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作素材的积累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要求于学生的是很多的。
就内容方面讲,学生必得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的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就语言形式方面讲,需得有对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百科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考力、良好的记忆力。
因此,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语文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那么,优秀的作文素材从何而来?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从多方面作了一点探索,虽有老生常谈之嫌,但这确实是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作文的必由之路。
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做法:一、作文素材来自学习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包括听课、完成作业、做实验、思考问题、请教老师,学习是个艰苦而充满乐趣的过程,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提示学生只要多加思考、总结,学习生活是有米为炊的。
比如,教师可以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你是怎样爱上英语的?你的长跑成绩是怎样提高的?你从今天的课堂讨论中感悟到了哪一项人生哲理?你喜欢哪个老师的课,为什么?你还记得昨天语文课上发生的那个小插曲吗?课间班中闹的小笑话有意义吗?某某今天上课的精彩发言怎么样,他当时表情是什么样的?在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对身边事进行分析,定能从中领悟出许多道理。
正是这领悟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作文素材,也正是这领悟使人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创作出优美的文章。
总之,启发学生们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小事,将这些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写出来那就是很好的文章了.二。
作文素材从活动中寻找学生每天除了上课外,还有一些活动.如综合性活动课中有目的地了解民风民俗,像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如过年过节探亲访友、出门旅游;再就是家庭活动,包括尊敬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和睦亲情等。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首先,多读书。
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佳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章和故事,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可以选择一些名家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也可以阅读一些名家散文,如鲁迅、巴金、郁达夫等的作品,还可以阅读一些名家小说,如鲁迅、巴金、郁达夫等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多观察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好和感动,从而写出真实、生动的作文。
可以观察身边的人物,如家人、朋友、老师等,可以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如一朵花、一缕阳光、一场雨等,可以观察社会中的大事,如一次灾难、一场比赛、一次演出等。
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再次,多写作。
写作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最好方式。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变成文字,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话题,如家乡、友情、梦想等,可以选择一些题材,如散文、小说、诗歌等,可以选择一些形式,如记叙、描写、议论等。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积累作文素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坚持。
通过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多写作,我们可以不断地积累作文素材,同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浅谈议论文中的写作素材议论文是一种以明确的立场观点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评价等方式来讨论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合适的写作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足够的素材可以支持作者的观点,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写作议论文的素材。
1. 统计数据:统计数据是论证立场观点的有力证据。
比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可以引用相关的环境污染数据,如空气污染指数、水质污染程度等。
2.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研究者通过实际调查、实验等手段得出的结论和数据。
引用实证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加强论证的可信度。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手机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的议论文,你可以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结果来支持你的观点。
3. 小故事或案例: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引用一个小故事或案例可以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你可以举例说明某种现象、行为或决策的影响。
例如,你可以讲述一个关于交通堵塞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真实案例。
4. 专家观点:引用专家的观点可以增加论证的权威性。
你可以引用权威专家的言论、研究成果或观点,以支持自己的立场观点。
在引用专家观点时,需要注意选择可靠的专家来源。
5. 历史事件或经典文献: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或经典文献,可以提供深入的背景信息,并与当前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比较和对照。
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逻辑性。
例如,你可以引用曾经的历史事件,来描述类似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如何影响社会的。
6. 实际例子或自身经验:援引自身的经验或事实例子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化和个人化。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读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文章所传达的立场观点。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学生压力问题的议论文,你可以分享自己在学术压力下的经验,从而更好地说明学生压力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法。
7. 对比与分析:对比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问题或现象,并通过对不同观点或策略的辩证思考,更好地支持自己的立场观点。
例如,你可以对比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来探讨不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支持你关于教育改革的立场观点。
要善于积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丰富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
