自由落体运动,G 中无电流D. 若将S 断开,再将A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中有b →a 的电流思路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A 板带负电,B 板带正电,原来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油滴受到的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刚好与重力平衡;当S 闭合,若将A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板间间距d 变大,而两板间电压U 此时不变,故板间场强E =dU变小,油滴所受合力方向向下,所以油滴向下加速运动,而根据C =kdSr πε4可知,电容C 减小,故两板所带电荷量Q 也减小,因此电容器放电,所以G 中有b →a 的电流,选项A 正确;在S 闭合的情况下,若将A 板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两板间电压U 和板间间距d 都不变,所以板间场强E 不变,油滴受力平衡,仍然静止,但是两板的正对面积S 减小了,根据C =kdSr πε4可知,电容C 减小,两板所带电荷量Q 也减小,电容器放电,所以G 中有b →a 的电流,选项B 正确;若将S 断开,两板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板间场强E 也不变,油滴仍然静止,选项C 错误;若将S 断开,再将A 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两板所带电荷量Q 仍保持不变,两板间间距d 变小,根据C =kd S r πε4,U =C Q 和E =d U ,可得E =SrQr επ4,显然,两板间场强E 不变,所以油滴仍然静止,G 中无电流,选项D 错误。
答案:AB例题 2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为d 。
电容器动态分析一、知识点回顾: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 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 。
(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 ,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电源的能量不断储存在电容器中。
②放电:放电过程中,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 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 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 之比。
(2)定义式:C =Q U。
(3)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极板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 及 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电介质、两极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 = 。
二、电容器动态分析学习目标:准确说出C 、Q 、U 、E 、φ以及等势面间的距离的变化情况1、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保持不变。
(1)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间距变大:Q E 等势面间距间距变小:Q E 等势面间距(2)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P 点电势如何变化负极板远离P 点:φp 负极板靠近P 点:φp 正极板远离P 点:φp 正极板靠近P 点:φp(3)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S 减少:Q E 等势面间距(4)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P 点电势如何变化若负极板接地且S 变小, E φp若正极板接地且S 变大, E φp对点练习1:如图为某同学采用平行板电容器测量材料竖直方向尺度随温度变化的装置示意图,电容器上极板固定,下极板可随材料尺度的变化上下移动,两极板间电压不变。
若材料温度降低时,极板上所带电荷量变少,则()A.材料竖直方向尺度减小B.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C.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D.电容器电容变大、对点练习2: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 b与电池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距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M点上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液滴带正电B.金属板所带电荷量减少C.M点电势升高D.M点的电场强度变小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保持不变。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是高中物理选修 3-1 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既是对电容器概念和性质的深入理解,也是对电路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具有较高的考查频率和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以及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分析电容器在电路中电压、电荷量、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等,也对电场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电容器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多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电容的决定式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演示、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掌握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
(2)能够分析电容器在电路中充电、放电过程中电压、电荷量、电容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掌握电容器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电路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对电容器动态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高中物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对于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关系式,即定义式U Q C =和决定式kd
4S C πε=(此式虽然不要求定量计算,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对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同时应用。
在综合应用电容和电场的知识时,应注意电容器充电后切断电源(Q 不变)和不切断电源(U 不变)两种不同情况。
一、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的情况
例1.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的电路如图1所示。
接通开关S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
A. 保持S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B. 保持S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 断开S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 断开S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解析:S 接通保持U 不变,由场强d
U E =得d 减小,E 增大,故A 错误;插入介质后,C 增大,根据CU Q =可知极板上的电量增大,故B 正确;当S 断开时,极板上的电量不变,减小板间距离,则C 增大,据U Q C =
可知U 减小,故C 正确;在两极板间插入介质,则C 增大,据U
Q C =可知U 减小,故D 错误,故答案应为BC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S 接通时,两极板间电压不变;断开S 时,两极板间所带电量不变,同时我们能够看出利用kd 4S C πε=
这一电容的决定式定性的分析电容器的变化很方便。
二、保持电容器两极板电量不变的情况
例2. 如图2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 与电池相连,闭合S 后又断开,电容器的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a 点有一电量非常小的正电荷,以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ε表示正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现将电容器的A 板稍微下移,使两板间的距离减小,则:( )
A. U 变小,E 不变;
B. U 变大,ε变大;
C. U 变小,ε不变;
D. U 不变,ε不变。
解析:因开关S 断开后,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量保持不变,由d
U E =,C Q U =知,Cd Q E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kd 4S C πε=,所以S
Q k 4E επ=,显然,两极板间场强E 与d 无关,当电容器的A 板稍微下移,d 减小,U 减小,则A 正确;根据ϕ=εq 得A 板移动以前111qEd q =ϕ=ε,同理,移动以后,12qEd =ε,所以,21ε=ε,则C 正确,故答案应为AC 。
点评: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极板上的电量不变,板间距离减小时,电容增大,极板间电压减小,但电场强度不变,难点是判断电势能如何变化,判断电荷电势能有两种方法:
(1)根据公式ϕ=εq ;(2)把该电荷移到零电势点看电势能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