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检验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流程和操作指南一、引言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是保证汽车生产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介绍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操作指南,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提升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优良。
二、质量检验流程1. 零部件接收检验汽车制造商在收到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时,需要进行接收检验。
接收检验的目的是验证零部件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标准规范。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零部件的外观,包括零部件表面是否存在划痕、变形、腐蚀等问题。
b. 检测零部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比对与设计图纸的差异。
c. 对关键部件进行功能测试,如电子零部件的电流、电压测试;机械零部件的运转测试等。
d. 检查零部件的标识是否齐全、准确,包括零部件名称、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在制品检验在制品检验是指对正在生产中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检验,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合格率。
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加工精度、表面光洁度等指标。
b. 进行外观检查,确保零部件没有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c. 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零部件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d. 检查加工记录和质量记录,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数据准确性。
3. 最终产品检验最终产品检验是对组装完成的汽车进行全面检查,以确认整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步骤如下:a. 检查车身外观、油漆质量,包括车窗、车轮、车灯等部件。
b. 检验底盘系统,确保转向、制动、悬挂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c. 进行底盘动态测试,包括行驶、制动等性能测试。
d. 对车内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如音响系统、空调系统、安全系统等。
e. 检查车辆的标识、说明书等信息是否齐全、准确。
三、质量检验操作指南1. 现场环境准备a. 确保检验场地整洁干净,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b. 配备必要的测量工具、仪器和设备,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c. 引入合适的质量管理系统软件,以提供数据管理和分析支持。
整车出厂检验规程一、为保证产品质量,规范检验程序,统一技术要求,特编制本检验规程。
二、检验条件:1、提交检验的电动汽车必须是总装完毕、内部完好无损、车内无杂物和车内外均清洁,并经总装厂检验合格的电动汽车。
2、车辆的型号、VIN代码、和车身号及出厂日期应与车辆相符并符合GB7258(2012年版)相关规定。
3、紧固件的紧固扭矩要求,除本规程有明确规定外,其余按通用扭矩标准或技术通知单要求执行。
4、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前后悬架和行走系等重要零部件已规定的紧固扭矩必须用扭力扳手测定。
合格后复查者应点上色漆。
5、灌注的制动液、润滑油牌号及数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三、整车出厂检验技术要求:本技术要求包含:六大项,36中项,198小项,其中关键项:27个;重要项:103个,其它为一般项。
标记为重表一附件一(侧面左右间隙相同)1、 间隙:7.0+0/-1.0mm面差: 2.0+0/-0.5mm中缝上下均匀2、间隙:7.0+0/-1.0mm面差:5.0+0/-1.0mm4、间隙:6±1.0/-0mm面差:3+0/-0.5 mm5、间隙:1.5±0.5/-0mm6、间隙:5.5±0.5mm面差:1.5+0/-0.5mm9、间隙:6.0±1.0/mm面差:2+0/-0.5mm8、间隙:6.0±1.0mm面差:3+0/-1.0mm7、间隙:1.5+0/-0.5mm面差:1.0±0.5 mm3、间隙:3.0±0.5mm面差:2+0/-0.5mm11、间隙:3.0+1.0/-0mm面差:3+0/-0.5 mm10、间隙:2.0±0.5mm面差:2.0+0/-0.5mm16、间隙:6.0±1.0mm面差:5.0+0/-1.0mm 14左右间隙:5.0±1.0mm面差:1.5+0/-0.5mm13、左右间隙:3.0±1.0mm面差:8.0+0/-1.0mm12、左右间隙:5.0±1.0mm15、间隙:1.0±0.5mm附件二(前侧)附件3(后侧)21、上下间隙:5±1.0/-0mm18、左右间隙:7.0±1.0mm左右面差:3.0+0/-3.0mm17、左右间隙:7.0±1.0mm左右面差:3.0±1.0mm20、上下间隙:3.5±0.5mm19、上下间隙:5.0±1.0mm面 差:4.0+0/-1.0mm22、左右间隙:1.5±0.5mm 左右面差:0-2mm。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整车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
使用说明
一、整车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即“随车工艺质量检验卡”)(以下简称“随车卡”)的定义:
该随车卡是客车(不包括底盘)的焊装、涂装、总装、整车路试、调整入库等工序(或称过程)的检验标准及过程质量记录。
