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水文缆道测流操作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67.24 KB
- 文档页数:1
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实操手册水文测站是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工程规划设计运行、水环境监测保护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水利基础设施。
水文测站运行管理任务艰巨而繁重,全面推进水文测站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水文测站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是依法推进水文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吐鲁番水文勘测局根据现有水文规范对水文测站的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台帐记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统一要求。
目录1.水文测量 (2)2.降水量监测 (7)3.水位监测 (9)4.流量监测 (11)5.水面蒸发监测 (14)6.水文资料整编 (16)7.测站考证 (18)8.水文调查 (20)9.雨量站检查维护 (22)10.仪器备件和更新报废管理 (27)11.信息化建设 (29)12.档案管理 (31)检查调焦 观测记存 仪器安置 准备 迁站测量计算校核评定新建项目设置基准站仪器架设准备设置移动站已知点采集参数求解测量与结果1.水文测量1.1工作流程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工作流程图 GPS/RTK 测量工作流程图1.2一般规定此项工作的管理内容和要求如下:1、符合《水文测量规范》的要求;2、重点要求:①基本水准点应5-10年校测一次,在逢零逢五年份进行,校核水准点应每年校测一次。
水准点有变动异常现象应及时予以校测。
②水尺零高应每年汛前、汛后各进行一次接测和记录。
若水尺附近出现塌方、沉降等迹象时或大洪水过后,应立即加测水尺零高并作情况记录。
③大断面应每年汛前、汛后各进行一次测量。
如遇超保证水位洪水或测验断面有明显冲淤变化,应及时加测。
④水文测验河段地形施测应在逢五年份进行。
⑤缆道垂度、起点距和水深应在每年汛前校测一次。
⑥测站基本水准面调整应经省级水文机构批准。
1.2.1水文三等水准测量操作基本步骤:①准备:水准仪、三脚架、记载表(簿)及表头填写、一对水准尺、尺垫(小木桩)、测绳,钢针、2H铅笔、计算机(器)及防雨、遮阳工具。
全自动水文缆道远程测流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全自动水文缆道远程测流系统的组成与要求、操作、误差来源与控制、检查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水文测站全自动水文缆道远程测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9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50095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 50179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SL/T 247 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T 651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3 术语和定义GB/T 5009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全自动水文缆道远程测流系统在传统水文缆道系统基础上,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的流量测验系统。
4 系统组成与要求4.1 组成全自动水文缆道远程测流系统主要由供电、运行(水平、垂直)、控制、测算软件、图像监视、网络传输、安全保护等分系统及钢塔、主索、绞车等传统缆道基础设施。
4.2 要求4.2.1 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控制、图像监视、网络传输等系统能适应交流、直流两种电源供电,控制系统具有电源自动切换功能;b)具有多种模式对现场供电设备进行远程自动开关;c)电源及信号设备具备防雷保护器措施;d)缆道信号电源可采用蓄电池供电,能连续工作7d,具备220V电网供电与太阳能供电两种自动充电模式。
4.2.2 运行系统水平和垂直运行速度应结合缆道布设情况,在合理范围内选择。
