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 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36.99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黄河壶口瀑布: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大河,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吗?它们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主要河流。
【新课学习】一、我国的主要河流(一)明晰概念: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二)中国主要河流及分布1.主要河流:师生读图,学生明确河流名称及位置。
内流河:塔里木河外流河: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主要分布区:内流河:西北内陆;外流河:东南部2..内流区和外流区自主学习(读教材43页第三段),完成表格学生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区3.合作探究: 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 (1)地形因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2)气候因素: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较多,为外流河。
教学目标1、了解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
2、区别内流河、外流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区别,区别外流河中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河流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
3、了解我国湖泊的分布地区和主要的湖泊。
4、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5、通过学习增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课题课型授新课教材分析重点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掌握长江水系概况。
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长江概况中长江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方法以《长江之歌》的FLASH以及设问引入,再通过概念识记的竞赛了解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区别内流河、外流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区别,区别外流河中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河流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河流、湖泊景观图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读图掌握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的概况。
然后通过读图分析掌握长江水系概况。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前播放《长江之歌》,渲染情境。
设问:歌曲歌颂的是什么河流?除这条河流外,我国还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呢?通过FLASH以及设问引入。
新课讲授:一、外流区为主1、内流区和外流区知识小竞赛:学生阅读课文,并以竞赛的方式迅速找出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等概念,并在教师引导下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
学生活动:读中国水系图,寻找:(1)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2)怒江、雅鲁藏布江;(3)额尔齐斯河;(4)塔里木河。
找到这四组河流后,分别观察各组河流注入哪里?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进一步区分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且了解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等。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通过以塔里木河为例引导学生理解。
3、外流河水文特征。
引导学生分秦岭——淮河以北、以南进行对比。
结合气温、降水分布进行理解。
项目流经干湿区水量汛期含沙量是否结冰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4、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北起什么地方?南到什么地方?京杭运河流经哪些省市?京杭运河沟通哪些水系?二、湖泊学生活动:读中国水系图,找出中国主要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的位置,所在的省区。
第三节《河流》第一课时学历案【内容出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及小组合作,在地图2.30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依据课标)2.运用资料会叙述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能了解形成原因。
(依据课标) 3.通过阅读教材44页阅读材料,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依据学情)【评价任务】1、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一:能够在地图2.30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检测学习目标1)2.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二:运用资料会叙述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能了解形成原因。
(检测学习目标2)3.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三:通过阅读教材44页阅读材料,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
(检测学习目标3)4.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四”:谈本节课的收获(检测学习目标1、2、3)【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1.本节课内容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三节内容,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地关系看,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一课时完成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新课一、以外流河为主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指向学习目标1)1、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什么是内流河、内流区?2、请你在图2、30中找出以下河流并加粗描绘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淮河、珠江、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3、以上河流最终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最终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4、在图2-40上勾画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该界线和我国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接近,我国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______,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_____(外流/内流)区域。
6、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外流河河水主要来自,随着夏季风加强,河流形成。
《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重庆市涪陵第十四中学校地理组王凤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图熟悉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2、学会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的大江大河,理解人类与河流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之情。
【教学重点】1、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及分布。
2、归纳出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分析我国主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观察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教学视频,PPT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有很多条大江大河,江河有她的胸怀,因为涓涓细流可以汇聚成江海,江河有她的坚持,因为滴水可以穿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河流、了解河流。
讲授新课:教师:河流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个视频,了解河流的贡献。
播放视频——河流的贡献,观看完毕让学生回答——河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贡献,教师评价。
承转:河流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处,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呢?环节一:找河流【自主读图】42页图2.30,找到屏幕上字母代表的河流,圈出名称,并判断最终流入哪一大洋?【交流展示】请同学上前指图说出河流的名称以及流入的大洋承转:在这些河流中,有些最终流入海洋,有些没有流入海洋,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我们一起了解几个与河流有关的概念。
环节二:知概念【自主学习】什么是内流河、外流河,还有三个概念流域、内流区、外流区。
【交流展示】请同学讲解内流河、外流河。
【课中习题】下列属于外流河的是?承转:我们已经了解了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区别,那么我国主要以哪一类为主呢?(以外流河为主)流域:汇集河水的地域。
教师展示树叶,用树叶的叶脉(主脉、支脉)来比喻河流(干流、支流);那内流区、外流区呢?这就是内、外流区的分布图,我们放大,哪里是外流区、内流区(请同学上前指图)?描述一下内、外流区的分别分布在什么方位?(西北部、东南部)为什么?承转:外流区面积2/3,水量超过了95%。
2.3 河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2.结合图文资料,归纳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3.结合图文材料,描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重难点】重点:归纳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描述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图片——古文明的发祥地图片,请同学们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思考古文明发祥地与河流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说一说河流与文明发展、人类生存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本节课题——河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讲授:一、以外流河为主1. 河流的作用活动: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河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河流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河流对人类有重要意义,除了生活和农业用水外,还具有航运,防洪,灌溉,养殖,旅游,调节气候等功能。
2. 外流河与内流河活动1:引导学生干支流示意图,教师讲述河流的基本概念。
干流:水系中主要的或最大的、汇集全流域径流,注入另一水体(海洋、湖泊或其它河流)的水道。
支流不直接入海,直接流入干流的河段。
活动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认识这些河流的基本位置。
活动3:通过观察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不同水系的河流。
活动4:引导学生读图,对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进行区分。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从而帮助同学们理解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活动5:读河流的分布图,教师提供材料: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
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
外流河的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
学生判断我国河流以外流区、外流河为主的特征。
合作探究1: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