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论文日常用语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4篇)有几种演示方法:1、示例演示(事实演示):列举结论性的、充分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效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次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推理: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精辟的见解,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警句,公认的定理、公式证明论点;(作用:有效论证观点(主论点或次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3.对比演示:比较正反论据或论据,在比较中证明论据;(作用:突出并全面论证观点(主论点或次论点),印象深刻)4.隐喻论证:用熟悉的事物类比证明论点。
(作用:形象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次论点),使文章易于理解、理解和接受。
)另外,在反驳中,往往采用“用孩子的矛去攻击孩子的盾”和“归谬法”的反驳方法。
它在大多数议论文中经常被综合使用。
5.引用和演示:引用论证复杂,与具体引用材料有关,包括名言、格言、权威资料、名人轶事、搞笑故事等。
(作用:【具体分析】如果引用名言警句和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著名的轶闻轶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成功的喜悦,挫折和痛苦,欢笑和勇气向前奔跑。
勇气就是敢于思考,无所畏惧地去做。
人生的勇气有很多种,可以证明一个人在各种条件下是有勇气还是懦弱。
一个成功的人拥有什么?智慧?天赋?不,是他们不屈不挠的勇气。
一个人没有勇气,就失去了战斗力,就失去了精神支撑,失去了原本的自信。
有这么一句话:面对流言蜚语,我们都需要勇气。
是的!每个人都需要勇气去面对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对与错,一切。
古往今来,有多少事情没有用勇气去做?当一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时,是什么让他这么做的?是勇气和信心。
人类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比如海伦·凯勒,居里夫人,张海迪。
他们为什么能成名?是因为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敦促他们挑战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当你决定去做的时候,一切都成功了一半,因为你有勇气去面对它。
在困难面前展示你的勇气、胆量和信心!有了这些,你已经比别人站在起跑线上更远了。
语⾔学论⽂试析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应⽤⽇常谈话中,有的⼈语⾔合适、得体,使⼈很容易直接理解、达到交际⽬的。
但许多⽇常谈话则⽐较复杂。
在⾔语交际中,由于⽤语不当,或出⾔粗鲁⽆礼,引起相互间的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的情况是⼗分常见的。
因此,掌握并熟练地应⽤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在⽇常谈话中是⾮常重要的。
如果能正确使⽤会话原则,就会使你的交谈“⾔到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您的谈话际架起绚丽的彩虹。
⼀、常⽤的会话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准则是语⽤学中⼈们在交际活动中常常遵循的两个原则,⼈们在交际中要遵循合作原则,但在具体语境中却可能由于礼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以求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下⾯将对这两原则逐⼀论述:(⼀)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1、产⽣的背景第⼀次提出会话原则的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他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些基本原则。
在60年代后期,他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2、所谓的合作原则,基本含义就是交际双⽅需要围绕共同的交谈⽬的⽽配合。
⾔语交际的双⽅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所以,交际中⼀⽅的话语若在表⾯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另⼀⽅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意”,从⽽使交际得以继续。
具体⽽⾔,会话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四点:(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informative(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truthful(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relevant说话要贴切(与谈话有关联)。
(4)⽅式准则(Manner maxim)—clear and orderly3、这四原则在会话中的应⽤1、量的准则在谈话中的应⽤(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1) Some children like swimming.此话是说话⼈提供出交谈所需的信息,它隐含着这样的意思:Not everyone does(2)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写一篇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使用语言论文,2000字
语言是一种强大而神奇的能力,可以从多样的渠道中获得,成为文字、表情、手势等多种形式,使人们间相互沟通和理解,构成人类社会文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潜意识里首先考虑用语言不断去表达思想。
但用语言去理解生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影响语言的因素太多,有文化习俗的影响,也有个人立足点的影响。
社会上有多种语言,而语言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命令,只有在社会语境中,才能够有效的使用它,对使用语言的个体来说,它只是一种把消息与命令传达出去的工具。
然而,生活中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感知故事和表达思想,它还可以在某些方面有很大帮助。
比如,一个孩子可以自己学会用语言到处去,探索他们尚未接触过的种类,体验新的世界,让自己开阔眼界;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语言传达情感,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爱护;也可以用语言去影响他人,让他们受到正能量的鼓励和激励;并且用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了解到其它人思想和想法。
总之,语言不仅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其神奇的作用,它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任务、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塑造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使我们有更好的自我完善。
