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综采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60
综采放顶煤工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在内蒙中西部,有很多年产千万吨的矿井。
由于蒙中西煤田煤层厚度大、赋存稳定,地质条件比较好,因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被这里的大型煤矿广泛应用,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艺是一种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开采工艺,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开采工艺已经十分成熟。
在多个大型矿井的应用实践证明,开采煤层厚度在6~13米的情况下,一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年产500~600万吨以上完全能够实现。
一、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以下简称综放)的适用条件:煤层厚度在5~6米以上,倾角不大,赋存稳定,工作面走向长度较长,切眼长度一般在150~250米,最长达300米以上.煤质相对较软或者裂隙发育,在底层回采后上部煤层和顶板容易垮落。
二、综放工作面示意图。
上巷(又叫回风顺槽)主要用来回风和运输物料、行人;切巷(又叫切眼、工作面)安装综采放顶煤支架和前、后溜子以及采煤机,下端头向外安装装载机(含破碎机),下巷(又叫运输顺槽)安装皮带运输机。
前溜把采煤机割下的煤运输到下巷铺设的转载机上(前溜同时也是采煤机的运行轨道),后溜把支架后部放出的煤也运输到转载机上,由转载机转到胶带运输机。
下巷铺设的胶带输送机把转载机转过来的煤运输到下巷外口的溜煤眼,由大巷胶带输送机运走。
溜子、转载机、皮带的连接方式为搭接。
给工作面设备供电的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为支架供液的液压泵站也放置在下巷靠近下端头附近,并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而向外移动.在下巷较宽时,下巷一般采用机轨合一,就是在胶带输送机和下巷上帮之间铺设一条轨道,用来放置移动变电站、开关车、电缆车和液压泵站(都放在板车上),便于外移(也有可能使用临时轨道,又叫梯子道)。
而且轨道也可以用来运送部分物料。
三、综放工作面的主要设备:双滚筒采煤机、放顶煤液压支架(基本架、过渡架、排头架、端头架)、刮板输送机(两部)、转载机(破碎机)、胶带输送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液压泵站、移动变压器、开关等(各设备在工作面的布置工作面见下图)。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应用分析标准摘要: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主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炭的产量,同时还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放顶煤采煤工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应用分析1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特点在进行井下综合煤矿开采工作时,由于开采作业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因此在进行煤矿开展之前要着重对煤矿开采的工艺及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同时结合多台煤矿运输机器,方便多个煤矿采集点共同作业。
另外,在对煤矿开采工作进行技术改进时,要结合开采煤矿的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安全且能提升采集效率的技术应用在开采现场,同时也要注意节约开采资源,避免能源过度消耗,最大限度的对开采活动中心进行安全管理以保障开采工人的施工安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顶煤开采技术的特点进行描述。
1.1增加了煤炭产量在进行开采作业时,至少需要两个出口来方便采煤工程运行,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保障煤矿的运输效率,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精简煤矿开采技术。
对于采煤工作而言,提高煤炭的产出量是非常重要的,放顶煤采煤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煤炭采出率,降低在在采煤过程中造成的煤炭浪费现象,有效提高了矿山的出煤率。
1.2使用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进行顶煤采煤技术时,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完成开采过程的机械化进展。
目前,我国针对采煤工作的相关工艺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在进行放顶煤采煤工作时,会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来作为辅助工具,增加采煤效率,这些仪器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聘请专业的操作人员来对设备进行操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保养和管理,尽量降低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现象,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放顶煤工业技术的使用成本。
2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实际应用2.1采煤机割煤割煤是作业基础环节,选择斜切进刀方式作业,用于煤体切割。
煤矿工人综采放顶煤工技术操作规程一、综采放顶煤工概述综采放顶煤工是指在煤矿井下进行综放顶煤作业的人员。