本随车卡是产品合格入库的原始文字凭证,上工序下线产品必须经本工序检验签字,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工序产品验收流转卡”作为工序完成合格产品的原始结算依据。
本随车卡是各项质量追溯及质量处罚的根本依据。
二、随车卡流转及保存:
本随车卡为单行本,一车一卡,随车从焊装、涂装、总装、整车路试、整车性能检测、整车验收等各工序检验合格并签署完备后,交质量部终检员进行数据录入并存档。
三、随车卡使用要求:
1、使用:车间根据供应链管理部编发的《当月生产计划》分批到质量管理部检查班处领用。
随车卡不允许涂改、损坏,填写内容清晰,签署完备。
新车验收标准(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新货车验收的流程及标准一、首先查看所检车辆是否具有车辆出厂合格证、车辆三保及使用说明书,购车合同及发票是否合法合理,随车附件及工具是否完整。
二、整体检查车的外观,重点看车漆表面有无划痕,检查新车是否有二次喷漆的痕迹,检查车门及各部位钣金缝隙是否过大和均匀,各个车门等开启部位都开关几次检查机构运转是否流畅,观察大灯、玻璃、各部分塑料件有无裂纹,特别是车体两侧对应的缝隙一定要均匀。
灯组与车体的接缝是检查的重点,一定要用手摸摸,装配良好的车接缝很均匀、紧密。
如果车体钣金不好的话,这里的接缝就能暴露出钣金质量问题。
检查车体周围保险杠的安装是否到位,有无松动。
检查轮胎花纹及毛刺是否全新并一致,备胎是否安装到位并完好无损。
检查车底盘,新车底盘应该非常干净的,底盘上各部位的固定螺栓安装是否到位合理,有无缺失和损坏,各部分油管、气管、水管、电气线路等管路是否完好无损并安装到位。
三、进入车内,检查仪表台功能及各部分内饰件,包括检查车内灯光、车外灯光、升降器、雨刮器各级是否运行正常,打开查检车内音响系统、点烟器等电器设备是否正常,检查座椅、顶棚、地板是否完整无损,启动汽车,怠速状态下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抖动现象。
稍微踏油门,听发动机加速运转是否平滑,加速是否灵敏不杂乱。
关闭发动机检查各部位油水是否在正常液面,颜色正常不变质,无漏油漏水现象。
四、整车密封性检查,使用高压水对驾驶室喷洒,在车内观察有无渗水漏水现象,各电器是否正常使用。
五、进行路试,在安全路段上进行行驶、转弯、过减速带等,多种路况检验车辆的行驶性能、制动性能及有无不正常噪音。
序号验收结果1整车标识标签质量2油漆零部件质量3塑料零部件质量4橡胶零部件质量5金属零部件质量6金属焊接及钣金部位质量7外部装饰件装配质量8内部装饰件装配质量9整车装配调整质量1驾驶操控性能2驾驶舒适性能3各部分电器使用性能4动力性能5制动性能3整车密封性1静止或行驶中密封性能验收内容1静态验收2动态验收。
整车验收流程整车验收是指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台车辆进行质量检验和性能测试的过程。
通过整车验收,可以确保汽车在交付给用户之前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整车验收的流程。
1. 车辆外观检查整车验收的第一步是对车辆外观进行仔细检查。
检查车身是否有凹陷、划痕、漆面质量等问题,同时检查车窗、车灯、车轮等部件是否完好。
2. 内饰检查接下来,对车辆的内饰进行检查。
检查座椅、仪表盘、方向盘、音响、空调等部件是否齐全,并检查是否有异味和明显磨损。
3. 功能检测在验收过程中,对车辆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包括检查车辆的启动、熄火、加速、刹车、灯光、喇叭、转向等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测试车辆的空调、音响、导航系统等附加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4. 行驶性能测试行驶性能是车辆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测试。
包括测试车辆的加速性能、制动性能、悬挂系统的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测试车辆的转向灵活性、转向半径等指标。
5. 安全性能测试车辆的安全性能是整车验收的关键。
需要检查车辆的安全气囊、安全带、防抱死刹车系统等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还需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和路况下的稳定性和抓地力。
6. 环保性能测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车辆的环保性能也成为整车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测试车辆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7. 故障排查在整车验收中,还需要对车辆进行故障排查。
通过连接诊断仪器,检测车辆是否存在故障码,并通过故障码定位和修复,确保车辆的各项功能正常。
8. 道路试验整车验收的最后一步是进行道路试验。
通过在实际道路上驾驶车辆,测试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测试车辆在高速行驶、急刹车等情况下的表现。
整车验收是确保汽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以上流程可以全面检查和测试车辆的各项指标。
只有通过整车验收的汽车才能交付给用户使用,确保用户的安全和满意度。
整车检验流程范文整车检验是汽车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对新车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车辆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下面是一个整车检验流程的范文。
1.接收新车在整车检验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接收新车。
将待检车辆从生产线或仓库中调出,由专业人员按规定进行验车,确认车辆符合交付标准,无外观损伤和组装缺陷。
2.车辆基本信息核验对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核验,包括车辆识别号码(VIN)和车辆型号、排量、颜色等信息是否与车辆证书一致,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虚假身份或信息不符的情况。
3.外观检查对车辆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车身面板、车窗、车灯、雨刷器等部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的刮擦、异常变形或漏水现象。