当然,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同时也要尊重他人,不能说话随意,不要恶劣言语,更不要说话对人傷害,要学会放低自己的身段去理解他人,避免语言上的误会。
使用语言,使我们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精华,从而把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让自己更快乐,更有活力,也让更多的人和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实现互助互利。
语言是一种强大的能力,需要我们珍惜,用好,去了解生活,也去改变生活。
议论文常用词汇和语句议论文常用词汇和语句1)Готов всю жизнь работать на своём рядовом посту.准备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一生。
2)подчинять свои интересы интересам общественным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3)ставить интересы народа превыше всего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4)ненятьсязаличнойславойивыгодой不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利益5)не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служебн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в личных целях不滥用职权6)заботиться о других больше,чем о себе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7)быть принципиальным в важных вопросах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8)чувствовать свою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 перед Родиной и народом.对祖国和人民有责任感9)считать своим долгом служить народу把为人民服务看作自己的职责10)Совесть не позволяет сювершать зло.良心不允许做坏事。
11)не пренебрегать маленькими делами不轻视小事情12)В жизни всегда есть место подвигам.生活中总能有所作为。
13)Кто не даёт больше,чем получил,тот - вуль.谁的索取多于奉献,谁就一文不值。
14)быть нужным и полезным человеком.做一个……需要的,有益于……的人15)жить интересами парода为人民的利益而活16)жить одним дыханием с народом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17)Умей жить и тогда,когда жизнь становится невыносимой.Сделай её полезной.学会生活吧,即使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网络用语的议论文(通用12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
那么优秀的议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用语的议论文(通用12篇),欢迎大家分享。
网络用语的议论文篇1关于网络语言写进作文,青少年学生、家长、老师各有说法,意见不一。
时髦、有趣、新鲜、个性,一些青少年觉得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同龄人交流与沟通,以标示青少年这个群体特殊性,这也使得网络用语在学生群体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可以不受束缚,张扬个性,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许多初中生、高中生对于网络语言乐此不疲,“起初是带着好玩有趣的心理,说着说着就成了一种习惯,不自然地就会应用在平常的作文里,觉得这样写起来方便”。
也有些同学表示中肯的看法。
他们觉得,语言的使用本就应该不拘一格。
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
但网络语言的使用还要看环境,看场合,不要把网络语言写进作文中。
很多老师反映,在日常教学中已发现这种用语网络化的倾向,特别是在学生们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会听到例如“orz”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网络符号在青少年中的使用和流行,固然反映了年轻人思维的开阔和活跃,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但是如果任由这种随意的、不规范的语言使用蔓延,势必会制约青少年语言文字素养的提高。
同时,习惯成自然,这种不规范用语也会迁移到学生的作文当中,造成行文不畅。
这对于正处在语言文字打基础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就难以避免这种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带来交流障碍。
更让人担心的是,年轻一代如果沉溺在自己构建的话语环境里,满脑子“Q言Q语”,势必会影响他们对以规范汉语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
长此发展下去,这些年轻人就会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隔离一代”。
这种隔离和割裂,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还会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精选5篇]第一篇: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特征论文摘要:本文运用语用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几个主要特征。
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
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关联性、顺应性及礼貌性三个语用特征。
首先,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依据。
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使其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和语境效果。
第二,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第三,话语标记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能够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提高话语的礼貌级别。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关联性;顺应性;礼貌性;语用特征一、引言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一种常见的话语现象,是一些在话语中起语用作用的词语或结构。
近年来,话语标记语已成为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并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
