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695.00 KB
- 文档页数:20
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鉴赏古代诗词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
阐明诗歌人物的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重难点:1、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鉴赏诗中人物的答题思路,规范答题组织。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练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尽管每个诗人的创作方法和风格都不尽相同,但他们会通过创作特定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和情感。
意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
因此,要把握诗歌的主题,就必须把握意象。
因此,意象鉴赏成为诗歌鉴赏的重点。
202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作品意象是指诗歌作品塑造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它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思想感情。
包括人物形象、场景形象和事物形象。
欣赏诗歌,要把握意象的特点,分析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意象的典型意义。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欣赏诗歌中的人物。
2、诗歌中的人物分类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的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2.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诗歌强调叙事)在叙事诗中,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委婉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兴趣、情感或思想。
3、了解人物形象欣赏的主题类型高考古诗歌试题中鉴赏人物形象始于2021年广东卷,在此之后,2021年天津卷,2021年山东卷、福建卷,2021年四川卷、山东卷,2021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苏卷,2021年辽宁卷、重庆卷都有此类题目。
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有以下几种: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步骤1.范例指南1:(安徽卷2022)读下面的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xx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授课班级:xx(4)班授课人:xx授课时间: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九日xx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教学难点: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xx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xx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xx文学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仅唐代就留存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名篇佳作历久不衰。
吟诵着xx“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知诗仙之恃才放旷;吟诵着xx“安得xx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知xx之关心民生,心忧百姓;吟诵着xx“xxxx下,悠然见xx”、“久在xx里,复得返自然”,可知五xx之弃官遁世,怡情xx。
但如何体其形,味其神,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xx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xx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李煜《xx》。
登幽州台歌xx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xx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xx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xx。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xx的《xx》、xx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xx)》。
xxxx千xx绝,万径人踪灭。
xx蓑笠xx,独钓xx。
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xx,生长xx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xx,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xx,分明怨恨曲中论。
(2)区分下列诗句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还是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1、遥想xx当年,xx嫁了,雄姿英发。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分析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的第二单元“形象分析”,具体包括第一、二章节,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古代诗歌的形象概述”,介绍古代诗歌中自然、人物、事物等形象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捕捉、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并学会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形象的分类及特点,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认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人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古代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形象的分类及特点,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自然景色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中形象的魅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古代诗歌形象的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以一首古诗词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形象,学会鉴赏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几个典型例题,讲解分析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一首古诗词中的形象,并进行交流讨论。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指定的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形象分类及特点2. 形象分析与鉴赏方法3. 例题解析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静夜思》中的形象。
答案:《静夜思》中的形象主要包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作业题目:分析《登鹳雀楼》中的形象。
答案:《登鹳雀楼》中的形象包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景色,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
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
重点。
三、高考实战演练
找到近几年的各省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体型,加强做题,进而突破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与准确表述的教学难点。
四、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以意逆志,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五、板书: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六、作业:状元之路P96板块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例1、例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