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玻璃器皿洗涤、包装及灭菌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23
实验二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所需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2.掌握玻璃器皿等器材的清洗、包扎技术二、原理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
为保持灭菌后和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试验的失败。
三、试剂和仪器1.高压蒸汽灭菌锅、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和吸管、棉线、纱布、棉花、牛皮纸、报纸等2.洗涤工具、去污粉和相应洗涤液四、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洗涤将器皿放入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以除去游离的碱性物质,最后用流水冲净。
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晾干,即可使用。
●常用旧玻璃器皿的洗涤确实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前后,可按常规用洗衣粉水进行刷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带菌玻璃器皿的洗涤凡实验室用过的菌种以及带有活菌的各种玻璃器皿,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或消毒后才能进行刷洗:1.带菌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物品,做完实验后放入消毒桶内,用0.1MPa灭菌20~30 min后再刷洗。
含菌培养皿的灭菌,底盖要分开放入不同的桶中,再进行高压灭菌。
2.带菌的吸管、滴管,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再经0.1MPa灭菌20 min后,取出冲洗。
3.带菌载玻片及盖玻片,使用后不得放在桌子上,立即分别放入盛有3~5%来苏尔或5%石炭酸或0.25%新洁尔灭溶液的玻璃缸(筒)内消毒24h后,用夹子取出经清水冲干净。
新购置的载片,先用2%盐酸浸泡数小时,冲去盐酸。
再放浓洗液中浸泡过液,用自来水冲净洗液,浸泡在蒸馏水中或擦干装盒备用。
实验五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灭菌技术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2.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方法;3.了解干热灭菌、蒸汽灭菌原理,掌握玻璃器皿干热灭菌及高压蒸汽灭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常用器皿、物品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介绍,见表2-1。
表2-1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名称常用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烧杯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5000mL配套烧杯刷:大号,中号,小号三角瓶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3000mL配套三角瓶刷:大号,中号,小号容量瓶无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量筒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移液管1mL(分度0.01mL),2mL(分度0.02mL),5mL(分度0.05mL),10mL(分度0.1mL),20mL(分度0.1mL),50mL(分度0.5mL)配套洗耳球:大号,中号,小号培养皿35mm,75mm,90mm,120mm,150mm配套封口膜:12*12mm,16*16mm 酒精灯150mL配套:火柴漏斗60mL,80mL配套滤纸、漏斗架定性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 定量滤纸:7cm,9cm,11cm,12.5cm,15cm滴定管酸式滴定管:50mL碱式滴定管:50mL 配套滴定台、蝴蝶夹滴瓶(小口瓶)无色:30mL,60mL,120mL 棕色:30mL,60mL,120mL广口瓶无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棕色:125mL,250mL,500mL,1000mL,2000mL试管10*100mm,12*100mm,15*100mm,15*150mm,18*180mm,20*200mm 配套试管刷:大号,中号,小号配套试管架:12.5mm,15.5mm,18.5mm,20.5mm载玻片25*75mm,30*60mm,100*100mm,500*500mm,900*600mm盖玻片18*18mm,20*20mm,22*22mm,24*24mm,24*32mm,24*50mm温度计0-100℃,0-200℃,0-300℃坩埚30mL,50mL配套坩埚钳研钵80mm,100mm,120mm,150mm(二)常用玻璃器皿用途:1.烧杯:用于盛装、转移、配制、加热培养基及试剂。
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及包扎一、目的与要求(一)熟悉微生物实验所需各种常用器皿的名称和规格。
(二)学会正确的清洗玻璃器皿的方法和包扎方法。
二、原理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要求把实验用器皿清洗干净,保持灭菌后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妥善包扎,试管和三角瓶要做棉塞。
