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原料记录表
- 格式:doc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33
食品安全企业记录表格1. 公司信息
- 公司名称:
- 注册地址:
- 联系
- 邮箱地址:
- 营业执照号码:
- 经营范围:
2. 食品供应商信息
- 供应商名称:
- 联系人:
-
- 邮箱地址:
- 供应的食品种类:
- 供应的食品批次号:
- 供应的食品成分:
- 供应的食品检验报告:3. 食品生产记录
3.1 原料采购记录
- 原料名称: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日期:
- 采购数量:
- 采购单价:
3.2 生产过程记录
- 生产日期:
- 生产批次号:
- 原料使用量:
- 工艺步骤:
- 生产人员:
3.3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
- 检验日期:
- 检验项目:
- 检验结果:
- 检验人员:
3.4 产品包装记录
- 包装日期:
- 包装批次号:
- 包装人员:
- 包装数量:
- 包装规格:
4. 食品销售记录
- 销售日期:
- 销售产品批次号:- 客户名称:
- 销售数量:
- 销售金额:
5. 食品安全问题记录
- 问题描述:
- 提交日期:
- 负责人:
- 处理结果:
以上是《食品安全企业记录表格》的内容。
请根据具体情况填写相应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食品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表(CCP1)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1
质检员:检验日期:审核: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2 生产日期:班次:品控员:审核:
注:1、每组需称取1整箱的产品并计算出平均净重。
2、抽查频率:1次/2h,2h内保证每个品种不同规格都抽查到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3 生产日期:班次:品控员:审核:
食品和面工序质量监控记录表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4
食品制馅工序质量监控记录表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6 日期:班次:品控员:审核:
食品产品抽样检验报告单
速度食品专家
NM KY—JSZK—07
检查人员:被检查对象:审核:。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进货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备注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二款制定本表。
原料验收记录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进货名称生产商产品许可证编号合格证明(有或无)产品执行标准自检或送检情况结论查验人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入库)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货物名称入库日期产品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入库数量温度要求: (℃)保管人签字备注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记录(出库)序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货物名称出库日期产品生产日期产品有效期出库数量领料人签字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投料记录日期投料时间种类(原、辅料或添加剂)品名使用数量生产日期或批号投料次数投料人签字备注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
清洁消毒记录时间洗涤(消毒)洗涤(消毒)剂名称剂配比清洁、消毒时间更衣室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原料暂存间执行消毒人员签字备注注:依据GB 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洗涤剂、消毒剂使用记录日期班组洗涤(消毒)剂名称领取数量拟使用范围退回数量领取人签字保管人签字备注注:依据《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制定本表《GB14881-2013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制定本表。
半成品检验记录日期班组样品名称抽样地点抽样数量检验结果当班组长签字检验人员签字备注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和《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16)》制定本表。
产品销售台帐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检验合格证号生产批号出厂检验报告编号购买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库存量原辅材料采购台账序号原辅料名称规格数量供方名称供方地址生产许可证登记号营业执照号供方联系电话供货时间运输工具清洗消毒记录日期车型车号车主姓名运输物资名称检查情况消毒处理情况检验结果检验人备注计量检测仪器检定、使用台账序号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置日期台件数量使用场所责任人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截止日期完好状态1 2 3 4 5 6 7 8生产设备管理台账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置日期数量使用场所责任人检修周期检修时间完好状态质量管理考核记录考核部门考核内容考核记录考核结果质检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得分1分)科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和实验进行考核。
(得分2分)对组织质量分析会,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顾客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上报进行考核。
(得分1分)考核计量器具的管理、检验、周期检定和建立台帐工作。
(得分1分)考核对不符合品的识别及跟踪处理结果,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验证工作。
(得分1分)考核对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原辅材料收购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及检验文件等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得分1分)考核对质量体系文件的发放管理工作。
(得分1分)考核对各类报表的准确性,对检验报告、检验资料的保管效果。
(得分1分)考核车间出现不符合品的处置和纠正预防措施。
(得分1分)生产科考核年度和月份生产计划、原材料计划的编制情况。
(得分2分)查看会议记录,考核定期召开会议,掌握生产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得分2分)考核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情况,是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得分3分)查看设备检修计划,是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验收工作。
(得分3分)化验室严格按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进行产品的抽检工作,按检验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外观、理化、卫生指标检验,作出检验结论;(得分3分)完成本岗位担负的检验和临时性试验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得分3分)确保检验项目齐全、数据准确,检验记录填写字迹清楚、真实,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岗位;(得分2分)规定的方法取样,确保取样有代表性,留样标记清楚、正确。
表1食品原料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供货者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企业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2食品添加剂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3食品相关产品验收信息记录表编号:注:1.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2.进货票据等相关凭证另建册存档,与记录逐一对应;3.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表4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辅料□贮存(入、出库)记录表产品名称: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14.1记录管理(14.1.1);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5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辅料□领用记录表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8.3化学污染的控制;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6原(辅)料投料记录表生产车间(班次):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3.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
表7食品加工环境、人员、设备卫生监控记录表编号:注:1.此表格依据《GB14881-2013》6.1卫生管理制度;2.企业填写相关内容要严格按照法规标准要求,并真实、完整、规范记录;企业可根据实际需求完善此表格;3.企业应按照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确立内部监控的范围、对象和频率;填写表格原则上每班次不少于一次。
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原料进货查验记录表食品经营管理制度XXX目录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 (2)三、索票索证制度 (3)四、进货查验制度 (5)五、召回制度 (6)六、食品停止经营制度 (8)七、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八、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0)九、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1)十、食品经营过程和控制制度 (12)十一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维修保养制度 (13)十二、食品储存管理制度 (14)十三、废弃物处置制度 (15)十四、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6)十五、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18)一、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创造一个有利食品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们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内容3.1公司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2公司员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参加工作。
3.3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3.4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悬挂营业场所内,以备检查。
3.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晰无效。
二、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3、内容3.1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3.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登记,3.3,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公司员工负责每日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3.4,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3.5,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3.6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存储,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备设施,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3.7,对损坏的卫生设备设施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3.8,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三、索票索证制度1、目的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