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叁 聚焦“延安”, 体悟情感内核。
1.回忆中的延安。 (1)当年的“我”为什么要去延安?延安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从第二部分“忆延安”中寻找相关信息,结合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家”“亲山亲水有亲人”“母亲”——温馨美好。 (2)“我”在延安做了什么?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在延安斗争、学习。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踏上革命征程。
②聚焦第二部分,品析“比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示例: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 比”,以 “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喻写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思
树梢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 “树梢 "“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自己和延安山 水、延安人 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贺敬之16岁就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17岁在延安光荣加人 中国共产党。延安 的生活成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难忘 的 历。由此可见,对于“我”来说,延 安是“家”和“母亲”一样的有 在。她 养育了“我”,送“我”踏上革命的征程。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2.眼前的延安。 (1)诗人这次回延安,见到了什么?请结合全诗,筛选提炼信息,并对信 息进行归类。。 人:老爷爷、团支书、社主任、娃娃们、亲人等。 事:亲人相迎、欢聚一堂等。 物:黄土、红旗、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油馍、木炭火 窑洞、
炕、白窗纸、红窗花等。 景:延安的旧貌——枣园、窑洞、宝塔山、柳林铺、杜甫川
杨家岭、延河等。 延安的新颜——街道、楼房、电灯、绿树等。的民俗民风。再读诗歌,反复品味,思考:“延安”“黄 土”“红旗和“亲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那些物——是陕北的特有风物,有着浓郁的地域风情。 那些人、事——彰显了淳朴而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 那些景——是革命起源、壮大的重要之地,是红色意象的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