清洗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器皿的种类、所盛放的物品、洗净剂的类别和沾污程度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器皿包扎方法也不同。
三、材料与仪器(一)常用的各种玻璃器皿。
(二)洗涤工具和去污粉、肥皂、洗涤液。
四、操作步骤(一)清洗1.新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将其浸于洗液或2%的盐酸溶液中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2.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清洗(1)试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可用瓶刷或海绵沾上肥皂、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然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
经洗涤后,若内壁的水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表示油垢完全洗净,若挂有水珠,则需用洗涤液(或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洗涤干净的气密倒置于铁丝框或有空心格子的木架上,室内晾干。
(2)玻璃习惯、滴管一般用完后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浸泡(或冲洗),免得干燥后难以冲洗赶紧,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3)载玻片与盖玻片带有油污的应擦去油污后用热乙醇、丙酮、二甲苯等溶液浸泡10~15min,溶解油污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洗涤液浸泡、冲洗,干后置于95%乙醇中保存备用。
(4)凡是装有对人、畜有传染性或者是属于植物检疫范围内的微生物的试管,培养皿及其他容器,应先浸泡在2%煤酚皂溶液或0.25%新洁尔消毒液内24h 或煮沸0.5h,在进行洗涤。
(二)玻璃器皿的包扎1.培养皿常用旧报纸密密包紧,一般以5~10套培养皿作一包。
包好后进行干热或湿热灭菌,如将培养皿放入金属(不锈钢)筒内进行热灭菌,则不必用纸包。
2.试管和三角瓶试管管口和三角瓶都需要用棉花塞(或泡膜塑料塞),棉花塞的作用是起过滤作用,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试管或三角瓶。
实训二常用玻璃器皿的准备目的要求熟悉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及规格,掌握各种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方法。
仪器及材料试管、吸管、培养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量杯、漏斗、乳钵、普通棉花、脱脂棉、纱布、牛皮纸、旧报纸、新洁尔灭、来苏儿、石炭酸、肥皂粉、重铬酸钾、粗硫酸、盐酸、橡胶手套、橡胶围裙等。
方法与步骤(一)玻璃器皿的洗涤1.新购入的玻璃器皿因附着游离碱质,须用1%~2%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以中和其碱质,然后用清水反复冲刷,去除遗留之酸,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倒立使之干燥或烘干。
2.一般使用过的器皿(如配制溶液、试剂及制造培养基等)可于用后立即用清水冲净。
凡沾有油污者,可用肥皂水煮半小时后趁热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
3.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毕立即浸泡于消毒液(2%~3%来苏儿或0.1%新洁尔灭)中,经1~2d取出,用洗衣粉液煮沸5min,再用毛刷刷去油脂及污垢,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或将洗净的玻片用蒸馏水煮沸,趁热把玻片摊放在干毛巾或干纱布上,稍等片刻,玻片即干,保存备用或浸泡于95%酒精中备用。
4.细菌培养用过的试管、平皿等,须高压蒸汽灭菌后趁热倒去内容物,立即用热肥皂水刷去污物,然后用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晾干或烘干。
5.对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吸管,用后投入盛有消毒液(2%~3%来苏儿或5%石炭酸)的玻璃筒内(筒底必须垫有棉花,消毒液要淹没吸管),经1~2d后取出,浸入2%肥皂粉液中1~2h(或煮沸)取出,再用一根橡皮管,使一端接于自来水龙头,另一端与吸管口相接,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6.如遇玻璃器皿用上述方法不能洗净者,可用下列清洗液浸泡后洗刷。
重铬酸钾(工业用)80g,粗硫酸100ml,水1000ml。
将玻璃器皿浸泡24h后取出用水冲刷干净。
清洁液经反复使用变黑,重换新液。
此液腐蚀性强,用时切勿触及皮肤或衣服等,可戴上橡胶手套和穿上橡胶围裙操作。
玻璃器具等的清洗、烘干、包扎、灭菌一、实验目的要求1、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玻璃器具等器材的清洗、烘干、包扎的包扎技术。
2、为下一次的课做好器材的准备工作。
二、原理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
为保持灭菌后和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试验的失败。
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适用于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无菌水、金属用具。
一般培养基在121.3℃灭菌20分钟即可。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1—2小时)。