水平运行速度应控制在0.5m/s~1.0 m/s之间,垂直运行速度应控制在0.05 m/s~0.5 m/s之间。
4.2.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a)具有能远程自动、现场手动相互切换功能;b)具有能调节控制缆道行车运行速度功能;c)具有过流、过压、过载、过热自动保护功能;d)具有自动识别定位起点距、测定水面和河底信号功能;e)具有根据实时水位自动修正借用断面水深的功能;f)具有人机对话界面功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流量施测和探照灯开闭控制等;g)具有起点距、水深、水位等数据实时采集功能;h)数据采集模块具备份或升级扩展使用接口。
水文测船测流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根据本站河流特性,结合本站测船的测
洪能力,且漂浮物较少时,确定采用测船进行
测流。
(2) 需要测流时,要提前到测流断面,熟悉
环境并对测船和过河缆道进行检查,确保所有
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开始施测流量。
(3) 夜间测流时,要认真检查过河灯、探照
灯以及供电线路是否正常。
(4) 上船测流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5) 测流过程中,应指定一名人员负责测船安全,特别要注意拉船与掌舵人员要协调一致。
(6) 测船的周围应设置防护栏,保证人员的安全。
(7) 测流过程中,测深人员要抓紧测船的扶手,以保证安全。
(8) 拉船人员在拉船的同时,应密切注视上游的水情变化及漂浮物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返航。
(9) 测流完毕,根据河流涨落情况,把船固定在恰当位置,以保证测船的安全。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外业操作说明一、缆道测深测速(15分)(一)操作要求缆道设备检查(含计算机与缆道测深测速程序)、流速仪安装与拆卸、定位操作、测速/测深操作、测验成果计算整理。
选手完成流速仪在缆道装置上的安装、检查、测验与拆卸。
流速仪视考试现场流速大小确定,选用Ls25-1型或LS78型旋杯低流速仪。
操作控制缆道完成指定垂线/指定测点测深(垂线及测点由裁判临时决定)、测速,直至完成成果计算整理。
(二)主要内容1、流速仪装卸检查。
包括流速仪仪器箱上的标识检查、外观检查,出测前装配仪尾、旋转灵敏度检查、仪器安装到支架上、信号接线、仪器信号检查,测验完成后拆除信号接线、从支架上卸下仪器、按要求装箱。
2、供电检查及操作。
缆道设备检查仅指测验前的常规检查。
3、缆道操作定位(含测深)。
主要有规程、熟练程度、测点定位(水深)、垂线定位(起点距)、测定水深。
定位操作包括测线定位和测点定位。
4、测速。
内容是应用水深、测速历时、计数。
5、铅鱼返回后切断电器等操作。
6、计算记录(含垂线水深计算)。
内容是计算、记录与表面。
按规范要求完成测验成果计算整理。
(三)操作程序参赛选手按工作人员指令进场,并向裁判示意已做好操作准备;裁判宣布操作开始并计时,选手才能进入操作程序;当选手完成全部操作且提交成果,向裁判示意操作完毕后,裁判计时终止。
(四)时间规定1、规定操作时长为25分钟。
2、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全部的操作,按实际完成的内容计分,且速度校正系数K为0.85。
3、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获得奖励。
速度校正系数K为K=0.85+0.15(Tmax-T)/(Tmax-Tmin)上式中,Tmax为规定操作时长(25分钟);T为选手完成历时(分钟);Tmin为所有选手中操作完成时间最短的完成历时(分钟)。
4、最后得分数为:KAA为操作总分,K为速度校正系数。
二、测船测深、取沙和水质取样(15分)(一)操作要求在15分钟内用手摇绞车完成固定测船处一条垂线的水深测量(铅鱼测深。
缆道测流操作规程《缆道测流操作规程》一、前言缆道测流是水文测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测量水面漂浮物在缆道中的速度来计算水流速度。
为了确保测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套缆道测流操作规程。
二、作业人员1. 操作缆道测流设备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测流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2. 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3. 作业人员应熟悉缆道测流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常识。
三、设备准备1. 在进行缆道测流之前,必须对测流设备进行检查,并保证设备无损坏。
2. 必须检查缆道的结构和构造是否完好,是否有任何可能影响测流结果的问题。
