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 LC 住宅体系研发及其工程示范
- 格式:pdf
- 大小:1004.99 KB
- 文档页数:5
联盟风采UNION PRESENCE天房发展■百年住宅技术体系解密■文_天房发展▲天房環悦府项目图天房百年住宅位于天房•璟悦府项目中区东南侧,由16#—21#六栋高层住宅和两栋配套公建组成,住宅户数总计576户,总建筑面积约5.3万nf,其中地上部分约5.26万nf,地下部分约900 rrf,配套公建面积约2500 rrf。
住宅部分建筑主体结构采用大空间现浇剪力墙,套内空间采用内装工业化体系建造。
配套公建采用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主体装配式技术。
项目定位为城市工薪阶层居住的普通商品房项目,其中绿建三星设计标准和3A级住宅性能理念为产品的亮点和附加值。
/城市开次°°/2019.01 URBAN DEVELOPMENTUNION PRESENCE联盟风釆1灵动理念诠释如诗如画__SI内装工业化体系SI住宅的基本概念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荷兰建筑师N.J.哈布瑞肯教授提倡的SAR支撑体住宅理论与体系,在日本 不断发展,形成的新型住宅供给与建设模式、体系和方法。
其 核心之一是根据工业化生产的合理化,达到居住多样性和适 应性的目标。
百年住宅采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S I技术,通过S(Skelton—支撑体)和I(Infill—填充体)的分离、使住宅具备结 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活性以及填充体可更新性特色,兼备低 能耗、高品质和长寿命的优势。
SI内装技术解决方法的研发,考虑了工业化的生产措施,在充分利用主体耐久性的基础上,强调内装可变性与内装部 品化,实现面向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住宅建设。
其 产业化理念体现了以下功效:★产品设计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模数化的产品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部品部件工厂化:工厂化制作的部品部件,产品精度高、工艺完善、生产质量大大提高。
★现场施工机械化:现场机械化施工,大大减少湿作业,节省了人工,提升了建设效率,避免了现场的材料浪费,实现了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造模式。
百年建筑标准百年建筑,顾名思义,是指能够历经百年风雨、依然保持完好状态的建筑。
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还体现了人类在建筑科技、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本文将从百年建筑的概述、关键要素、我国的发展实践以及对当代建筑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百年建筑标准的概述百年建筑标准涵盖了一系列关于选址、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建筑在漫长的岁月里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环境侵蚀等影响,同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评价一座建筑是否达到百年建筑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其物质属性,还要充分考虑其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价值。
二、百年建筑的关键要素1.选址与环境优良的选址是百年建筑成功的基础。
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
合理的选址能够降低建筑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提高其抵御环境侵蚀的能力。
2.结构与材料结构稳定、材料耐久的建筑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在建筑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在材料选择上,要注重材料的耐候性、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尽量使用高性能、绿色、可持续的材料。
3.设计理念与建筑风格设计理念是建筑的灵魂,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能够引导建筑走向经典。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功能、形式、空间和美学等方面,使之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时代特征。
同时,建筑风格也要与选址、环境和文化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4.施工技术与维护管理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关键。
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在维护管理方面,要制定科学的保养计划,及时发现和修复建筑存在的问题,确保建筑的持久稳定。
三、我国百年建筑的发展与实践我国有着丰富的百年建筑资源,如北京的故宫、福建的土楼等。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越来越注重百年建筑的理念和实践。
许多新型建筑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都积极借鉴和应用了百年建筑的标准。
建筑创新百年住宅——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科技百年宅-SI住宅体系样板间”苗雪【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年(卷),期】2014(0)12【摘要】何为"百年住宅"?所谓"百年"并非只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年限达到100年,因为对于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其物质寿命长达100年是相当容易的;这里的"百年"指的是建筑在住宅空间、结构形式上,能够不断满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变化需求,并长达"百年"。
传统的长期粗放型生产方式会导致住宅的平均寿命比较短,造成巨大的社会财力和能源资源的浪费,因此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在2012年提出了"百年住宅"设想,并选定了实施项目。
中国的百年住宅建设项目是以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为研发设计支持单位,选定绿地集团、亿达集团、新城地产、宝业集团等地产商进行合作,进行百年住宅建设的技术研发及示范建设工作。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刘东卫曾说过,"百年住宅"项目将克服以往住宅的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
目前,中国百年住宅项目的各示范项目已经陆续按计划开展研发设计工作,进度最快的上海绿地南翔崴廉公馆示范项目已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工法样板间的示范先行,达到初步预期设想。
