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665宗教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专业课考试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873.63 KB
- 文档页数:15
宗教学考研试题中国宗教史是研究中国宗教的历史和宗教理论的专著。
该部分涉及中国近代宗教历史的研究和探讨。
中国近代宗教学研究的主要论著是()[1]。
近代宗教学之创始:()认为民族宗教有共同之根性()《中国宗教通史》(3卷)[2]。
()主张民族宗教有共同之根性:()《中国宗教通史》(3卷)《中国宗教通史》(4卷)《中国宗教通史讲义》(5卷)。
()认为人类社会有共同的宗教学、宗教、道德与法律。
()强调民族宗教自身特点与文化特点相统一。
()反对“异端邪说”。
()主张各民族、各个宗教均应“以各民族语言文字为工具”[3]。
一、考题类型1.论述题:对于中国近代宗教学的论述,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宗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论述题的内容有:宗教学产生于何时代?宗教学产生的意义及其发展过程等等。
2.简答题:中国近代宗教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近代宗教学理论的影响[1]、中国古代宗教思想及其变化[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宗教理论及现状[3]、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4]、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体系概论[5]。
3.论述题: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学的关系问题[6]、对马克思主义在宗教学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及发展演变[7]、如何看待新时期中国宗教研究的现状[8]、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学学科的关系(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宗学习理论及现状[10]、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贯彻执行中对宗学者权利保障[1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宗教学发展动态[12]、宗教学制度、中国近代宗上课程(含讲义)等内容。
4.简答题:《宗教学概论》作者和观点[13]、()等内容。
5.论述题:新时期下宗教学所应该具有哪些特征?二、历年试题阅读资料,完成本题。
中国道教概述。
在世界古代宗教中,我国已形成三大流派:道教(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的)、藏传佛教。
“三教”是道教中主要的两大流派的简称。
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招生专业:世界经济、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概论题(每题4分,共20分)1.替代效应2.纳什均衡3.洛伦茨曲线4.拉弗曲线5.自然失业率二、计算题(15分)已知某垄断厂商的总成木函数为TC=6Q+0.05Q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360-20Po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品价格、产量和利润。
(2)若政府限定一最高售价以诱使该厂商在这一价格下提供的产量为最大,求这一最高限价,及厂商提供的产量和利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1.边际替代率为什么会是递减的?2.为什么说卩=春。
曲线的最低点是厂商的停止营业点?3.简要分析寻租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4.为什么说一国的GDP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国的国民福利水平?5.简要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及LM曲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6.简要分析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
7.简要分析成本推进的通胀的形成机制。
四、论述题(共45分)1.运用委托一代理关系分析我国的国有企业问题。
(20分)2.论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扩张政策与货币扩张政策的效果。
(25分)参考答案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西方经济学招生专业:世界经济、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一、概论题(每题4分,共20分)1.替代效应:指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比如X商品价格提高,而Y商品价格不变,这使两种商品比价发生变化,即Y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
由于Y商品与X商品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就是进行商品购买的替代,增加Y商品的购买量,减少X商品的购买量,这就是替代效应。
假设消费者实际收入不变,则价格变动使需求量改变可以看成纯粹是山替代效应引起。
图1 一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1所示,作辅助线FG ,使之平行于价格提高以后的预算线AB ,目.与原无差异曲线人相切于c的右边,代表比AB'高的收入约束。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教学半。
其此之谓乎?3、试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4、结合学习实例,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策略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活动课程的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针对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探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制度2、综合课程3、产婆术4、绅士教育5、六艺教育6、1922新学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学模式的结构2、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3、教师的专业素养4、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评述2、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3、试论五四期间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4、试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分支型学制2、教育目的3、课程方案4、教学评价5、人文主义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时间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结构主义教育评述2、论述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3、试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贝尔-兰开斯特制2、城市学校3、自我效能感4、现代教育制度5、德育过程6、有意义学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白鹿洞书院》的教育宗旨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3、评述美国的《国防教育法》4、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培养方法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例,评述“中体西用”的教学思想2、试论述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应用3、试分析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陈鹤琴的活教育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3、《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