同时还需检查车辆的油漆质量和喷漆厚度,以确保车辆的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内部设备检查检查车辆的内部设备和功能是否完好,包括座椅、方向盘、仪表盘、音响系统、空调系统、电动窗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5.动力系统检查对车辆的动力系统进行检查,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传动系统、刹车系统等是否正常运作,并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性能和安全性评估。
6.悬挂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弹簧、减震器、轮胎、制动片等部件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磨损、松动或漏油现象,以确保悬挂系统的安全性能。
7.安全系统检查检查车辆的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ABS、ESP等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车辆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护。
8.完善车辆相关证书和手续对已完成检验的车辆进行汇总,办理相关证书和手续,包括车辆合格证、发票、购车凭证等,确保车辆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9.数据录入和档案管理将车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并建立车辆档案进行管理,包括车辆的检验记录、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以便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10.销售和交付车辆完成整车检验的车辆,通过合法渠道进行销售和交付,确保消费者获得质量可靠、安全性能良好的汽车产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规定公司整车检验的管理职责、程序和检验、试验项目、方法、内容、频次、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整车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整车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品检室负责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规定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要求完成整车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定期报存。
4.2 研发中心负责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编制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整车产品确认检验的委外试验及确认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报存。
4.3 品检室、配套室、外协室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4.4 信息档案部负责报存的相关检验记录的存档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5.1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5.2 整车产品检验、试验规定5.2.1 整车产品检验整车产品检验指在生产最终阶段对车辆进行的100%的检验,包括装配过程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及入库前验收三个阶段,检测内容主要为:整车标记、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和强度、转向轮定位或侧滑、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所规定的其他必查项目。
5.2.1.1 成车下线静态检验品检室总装下线确认站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并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相应处填写检验记录及判定结果;对发现不合格的处理必须进行复检确认符合放行条件后才能放行;所有要求检验项目,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上须由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5.2.1.2 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员在接到报检通知后,进行检测线过线检测。
检测记录、不合格处理及复检记录均必须在“总装成车随车检验卡”上予以完整体现,并有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确认。
检测线动态检测内容参见下表: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项目表。
编号:GZJDW12-02-03序号检查项目特性分级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备注1 车辆确认车辆识别代码及发动机号匹配情况,驾驶室内清洁状况感观检验目测1.1 核查随车卡记录问题记录的各项问题检验员签字确认已排除。
核查记录目测1.2 整车性能检测合格证标记●有3C标记。
贴在挡风玻璃右上角。
感观检验目测1.3 铭牌及配置●1铭牌各种参数打印应符合要求,确保:字迹清晰,间隙均匀,不允许出现错、漏、打穿、改打或重叠;2核对铭牌上车型、VIN码、发动机号等各种参数的一致性;3《随车卡》、《生产计划单》、铭牌和实物的一致。