[1]由于研究的出发点或侧重点不同,国内外学者为话语标记语赋予了不同的名称,如:语义联加语(semantic conjuncts)、语句联系语(sentence connectives)、逻辑联系语(logical connectors)、话语小品词(discourseparticles)、话语操作语(discourse operators)、语用标记语(pragmatic markers)等[2]。
话语标记语包括部分连接词(如and,so,therefore,because 等)、副词(如obviously,actually等)、感叹词(如oh,well等)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如you know,you see,Imean等)[3]。
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而是程序性意义。
也就是说,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
话语标记语对于话语连贯的形成、交际能力的组织非常重要,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听话者对交际语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连贯关系进行有效的理解。
语言论文篇一:语言文字论文课内外语言文字规范化之我见在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规范语言文字,能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一、介入课堂,规范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尤其是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
1.细化落实,规范读音(1)规范学习多音字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多音字,一字多音。
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抓准每篇课文中的多音字,还要将整册语文书中的多音字梳理归整。
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在课上将这个字的多种读音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进行组词,老师和同学再共同进行纠错。
在后面的教学中,再遇到这个字,可以再进行一次补充,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字的掌握。
(2)正确对待家乡方言我们长兴地区的孩子说话吴侬软语,方言非常柔和。
但是仔细听来,你会发现方言中竟然没有翘舌音。
孩子们在校外基本都使用方言,而方言中平舌音的使用使学生在学习翘舌音时有些困难,发音不是非常到位。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反复耐心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使每个音节都到位为止。
尤其是初学的时候,更要规范每个字的读音,绝不草率敷衍。
必要的时候甚至要面对面的一一过关。
尤其是下课,需要提醒学生在学校一律说普通话,而家乡方言作为地方语言特色,可以私下与父母伙伴交流时使用。
(3)课堂检验生字新词讲授新课时,读通顺课文是最基本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大都会看清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自主认读生字。
尤其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都要一一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区别,决不能闹出就半个部首认读字的笑话。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是没有把握的字要问老师问字典。
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有很多渠道,而课堂是检验他们掌握情况的最关键的一站。
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应重视课堂,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有效规范语言文字。
议论文常用语言和句式:1、不过,细细思忖,我觉得:不过,细细思忖,我觉得这位教授说的绝非信口开河。
2、转念细思3、因为…而…的有之,4、是故5、试想6、只有…才能…才能7、更重要的是…8、只有才…9、不是…而是10…的原因:我所以(仰慕巴金先生)的原因恰在这里11、如果没有…:如果没有做,做假资料应付检查,那又有什么用?12、你如何…:学校和教师都在做假,你如何教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一个从教育局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师,处处作假、处处说假话,那你们将如何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的教育,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何其荒唐?13、如果…那:如果中国校长队伍有一定比例的“为了钱当校长”,那中国教育的灾难已经来临。
14、究竟:目前中国校长队伍中究竟有多少人是“为钱当校长”呢?15、如…又如…:如有的人通过支付“税点”虚开发票套取资金,侵吞公款。
又如学校在自主购置、维护及更新等环节中,供需双方经密谋约定后以虚高的价格签订合同,需方极少数人从中吃取“回扣”。
16、此外…17、还有…18、可是…19、我的想法是…20、但为什么…:但为什么在中国,高学历人才对幼教总是敬而远之?21、或许…22、之所以…是因为: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
是不是…?是不是…?23、为什么?…因为: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唯一标准。
24、是否…是否: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
25、有没有…有没有: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26、假如…还:假如说有一天新东方倒闭了,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会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27、不是因为…而是:我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我赚了钱,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
28、是…还是:父母亲可以想一下,你们是想做一个倍受欢迎的人,还是一个处处被防范的人?29、除此之外30、关于如何…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
论文写作中的语言表达范例语言表达在论文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准确地表达和流畅的句子结构,作者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
本文将提供一些论文写作中常用的语言表达范例,以帮助读者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
一、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作者需要明确论文的目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范例:1. 导言句- 最近几十年,对于...- 近年来,...已经受到广泛关注。
- ...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2. 目的表达- 本研究旨在探讨...- 本文的目标是...- 目前尚未有关于...的研究。
3. 引用前人研究- Smith等人(2020)的研究表明...- 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 大量文献已经揭示了...的影响。
二、方法部分在方法部分,作者描述了研究的设计、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等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范例:1.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实验设计。