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烤焦,甚至引起燃烧,因而一般塑料制品不能用干热灭菌。
三、试剂和仪器(一)仪器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烘箱、试管、三角瓶、培养皿和吸管、棉线、纱布、棉花、牛皮纸、报纸、硅胶塞等四、实验内容(一)玻璃器皿的清洗:l 新购的玻璃器皿的洗涤将器皿放入2%盐酸溶液中浸泡数小时,以除去游离的碱性物质,最后用流水冲净。
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大烧瓶、量筒等,洗净后注入浓盐酸少许,转动容器使其内部表面均沾有盐酸,数分钟后倾去盐酸,再以流水冲净,倒置于洗涤架上晾干,即可使用。
l 常用旧玻璃器皿的洗涤确实无病原菌或未被带菌物污染的器皿,使用前后,可按常规用洗衣粉水进行刷洗;吸取过化学试剂的吸管,先浸泡于清水中,待到一定数量后再集中进行清洗。
实验一、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干燥及灭菌一、目的要求1、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干燥和包扎方法。
2、了解湿热和干热灭菌的原理并掌握有关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为确保实验顺利地进行要求把实验所用的玻璃器皿清洗干净并干燥,微生物实验还要进行灭菌。
为保持灭菌后和无菌状态,需要对培养皿,吸管等进行包扎,对试管和三角瓶等加塞棉塞。
这些工作看起来很普通简单,但如操作不当或不安操作规定去做,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试验的失败。
1、玻璃器皿的清洗①不能用有腐蚀作用的化学试剂,也不能使用比玻璃硬度大的物品来擦拭玻璃器皿;新的玻璃器皿应用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用水充分洗干净。
②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
③强酸,强碱,琼脂等能腐蚀,阻塞管道的物质不能直接倒在洗涤槽内,必须到在废物缸内。
一般的器皿都可用去污粉,肥皂或配成5的热肥皂水来清洗。
油脂很重的器皿应先将油脂擦去。
沾有煤膏,焦油及树脂一类物质,可用浓硫酸或40氢氧化钠或用洗液浸泡;沾有蜡或油漆物,可加热使之熔融后揩去,或用有机溶剂苯,二甲苯,汽油,丙酮,松节油等揩去。
④洗涤后的器皿应达到玻璃壁能被水均匀湿润而无条纹和水珠。
2、器皿包扎为了灭菌后仍保持无菌状态,各种玻璃器皿均需包扎。
3、干燥做实验应经常要用到的仪器应在每次实验完毕后洗净干燥备用。
用于不同实验对干燥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定量分析用的烧杯、锥形瓶等仪器细净即可使用,而用于精密分析的仪器很多要求是干燥的,有的要求无水痕,有的要求无水。
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干燥仪器。
(1)、烘干洗净的仪器控去水分,放在烘箱内烘干,烘箱温度为105110℃烘1 小时左右。
也可放在红外灯干燥箱中烘干。
此法适用于一般仪器。
称量瓶等在烘干后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和保存。
带实心玻璃塞的及厚壁仪器烘干时要注意慢慢升温并且温度不可过高,以免破裂。
量器不可放于烘箱中烘。
硬质试管可用酒精灯加热烘干,要从底部烤起,把管口向下,以免水珠倒流把试管炸裂,烘到无水珠后把试管口向上赶净水气。
实训一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及干热灭菌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2、掌握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方法;3、了解干热灭菌原理,掌握玻璃器皿干热灭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一)微生物常用器皿、物品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规格及配套使用物品介绍,见表1-1。
表1-1 微生物实验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接上表1-1常用玻璃器皿用途:1、烧杯用于盛装、转移、配制、加热培养基及试剂。
2、三角瓶用于贮盛生理盐水或培养基,底大口小,以便加塞,并能平稳放置。
3、容量瓶用于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4、量筒用于量取液体培养基、蒸馏水等。
5、移液管用于吸取试剂、培养液和生理盐水等。
6、培养皿主要用于细菌分离和培养,由底、盖两部分组成,底、盖大小应合适,不宜过紧或过松,皿盖高度较皿底稍低,皿底应平正。
7、漏斗分为长颈和短颈两种,常用口径为60-150mm,用于分装培养基、溶液或过滤。
8、滴定管分为酸式和碱式两种,用于准确量取或滴定酸性/碱性溶液。
9、试剂瓶分为广口和小口两种,用于贮备试剂,有棕色和无色两种,前者盛避光试剂。
10、试管用于盛平板用的培养基和稀释用的无菌水、做斜面培养基用以及用于各种生理生化鉴定试验。
不同规格试管的用途,没有严格的划分,以便于工作、节省材料为原则。
11、载玻片和盖玻片用于微生物涂片观察及标本制备。
12、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灼烧,溶液的蒸发、浓缩或结晶。
13、研钵用于研磨固体物质或进行粉末状固体物质的混合。
14、玻璃棒直径3-5mm,用于搅拌液体。
15、玻璃珠常用中性硬质玻璃制成,直径3-4mm和5-6mm,用于打碎组织、样品和菌落等。
其他微生物实验常用物品名称、常用规格、型号介绍见表1-2。
表1-2 其他微生物常用物品名称、常用规格、型号接上表1-2(二)微生物常用玻璃器皿清洁清洁的玻璃器皿是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重要条件之一。
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玻璃器皿上的污垢(灰尘、油垢、无机盐类等物质),使其不能妨碍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