综放采煤是指通过切割煤体的同时,将上方岩层控制在一定高度,形成工作空间,达到安全、高效地采煤的目的。
综放顶煤工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益和工人安全。
二、工作前的准备1. 熟悉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情况,理解岩层地质结构和煤层赋存特点。
2. 查看煤层赋存特点和煤层厚度,确定放顶煤时的控制高度。
3. 确定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及所需支护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4. 检查和保养所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作面通风和水文情况。
三、操作注意事项1. 进入工作面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等,确保自身安全。
2. 在开始切割煤体之前,应仔细观察工作面的状况,检查煤层的稳定性和岩层的裂缝情况。
3. 切割前应清理工作面上的碎煤和杂物,确保刀具可以正常运行。
4.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煤层的高度,以防止发生顶板皮带滑移、崩落等意外情况。
5. 当煤体切割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进行顶板支护,防止煤层崩落对工人造成伤害。
6.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和排水情况,确保工作面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7. 工作过程中要与同事保持密切的沟通和配合,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四、安全事故处理1. 如发生煤层崩落、顶板失稳等紧急情况,应立即使用喊话设备通知周围人员撤离,同时保持冷静,寻找避险的地点,确保自身安全。
2. 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矿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
3. 在事故处理和救援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5.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工作后的清理1. 完成工作后,应将工作面和周围环境进行清理,确保煤矸石等杂物的安全处理和回收利用。
66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综采工作面低位放顶煤回采工艺分析1 矿井工作面简介本文旨在通过类似矿井工作情况研究来分析低位放顶煤工艺应用的优点。
选择的矿井工作面主要是通过开采下部煤层来获得煤炭,与石灰岩的平均距离保持在20 m,其上部距离地表砂岩约60 m。
开采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煤层中存在约1.1 m 的夹矸,每层顶部的岩石以砂岩为主,厚度不足0.5 m,直接接触的底部岩石也多为砂岩和碳质泥岩,厚度约1 m。
但是受到岩石强度和矿压等方面的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顶板稳定性问题,而受到空鼓以及支架额定工作阻力等方面的影响,顶板控制难度相对较难,工作人员工作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相关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加强重视,保证开采质量。
2 煤矿原放顶煤回采工艺问题2.1 资源浪费问题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应用中位放顶煤工艺来开展后续工作,但是受到煤口高度的影响,液压支架之间的煤块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相互挤压,导致出现放煤口堵塞问题,影响后续工作质量。
在该类问题的影响下,放煤工作质量明显发生变化,后期采集到的煤炭量也会低于预期,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本文主要围绕综采工作面低位放顶煤回采工艺展开研究,通过选择案例煤矿,分析其地质水文等条件,明确其应用中位放顶煤工艺存在的问题,结合低位放顶煤回采工艺优点,探究其在煤矿中的具体应用,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帮助煤矿企业创造更高效益。
□ 张 威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五阳煤矿 山西长治 0462052.2 运输问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于其后部的空间比较狭窄,运输机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调整煤炭运输量,这样才能保证其工作质量。
但是受到后部运输兼容性等的影响,工作面整体运输能力将会发生变化,严重者还会导致后煤运输机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翻车问题,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同时,相关单位也应当加强对后部煤尘清洗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条件的重视,结合后部运输空间情况,及时调整工作人员数量和工作强度,保障顶煤回采工作安全生产,避免出现颠簸等安全事故。
一采煤工艺一、回采工艺1、回采工艺流程割煤—→伸前探梁—→移前溜—→移架—→放顶煤—→移后溜2、进刀与割煤正常情况下,完成一个循环后将机头(尾)刮板推进煤壁,推进刮板长度为30m左右;然后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通三角煤,并清扫干净三角煤段浮煤,调整前部刮板,使采煤机平行于煤壁;调整采煤机方向和前后滚筒高度,开始割煤循环作业。
此种进刀方法也可在上一班完成作业后,停采煤机时直接将采煤机头斜切进刀,以便下一班接班后便可开始割煤。
3、装、运煤由采煤机螺旋滚筒配合挡煤板将落煤装入刮板输顺机,经转载机、皮带运输机、南皮带下山皮带运输机进入煤库,再经主皮带运输机运出地面,铲煤板装余煤,架间浮煤人工清理至刮板输顺机,浮煤每个循环清扫一次,推移输送机后,由清扫浮煤工逐架清扫至工作面运输机内。