- 我们使用了双盲测试来排除主观偏见。
- 数据收集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
2. 样本选择- 我们从XX大学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了200名参与者。
- 样本的年龄范围是18-25岁。
- 我们特别选择了这些参与者,因为他们具备...3. 数据分析- 我们使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来探索因果关系。
- t检验被应用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 结果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部分在结果部分,作者呈现了研究的发现和数据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范例:1. 描述性统计- 结果显示,平均分为XX(标准差=XX)。
- 数据表明,在实验组中观察到较大的变化。
- 图表显示了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2. 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得分显著更高。
- 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X因素对Y的解释力最强。
四、讨论部分在讨论部分,作者解释和分析研究结果,并与其他研究进行比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范例:1. 结果解释- 实验结果表明,支持了研究假设。
论文撰写中的适当语言与表达在进行论文撰写时,适当的语言和表达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论文的内容。
本文将探讨在论文撰写中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与表达。
一、准确明确的用词在论文中,用词准确明确是十分重要的。
学术论文注重精确的描述和表达,因此应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
首先,要选择准确的专业术语。
根据论文所述领域的特点,使用相关的学科术语,确保对应的概念和理论能够被准确传达。
同时,在使用专业术语时需注意上下文的适配,避免产生混淆或误导。
其次,要避免使用“模糊”、“可能”等词语。
“模糊”和“可能”这类词汇会降低论文中主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应采用确凿的事实和明确的语言来阐述观点和结论,避免给读者造成混淆。
最后,要避免使用具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在学术论文中,应该尽可能客观地陈述观点和论据,避免使用主观判断的形容词或副词,如“显然”、“非常”等。
如果需要表达强调,可以高度间接地使用数据或事实作为依据。
二、句子结构和连贯性语句通顺和连贯性对于论文的阅读体验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论文的撰写中,应注重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和语段之间的衔接。
句子结构应追求简明扼要。
首先,要避免使用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句子,这样容易使读者迷失在长句中,理解起来困难。
其次,句子结构应遵循主谓宾的基本结构,避免过多的修饰语和从句,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句子之间的衔接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增强段落和论文的连贯性,应使用适当的过渡词或短语,如“因此”、“然而”、“另外”等,使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和流畅。
三、适当的篇幅分配在论文撰写中,适当的篇幅分配对于表达的清晰性和层次感起着重要作用。
应根据不同的论点和论据进行合理的篇幅分配,确保每个观点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展开和论证。
首先,要明确各个部分的重要性和篇幅占比。
根据论文的结构和目的,合理划分论述内容的篇幅,使重要观点和结论能够得到更多的呈现和解释。
其次,要注重段落的分配和衔接。
毕业论文用语规范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语言的规范。
规范的用语不仅可以提升论文的质量,还可以使论文更加易读易懂。
因此,本文将会分享一些毕业论文用语规范的建议。
一、规范化词汇首先,我们需要注意规范化词汇。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需要使用正式、准确的词汇,尽量避免使用俚语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另外,我们也需要使用正确的学术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我们需要注意使用学科特定的术语,而不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或者缩写词。
同时,在使用术语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词汇的大小写、拼写和语法标点。
这些都是决定论文是否严谨规范的重要因素。
二、避免使用常用语其次,我们需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可能被视为陈词滥调,使文笔变的平庸、乏味。
如果想要使论文更加有吸引力和表达能力,我们需要使用更精确、更形象、更具有艺术性的表达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比喻、象征等,来丰富论文的表现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语言的力量,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意愿。
三、避免使用罕见词汇虽然正式用语可以提高论文的质量,但是过于罕见的词汇同样也应当避免。
这是因为过于罕见的词汇可能会给读者带来困难,造成读者的疏远。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在学科领域中较为常见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晰,不需要使用过于繁琐的词汇。
四、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句子的长度和结构。
过于复杂的句子和结构会导致表达混乱,而短小的句子可以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量的句子长度和结构来提升表达效果。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我们需要使用正式、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保证文章的语言逻辑清晰明了。
在表达时需要精准用词,以防止语义不明,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
五、根据审読意见修改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审读意见和反馈,对文笔进行修改。
如果审稿人或其他读者对论文提出了建议或者反馈,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检讨,使文章的语言表述方式更加规范、可读性更高。
论文用语规范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论文是一个必不可少且充满挑战的任务。
在撰写论文时,正确使用语法和词汇是至关重要的。
用虚假或冗长的语言来写作不仅会降低你的论文的质量,而且可能使读者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因此,本文将讲述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来增强你的论文。
1. 使用简短的句子和语言使用简短句子、易懂的语言是论文写作的核心。