感观检验目测1.4 各类说明牌粘贴说明牌粘贴正确、牢固、无划伤感观检验目测1.5 底盘紧固●⑴螺栓M16*60拧紧力矩182~245N.m⑵U型螺栓拧紧力矩396~480N.m⑶连接板焊接牢固,螺栓拧紧力矩182~245N.m操作检验扭力扳手2 整车外观质量2.1 整车●整车应周正,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20mm;测量钢卷尺2.2 车身油漆外观质量●表面油漆质量符合要求,1、表面:应光洁,无磕碰变形和划伤;无起皱、缺漆、桔皮、漆膜不干、流挂(≯3mm)、缩孔(≯5处)和色差现象。
允许:颗粒:眼睛距补漆部位0.5米,目测100mm×100mm范围内颗粒点少于10个;打磨痕:眼睛距补漆部位0.5米,目测无打磨痕;补漆雾圈:眼睛距补漆部位1.5米,目测无补漆雾圈。
2、整车A、B、C区(驾驶室、车身后左右、底板、感观检验11翻转座、挡泥板、左右后护栏、轮罩、)侧不允许有打磨痕迹,补漆雾圈直径小于Ф100mm补漆数量不超过一处;序号检查项目特性分级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备注2.3 底盘油漆外观质量底盘黑漆件漆膜应完整,均匀,无划伤、磕碰和锈蚀。
感观检验2.4 车箱外观质量1油漆无起皱、缺漆、桔皮、流挂、缩孔、不干和色差;2表面无磕碰和划伤;3焊接均匀美观、牢固可靠、无连续两点虚焊。
感观检验2.5 反光标识1侧面车身反光标识a)侧面由红色单元开始,但靠近车辆尾部的最后一个单元应为白色单元。
整车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产品型号:流水编号:底盘型号:发动机型号:底盘V I N:发动机编号:上线时间:入库时间:目录一、使用说明…………………………………………………………………………………………………………………3-4二、整车配置表………………………………………………………………………………………………………………5—6三、焊装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 (7)1、焊接通用质量检验规范 (8)2、骨架分片焊接记录…………………………………………………………………………………………………9-103、骨架分焊记录 (11)4、蒙皮、封板记录……………………………………………………………………………………………………11-155、焊装质量问题汇总表………………………………………………………………………………………………16-206、工序流转卡…………………………………………………………………………………………………………21—22四、涂装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 (23)1、涂装记录………………………………………………………………………………………………………………24—272、烘烤过程记录 (28)3、参数检测记录 (29)4、涂装质量问题汇总表…………………………………………………………………………………………………30—345、工序流转卡……………………………………………………………………………………………………………35—36五、总装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37—581、车身吊装记录…………………………………………………………………………………………………………37-582、内外装饰记录…………………………………………………………………………………………………………39—443、电器装配记录…………………………………………………………………………………………………………45—774、空调装配记录…………………………………………………………………………………………………………48—495、总装质量问题汇总表…………………………………………………………………………………………………50—58六、整车淋雨及路试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 59-621、淋雨及路试过程记录…………………………………………………………………………………………………59—602、淋雨及路试质量问题汇总表…………………………………………………………………………………………61—62七、天然气安装质量问题汇总表……………………………………………………………………………………………63-661、天然气过程记录………………………………………………………………………………………………………63-642、天然气安装质量问题汇总表…………………………………………………………………………………………65—66八、整车验收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67-781、整车验收过程记录……………………………………………………………………………………………………67-752、整车验收质量问题汇总表……………………………………………………………………………………………76-78使用说明一、整车质量检验规范与记录(即“随车工艺质量检验卡”)(以下简称“随车卡”)的定义:该随车卡是(不包括底盘)焊装、涂装、总装、整车路试、调整入库等工序(或称过程)的检验标准及过程质量记录。
汽车整车检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汽车整车检测是指对整车进行全面的技术检验和测试,以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达到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
汽车整车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外观检测、底盘检测、动力系统检测、车内环境检测和用户体验检测。
1.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对汽车外部结构和表面进行检查,以确保汽车外观的完整性和质量。
外观检测主要包括车身外观、车漆质量、车窗、车灯、车标等方面的检测。
检测人员会对车身是否有变形、划痕、凹陷等进行观察,并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测车漆的厚度和质量。
2.底盘检测底盘检测是对汽车底盘部分进行检查,包括底盘悬挂系统、刹车系统、转向系统、轮胎、轮毂等方面的检测。
底盘检测的目的是确保底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测人员会使用专业的设备来检测刹车系统的制动力和平衡性,检测转向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检测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3.动力系统检测动力系统检测是对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进行检查,以确保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动力系统检测主要包括发动机性能检测、传动系统检测、排放控制系统检测等。
