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4.43 MB
- 文档页数:10
激素替代治疗的常用药物制剂简介与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上海200052)金翠英王利瑗当妇女步入更年期时,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和孕激素都会减少,尤其雌激素的持续下降[1],引发一系列症状,早期为月经不规则、闭经、阴道干涩以及潮热、出汗、心悸、血压波动等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症状,晚期出现女性激素调控影响靶器官的症状,如心绞痛、冠心病、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失去弹性、毛发易脱,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骨质疏松、腰背痛、关节痛等。
因为雌激素对维持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当前我国妇女中近五分之一已进入更年期阶段,为了改善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激素替代疗法(HRT)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HRT有关药物制剂的现状作一概述,以供正确选择和应用。
1雌激素制剂雌激素制剂有天然与人工合成两大类。
各种存在于人体的雌激素对身体各系统的反应基本相同。
天然雌激素主要结构是雌二醇(E2)、雌酮(E1)与雌三醇(E3),其中E1与E3为代谢产物,作用较弱,而E2作用最强。
合成雌激素制剂有乙炔雌二醇、已烯雌酚、氯烯雌醚等。
合成制剂按重量其作用大于天然的,而且对肝脏有十分明显的增强作用[2]。
由于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时间长,因此趋向使用天然的雌二醇制剂。
1.1倍美力(混合雌激素本品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从孕马尿中提取的、含有二氢马萘雌酮、二氢马萘雌酮、雌二醇、二氢马烯雌酮、马萘雌酮、△8,去氢雌酮、雌二醇、二氢马烯雌酮、雌酮、马烯雌酮10种雌激素成分的天然结合型雌激素(Conjugated estrogens)。
该制剂对绝经前期的妇女能迅速缓解因女性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潮热、夜间盗汗、焦虑、改善阴道萎缩和尿道萎缩。
对绝经后的妇女可预防骨质疏松症,使骨折减少60%。
对绝经后和老年妇女,虽不能恢复已丢失的骨质,但可有效地防止骨质[3]进一步丢失。
Henderson[4]氏曾报道,绝经后妇女补充雌激素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了41%和29%。
临床常用口服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应用现状任小平;李薇【摘要】雌孕激素在临床广泛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避孕、闭经、宫腔粘连预防和治疗、人流术后的子宫内膜生长、先兆流产、痛经及子宫内膜异位等领域,有确切而安全的治疗作用,应用前景广阔.【期刊名称】《天津药学》【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雌激素;孕激素;复方雌孕激素【作者】任小平;李薇【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天津 300451;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妇产医院,天津 3004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84女性激素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的一类激素。
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
天然雌激素包括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 雌二醇是妇女体内生物活性最强的雌激素,雌酮较弱,而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降解产物,活性最弱[1]。
合成雌激素由甾体雌激素衍生而来,常用作口服避孕药。
雌激素主要影响骨代谢、脂代谢及水盐代谢。
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肌和子宫内膜,适应孕卵着床并维持妊娠。
孕酮的绝大部分作用要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
1.1 雌激素1.1.1 尼尔雌醇尼尔雌醇是雌三醇衍生物,雌激素作用强,作用时间长,选择性地作用于阴道和宫颈,增加阴道黏膜及宫颈弹性,使局部组织增生、充血,增加黏液腺体分泌,软化萎缩的阴道及宫颈,利于扩张,减轻手术患者痛苦[2]。
另有试验表明,作为抗放射性损伤的药物,在照前连续多次使用药物,抗放效果显著提升[3]。
1.1.2 结合雌激素(倍美力) 从孕马尿液中提取的倍美力是一种天然结合型雌激素制剂,口服易吸收,近似内源性雌激素,副作用小,由于剂量小不影响排卵,主要用于做人工周期,与醋酸甲羟孕酮连续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阴道萎缩、潮热、骨质疏松等症状[4]。
1.1.3 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 戊酸雌二醇片,商品名补佳乐,从豆类提取,属于植物源性雌激素,主要成分是谷固醇和胆固醇。
一、分值预测本章预测分值:6分1.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特点2.短效和长效口服避孕药名称及作用特点3.事后避孕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和禁忌证4.阴道杀精药作用时间5.垂体后叶素和麦角制剂的作用不同点6.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作用机制、特点和典型不良反应二、考点串讲第一节女性激素类第一亚类雌激素类1.天然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2.雌激素合成衍生物:戊酸雌二醇,因能沉积于注射局部,缓慢吸收,故有长效作用。