这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思路,而且可以使你的论文在整体风格上更加优美。
可采用较小的单词来替换大的复杂单词,避免使用过于抽象的词汇,从而使句子更加简练和有效。
2. 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口语化表达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使用的口语用语。
虽然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加强文本的可读性,但如果没有小心使用,可能产生极不良的影响。
在论文写作中,应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法或俚语,因为这可能降低你论文的质量,甚至被认为是不正确的用法,从而影响你的分数。
3.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即使是在专业领域中,仍然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如果你要使用某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你的想法,你应该确保它的含义所有读者都能理解,而不是只有在专业领域内的读者。
为了让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你的论文,你应该在使用术语前给出定义,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你的论点。
4. 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拼写在写作论文时,语法和拼写是至关重要的。
错误使用语法可以使你的论文显得拙劣而不专业,从而削弱你的整个论点。
此外,错误的拼写也会影响你的论文质量。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任何不正确的盘点和语法错误,保持高水平的论文。
5. 合理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展现论文的结构和意思。
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读者造成困惑。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遵守各种标点符号的语法规则,例如句点、逗号、分号、冒号等。
随着论文结构和语义的转变,这些标点符号应该用能准确地体现出论文的含义。
综上所述,规范地使用语言可以使你的论文更加优美、简练和有效,这些基本方法可以用于大多数论文,不过在写作时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论文类型、题目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网络流行语议论文网络流行语议论文(精选6篇)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
下面是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议论文,欢迎阅读!网络流行语议论文篇1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
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
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
“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
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
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
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
而“屌丝”亦从网络中钻了出来。
我发现身边好多“屌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
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
而“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
“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
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
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
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
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
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
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
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论文写作技巧合理运用文字和语言表达在进行论文写作时,合理运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表达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文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些论文写作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文字和语言表达。
一、清晰明确的论文结构首先,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对论文的结构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
一个好的论文应该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于引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需要对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详细阐述和论证;结论部分是对整个论文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个清晰明确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快速理解论文的内容和逻辑。
二、恰当使用科技词汇和术语在论文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各种科技词汇和术语,这些词汇和术语对于准确表达研究内容非常重要。
然而,我们在使用这些词汇和术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准确性。
首先,要确保所使用的词汇和术语与研究领域相符合,避免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
其次,在使用前应对其含义进行明确的理解,避免使用错误的词汇或术语。
最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语法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
三、运用恰当的句式和篇章结构一个好的论文应该具备良好的阅读体验,而良好的阅读体验与句式和篇章结构密切相关。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不同类型的句式,以使论文的文风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此外,合理的篇章结构也能够使论文的逻辑更加清晰明了。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逻辑连接词和段落过渡词,将论文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读者更好地跟随文章的思路和主线。