一九九八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思维与存在2,真理与谬误3,内容与形式4,度与关节点5,分工与交往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2,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为什么说社会形态的更替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三,详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1,马克思主义正确学风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观基础?一九九九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简要回答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2,为什么说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实践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评价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5,为什么说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论述唯物史观出发点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000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简答题(8*5=40)1,如何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如何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现象”。
3,如何把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质。
4,如何认识社会意识的基本功能。
5,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进化与革命的辩证统一。
二,论述题(20*3=60)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特点,实质及其对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示。
3,论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2001年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伦理学中国哲学逻辑学一,概念题(5*4=20)1,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2,肯定与否定3,可能性与现实性4,感性具体与思维具体二,简答题(10*4=40)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 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为什么说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4,为什么说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三,论述题(20*2=40)1,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及对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6分)《万叶集》自然主义互文性诗界革命性灵说二、简答题(6选3,每题12分)1、《奥德赛》中奥德修斯的形象。
2、卢梭《新爱洛伊丝》对浪漫主义文学的推动作用。
3、《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4、40年代广场戏剧繁荣的原因。
5、老舍在文学史上的突出价值。
6、简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5选3,每题30分)1、陶渊明《饮酒》并序:余闲居寡饮,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五柳先生传》:……常著诗文以自娱。
结合陶渊明作品分析。
2、勃洛克诗歌《黑夜,街道,路灯,药房》赏析。
3、文学经典的特征(好像是。
)4、文学期待视野(具体问题忘了。
)5、鲁迅为什么强调《野草》是写给他自己的,不希望青年人读。
结合其中具体作品分析。
作文一、苏轼《又答王庠书》: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则望邪。
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
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
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甚非速化之术。
可笑可笑。
章学诚对此进行了反驳。
对苏章二人的观点进行辨析。
二、莫言获奖,有人说是因为政治,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有人说是因为意识形态,还有人说是翻译得好,请围绕以上观点给莫言写一篇演讲辞。
(大致是这样的)简答题4.简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述2.请简析勃洛克诗歌《黑夜,街道,路灯,药房》。
华东师范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634哲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逍遥游
2.浩然之气
3.资本
4.世界观
5.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6.先天综合判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先秦儒家天人观
2.简述法家的基本思想
3.如何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4.如何理解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5.柏拉图是如何解释“认识就是回忆”的
6.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分歧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孔子仁论。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谈谈如何认识中国式现代化。
3.比较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异同。
2018年填空1点铁成金的提出者2 柳毅传书的作者3 1922年三美的提出者4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长青的出自谁——(虚构人物)5 民间故事形态学的作者名词解释后七子三崛起莎士比亚的问题剧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康德)意图谬论简答(四个必答)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2汪曾祺八十年代初期小说特征3选一个二十世纪的诗歌流派,说明其形式特征和主题特征是什么4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的内涵论述题1李清照别是一家,谈谈你的看法2 没有晚清,哪来五四,谈谈你的看法3 这个记不清楚了,就是谈谈关于“形式现实主义”的理解,就是内涵应该,结合三部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 关于艾略特的一个诗论观点,就是诗并不是个人的,是相对于华兹华斯诗歌是情感的抒发这个观点提出来的,记不太清楚了,在朱立元的《当代西方文论》里面是有相关论述的,可以回去翻一下,主要是对于艾略特那个论点的论述。
作文《我们的时代》关于雅俗文学嬗变的理解(题目很长,但主要就是这个意思)2017年一.填空1.提出文学研究对象是“文学性”而非“文学”的语言学家是___2.宋初诗坛有三大流派,各有不同诗风,分别是“白体”,“西昆体”和____3.王实甫的《西厢记》取材于唐代传奇___4.格非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是____5.弥尔顿的《失乐园》的诗体是___,以不押韵的五音步抑扬格为特点。
二.名词解释1.“隔”与“不隔”说2.韩孟诗派3.自然主义4.寻根文学5.易安体三.简答题 60分1.简述韦勒克的“文学内部的研究”内容2.简述《红楼梦》的悲剧意蕴3.简述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的新文学史地位。
4.华兹华斯与1800版的《抒情民谣》序言部分提出了诗歌理论,成为了浪漫主义宣言,简述序言中的诗学思想并说明其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中的体现。