首先,要广泛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可以选择各种类型的材料,如小说、散文、报纸、杂志、博客等等。
在阅读中可以发现人物故事、情感体验、社会事件等各种丰富的素材。
阅读并总结素材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要关注身边的事物。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无论是一次旅行,一次聚会,还是一段感情经历,独具特色的人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
仔细观察,多思考,将生活中的琐碎变成写作的点滴。
再次,要记录感想和观点。
积累写作材料不仅仅指创作素材,还包括一些个人的观点和感想。
无论是对一些话题的看法,还是对一件事件的思考,这些个人的观点都是独特的写作材料。
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灵感突然袭来,及时记录下来,积累起来,以备日后写作之用。
再者,参与各种活动。
参加各类社区、学校或互联网平台组织的活动,如讨论会、写作比赛、写作夏令营等,不仅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写作启发和材料。
在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可以极大地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库。
另外,要持续反思。
每次写作结束后,要及时回顾自己的作品,分析其中的不足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记录下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要不断锻炼。
写作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把积累的写作材料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总的来说,要善于积累写作材料,需要有广泛的阅读背景,善于观察生活,记录感想和观点,参与各种活动,持续反思和不断锻炼。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浅谈写作素材的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所在,厚积而薄发,作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更是如此。
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在语文教学界,写作教学被公认为语文教学的瓶颈。
现实生活中,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最困难的事情。
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倍感苦恼,常常是搜肠刮肚,也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写作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
目前的作文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于写作指导,学生也似有所悟,然而一进入写作过程,学生就眉头紧锁、无从下笔,一阵搜肠刮肚之后,溢满全纸的仍是假话、大话、空话,共同的喜怒哀乐湮没了童真,失却了个性,笔下的人物多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素材不足。
总结我的实践,素材的积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词汇积累
词汇是作文的基础,只有词汇丰富了,才会在词语的运用上有所选择,才可能语若玑珠,使文章熠熠生辉。
中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词汇匮乏,难以达到此种效果,因此,词汇的积累是最基本的需要。
方法之一是从教材中积累,将教材中鲜活、生动、有表现力的词挑出来,重点讲解,要求学生摘抄下来,并通过实际运用(造句、作文)记牢会用;方法之二是通过语文活动互通有无,扩大积累,让
学生养成读书看报摘抄词语的习惯。
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你会惊奇的发现,在学生的作文芳草地中会不时绽放出艳丽的小花儿。
二、优美语段的积累
优美的语段是语言表达的榜样,是学生写作模仿的样本。
要改变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枯燥空泛乏味的现状,就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增加文采。
一方面,教师要精选优美语段,每星期向学生推荐几段,可在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先由老师赏析点评,再让学生诵读体味,要求学生读后背诵、仿写,这样就使它们融入学生的头脑,生发于学生的作文。
学生作文中类似佳段的出现会使你笑在眉头,喜在心头,使你品尝收获的喜悦。
另一方面,教师要督促学生自己积累优美语段,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措施,并定期检查、评比、展览、交流,还可举行优美语段比赛。
一旦养成习惯,学生作文水平定会迅速提高。
三、生活点滴积累
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的作文写作也并非真空操作,“抛开生活,闭门造车”便会出现假、大、空或套、抄、仿的现象。
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可以说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积累生活点滴呢?一是生活感受的积累,一周结束时,可让学生简要记下本周中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事,一周开始之际,又可让学生交流周末见闻,叙见闻、谈感受心得,最后用笔写出来。
二是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组织有意义的社
会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
要让学生懂得,观察绝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它是一种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为了获得真切、生动、有意味的直接材料,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热爱生活,投入生活,体验生活。
(2)掌握观察方法,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准确捕捉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3)将对事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善于捕捉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的波动。
(4)养成随手记写的习惯,用观察日记、随笔、周记等形式将观察体验、感受到的有一定意义的材料记录下来。
这样,看得多,想得细,思维就活跃,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
写作时,与题目有关的事件便会汹涌而来,经过筛选、构思、加工,自然就会成为典型材料,再不用东挪西借、生吞活剥。
四、广泛涉猎读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定向摘抄和随兴采集文字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各类读物,养成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习惯,并善于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坚持
收集摘抄书报资料,坚持记读书笔记,使他们养成多读多写多记的好习惯。
同时,要交给学生积累间接材料的方法,如摘抄的归类和格式、专题积累的分类、卡片的使用等。
最后,在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积累,积累学生作文中的优美词句、语段、典型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教师要精心选择、组织、加工,及时将这些闪亮的珍珠抖落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眼前一亮,进而品味成功的滋味;同时,也使学生广泛吸收师生共同采集的珍宝。
这既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又会使他们的写作兴趣更加浓厚。
学生会真实的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成功的愉悦,这难道不是我们预期的目的吗?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广集博蓄,能够进行作文素材的点滴积累,必能蓄积出创作的汩汩清泉来,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信手谱出文丰意满的华章来!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