四、注意文字和语言的准确性在论文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要力求文字和语言的准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具体的统计数字来支持研究结论,而不是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上。
另外,我们应该避免使用过分主观的评价性词语,而是应该采用客观中立的表达方式,以提高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以语言为题的议论文作文7篇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不明确规定主题,只要求作文主题与“话题”相关。
那么应当如何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以语言为题的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以语言为题的议论文作文1对于有些人来说,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享受一份丰盛的大餐,睡一张温暖舒适的床,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中一张价值五百万元的彩票。
这些的确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但对我来说,这些都是浮云,我心目中最美丽的东西,是我最熟悉的声音,那是妈妈一句鼓励的话语“儿子,加油,你能行”!每当想起它,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的七年纪下学期生活已经过了一半了,生活还是那么的平常,平常的晚自习,平常的月考,我也努力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谁也不知接下来要面临什么?然而,暴风雨来啦,就在这个月的月考,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原来班级前十的我,一下退到了班级二十九名,年级就不用说了,学习就像蹦极,有时一蹦千尺,有时一落千丈。
我这次考的不好,怎么交差呀,因为从小学到现在,我从没考过这么差,妈妈会怎么批评我呢?轻则说几句,重则大骂一顿。
我现在唯一欣慰的是还有一个好朋友小赵比我考得还差,他应该比我更难交待。
于是,我只得硬着头皮回家,我感觉这是暴风雨前最后一刻宁静。
回到家中,家里也像平常一样温暖,可我的内心却不平静,连鞋都没脱就坐到了沙发上。
知子莫如母,妈妈看我的表情就知道我这次考试的结果了。
然后我慢慢地从书包里掏出试卷递给她,妈妈看了我的试卷不但没批评我,反而还表扬了我一顿,说我卷面干净,字写得好。
看来这场暴风雨没有一点预兆,妈妈反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儿子,你已经尽力了,这次考不好,可以自己找找原因,查漏补缺,也许对自己是更好的激励呢。
儿子,加油,你能行。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是暴雨转小雨,小雨转晴了,现在已经是云开雾散晴空万里了。
我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就是让我没有压力地迎接期末考试。
大学论文写作中的学术词汇与用语运用学术写作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学术词汇与用语则是写作中十分关键的内容。
正确地运用学术词汇与用语,不仅能够提升论文的学术性和权威性,也能够使文章更加通顺和准确。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大学论文写作中学术词汇与用语的运用。
首先,学术词汇与用语在引言部分的运用非常重要。
引言是论文中用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并提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的部分。
在引言中,合理运用学术词汇与用语可以使文章看起来更加专业和有说服力。
例如,在介绍研究背景时,我们可以使用“previous studies”(以往的研究),“recent research”(最近的研究)等学术词汇来描述已有的研究成果。
此外,在引言中引用相关领域的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也是一种有效的运用学术词汇和用语的方式。
其次,学术词汇与用语在论文主体部分的使用也非常重要。
在撰写论文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等部分时,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学术词汇和用语来表达观点和推断。
比如,在方法部分,可以使用“quant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等词汇来介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在理论分析部分,可以使用“conceptual framework”(理论框架),“empirical evidence”(实证证据)等词汇来描述理论的构建和分析过程。
在实证研究结果部分,可以使用“statistical analysis”(统计分析),“significant findings”(显著性结果)等词汇来呈现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
这些学术词汇和用语的使用可以使文章更加规范和具有学术性。
另外,学术词汇与用语在论文讨论和结论部分的应用也非常关键。
在讨论部分,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对比。
合理地运用学术词汇与用语可以使得讨论更加深入和有条理。
例如,在解读研究结果时,可以使用“correlation”(相关性),“significant relationship”(显著关系)等词汇来描述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的发现。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语言运用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None”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了教育语言运用中“None”现象的成因、表现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教育语言运用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教育语言;None现象;成因;对策一、引言教育语言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专业语言,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育语言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None”现象。
本文旨在分析“None”现象在教育语言运用中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教育语言运用中的“None”现象分析1. 表现(1)教师语言表达不准确,如“None”用错场合;(2)教师对教材、教学资源等内容的理解偏差;(3)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不畅,如学生提问时教师回答“None”;(4)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空洞。
2. 成因(1)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如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知识储备不足等;(2)教学环境不佳,如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设施落后等;(3)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教师过分追求教学成绩而忽视语言运用;(4)教师对教育语言运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3. 影响(1)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2)降低教师形象,影响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3)阻碍教育教学改革,影响学校发展。