4、拉架拉架滞后采煤机滚筒3~5m,移架时先收前探梁和护帮侧板及侧护板,降架幅度不宜过大,能够满足移架即可;当顶板破碎时,应采用带压移架方式,移架必须做到降一架,移一架,移过后及时升起并打开前探梁护帮板,支架升起后必须接顶严实,达到设计初撑力,同时将支架调整移成一条直线并伸出侧护板。
支架支柱中心距偏差不得超过±100mm,以保证支架的切顶性能。
5、移前溜按从下(上)向上(下)的顺序分段拉后溜。
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的推移溜是以支架为支承。
由支架推移千斤顶(拉后溜千斤顶)整体推移,推移输送机必须滞后采煤机后滚筒10~15m,移溜时溜槽在水平方向的弯曲度不的大于3°,且每段的推移千斤必须保证三个同时工作,以免损坏千斤。
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15m左右,移到位的输送机必须达到平、直、稳,同时操作手把打至零位。
6、放顶煤工作面采用每割一刀煤放一次顶煤的作业形式。
滞后移架3~5m放顶煤,放顶煤采用单轮间隔顺序放煤的方法。
两人相距5架支架进行。
即第一人放3#、5#、7#奇数架,第二人放4#、6#、8#偶数架;上下端头3架支架不允许放顶煤。
综采工区放煤方法及管理规定一、放煤方法(一)放煤工艺1303工作面采用一刀一放放煤工艺。
即:割完煤后,进行第一轮放煤,放煤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依次进行。
首先打开放煤口,放出数量约为2.0-2.5m厚度的煤,关闭放煤口,再进行下一架的放煤,直至第一轮结束。
然后进行第二轮放煤,同样按照第一轮放煤的顺序,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依次进行,打开放煤口,等放出矸石的量占放出总量的1/3时,关闭放煤口,再进行下一架的放煤,直至第二轮结束。
(二)操作方法1、放顶煤时首先抽动尾梁插板,将放煤口上方的破碎顶煤放出,煤量小时再活动尾梁继续放煤,然后加大放煤口,将上部的大块煤放出,见矸1/3或矸石大量流出时方可停止放煤,最后升起尾梁,伸出插板,尾梁要略高于掩护梁,保证后部有足够的过煤空间。
2、一般情况下,支架放煤口不能全部打开,以防止大块煤、矸突然涌出而卡住放煤口,或者进入输送机卡断链子等。
对于大块煤要用插板或尾梁将其挤碎再放出,大块的矸石进入放煤口时,要用插板将其推入采空区,然后再将上部的顶煤放出。
3、若放出的煤成拱或块度较大时,一般采取同时打开2-3个放煤口多人操作的方法,使顶煤垮落而放出,必要时可活动掩护梁使顶煤垮落(破坏成拱条件)。
放煤时要掌握好放煤速度,上部的放煤口要做到均匀稳定适量放煤,下部放煤口可根据输送机中的煤量大小来决定放煤速度。
4、正常时,将可以放煤的支架分为两组,即4#-65#架为一组,66#-125#架为另一组,每组两人进行双轮顺序放煤。
即两组第一个人首先进行第一轮的放煤,放出顶煤的约1/2,两组的第二个人紧跟第一个人将剩余的顶煤放出。
二、管理规定1、每割两刀进行一次放煤,放煤范围从4#架到125#架。
2、接班后如有未放煤的支架必须将煤放完后才能割煤,否则处罚验收员、班长、煤机司机每人50元。
如果需放煤的支架与割煤不矛盾,割放可以同时进行。
3、放煤后,必须保证顶板完好,如将顶放空,造成支架不接顶,每架处罚责任人50元。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一、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
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
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
第七章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法一、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特点放顶煤采煤法就是在开采厚煤层时,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3m的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经由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放顶煤综采主要工艺过程:采煤机割煤→移架及时支护→推移前部输送机→拉后部输送机→打开放煤口放顶煤→处理碎煤成拱、堵口大块煤、过硬顶煤等。
二、放顶煤采煤法基本类型1一次采全厚放顶煤开采2、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3、倾斜分段放顶煤开采第二节放顶煤开采的支护设备一、放顶煤液压支架分类二、单输送机高位放顶煤支架三、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支架四、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第四节放顶煤工艺特点二、放顶煤工艺(一)初采和末采放煤工艺(二)放煤步距放顶步距是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四)端头放煤目前解决端头放煤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加大巷道断面尺寸,取消过渡支架;2. 在工作面使用短机头和短机尾输送机或侧卸式输送机;3.采用带有高位放煤口端头支架,实现端头及两巷放顶煤。
三、煤炭损失率国家规定:厚煤层采区采出率> 75%。
(一)放顶煤采面煤炭损失分析1、初采损失率2、末采损失率3、端头损失:4、采煤工艺损失:主要损失。
(二)采煤工艺损失分析1、提高采出率和降低含矸率相互矛盾;2、顶煤不可能100%采出,煤损具有必然性。
一、放顶煤开采的主要优点:1、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小;5、减少搬家次数,节省了安装和搬迁费用;6、对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的适应性强。
二、放顶煤开采的主要缺点:1、煤损多;2、易发火;3、煤尘大;4、瓦斯易积聚;三、适用条件:1、煤层厚度:6-10米以上;2、煤层硬度:煤层的坚固性系数小于3;3、煤层倾角:倾角不宜太大;4、煤层结构:夹矸厚度不能大于0.5m,占煤层厚度的比例不能超过10%-15%,其坚固性系数也应小于3;5、顶板条件:直接顶应随采随落,冒落高度不宜小于煤层厚度的1-1.2倍,老顶悬露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受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