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连锁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4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及运作模式分析跨国公司是指在至少两个国家占有固定资产并加以管理的企业,其经营范围、规模和市场覆盖面都较国内企业更广,具有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管理挑战。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和运作模式两方面探讨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应对策略。
一、战略管理1.利用全球化优势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布局,实现了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市场拓展、较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率的经验积累。
因此,跨国公司在制定战略时需考虑全球化优势,通过优化全球资源和市场布局来实现成本优化和利润最大化。
2.灵活应对风险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常常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应对风险和挑战。
因此,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是跨国公司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错误、改善经营策略、优化组织架构,不断提高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3.注重品牌和文化建设跨国公司要打造自身品牌的声誉,注重文化建设,建立共同的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的自信和团队精神。
品牌和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公司的整体形象,而且在促进公司发展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积极合作跨国公司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寻找其他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并购、战略联盟和股份合作等。
对于企业来说,收购当地公司是快速打开市场的方法之一。
同时,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还能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并快速适应当地市场的要求。
二、运作模式1.本地化战略本地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它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的市场和文化特点,做到彼此互通有无,加强企业在目标市场的权威。
跨国公司应该注意把握本地化运作模式,遵循目标市场的商业准则,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法律和习惯,加强与当地消费者和政府的沟通,以便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
2.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跨国公司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
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跨国公司不仅能够提高管理透明度,还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3年1月065跨国连锁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分析①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黄盛 欧求忠摘 要:2004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全球大型建材家居建材连锁企业百安居、家得宝,国际品牌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等都在通过连锁这一经营模式在中国迅速发展。
对于所有国际品牌跨国连锁企业来说,如何拓展中国市场,既能创出佳绩又能保有企业文化,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本文就跨国连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跨国连锁 经营战略 品牌 特许 困境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3)01(b)-065-032004年根据中国加入 WTO 的承诺,中国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这标志着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连锁企业在中国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圈地运动。
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全球大型建材家居建材连锁企业百安居、家得宝,国际品牌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赛百味等都在通过连锁这一经营模式在中国迅速发展。
本文就跨国连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进行一些分析。
1 跨国连锁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品牌战略国际零售巨头都具有品牌效应,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百安居等,人们一看到这些品牌就能够联想良好的服务形象。
中国加入WTO 后,跨国连锁企业在中国跑马圈地竞争剧烈,赛百味是靠三明治起家的快餐大鳄,在中国发展,走的是亲民路线,不需要繁琐的审核程序。
国内只需6万元加盟费,投资70万元就运作一家门店,2011年,赛百味就高调宣布,全球连锁店超过35000家,店铺比麦当劳多出上千多家。
我们知道麦当劳餐厅遍布在全球六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32000家快餐厅,在许多国家,麦当劳品牌就代表着一种美国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在世界各地,麦当劳餐厅会依照地区不同对汉堡及其他餐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更接近当地人的口味。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分析论文一、中国跨国企业发展概况1、企业分布较广,多元化初现趋势中国6000余家海外投资企业虽然分布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仅港澳地区就有2184家,占总数的35%左右,其余企业主要分布在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地区及北美等地已近几年,非洲、拉美、以及其他地区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逐步成为我国跨国企业投资的重点。
我国著名的通讯企业华为公司就始终把海外投资和贸易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国家上。
因此总体来看,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正日趋多元化。
2、投资领域广泛,但仍以贸易类为主中国海外投资在第一、二、三产业都有分布,但是在服务贸易、工业生产加工、资源开发等行业相对集中。
近几年,境外加工贸易因为受到国家鼓励而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发展很快。
3、跨国企业的主要构成第一,“中”字头的国企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
如中国石油已在海外投资7个勘探开发项目、一个炼油项目、一个管道项目,至2000年底累计投资156亿元人民币。
第二,由于在中国本土具有一定优势积累,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和新兴高科技公司虽然在海外经营起步较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联想集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它在美国硅谷设有科研机构,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20多个分公司。
第三,大型金融保险公司凭借着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其中以中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
目前,中银集团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两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
第四,中国民营企业虽然现在走出国门的还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不少非常成功的案例。
还有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上海紫江集团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可望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
4、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本土化即经营属地化或经营当地化。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本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海外企业大多为贸易型企业,海外资产很少,而且几乎不雇用海外员工,贸易销售也只是为国内的出口服务。