临床用于①补充雌激素不足。
②晚期前列腺癌。
③与孕激素类药物合用,抑制排卵,可作避孕药。
3.全合成雌激素:己烯雌酚,是根据天然雌激素的结构特征,且口服有效,作用强,但不良反应多。
第二亚类孕激素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1.使增殖期子宫内膜变为分泌期。
2.抑制排卵。
3.长期大剂量应用使子宫内膜腺癌和乳腺癌组织萎缩坏死。
4.维持早孕蜕膜组织和抑制子宫肌肉收缩作用,故可以保胎。
5.使宫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穿透。
二、临床用药评价第二节阴道局部用药聚甲酚磺醛【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是一种高酸性物质,对坏死或病变组织有选择性凝固和排除作用,能使病变组织易于脱落,使局部收敛止血,促进组织再生和上皮重新覆盖。
【适应证】①治疗宫颈慢性炎症、柱状上皮外移(糜烂)。
②阴道感染的治疗。
③宫颈取活检或息肉后止血。
④外科皮肤伤口或肢体溃疡的局部治疗。
⑤外阴尖锐湿疣的治疗。
第三节退乳药1.多巴胺受体激动药:溴隐亭、甲麦角林,它们能刺激丘脑下部泌乳素抑制因子(多巴胺)的释2.雌激素:雌二醇、己烯雌酚。
此二药在较大剂量时均能抑制腺垂体泌乳素的释放,从而减少乳分泌,用于退乳。
能引起血栓栓塞,现临床少用。
溴隐亭【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①一般剂量时激动D2受体,发挥抗震颤麻痹作用;②小剂量时激动突触前膜D3受体,使多巴胺释放减少。
制止生理性泌乳及伴随的闭经或不排卵及肢端肥大症的辅助治疗。
第六节女性避孕药第一亚类短效口服避孕药1.左炔诺孕酮(毓婷):与炔雌醇组成复方制剂,房事后72h内服一片。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郭涛,韩字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
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
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第二时相,即围排卵期;第三时相,相当于黄体期。
药物的第一时相:为第1~6片(黄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05mg;第二时相:为第7~11片(白色),每片含炔雌醇0. 04 mg,左炔诺孕酮0. 075 mg;第三时相:为第12~21片(褐红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125 mg。
其配方与我国的单相复方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相比,每一个周期中三相片的孕激素用量减少近40%,避孕效果可靠,剂量低,能控制月经周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及减少撤药性出血,血脂在正常范围内[1],也可减少皮脂的分泌,对面部痤疮、多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相避孕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除避孕外,是临床调节月经周期、作为性激素治疗的良好选择。
1. 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每片含炔雌醇0. 035 mg,环丙孕酮2 mg。
该药的孕激素环丙孕酮是通过竞争雄激素受体而阻断雄激素作用的,是孕激素中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的。
除避孕外,该药还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特别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形成结节的痤疮(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表现。
治疗至少应持续6~9个周期才能显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停药后易于恢复排卵。
雌激素的临床特点及使用方式关于雌激素一、单纯雌激素类药物1、天然雌激素: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结合雌激素2、半人工合成雌激素:戊酸雌二醇3、人工合成雌激素:尼尔雌醇,炔雌醇二、雌激素的给药途径:口服、经皮、经阴道、鼻腔。
1、口服雌激素的代谢特点:天然雌激素经消化道吸收,但易在肝内破坏,故口服效果远较注射差,经过微粒化处理后,目前有17β雌二醇口服制剂供临床使用。
人工合成雌激素:炔雌醇、炔雌醚或乙烯雌酚等在肝内破坏较慢,口服吸收效果好,作用较持久。
雌激素在血液中大部分与性激素结合蛋白结合,也可与白蛋白非特异性结合。
部分以葡萄糖醛酸及硫酸结合的形式从肾脏排出,也有部分从胆道排泄并形成肝肠循环。
2、经皮的特点:采用透皮吸收技术研制而成,避免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小剂量、持续补充雌激素,达到治疗作用,对慎用情况中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有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泌乳素血症,需要激素治疗时,推荐应用经皮途径。
3、口服与经皮比较口服:肝脏首过效应,给药剂量较大,需要肝脏酶的参与,副作用增加;增加静脉血栓风险(OR=3.5);增加乳腺癌风险(OR1.38);增加胆囊疾病风险(RR1.74);每日服药,依从性差。
经皮: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较口服给药剂量显著降低。