三、教育语言运用中“None”现象的对策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教育语言的能力;(2)开展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 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1)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设施;(2)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语言运用(1)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语言运用能力;(2)将语言运用能力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对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
4. 强化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1)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育教学针对性;(2)鼓励学生提问,耐心解答,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语言运用论文日常用语论文唠叨言语的语用研究摘要: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学家的注意与兴趣,他们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人们的日常会话进行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本文基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并结合Brown 和Levinson面子保全论对唠叨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ocialists and Brown and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ech act of nagging. The author,in this paper,points out taking right redressive strategies is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a harmonious inter-human relationship.关键词:唠叨言语;面子保全论;礼貌补救策略Key words: nagging words;face-saving theory;redressive strategies1何谓唠叨言语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手段,是人们实现社会交际的工具。
语言运用于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言语活动[1],如采访、演讲、谈判、聊天、唠叨等。
唠叨是指说话人希望他人改变态度甚至行为而说话繁复,没完没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唠叨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等。
例如母亲、老师或妻子等希望对方去做某事而没有得到回应,不停地通过言语活动来提出要求、命令甚至是警告等,或者对听者的言行进行批评、指责、侮辱等。
有媒体报道,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2]。
在现实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师生矛盾和夫妻矛盾也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唠叨并不受欢迎,是失败的言语交际。
2面子保全论阐释“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 theory)是Brown与Levison对言语行为作了深入的研究而提出的著名的关于礼貌策略的理论。
他们从剖析人们的面子入手,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3]。
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与阻碍。
积极面子则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
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干涉了听话人行动自由的那些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
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表明他不关心听话人的感情、需求等,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抱怨、指责等。
一般来说,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考虑三种需求:向听话人传递信息的交际需求;有效地或迫切地交际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听话人面子的需求。
如果第二种需求不特别明显,说话人就会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双方的面子或降低面子受到的侵害程度,都会采取一定的礼貌语用策略,Brown和Levinson将之称为礼貌补救策略。
在他们看来,礼貌补救策略主要包括三种: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和非公开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对听话人所持观点表示赞同,通常表现为以称呼其名字或绰号等方式间接表达对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威胁程度,或者在交往中说话人常常采用以“接近为基础”或者“套近乎”的说话方式维护听话人消极面子的礼貌补偿策略;消极礼貌策略即维护听话人的自主权,在交谈中说话人应尽量使用“回避为基础”的说话方式,主要表现为谦让、说话模棱两可、给听话人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非公开策略主要指的是说话人希望自己说的话不要太露骨,能够使听话人从另外的角度去理解,是一种声东击西的礼貌策略。
[4]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夫妻间的一些唠叨言语为例,运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及礼貌补救策略对此类言语进行分析,以期强调面子和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语料分析3.1 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例1妻子:“懒死了。
吃了饭怎么不去洗碗啊?”丈夫:“等会儿吧!”妻子:“看你,多浪费洗洁精。
那几个碗一勺洗洁精就够了”丈夫:“多半勺又咋啦?”妻子:“你看看你,那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你该这样……”丈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丈夫甩手而去)例1中妻子有3句话直接威胁到丈夫的面子。
其中贬义词如“懒死了”、“多浪费”对丈夫的负面评价严重威胁到丈夫的积极面子,丈夫每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需求都做了消极对抗。
妻子最后一句话“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使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心中的怒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使他们的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了高潮。
当然,丈夫的言语也使妻子的面子受到威胁,这次言语交际显然没有达到妻子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得夫妻关系紧张。