如何进行跨国企业经营管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虽然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相似之处,但是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从跨国企业的背景、管理理念、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详细探讨如何进行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
一、背景分析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
跨国企业经常需要面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经济体系的挑战,包括政治环境、法律制度、市场竞争和文化差异等,因此,跨国企业必须进行差异化和创新化的管理。
二、管理理念跨国企业必须具有开放、创新、尊重员工、透明、负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管理理念。
企业应该强调值观管理,注重员工培训和选择,以及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
跨国企业需要根据本地市场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其它因素进行适应,并对当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重视。
三、战略规划跨国企业必须采用全球战略规划,在全球范围内考虑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跨国企业的资源整合优势,利用财务、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协调各国市场和资源,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收益。
跨国企业可以采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经营策略,以降低市场和政治风险。
四、人力资源管理跨国企业必须采用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全球范围内爆毁优秀的人才,赋予他们各自的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机会。
企业应该注重多元化人才管理、员工开发和文化教育。
跨国企业必须根据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制定适应性的管理政策和制度。
五、总结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要求执行创新化管理模式,适应各个国家的文化和法律制度,制定全球性的管理理念、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
同时,要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
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将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跨国并购与战略管理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以获取跨国经营的优势和资源整合的效益。
企业跨国并购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合并等方式,获得海外企业或资产,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产品线、降低成本、获取技术或知识产权等目标。
然而,企业跨国并购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需要合理的战略管理来确保并购的成功。
首先,企业跨国并购需要明确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合适的目标选择。
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前,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战略分析,确保选择的目标企业与自身业务相互补充,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同时,企业还应明确并购的战略目标,如进入新兴市场、获取关键技术、提高供应链效率等,以便于制定具体的并购计划和整合策略。
其次,跨国并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能够充分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地位、经营风险等相关信息。
此外,还需要考虑并购过程中的政策风险、外汇风险、融资风险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并购的风险。
第三,成功的跨国并购离不开合理的整合管理和文化融合。
并购完成后,企业需要尽快开始整合工作,合并重复的部门和业务,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以实现资源整合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此外,由于跨国并购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融合,企业还需要进行文化整合和员工沟通,以确保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避免管理混乱和员工流失。
最后,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还需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并购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平衡和整合,如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企业需要主动沟通和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确保并购顺利进行和受益最大化。
此外,还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沟通,遵循当地法规和规范,以确保合法合规并购。
综上所述,企业跨国并购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战略决策,需要企业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合适的目标选择、全面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合理的整合管理和文化融合以及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与风险控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国经营,这些跨国公司通常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资产和人员。
跨国公司的规模和影响力之大,其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也变得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和风险控制。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是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运营和发展的长期计划。
它通常包括公司的定位、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市场、文化、政治、法律、经济和竞争等多种因素。
市场因素是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公司需要对各个市场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市场的规则和文化,了解市场趋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战略,以及让公司在不同市场获得成功。
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文化因素。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跨国公司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方式,以便顺应市场发展和与当地员工和消费者沟通。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还需要考虑到个别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政治局势可能会对商业活动产生影响。
一些国家经济不太发达或政府对某些行业进行了限制,这时企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适应市场的需求。
跨国公司的风险控制跨国公司的风险控制与战略管理一样重要。
在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时,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
一些风险是由市场、法律、政治、竞争和员工行为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其他风险则是由公司内部控制不当,有欺诈行为或管理缺乏透明度造成的。
跨国公司可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风险。
以下是一些跨国公司可采取的重要风险控制措施:1.了解和评估风险首先,跨国公司需要对风险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评估。
这涉及到为风险指定等级,并设定防范措施。
公司可先以竞争为基础,分析不同的业务领域和市场,并为此评估风险。
这样有助于企业了解风险意识并针对性制定策略。
2.提高员工意识提高员工意识和培训是提高跨国公司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向员工介绍公司的合规条例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