四、测流操作1. 选择合适的测流点,根据实际水流状况合理设置设备。
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正确的测流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或调整设备。
3. 必须准确记录测流设备的位置、水流状况及测量数据等信息。
4. 保持测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精准度。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缆道测流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必须停止测流作业,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3. 在水流较急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六、数据处理1. 测流结束后,必须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2. 对测流时存在的异常情况,必须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七、后期工作1. 在测流结束后,必须对缆道测流设备进行及时的清洁和维护,并妥善保管设备。
2. 整理和归档测流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度。
八、附则缆道测流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水文测验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所有涉及到缆道测流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该规程。
如有违反规程的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以上就是《缆道测流操作规程》的内容要点,希望所有相关人员能够遵守规程,确保测流作业的顺利进行和准确完成。
水文缆道自动(PLC)测控台使用说明书淮阴诚信机械厂目录一.概述 2二.主要技术指标4三.缆道控制台工作原理5四.缆道控制台的安装与连线 8五.缆道控制台的使用方法15六.设备维护 16注意:在安装调试和操作系统前,应先阅读缆道测距定位仪使用说明书和缆道流速测算仪使用说明书后,再阅读本使用说明书。
水文缆道自动(PLC)测控台使用说明书1.概述本水文缆道自动测控台(以下简称缆道测控台),如封面图所示。
主要由水文绞车交流变频无级调速控制、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智能缆道测距和无线测流等部分组成,可实现对测流铅鱼的出车、回车、下降、提升的无级变速控制和自动减速停车控制,出车、回车和下降、提升的位置测量、显示,以及在全断面范围内的流速测量和计算等功能,本控制台设有测点自动减速停车、水面信号复位和河底信号返弹停车功能。
图1 水文缆道测验示意图该设备具有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稳定、操作简便等特点,是完全符合水利部水文缆道建设规划的新型水文缆道综合测量设备之一,能广泛适用于我国水文缆道、测船站的现代化测流建设。
2.主要技术指标2.1 绞车控制:2.1.1 供电电源:380V±10% 50Hz2.1.2驱动电机:0.5kW~15kW 普通三相交流电机2.1.3 行车速度:0~1.0m/s(特殊要求可达2m/s)2.1.4 电机变频频率:0~50Hz,带显示2.1.5 减速止动时间:< 1s2.1.6 限位控制:河底、测点停车控制2.1.7 测点定位自动减速停车控制,准确可靠.2.2 缆道测距仪2.2.1 起点距测验(带缆道弧度修正)光电增量编码传感器计数显示:-99.9~999.9m 分辨率:0.1m修正系数:0.004~1.000自动停车准确度:≤±0.1m2.2.2 缆道测深(入水深)光电增量编码传感器计数显示:-9.99--99.99m 分辨率:0.01m修正系数:0.004~1.000自动停车准确度:≤±0.02m显示:16×2大字符LCD液晶显示通信接口: RS4852.3 水文流速测算仪适应范围:各种转子式流速仪(不受所有接触丝抖动影响)适应信号:3000HZ的音频信号或直流短路信号灵敏度:音频信号优于2mV显示:16×2大字符LCD液晶显示显示参数:当前流速仪K值、历时T、信号数N、流速V设置参数:仪器型号、K、C值、历时和手动、自动测算等标志.通信接口: RS4853.缆道测控装置工作原理缆道测控装置缆道测控装置工作原理。
水文缆道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操作人员按顺序合上电源控制闸、打开操作台电源开关,观察电压、电流仪表;水平、垂直调速显示灯是否正常,连接测深、测速信号仪。
(2) 在行车前指定专人在室外观察铅鱼提升是否达到了安全高度;循环索、行车架是否有脱轮现象。
(3) 准确操作水平、垂直行车控制按钮,行车运行应缓慢旋转加速钮。