四.论述题四选二1.有学者认为,中西方文学理论各有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语境,应分别名为“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结合你的中西方文学理论学习见闻谈谈你的看法。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华东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试卷2004年华东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试卷一、写作1、我对攻读硕士学位的期望(90分)要求:字数1000-1200 不能写成小说,诗歌,剧本 2、《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试结合文学史上的现象分析论证这句话。
(60分)要求:字数800-1000 有论点,论据,论证二、文学基础 1、名词解释(30分)永明体公安派现代评论派革命样板戏后期象征主义《源氏物语》 2、简答题(前两题各15分,后两题各10分)试论苏轼“以诗为词”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阐述文学概念的三义。
分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朦胧诗现象。
3、论述题什么是文学消费及其二重性?从文学消费理论角度谈谈对当下文学现象的启示。
(30分)分析中国30年代的左翼文学。
举例分析自然主义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现实主义的关系。
《史记》里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
(最后3题选做两道,每题2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华东师范大学96--2002年比较文学考试试题集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考试试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试题(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 1996年试题:外国文学一,名词解释(30) 1, 命运悲剧2,巴洛克文学3,后期象征主义 4,心灵辩证法 5,古典主义 6,复调小说二,简述题(30) 1,分析包法利夫人的形象. 2,分析《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
3,试析卡夫卡《城堡》的荒诞意义。
三,论述题(三选二)40 1,巴尔扎克说,拿破仑用剑没有做到的,他要用笔来实现。
从《人间喜剧》的成就来看,你认为他是否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为什么?2,乔依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卷首引用了奥维德德诗句:“他用他出众的才思开拓出新的艺术领域”,显然这也是他的自许。
请结合乔依斯的小说创作论证这一点。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宗教学考研经验心得前天华师(华东师范)哲学系的录取通知出来了,里面看到了我的名字。
所以现在写下一些复习心得,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首先自报家门。
我是一个来自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学生。
学校虽排名前100,却是双非。
考本专业,哲学。
这是一大优势。
初试的成绩是:政治67,英语75,专业一117,专业二111,总分370。
这是华师宗教学专业近五年来最高分。
复试成绩是429.4。
总分排名第一。
好了,进入正题。
1、择校这是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如果目标太高,风险较大,而目标太低,动力就会不足。
所以最好遵循中道原则。
考研毕竟不是喊喊梦想,而是要求可行性。
当然你是学霸,当然可以报考清、北。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学校还是要慎重考虑。
一般选那些985、211中有一定挑战性但又比较好考的学校。
事先调查学校的报录比,分数线,保送情况。
其中很重要的是把自身的朋友圈考虑进去。
如果你所报考的学校有校友,同学或同乡,这是一个巨大优势。
因为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很多信息。
信息越多,你的判断就越准确。
如果一些学校的报录比很高,而保送的人数也多,而且信息有不太透明,又有强烈的出身歧视,如果你不是学霸,那还是不要去了。
虽然你豪情万丈,但更多的情况是成为炮灰。
考研当然需要激情,但却是沉稳的激情,是有可行性的意志。
我所考的华师算是中等的985,地处上海,待人比较公平,本专业相对好考。
2、关于出身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容易刺到痛点。
出身歧视算是中国文化的顽疾,从古代门第种姓到几十年前的成份论,一直到当代依旧阴魂不散。
但并非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一样。
中国之大,不同地区、学校之差异如同天壤。
一般而言,一个地方的市民社会越成熟,经济越发达,风气越开放,就越注重平等,越在乎规则和能力。
一个大学的平等意识程度取决于其所在地的社会生态。
所以,如果你本科一般,最好是选择风气开放,市民社会发育成熟的地方的较好的大学。
就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我在华师面试中没有感受到任何学校歧视。
华东师大考研题(1997--2005)2005华东师大普心(包括心史、认知)概念(10*3)1、知觉恒常性2、内隐学习3、有意后注意4、表象5、语言理解6、差别感受性7、元认知知识8、双趋冲突9、晶体智力10、气质简述(8*6)1、简述模式识别2、简述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3、简答需要与动机的区别与联系4、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5、简述笛卡尔的“二元论”是如何论述“心”和“身”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的6、简述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心物同型论”和“完形趋向律”表达了什么样的假设论述12*61、试述人的认知系统及其基本特征2、试述扩展的记忆信息加工模型3、试述人格特质理论4、试述陈述性知识及其表征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人力资源和社会改造的意义6、试述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中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2005实验心理学(不全)名词75分可见语言情景变量飞现象旷场反应幂定律双盲实验匹配法加因素法外显记忆布伦斯维克比率警戒水平习惯误差计算25分信号检测论的d’和β事件相关电位还有50分是统计。
华东师大2004年初试题普心和心理史一、名词解释:1.心理2.言语理解3.人格(个性)4.定势5.动机6.创造想象7.意义识记8.认知能力9.表象 10.注意稳定性二、简答:1、感觉的测量:2、气质类型的特征;3、列表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别和联系;4、如何衡量智商在相应总体的位置;5、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三、论述:1、问题解决及影像因素;2、举例说明能力的个别差异;3、马斯洛的价值理论;4、格式塔的组织原则;5、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04年华东师大实验试题:简答:1月亮错觉2双盲实验3脑电图4费希纳对数定律和斯滕博格幂定律5可见言语6记忆鼓7唐德斯反应时ABC8安慰剂效应9节省法10深度视锐论述题:1,什么是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研究它们有什么意义?2,信号检验论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1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招生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简答题(60分)1.简述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基本含义(10分)2.简述我国国家制度中的国体和政体(10分)3.简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20分)4.简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20分)二.论述题(90分)1.什么是人生价值?论述人生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0分)2.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如何理解依宪治国?联系实际试论述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50分)2014年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理想对人的意义,简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信念?简述信念建立的条件。
