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数学植树应用题植树问题在数学中是一个常见的应用题类型,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数学运算的掌握,还涉及到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植树应用题,以及解题思路的简要说明。
题目一:直线植树小明的学校要在一条长100米的直线上植树,每隔10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首先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10米。
2. 计算间隔数:100米除以10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是直线两端都要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即10+1=11棵。
题目二:环形植树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0米,计划在花坛周围每隔5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环形植树时,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2. 计算间隔数:120米除以5米,得到24个间隔。
3. 因为是环形,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即24棵。
题目三:两端不植树学校要在一条长150米的直线上植树,但两端不植。
每隔15米植一棵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15米。
2. 计算间隔数:150米除以15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两端不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减1,即10-1=9棵。
题目四:两端都植树在一个长200米的直线上,每隔20米植一棵树,两端都要植树。
请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这里是20米。
2. 计算间隔数:200米除以20米,得到10个间隔。
3. 由于两端都植树,所以植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即10+1=11棵。
题目五:植树与间隔的关系在一个长300米的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植一棵树,共植了15棵树。
请问每棵树之间的平均间隔是多少米?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棵数,这里是15棵。
2. 由于是两端都植树,所以间隔数为植树的棵数减1,即15-1=14个间隔。
3. 计算每棵树之间的平均间隔:300米除以14,得到约21.43米。
题目六:植树与总长度的关系一个公园的长是400米,宽是200米。
三年级数学上册
附加题《植树问题》专练
(一)思路:起点和终点都栽
树的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 树的棵数-1
(二)思路:起点和终点都不栽
树的棵树=间隔数-1
间隔数= 树的棵数+1
1、在一条50米长的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1棵树。
如果两端都不种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
50÷5-1=9(棵)
答:一共需要种9棵树。
2、在路的一侧种树,先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种1棵树,一共种了9棵树。
这条路多长?
3×(9-1)=24(米)
答:这条路有24米。
3、在一条36米长的走廊的一侧摆花,两端都摆,平均每
隔2米摆1盆花,一共需要摆几盆花?
36÷2+1=19(盆)
答:一共需要摆19盆花。
4、在一条长40米的马路两侧种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种
了22棵树,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
树之间的距离?
40÷(22÷2-1)=4(米)
答:相邻两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
植树问题1、在长240米的水渠一边植树,每隔3米植1棵。
若两端都植树,共植树多少棵?【答案】(个)(棵)答:共植树81棵。
2、在长240米的水渠一边植树,每隔3米植1棵。
若只有一端都植树,共植树多少棵?【答案】(棵)答:共植树80棵。
3、在长240米的水渠一边植树,每隔3米植1棵。
若两端都不植树,共植树多少棵?【答案】(个)(棵)答:共植树79棵。
4、在长240米的水渠两边每隔3米摆一盆花,若两端都摆花,共需要多少盆花?【答案】(个)(盆)(盆)答:共162盆花。
5、在长240米的水渠两边每隔3米摆一盆花,若只有一端摆花,共需要多少盆花?(盆)(盆)答:共160盆花。
6、在长240米的水渠两边每隔3米摆一盆花,若两端都不摆花,共需要多少盆花?【答案】(个)(盆)(盆)答:共158盆花。
7、一条公路的一旁连两端在内共植树31棵,已知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求公路长是多少米?【答案】(个)(米)答:公路长是150米。
8、一条公路的一旁连两端在内共植树24棵,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求这条公路长多少米?【答案】(个)(米)答:这条公路长69米。
9、从小东家到小新家有一条小路,在路的一侧每隔20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栽种61棵树。
现在改成每隔25米种一棵树。
求可少种多少棵?【答案】(个)(米)(个)(棵)答:可以种49棵树。
10、小芳家附近有一条小河,在河的左侧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种53棵树;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
可少种多少棵树?【答案】(个)(米)(个)(棵)答:可以种40棵树。
三年级数学种树的应用题三年级数学中,种树的应用题通常涉及到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
以下是一些例子,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植树问题中的数学概念。
题目一:直线植树问题小明的学校在一条长100米的直线上要种树。
如果每隔5米种一棵树,包括起点和终点,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首先确定植树的间隔是5米。
2. 计算间隔数:100米÷ 5米/间隔 = 20个间隔。
3. 由于起点和终点都要种树,所以植树的总数是间隔数加1,即20 + 1 = 21棵树。
答案:一共需要种21棵树。
题目二:圆形花坛植树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0米,如果每隔3米种一棵树,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是3米。
2. 计算间隔数:120米÷ 3米/间隔 = 40个间隔。
3. 由于是圆形花坛,间隔数就是植树的总数。
答案:一共需要种40棵树。
题目三:两端不植树问题学校操场的一边长150米,如果每隔10米种一棵树,但不在两端种树,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是10米。
2. 计算间隔数:150米÷ 10米/间隔 = 15个间隔。
3. 由于两端不种树,所以植树的总数是间隔数减1,即15 - 1 = 14棵树。
答案:一共需要种14棵树。
题目四:两端都植树问题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200米,宽是100米。