【总页数】7页(P8-14)【作者】苗雪【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标立甲子筑梦百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高端技术论坛周启动 [J], ;2.用产业化技术促进住宅产品升级--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百年住宅样板间简介[J],3.标立甲子,筑梦百年——记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院60周年 [J], 孙璟璐;4.恪守“标准之道” 打造“卓越百年”——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志鸿 [J], 吕俐[1]5.创新发展行标准之道登高致远谋卓越百年——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综述 [J], 宋婕;朱莉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0支撑平台绿色发展促“双碳”——记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
实验室以研发适宜不同自然与社会条件的绿色建筑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主要任务,长期秉承适应气候、因地制宜、继承传统、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不断寻求减少建筑物碳排放、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的行动方案和技术路径,为实现建筑业双碳目标和健康宜居环境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
特色鲜明 多面开花实验室构建了特色鲜明、梯级层次合理的研究团队,团队荣获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多名学术骨干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和项目。
学术骨干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在绿色建筑模式创新研究及理论基础、建筑气候适应性理论与设计基础参数、青藏高原建筑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高污染散发类工业建筑环境控制与减排、建筑工业化及绿色施工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
目前,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五大研究方向。
绿色建筑新模式与科学基础研究方向的重点任务:建立不同地域绿色建筑空间原型和技术原型协同机理,构建面向全寿命周期的新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体系;提出不同建筑类型空间生成逻辑、参数化设计方法与设计工具;建立网格化建筑气象参数数据库平台,构建建筑碳排放关联参数标准化计算方法及基础参数数据库;覆盖不同地域居住与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更新。
多性能集成结构部品工业化设计体系研究方向的重点任务:提出力学、热力学、声学等性能集成的构造与结构一体化机制;研发标准模块化通用部品设计及工业化制造技术;研发一体化部品服役过程韧性提升技术与工法;建立结构与构造一体化部品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标准规范。
健康室内环境调控与减排新技术研究方向的重点任务:研发大型洁净类工业建筑超低能耗环境控制关键技术,提出零碳工业园区及工业建筑技术路线;研发大型高污染类工业建筑环境控制的新系统、新装备与设计计算方法;研发民用建筑健康环境测评控协同技术体系,建立环境精细工程中心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化控制指标,提出智能调节新方法;完成多个行业厂房工程试验与示范、标准规范与手册编制。
龙源期刊网
SI体系建造百年住宅
作者:
来源:《中国住宅设施》2014年第08期
支持单位: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海尔家居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绿地集团
编者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住宅建设迅猛的发展,住宅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住宅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实现我国从资源消耗型向资产持续型的整体转型、实现住宅发展从短寿型住宅向长寿化住宅的建设转型已成为当前的首要课题。
欧洲许多国家的住宅寿命在80年以上的住宅是非常普通的情况,而我国城市大量的住宅寿命远低于正常设计使用寿命,住宅寿命低于三五十年的情况相当普遍。
据资料显示,英国、法国、美国、荷兰、德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78年、68年、64年,“百年老屋”随处可见,一栋房屋经历了几代人使用,成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旅游资源,而我国普通住宅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40年,不仅远低于欧美各国的建筑寿命,也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在我国住宅生命周期呈短寿命型,因为思想意识和利益驱动等社会经济原因,处于使用年限内的住宅被拆除,不符合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原则;由于结构安全质量、建筑老化和使用维护问题等建设与居住原因所致相当多的建筑被毁坏,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和居住者与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为响应百年住宅项目实施要求,实现住宅产业化目标,为开发商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
建筑品质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了全新的SI住宅装配式的内装方面服务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1.07.13•【文号】•【施行日期】2021.07.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984号建议的答复龙翔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发展高品质绿色低碳商品住房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作用,我部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支持绿色低碳商品住房发展。
一、关于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我部积极开展节能低碳和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工作,制定并逐步提高相关标准。
建筑节能标准方面,自我国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颁布至今,建筑节能领域工作已开展近40年,标准适用区域和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完善,能效限值和性能要求稳步提升,执行力度不断深化加强。
2015年,我部印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明确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定义,提出不同气候区技术指标和技术要点,要求各气候区根据气候特点,采用适当技术降低供暖、供冷需求,并在能耗指标方面要求各气候区年供暖、供冷和照明一次能源消耗量均应小于60kWh/m2·a。
2018年,发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将严寒和寒冷地区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水平提高到75%,能效较上版标准提升30%。
2019年,我部发布《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超低、近零和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以及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评价技术要点,可更好地指导节能低碳建筑发展。