副作用较低;降低静脉血栓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乳腺癌发生风险极低;胆囊疾病风险更低;无需每日服药,依从性好。
可能有皮肤过敏、皮疹、瘙痒、药片脱落等情况。
4、阴道用雌激素安全性1)对子宫内膜影响:低剂量短期应用,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小,使用3—6个月,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的发生率低,不必定期加孕激素对抗;长期应用:药物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加用孕激素的必要性、时机、剂量和方式等问题,尚待研究,宜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或适时行内膜活检。
2)对乳腺影响:经阴道用低剂量雌激素对乳腺癌发病率的远期影响未见报道。
现有资料提示阴道用低剂量雌激素,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复发风险及不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
人工流产术后分别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与优思明治疗的效果比较发布时间:2023-04-26T05:14:47.50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月24期作者:丁蕴琦[导读]人工流产术后分别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与优思明治疗的效果比较丁蕴琦(沈阳市妇婴医院;辽宁沈阳110011)【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人工流产术后分别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与优思明(屈螺酮炔醇片)治疗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患者各有50例。
对照组患者应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优思明治疗。
比较两组阴道流血时间、阴道出血量、首次月经复潮时间、术后21d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患者腹痛程度,评价两组宫腔粘连程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降低(8.00% VS 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
在首次月经复潮时间、腹痛程度评分、阴道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在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6.00%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P=0.034)。
结论 与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优思明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出血明显减少,月经恢复正常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宫腔粘连发生风险较低,值得推广进行临床应用。
【关键词】: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优思明;人工流产;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术( 简称人流术) 是指妊娠 14 周内因意各种原因用人工方式终止妊娠,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性观念发生改变,而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意外受孕的几率有所增加,人工流产手术已成为终止妊娠的有效补救措施。
雌孕激素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郭涛,韩字研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现代复方雌孕激素制剂一方面作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具有良好的避孕作用,另一方面,雌孕激素制剂可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应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雌孕激素制剂多数是复方药,也有单一味药。
此外,个别不是甾体激素的植物药能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本文就这些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作分述如下。
1 复方雌孕激素口服避孕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1.1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片(三相片) 模拟女性生理周期将雌孕激素变化分为三个时相:第一时相,相当于卵泡生长发育早期和中期;第二时相,即围排卵期;第三时相,相当于黄体期。
药物的第一时相:为第1~6片(黄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05mg;第二时相:为第7~11片(白色),每片含炔雌醇0. 04 mg,左炔诺孕酮0. 075 mg;第三时相:为第12~21片(褐红色),每片含炔雌醇0. 03 mg,左炔诺孕酮0. 125 mg。
