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丧葬礼俗。①近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丧礼和 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并存,传统丧礼趋于简化。 ②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改为 火葬。
(3)其他习俗。 ①民国成立后,开展了_剪__辫__易__服__、迫令放足等活动。 ②_公__历__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 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③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女子在获得_受__教__育__权__利__的同 时,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2.《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 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 ( ) 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
【解析】选B。由题干关键信息“年来瘦”“渐仿洋装 显细腰”,这体现了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
3.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 变化,增添了新内容,客观上推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 进步,同时也加重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主题一 影响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 【问题探究】 1.阅读课本第一目第一至三自然段及其下“民国初年 的流行服饰: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思考: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提示:西式服装穿着适体潇洒,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民国建立后,开展剪辫易服活动,旧式服装不适应时代的 发展,成熟的中式服装又未出现。
3.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民 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等。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 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 进社会生活的演变;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 派主张“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 制度。辛亥革命前后,这一主张得到进一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