编制《近零能耗建筑检测评价标准》《超低能耗农宅技术规程》等国家和团体标准,为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完善,新建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新建建筑基本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
绿色建筑标准方面,2019年,我部修订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创新重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评价指标体系,提供高品质绿色建筑。
1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9.8建筑学报SPECIAL CONTRIBUTION 特稿作者单位:1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北京,100044)2 雅世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83)3 市浦设计事务所(东京)收稿日期:2009-06-30摘要/ 结合中国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住宅建设与设计方向,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住宅建设理念与建造模式——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LC住宅体系及其住宅建造模式,阐述了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中国普适型住宅与集成技术体系的研发要点,并对中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北京合金公寓项目的创新性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普适型住宅 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 LC 住宅体系 集合住宅工业化集成技术体系 中日技术集成示范工程ABSTRACT/ In light of the trend of domestic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bearings of desig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dea of long-lived habi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at-tern of life cycle housing system conformed to the domesticreality. It expatiates the key poin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universal housing with relevant integrated technical system, and makes account of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for demonstration of technical integration on China-Ja-pan cooperative project - Beijing Hejin Apartment.KEY WORDS/ Universal housing, whole life cycle of green house, construction idea of long-lived habitation, life cycle housing system, industrialized integrated technique system of aggregated housing, China-Japan cooperative demonstra-tive project by technical integration1 我国住宅工业化的课题和住宅工业化的技术研发路线解析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时期,要实现住宅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到工业化生产是住宅建设现代化的根本转变,需要通过大量性的住宅工业化生产来提高住宅整体质量和生产能效,研发新型住宅工业化通用体系与集成技术是住宅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际上住宅发展与建设经验表明,研发与建立新型住宅工业化的通用住宅体系,是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住宅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1]。
当前住宅建设科技攻关应立足于建立新型住宅工业化的住宅体系及其技术集成体系,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来引导住宅技术创新和成套技术集成的应用,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住宅生产的工业化均采用通用体系,加快了住宅建设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
从日本和欧美等国家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经验可以看出,通过住宅体系的通用化、建设技术的集成化来建造的工业化住宅,既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住房需求,更能从根本上提高住宅的综合性能。
住宅工业化生产是世界发达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用住宅体系和住宅部品的集成化生产达到住宅生产工业化,引进研发住宅工业化技术将大大促进我国住宅业现代化进程。
推行住宅工业化领域的通用住宅体系及其集成技术,既可扭转粗放生产模式,也会极大地解决居住品质问题,促使我国住宅建设发生根本性转变。
虽然我国住宅产业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期,但由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相关技术研发基础工作开展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产业化仍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我国住宅性能、使用功能、使用寿命等方面在技术理念与工业化产品技术支撑上均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3]。
当前国家和企业对住宅工业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LC 住宅体系研发及其工程示范——普适型住宅的技术创新与建造探索刘东卫1宫铁军2闫英俊3衡立松1黄路1程开春1刘水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1B01)资助化进行了多样性探索,建设部通过实施《住宅性能评定标准》大力进行我国住宅综合质量体系的A 级住宅性能的认定工作,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提高住宅性能的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在住宅建设中积极应用了许多节能节材节地的综合性技术,为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前我国住宅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落后、住宅技术与部品集成度低,造成了住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而这些质量问题大都涉及住宅科技研发工作的工业化生产课题;尤其是我国至今尚未建立一套系统性住宅工业化领域的通用住宅体系,并造成技术法规不完善和缺乏技术保障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住宅生产工业化进程。