检测人员会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测发动机的功率、扭矩、油耗等指标,检测传动系统的换挡平顺性和传动效率,检测排放控制系统的排放数据是否达到环保标准。
4.车内环境检测车内环境检测是对汽车内部环境进行检查,包括空调系统、座椅舒适性、车内噪声、车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检测。
车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确保车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检测人员会使用专业的仪器来检测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和制热效果,检测座椅的舒适度和调节功能,检测车内噪声的大小和来源,检测车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浓度。
5.用户体验检测用户体验检测是对汽车的人机交互性进行评估,包括车辆的操控性、仪表盘的易读性、音响系统的音质等方面的检测。
用户体验检测的目的是评估用户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检测人员会对车辆的操控性能进行测试,评估仪表盘的易读性和信息显示的准确性,评估音响系统的音质和音量调节的方便程度。
机动车安全检测流程说明现在我市的机动车安检类别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注册车登记检验,其基本流程为:受理→线外检验→线内检验→查验审核(联网查询)→签证。
一类是在用机动车车检验。
基本流程为:受理→线外检验→线内检验→审核(取单、缴费)→违章查询处理→签证。
线外检验的主要内容为:车辆唯一性认定、车辆登记、车辆动态底盘检验。
唯一性认定为该项检验的重点项目,其包含了车辆号牌、类型、品牌、颜色、发动机号、识别代号、主要特征及技术参数、车身外观、照明和电气系统、发动机舱、驾驶室、发动机运作状况、客车内部、底盘件、车轮及其它。
底盘动态检验包含了转向系、传动系、制动系、仪表及指示器。
线内检验的主要内容为:车辆静态底盘检验→排放及车速检验→车辆制动检验→前照灯及侧滑检验,其中车辆制动检验为重点项目。
目前的检测对象主要分为货车、客车、危险品货物运输车、小车等这么几个大类,对于不同的车型在进行两类检测时,各自检测的重点项目也有所不同。
新注册车登记检验在进行唯一性认定时要注意检查车辆有无擅自改装、有无盗抢与走私嫌疑,各主要特征及技术参数、技术指标是否符合GB7258等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是否与该车型公告的数据一致。
在检验时应逐一核对送检机动车的车辆类型、品牌/型号、颜色、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型号和出厂编号)和发动机号码,认定机动车的主要特征和技术参数,对货车应测算后悬,对具有牵引功能的机动车还应测算比功率,确认是否符合GB7258等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并与国产机动车的整车出厂合格证明、进口机动车的进口凭证等证明、凭证记载及车辆产品标牌的内容一致。
对货车、挂车、车长大于6m的客车应用量具测量相关尺寸参数,对货车、挂车还应用称重设备测量相关质量参数。
同时,还应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的拓印膜,查验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发动机号码有无被凿改嫌疑。
检查汽车在前风窗玻璃右上角是否粘贴有符合规定的整车3C标志并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记录单(人工检验部分)》的“15.整车3C标志”栏内签注。
【关键字】项目电动自行车成车检验规程一.目的:为确保公司所生产的轻型电动车能滿足电动自行车检验标准的要求,同时也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特编制此检验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和新开发的所有电动自行车。
三.引用标准:GB17761-1999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电动自行车成车检验判定原则GB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检验规则中,将所有的项目分为:否决项目,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
其中项目一一项目三为否决项目;项目四一项目二十一为重要项目;项目二十二一项目三十四为一般项目录。
1、周期检验和签定检验中的车架/前叉冲击强度,振动强度、电动机功率、车轮静负荷等项目检验一个样车,其余项目的均检验两个样本,项目合格判定条件;须以受检的样车数全部合格方判定为项目合格。
2、型式检验的结果符合下列各条,则判为合格。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b)、重要项目应有十五项以上(包括十五项)达到本标准要求;c)、一般项应有九项以上(包括九项)达到本标准要求;3、复检条件,若接上述第2条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如符合下列条件者,允许加倍抽检一次。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b)、、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累计出现八项以下(包括八项)未达到本标准要求;c)、重要项目出现五项以下(包括五项)未达到本标要求。
复验产品的评判方法见上述第2条。
项目一、最高车速1、技术条件电动车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注:电助动的不进行本试验。
2、试验条件2.1骑行者重量75㎏,不足75㎏者应加配重至75㎏。
2.2试验环境:温度为;风速不大于/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2.3试验路面,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3、检测设备及仪器体重计、气温表,风速仪、秒表、标志旗、皮尺、装车工具。
4、操作方法。
4.1用体量计、气温表、风速仪分别测出骑行重量、环境温度及风速,并记录。
4.2在确认的试验跑道上用皮尺测量尝试区,并作出明显标记。
两端留有足够长的加速起跑区及滑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