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环境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5.93 MB
- 文档页数:86
《透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能够熟练应用透视画法绘制准确的透视图。
通过对几何原理应用方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绘制透视图的便捷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实践目的:实践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检验课上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为后期的手绘效果图表现大写基础。
2、要求教学要求:端正态度、保证质量。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结合建筑实物等实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求学生具有四维意识,熟练应用几何知识,培养其严谨的绘图习惯。
教师要本着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教学,抓住各知识点的关键部分进行讲解,确保教学的高质量。
实践要求:实践阶段中,结合课上内容循序渐进进行练习。
根据平面图进行透视图的绘制。
要求透视准确、构图适中、线条灵活、画面整洁。
3、重点及难点重点:透视的原理、投影画法、三种主要透视的画法。
难点:根据平面布置,绘制不同角度透视图。
(二)教学基本内容概况(共32学时)第一章认识透视(2学时)第一节透视基本工具(1学时)第二节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原则(1学时)第二章透视的基本规律(4学时)第一节原线(1学时)第二节变线(0.25学时)第三节消点(0.25学时)第四节消线(0.25学时)第五节侧点(0.25学时)习题作业:临摹黑板上的透视,将透视过程保留(2学时)第三章常用透视的画法及技巧(18学时)第一节平行透视(一点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平行透视一张(4学时)第二节余角透视(二点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余角透视一张(4学时)第三节微动态余角透视(2学时)习题作业:临摹微动态余角透视一张(4学时)第四章环境设计效果图表现中常用的透视形式的应用(8学时)第一节徒手绘制平行透视空间(1学时)第二节徒手绘制一般状态余角透视空间(1学时)第三节徒手绘制微动状态余角透视空间(1学时)习题作业:自己找空间徒手绘制透视一张(2学时)作业小结:对平行透视、余角透视、微动态余角透视和徒手绘制任一透视作业进行总结及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设计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531008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perspective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设计透视是高等艺术院校环境艺术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透视原理和规律,熟练掌握设计透视图法,能够对抽象的透视概念有形象化的认识、对透视规律有具象的把握,以求使学生能更清楚、更有条理地理解这些透视规律和作图方法,为后期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设计透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应以简明实用为宗旨,简化一些边缘性理论和繁复的透视法,以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作为教学重点,并配合大量相关练习,以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设计透视的基本设计原理、方法和一般规律,具有设计透视绘制的初步能力;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空间设计的基本比例尺度;3.具有灵活运用手绘,进行独立绘图的能力;4.了解设计透视的基本方法;5.了解设计透视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发展方向,正确学习正投影原理和基本作图方法,并要求重点掌握一点、两点透视图的画法。
2.基本理论和方法针对每项透视画法加强练习以达到熟练使用,在以后具体作图实践中达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阅读图样的能力,并学会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能准确地绘制基本几何元素透视图和各种角度空间透视图,逐步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型体构造能力及图解能力。
3.基本技能:掌握手绘制图的能力等。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教学以理论讲授和实践辅导相结合,并针对不同阶段的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和图例,讲解绘画中常遇到的各种透视法。
透视学应用举例
透视学是研究几何学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技能和工具,尤其在绘画、建筑设计以及视觉效果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透视学的应用举例:
1. 绘画:透视学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它可以帮助创作者们根据不一样的透视效果而呈现出更真实、更具体的绘画作品。
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透视学可以帮助建筑师更加准确地估算建筑物的比例、空间以及距离,从而制定出更加完美的设计。
3. 视觉效果设计:在许多电影、游戏以及2D/3D动画中,透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将虚拟环境塑造得更加逼真,给观众带来真实的观感和沉浸式体验。
4. 工程设计:透视学也可以应用于工程设计中,采用透视图完成从应用程序或器具到建筑或城市的各个方面的设计。
5. 艺术教育:透视学是绘画、艺术及设计学院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透视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和绘画能力,使他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真实、更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
《透视学》课程标准一、前言1.学习领域定位《透视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技法理论课程之一。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法则,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艺术创作。
2.学习领域设计思路(1)学习领域开设依据与内容选择标准透视学是是在平面上研究如何把我们看到的物象投影成形的原理法则的科学。
是高等院校绘画、环境艺术、工业造型与建筑设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在平面上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与空间感,有形状、明暗、色彩等诸方面的因素,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的原理与规律,又称为线透视。
教授内容要将透视学的发展简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分析透视学传统与现代绘画、设计中的运用。
传授具体的透视作图方法,用一些图例为示范,详细讲解作图步骤,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必要时,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图,以检查教学效果。
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手绘透视作业并讲评。
使学生熟练运用透视学知识描绘空间中的实景,为以后的设计与创作打基础。
本课程领域针对的典型工作任务是徒手设计与绘制室内外效果图,徒手绘制与现代化设计制作手段相结合进行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装饰设计。
其中,“徒手设计与绘制室内外效果图”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以徒手设计与绘制室内外的主体造型;“计算机辅助装饰设计”典型工作任务是利用PHOTOSHOP、CAD 与3D MAX等二维与三维设计软件进造型与装饰的设计。
(2)项目载体设计本课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适当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增加图示信息量,进行形象化教学,通过投影、幻灯及多种形式的现代媒体方式,向学生大量传导、展示示意图、正误对照、正反应用、作品分析、作图过程,以诠释深层次理论,加强学生对透视原理及规律的理解,一级对空间的想象。
教学过程中要以启发、讨论、辅导等方式,做到师生互动、沟通,使学生在写生习作、创作与设计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透视学-教案透视学教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含实践)。
课程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边研究边实践的教学方法,辅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能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环境绘制出透视图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构图方式;2)掌握绘制的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3)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4)掌握几种透视图的制图方法。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2.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作图能力;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透视图的能力;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透视技法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1)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2)具有艺术的.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与思想。
三.教学内容:一)理论教学1:1.透视的基本概念2.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术语3.透视的基本规律(法则)4.确定物体形状的基本透视方法5.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概念;平行透视设想构图画面特点;构图画面框架建立过程;物体比例的设置;室内或室外场景平行透视。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理会典型案例。
教学实施:一.透视的定义透视”(Perspicere)即“透而视之”。
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
二.透视三要素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
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
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是留下的轨迹。
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物体.画面.眼睛这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的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环境设计透视学心得体会环境设计透视学是我专业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价值。
下面是我对环境设计透视学的心得体会。
首先,环境设计透视学是一门技能性强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学科。
在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基础的透视知识,如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把透视原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通过不断练习,我逐渐掌握了绘制透视图的技巧,能够准确地表达三维空间关系,创造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深度感。
这种技能的掌握使我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呈现设计意图,提高了我的设计能力和竞争力。
其次,环境设计透视学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中,我需要仔细观察和理解不同场景中的透视关系,比如城市街道、建筑室内和室外等,这让我对环境的构造和空间的感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透视学还要求我们有良好的想象力,能够通过透视图将平面的设计构思转化为真实的空间体验,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这种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对于我今后的环境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环境设计透视学还加强了我对空间布局和比例的认识。
通过学习透视学,我了解到不同的透视方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和比例感。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合理地运用透视原理,通过调整和改变线条、色彩和材质等元素,来达到空间布局的效果和比例的协调。
这使我对环境设计中的空间规划和设计布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环境设计透视学让我意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现代社会,环境设计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环境设计不仅能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还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环境设计透视学正是为了帮助我们提高设计质量和水平,去创造出更美好的空间和环境。
通过学习透视学,我明白了自己作为一名环境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将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求和美学追求的设计作品。
总而言之,环境设计透视学是我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透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认识到透视学对于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了我观察力、想象力和布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