如果沿着花坛的长边每隔10米种一棵树,包括起点和终点,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是10米。
2. 计算长边上的植树数量:200米÷ 10米/间隔 = 20个间隔,加上起点和终点,共21棵树。
3. 由于是长方形花坛,宽边上的植树数量与长边相同,也是21棵树。
4. 但是四个角上的树被重复计算了,所以需要减去4棵树。
答案:一共需要种40棵树(21 + 21 - 4)。
题目五:方阵植树问题一个正方形花坛的每边长30米,如果沿着花坛的每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那么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解题思路:1. 确定植树的间隔是5米。
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思维拓展专题 植树问题专题简析:爸爸给晶晶出了一道题:“小朋友在路的一边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多少米?”晶晶一看,随口答道:“27米。
”小朋友,晶晶答得对吗?这一类应用题我们通常称为“植树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总距离、间隔长和棵树三者之间的关系。
解答植树问题要考虑植树的方式,一般在不封闭的线路上植树,棵数=总距离÷间隔长+1;在封闭的线路上植树,棵数=总距离÷间隔长。
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比如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等等,这里解题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间隔长、棵数对应起来。
1小朋友们植树,先植一棵树,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已经植了9棵,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多少米?【思路引导】要得出正确的结果,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示意图:根据“已经植了9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棵树和第九棵树之间的间隔是9-1=8个,每个间隔是3米,所以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3×8=24米。
2在一条长40米的大路两侧栽树,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22棵。
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思路引导】根据“在路的两侧共栽22棵树”这个条件,我们可先求出一侧栽了22÷2=11棵树,那么从第1棵树到第11棵树之间的间隔是11-1=10个。
40米长的大路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40÷10 =4米。
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一共花了28分钟。
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多少段?要求钢管被锯的段数,必须首先求出钢管被锯开几处。
【思路引导】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钢管有28÷4=7处被锯开,因而锯开的段数有7+1=8段。
4在一个周长是48米的池塘周围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思路引导】无论这个池塘是什么形状,种的树都可围成一个封闭路线,有下面几种情况可看出,封闭线路中有几个间隔,就能种几棵树。
⭐⭐⭐基础篇
1.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栽树,两端都栽,每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
2.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一端种树,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提高篇
3. 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棵树,如果路的两端都得公交站,一共栽多少棵?
⭐⭐⭐基础篇
1.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栽树,两端都栽,每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
间隔:42÷7=6(个)
两端种树:棵树=间隔数+1 棵树:6+1=7(棵)
答:一共能栽7棵树。
2.一条河堤136米,每隔2米栽一棵垂柳,一端种树,一共要栽多少棵垂柳?
一端种树:棵树=间隔数间隔:136÷2=68(个)
棵树:68棵
答:一共要栽68棵树。
⭐⭐⭐提高篇
3.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棵树,如果路的两端都得公交站,一共栽多少棵?
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 间隔:100÷10=10(个)
棵数:10-1=9(棵)
答:一共栽9棵。
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例题解析
【最新版】
目录
1.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例题
3.例题的解析和解题方法
4.植树问题的应用和拓展
正文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植树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问题,通常涉及到在一条直线或者一个平面上种植一些对象,例如树木、路灯、电线杆等等。
在三年级数学中,植树问题通常是指在一条直线上种植树木的问题。
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间隔植树:在一条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种植一棵树,求树的数量和距离。
2.沿线植树:在一条直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种植一棵树,求树的数量和总长度。
3.环线植树:在一条环线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种植一棵树,求树的数量和总长度。
【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例题】
下面是一道三年级数学植树问题的例题:
小明家到学校一共有 200 米,他每走 5 米就种一棵树,请问小明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例题的解析和解题方法】
这道题是一道间隔植树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下步骤来解决:
1.计算每隔多少米种植一棵树:200 ÷ 5 = 40,也就是说,小明一共种了 40 棵树。
2.因为小明是在一条直线上种植树木,所以最后一棵树距离学校的距离也是 5 米,也就是说,小明种树的总长度是 40 × 5 = 200 米。
【植树问题的应用和拓展】
植树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植树问题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园林设计、道路规划等等。
对于更高年级的学生,植树问题可以进一步拓展,例如涉及到多个人同时种植、树木的生长速度、树木的间距对生长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