3.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及其意义。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1.中国梦的核心是什么?试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及其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
2.如何理解修养的意义?试述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异同,联系实际谈谈个人如何在社会转型中修养自身。
2013年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3.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1.概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育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简述我国的国家制度,兼论制度对于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2012年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2.简述生命的意义。
3.简述家庭美德及其现代意义。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1,。
结合现实,论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和法治精神。
3.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调解制度及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2011年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简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2.简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3.阐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和法治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333历年真题(2010-2021)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目的2、双轨制3、京师同文馆4、活教育5、骑士教育6、《莫雷尔法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及其依据和适用性2、何谓发展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遵循发展性教育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3、举例说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4、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分析学校转型变革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养2、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和评论其中的教育思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教学半。
其此之谓乎?3、试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的影响4、结合学习实例,论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策略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活动课程的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针对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探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制度2、综合课程3、产婆术4、绅士教育5、六艺教育6、1922新学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学模式的结构2、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3、教师的专业素养4、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评述2、评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3、试论五四期间新文化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4、试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分支型学制2、教育目的3、课程方案4、教学评价5、人文主义教育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3简述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时间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结构主义教育评述2.论述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3.试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的宗旨、特点与意义4.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析(每题5分,共30分)1、贝尔-兰开斯特制2、城市学校3、自我效能感4、现代教育制度5、德育过程6、有意义学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白鹿洞书院》的教育宗旨2、简述文艺复兴时期弗吉里奥的教育贡献3、评述美国的《国防教育法》4、简述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培养方法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试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例,评述“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2、试论述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应用3、试分析课程内容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4、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帮助教师成长?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析(每题5分,共30分)1、师说2、三舍法3、生计教育4、设计教学法5、有意义学习6、自我效能感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陈鹤琴的活教育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3、《学记》中“善喻”的教育意义4、简述德育过程中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作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2、比较博比特的“活动分析法”和泰勒的“目标模式”对课程开发的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历年真题附思考题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一阐述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科学性质。
(20分)二、试阐述及评论人文地理学界中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的诸种论点,并以实际事例说明自己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看法。
(25)三、试阐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人文地理背景,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政策的实践效果。
(25)四、试以自己熟悉地区的资料为例阐述“资源——人口——产业——环境”体系中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该体系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0)2000年一、名词解释(20分)1、行为地理学2、区域3、文化境观4、中心地规模门槛二、简答题(80分)1、试述人文区划的主要分类、意义和原则(15)2、解释人文地理学中非物质因素研究的主要方面及其内涵。