3.2 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需求例2丈夫:“饭做好了吗?”妻子:“好了,在锅里呢”丈夫:“怎么还没舀出来呢?都快饿死了。
”妻子:“不是刚做好嘛,你就回来了。
”丈夫:“你不会早做一会?总是磨磨蹭蹭的。
”妻子:“你有完没完?还吃饭不?不吃拉倒!此例中丈夫的话语属于典型的唠叨言语,它既威胁到了妻子的消极面子需求,也威胁到了妻子的积极面子需求。
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丈夫认为妻子饭应该早做一点。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对妻子实施了要求、命令、提醒等言语行为。
这些言语行为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了妻子的行动自由,威胁到了听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
第(3)句,丈夫对妻子的的行为进行了否定的评价(这是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
第(4)句妻子辩解之,第(5)句丈夫又一次对妻子进行指责(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不难看出,丈夫每一次讲话都直接威胁到妻子的面子需求,没有采取任何补救策略。
在丈夫的唠叨下,妻子最后终于也忍不住发火了。
可以看出妻子对丈夫的言语具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其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唠叨之所以不受欢迎、令人讨厌,甚至使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唠叨者在言语使用上对面子威胁行为没有采取合适的补救策略。
4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面子在Brown & Levinson提出的三种礼貌补救策略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相比之下,第三种策略最具礼貌性,因为说话人不使用任何言语,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对听话者面子的冒犯。
笔者将着重举例探讨这三种礼貌策略。
4.1 积极礼貌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存在某些共同之处,言语中多具有赞赏、赞同等意思。
例3Husband:Jenny,you've got a new hair-style?Wife:Yes,honey. 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hair-style?Husband:It’s lovely. But not my favorite.此例中丈夫想对妻子的新发型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可能会伤及妻子的积极面子需求,引起两人的争执。
所以他没有直接作出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个小策略:用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句子“you've got a new hair-style”引出话题,从而让妻子主动问丈夫对发型的看法,然后丈夫又采用了一个礼貌程度较高的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
对妻子的发型作了“lovely”的称赞性评价之后顺带了一句“But not my favorite”,隐含着“Actually,your hair-style is not good.”的意思。
这位丈夫运用礼貌策略,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避免了因不同意见给妻子带来的不愉快,维护了妻子的积极面子需求。
4.2 消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其消极面子需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例4Wife:Jim told me you were going hiking this weekend.Husband:Yes,darling,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Jim and me?Wife:I prefer to go with you.妻子得知丈夫要与Jim和Mike周末一起去远足,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和Jim一起去,但她并没有因为不愿意和Jim一起去而向丈夫发出威胁。
同样,她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料到丈夫定会邀她同去,然后她抓住时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I prefer to go with you”。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妻子在回复中故意省去Jim的名字,让丈夫揣摩自己的真实意图,并把决定权交回给丈夫,而没有任何要干涉他行动的意思,这就维护了丈夫的消极面子需求。
4.3 非公开威胁面子策略这种策略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采用此策略说话人既可避免对听话人潜在面子的损害,同时又会使听话人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其面子补救性比较强。
例5Wife:John,you're listening to music!Husband:Yes,honey.Wife:Rock and Roll?Husband:Yeah,I think it is wonderful.Wife:Well,I'm afraid I don't have an ear for Rock and Roll.妻子不喜欢听摇滚乐,但她没有直接反对丈夫,只是说“I'm afraid I don't have an ear for music”,这种模糊的话语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避免了对丈夫潜在面子的损害。
一方面,丈夫可以理解为妻子是说自己不会欣赏摇滚乐,另一方面,丈夫也很容易想到妻子不喜欢听摇滚,自己吵到了妻子,她希望自己关掉或关小音量。
在需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但又不赞同他的看法的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言语,这种策略既可缩小和他人的分歧,维护听者面,又不会掩盖住自己的本意。
在上述三个例子中说者为了表达自己在“本质上”可能威胁听者面子的观点,可谓用了心机。
她们都是首先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避免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然后在听者谈论此话题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礼貌补救策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既维护了听者的面子,免去了争执的尴尬,又让听者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5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楚的意识到面子和礼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虽然在关系较近的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礼貌,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适时运用礼貌补救策略,保全自己面子的同时也给对方留足面子,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这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