(4) 将行车架开至起点距 0.0m处,按信号仪复位键,使水平距离归 0,测量开始。
(5) 每次水平、垂直行车操作结束前,应将行车钮旋至速度最缓,当行车到达指定位置后,必须按停止钮。
(6) 测量结束后,将铅鱼提升至合适高度,开车返回。
(7) 按顺序关闭操作台电源、断开供电电源、断开测深、测速信号仪。
(8) 清洗流速仪、上油、装箱,测量结束。
(9) 特殊情况处理。
在测量过程中,如水面出现异常漂浮物和缆道运行异常情况,应及时将流速仪提出水面并停车处理;雷雨天气,如出现强雷时要暂停测量,并断开电源和测深、测速信号仪。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
附件1:第四届全国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外业操作说明一、电动缆道测速测深(占外业操作15%)1.要求选手在20分钟内准确无误完成流速仪(LS25-1A型1转1个信号旋桨流速仪)安装、检查、拆卸、缆道供电、开机等,并将仪器输送到指定的80.3m起点距处的一条测速垂线,测深、用一点法(0.6H)测速,垂线定位允许误差小于0.2m,两次测深允许误差为0.04m(起重索为1:4),测点定位允许误差为0.02m,测点测速历时大于等于100s。
2.主要项目是:流速仪装卸检查、缆道供电、断电、操作定位、测深、流速计算记录。
3.流速仪装卸检查包括:安装、检查、拆卸、信号接线;操作定位包括:规程、熟练程度、测点定位、垂线定位、水面信号;测深包括:规程、熟练程度;计算记录包括:计算、记录、表面。
4. 水深、起点距计数采用计数器,流速测量采用秒表和音响器。
5. 铅鱼一入水,即发出一响声,说明缆道信号电路接通,一切正常。
6.水面信号位置与流速仪入水深一致,设备收到水面信号后,计数器自动归零。
流速仪与铅鱼底距离为0.3m。
铅鱼到达河底,电机自动停机,计数器停止计数。
水面信号采用脉冲信号,流速仪采用音频信号。
7. 测速只计总历时和总信号数。
8. 流速计算到垂线流速。
二、测船测深、取沙及水质取样(占外业操作15%)1.要求选手在测船上用手摇绞车完成固定测船处一条垂线的水深测量和水样的采取工作。
2.采用铅鱼测深,无水面、河底信号,水面直接目测,河底凭手感。
水深由计数器记录。
3.参赛选手进入场地后应向现场裁判交验准赛证件,经验明身份领取水深测量记载簿表后,方可做检查仪器等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时间不超过2分钟。
参赛选手准备好后,应向现场裁判报告,现场裁判宣布开始口令后,进行竞赛作业。
4.每次测深值都必须随测随记载,并计算出垂线水深。
水深测量记载表格式同《河流流量测验规范》P17的例表“站流量、输沙率测验记载计算表(一)(畅流期流速仪法)”,记载计算的要求也同该表。
水文站缆道测流操作规程
一、检查阶段
1、上电前检查检查核对所有接线是否正确。
2、检查水文绞车检查绞车固定螺钉有无松动,传动齿轮是否全部要合,导向滑轮上的钢丝绳是否有跳槽;光电技术轮与钢丝轮是否接触良好。
3、检查操作台检查调速旋钮是否向左旋到最小位置,急停按钮与紧急脱离按钮是否处于弹出状态。
二、准备阶段
1、打开配电箱,把电源插头插入四孔插座,合上三相电源闸刀开关,控制箱上的AC380V 红色指示灯亮;合上空气开关,观察控制箱上的AC450V电压表指示是否正常。
2、检查看太阳能电池箱电量是否足够,看太阳能电池箱上面的电压表,如显示在过放、则可以用交流220V移动充电器直接插控制箱应急电源插头,以保证操作台的正常工作。
3、合上信号闸刀,给综合信号传输器插上适配器供电。
4、装上水下电池筒、流速仪,检查并接好流速仪信号线路,测流准备工作完毕。
三、测流阶段
1、按下操作台上的上升按钮,慢慢向右转动调速旋钮,将铅鱼升起;按停字按钮,再按前进按钮,将铅鱼水平送出;到0桩后与GXSW软件连接,然后开出,到达垂线位置后左旋调速旋钮到最小位置,按下停止按钮;然后按下操作台上的下降按钮,把铅鱼下降到水面、相对水深位置,测流开始。
2、“向上”、“向下”、“前进”、“后退”这四个动作,每按一个动作,必须先按下“停止”按扭;不允许同时按下两个动作进行操作。
3、调速时要从慢慢转动调速旋钮,水平移动铅鱼前必须保证铅鱼处于水面之上。
4、操作人员注意力要集中,不得一心二用,注意观察水面漂浮物的情况以及铅鱼、电机运行情况,如船只或漂浮物,并估计对安全或测速有影响时,要提前升起铅鱼或按紧急脱离按钮;如听到电机运行有异响,要按急停按钮或及时切断电源检查。
5、雷电交加时,暂停测流作业,否则容易造成机损人伤事故。
四、结束阶段
1、测流完毕后,将铅鱼收回缆道平台,关闭操作台电源,关断控制箱的空气开关,然后拉下配电箱三相电源的闸刀开关,拔出四孔电源插头。
2、卸下流速仪及水下电池筒,取出电池筒里的干电池,对流速仪进行上油维护。
3、关闭电脑,拔出电脑电源插头;拔出综合信号防雷传输器输出线插头,断开信号闸刀。
4、关好窗户,拉好窗帘,盖上操作台防尘台布,关好前、后门。
测流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认真操作,以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事故,确保测流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