(15)3、试析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4、评述主要人地关系理论的得失。
(30)2001年一、名词解释1、卡尔李特尔2、地理物象3、政治整合4、环境决定论二、简答(每10分)1、简述城市内部结果的典型模式2、简述我国旅游地的主要类型3、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发展的影响三、论述1、试论人文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20)2、试分析我国东西部文化景观的主要差异及其对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30)2002年一名词解释(20)1客家方言(5) 2通勤行为空间(5)3胡焕庸线(5) 4制度文化(5)二简答题(50)1简述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机制(15)2简述旅游对区域文化的影响(15)3简述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及其成因(20)三论述区域竞争力的构成及其提升途径(30)2003年一名词解析近代地理学的法国学派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制度文化国家的基本特征伊斯兰教的分支与分布二简答1 旅游对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2 汉语的主要方言和分布3 世界流行文化的传播过程4 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三分析1根据表格(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人口素质的差别和原因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 分析世界纺织工业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布局的新变化2004年一.名词解释:1.文化景观学派,2.人口构成,3.第五产业,4.隔陀,5.基督教教派及分布,6.首位城市法则,7.旅游资源及形成条件,8.行为空间二.简答:1.文化扩散类型,2.人口迁移类型,3.现代农业特征,4.人文地理研究对象三.论述:1.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现代工业特点2.这个题记不太清楚了,好象是关于城市地理学方面的。
宗教学原理:名词解释:2016白巫术佛陀承负祖先崇拜外丹术2015萨满教印度教清真教三位一体僧伽2014前万物有灵论自然神(伊斯兰教)五信(佛教)四圣谛社稷崇拜2013婆罗门《古兰经》拜物教麦克斯•缪勒道德天赋论2012前万物有灵论道德神启说僧伽世界性宗教世俗化2011科学无神论图腾崇拜新兴宗教传统宗教宗教经验2010-神教宗教经验民间信仰世俗化无神论2008摩尼教图腾崇拜塔木德多神教神灭论天台宗斋月2007吠陀犹太教六派七宗摩西十戒、也里可温教塔木德圣训2006神仙内丹佛陀密宗宗教改革2005祈祷神迹静明道禅宗也里可温教政教合一2004社稷崇拜神庙经济琐罗亚斯的教四要素说梵书简答20161神灵观念的种类2宗教世俗化3政教分离20151•宗教是迷信吗?为什么?2.列举宗教中的一些禁忌和以及起源。
3.列举几个世界性的宗教和宗教创建者及其宗教教义。
20141・宗教四要素说指哪四个要素2.列举巫术的不同类型3.简要解释“世俗化”概念的涵义20131•“出世型”宗教和“救世型”宗教2.宗教禁忌的种类3.进化论的宗教发展观20121宗教的社会文化功能2政教合一3宗教消亡论20111宗教与艺术2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3宗教学的基本理论2010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2宗教与道德的关系2009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2,宗教对话3,宗教组织在宗教四要素中的地位(作用)4,杜尔凯姆和韦伯宗教观异同20081宗教与政治的基木关系2宗教的研究领域和基本方法3宗教经验的种种表现20071宗教与道德的基木关系2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区别3简述宗教产牛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认识论根源20061简述伊斯兰教产牛的历史条件2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宗教礼仪的功能20051、简述氏族宗教的基木内容2、宗教学的基本立场3、弗洛伊德的宗教观20041宗教与阶级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3宗教与科学的区别论述20161论述屮国宗法性传统宗教的内容和源流2论述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世界化进程20151.以中国历代王朝为例,并结合说说宗教为统治者服务的几种形式。
目 录1.北京大学宗教学历年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大学632宗教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北京大学632宗教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南京大学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历年考研真题2010年南京大学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南京大学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2008年南京大学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2007年南京大学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2006年南京大学916宗教学概论(含宗教与文化)考研真题3.中山大学宗教理论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中山大学815宗教理论考研真题2014年中山大学815宗教理论考研真题2013年中山大学815宗教理论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815宗教理论考研真题2011年中山大学815宗教理论考研真题4.华侨大学宗教学通论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华侨大学882宗教学通论考研真题2014年华侨大学882宗教学通论考研真题2013年华侨大学882宗教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年华侨大学882宗教学通论考研真题1.北京大学宗教学历年考研真题2014年北京大学632宗教学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一部分:必做试题(共50分)一、简答题(10分)1.请解释“神义论”(或“神正论”)(4分)2.请列举现代宗教学三个分支,并介绍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
(3分)3.概释“绝地天通”(3分)二、论述题(请自选其中的2道题解答,共40分)1.“纵欲者没有灵魂,专家没有心肝”,出自韦伯《新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解释它的含义。
2.简述弗洛伊德是怎样解释宗教起源的?3.列举关于“宗教”的几个定义,并由此阐释儒家是否宗教?4.请谈谈现代西方思想中处理不同宗教关系的几种模式。
第二部分:选做题(100分)基督教专业方向:三、论述题(5道题,每题20分,共100分)1.《创世纪》中的“神创造了人…”在后来有哪两种解释?2.3.4.论述卡尔?巴特神学思想的革命性意义。
目 录
第一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学理论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460宗教学原理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宗教学原理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宗教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5年中山大学817宗教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中山大学817宗教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817宗教理论考研真题
2012年中山大学817宗教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中山大学817宗教理论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 华东师范大学宗教学理论考研
真题
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460宗教学原理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