其配方与我国的单相复方避孕药(如复方18甲基炔诺酮)相比,每一个周期中三相片的孕激素用量减少近40%,避孕效果可靠,剂量低,能控制月经周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及减少撤药性出血,血脂在正常范围内[1],也可减少皮脂的分泌,对面部痤疮、多毛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三相避孕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除避孕外,是临床调节月经周期、作为性激素治疗的良好选择。
1. 2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达英-35) 每片含炔雌醇0. 035 mg,环丙孕酮2 mg。
该药的孕激素环丙孕酮是通过竞争雄激素受体而阻断雄激素作用的,是孕激素中抗雄性激素作用最强的。
除避孕外,该药还可治疗女性雄激素依赖性疾病,如痤疮,特别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形成结节的痤疮(丘疹脓泡性痤疮、结节囊肿性痤疮),妇女雄激素性脱发,多毛症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高雄性激素表现。
治疗至少应持续6~9个周期才能显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PCOS,可显著改善与PCOS相关的内分泌紊乱,停药后易于恢复排卵。
妇科内分泌疾病常用药物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控制和调节,以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控制系统是通过神经介质传递信息和类固醇激素的反馈作用来实现控制和调节,以维持体内活动的平衡状态。
妇科常用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以及各种抗激素等。
第一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类似物GnRH,1971年人工合成。
因其促黄体生成素的能力强于促卵泡生成素的释放,当时又称为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
因为其半衰期只有3分钟,对其进行了化学结构的改变,将半衰期延长到75分钟至7小时。
目前国外合成的GnRH类似物(GnRH-A)有2000多种,常用于临床的有5种:1.布舍瑞林(Buserelin)比天然GnRH增强15倍,半衰期为75分钟;2.组氨瑞林(Histrelin):作用增强100倍,半衰期1小时;3.亮丙瑞林(Leuprorelin):增强15倍,3小时半衰期;4.那法瑞林(Nafarelin):增强300倍,4小时半衰期;5.高舍瑞林(Goserelin):7小时半衰期,不宜吸收和鼻滴,可供皮下埋植。
一.药理作用1.GnRH:以脉冲泵注入可以模拟生理释放功能,以调节HPO轴功能,使垂体前叶分泌FSH与LH呈脉冲式,有助于卵泡发育。
2.GnRH-A:半衰期长,作用强,大剂量注入后可以耗尽垂体促性腺细胞上的GnRH受体,也可以直接作用于卵巢阻扰雌、孕激素的合成,起着药物去卵巢的作用。
二.用法与剂量1.模拟GnRH生理脉冲释放:宜用天然的GnRH,即10肽GnRH,剂量宜较小,5-20μg/每次脉冲,每60-120分钟一次。
可经静脉或者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效果较好。
一般从撤药性流血第5天开始连续给药,B超配合。
2.治疗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大剂量给药,200-500μg/d,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每天一次,3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可用鼻滴法200-400μg/次,每日3次。
---------------------------------------------------------------最新资料推荐------------------------------------------------------ 孕激素制剂分类及临床应用特点孕激素制剂分类及临床应用特点李扬志, 谢梅青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孕激素是女性甾体激素, 由卵巢黄体产生的孕激素是孕酮。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孕激素制剂主要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两大类。
孕激素制剂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主要包括以下 3 个方面:妇科内分泌治疗及药物避孕、辅助生殖领域、围生医学领域。
1 孕激素制剂的分类, 剂型及使用途径 1. 1 分类孕激素制剂从其来源, 可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2 大类。
天然孕激素制剂主要有黄体酮针剂、微粉化黄体酮、黄体酮胶囊(丸) , 地屈孕酮主要分为以下 4大类:①17 -羟孕酮类, 为孕酮衍生物, 包括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环丙孕酮;②19-去甲睾酮类, 为睾酮衍生物, 包括左炔诺孕酮、炔诺酮、去氧孕烯、孕二烯酮、诺孕酯、地诺孕素; ③19-去甲孕酮类: 包括地美孕酮、普美孕酮、曲美孕酮、诺美孕酮、醋酸烯诺孕酮、己酸孕诺酮; ④螺旋内酯衍生物: 屈螺酮。
1. 2 孕激素剂型及使用途径主要有 5 种: 针剂、片剂、丸剂、胶囊剂(可以口服, 也可以置阴道内) 、缓释剂(可以置子宫腔内或置阴道内, 或皮下埋植) 。
2 孕激素制剂的临床应用天然孕酮和人工合成孕激素有1 / 9两个共同的特性:抑制下丘脑-垂体系统和转化子宫内膜。
但是, 由于合成类孕激素的不同来源, 在发挥孕激素作用的同时, 还可以表现出其他甾体激素样的作用, 特别是长期使用或大量使用时, 如 19-去甲睾酮类可以同时表现出雄激素样作用, 17 -羟孕酮类可以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临床上还根据某些合成类的孕激素具有较强的抗雄激素作用, 用于对抗高雄激素血症; 螺旋内酯衍生物具有抗盐皮质激素作用, 对稳定血压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