从住宅建设发展来看,我国亟待开展住宅工业化领域的住宅体系及其集成技术研发的科技攻关工作。
2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普适型工业化LC 住宅体系研发2.1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与普适型的住宅体系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以及居住使用方式上存在的居住性能和生活适应性差等制约我国住宅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L C (L i f e C y c l e Housing System)住宅体系以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为基础,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且操作性强的,围绕保证住宅性能和品质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维护使用、再生改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集合住宅体系与应用集成技术。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住宅体系以住宅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性能设计理念为出发点,强调住宅的“百年住居”理念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设计方法和两阶段工业化生产的新型住宅体系与技术的集成应用。
百年住居建2009.8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2特稿 SPECIAL CONTRIBUTION设理念的住宅体系通过设计建造中考虑生产的集成性、居住的适应性和建筑的长效性,保证了居住品质、提高了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价值,实现了节省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居住环境(图1)。
2.2 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集成化建造技术工业化住宅的技术核心是住宅体系的系统技术集成。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的住宅体系是结合满足住宅批量供给需求的,全面提高居住的综合性能与品质的,具有普及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特征的,通过住宅技术部品集成和结构主体、内装与设备集成的,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新型住宅体系与应用集成技术[4]。
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集成化建造技术以建立工业化住宅集成技术体系为目标,其集成化建造技术系统由两级4部分构成(表1),即由结构体技术系统、围护体技术系统、内间体技术系统和设备体技术系统为核心的技术与部品生产体系。
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可实现住宅技术集成化和生产工业化,推动住宅生产从手工作业向工业化生产转变,其集成化建造技术通过集成技术的工程项目示范[5],可带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提高住宅建设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2)。
3 北京合金公寓项目工程建造的示范3.1 项目工程建造的示范北京合金公寓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外永定路北端,西为城西商业氛围成熟的城市道路永定路,北侧是连接城市环线四环与五环的城市干道田村路。
项目周边多为城市居住空间,用地西侧有成排林荫大树(图3)。
项目用地为2.2hm 2,总建筑面积为7.78万m 2,容积率为2.20,由两栋公建设施和8栋6-9层住宅共计486户构成(表2、图4-6)。
北京合金公寓项目既是根据百年住居理念的LC住宅体系实施的建设实践,也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2006BA J01B01)的试点工程。
项目立足于探索新时期我国普适型集合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统筹考虑住宅生产工业化等技术基础条件,实行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的技术创新体系模式,联合了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房地产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
项目在实践中应用了具有我国自主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的住宅体系与建造技术,力求建成我国普适型工业化住宅体系与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
北京合金公寓项目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寿命短、耗能大、建设通病严重、供给方式上的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以及居住方式上的居住性和生活适应性差等影响我国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
这将为今后我国住表1 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集成化建造技术工业化建设阶段一级集成化建造技术系统二级集成化建造技术系统第一阶段1) 外部主体的集成技术系统1) 结构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
包括墙体、楼板、梁柱、楼梯和阳台等。
2) 围护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
包括外装、保温、门窗和屋面等。
第二阶段2) 内部辅体的集成技术系统1) 内间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
包括隔墙、内壁、天棚和地板等。
2) 设备体的集成化技术系统。
包括整体卫浴、整体厨房、管线系统、设备和设施等。
表2 示范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数值居住区规划净用地 2.2147hm 2居住总户数486户总建筑面积77848.37m 2 1) 地上总建筑面积48724.00m 2 2) 住宅建筑面积43994.24m 2 3) 公共服务设施4638.01m 2 4) 地下总建筑面积29124.37m 2建筑密度28.83%容积率 2.2停车位432辆自行车停放数1072辆1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与普适型工业化LC 住宅体系2 两阶段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集成技术体系示范项目B 户型3 项目区位与城区街区环境的关系示意4 总体鸟瞰C 内间体A 结构体B 维护体D 设备体第二阶段第一阶段①②③①②③③①②①②③第一阶段外部主体条集成技术系统A 结构体系统,包括①墙、②楼板、③阳台、梁、柱、楼梯等B 维护体系统,包括①外装、②保温层、③门窗、屋面等第二阶段内部辅体集成技术系统C 内间体系统,包括①隔墙、②内壁、③地板、天棚等D 设备体系统,包括①整体卫浴、②整体厨房、③管线系统等规划设计阶段建筑长效性建设施工阶段百年住宅LC 住宅体系生产集成性居住适应性使用维护阶段再生改造阶段3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9.8建筑学报宅建设中,在保证居住品质且提高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价值的前提下,实现节省资源消耗的可持续居住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