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保管员实用技能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431.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二节控制储存粮油水分【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掌握降水通风条件计算判断降水通风时机,利用机械通风技术降低储存粮油水分方法,正确填写通风降水或调质记录卡,如果出现粮堆结露时如何进行处理。
【学习重点】熟练掌握降水通风条件计算判断降水通风时机,能够利用机械通风技术降低储存粮油水分方法。
一、根据降水通风条件计算判断【操作步骤】(1)操作前穿戴工作服。
(2)操作前对测试设备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
(3)进行仓内外温湿度检测,根据测试结果判断降水通风时机的可行性。
(4)如果条件符合要求,连接通风设备,检查设备正反转。
(5)打开门窗,打开下部通风口,利用通风设备进行降水通风。
(6)通风结束后适时关闭门窗,防止湿热空气从门窗进入仓内。
(7)清理工作场地。
【注意事项】(1)操作前必须对测试设备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
(2)必须进行仓内外温湿度检测,根据测试结果判断降水通风时机的可行性。
(3)通风设备连接要正确,并且要检查设备正反转。
(4)操作前必须打开门窗。
(5)降水通风条件应严格按照允许降水通风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操作。
(6)一般粮库通风系统都是按照降温通风设计,所以降水通风效果有限,所以不应接受和储藏过高水分的粮食,以免造成储藏期间粮食的发热和霉变。
(7)通风降水时尽量选用大风量风机。
(8)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门窗,防止湿热空气进入仓内。
【相关知识】(一)允许通风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见表13-5表13-5 允许降水通风条件表表中:t1—大气温度;t L2—粮食露点温度;t2—粮食温度;T L1—大气露点温度P s1—大气绝对湿度压力值;P s2—当前粮温t2下的粮食绝对湿度压力值;P s21—粮食水分减1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t1时的绝对湿度压力值;例题:已知玉米温度为5℃,水分为18%,气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是否允许降水机械通风?解:查图得:大气绝对湿度压力值Ps1为10.4mmHg。
大气露点tl1 为12℃。
第十三章第一节控制储存粮油温度【学习目标】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通过采取不同手段控制储藏过程中粮油种子的温度,从而使粮油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安全度过储藏期。
【学习重点】系统掌握《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规程》和《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使用谷物冷却机降低储粮温度【操作步骤】(1)根据仓房类型、风网布置、设备条件、粮食种类、粮堆体积、冷却作业要求等,确定谷物冷却机在仓房的通风位置及使用数量。
(2)用送风管连接谷物冷却机出风口与仓房进风口,确保接口及风管不漏气,必要时可在风管上包敷保温材料。
(3)应有选择地、适量地打开仓房门窗或排气口,便于仓内粮食中热空气顺畅排出。
(4)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接通电源并检查接入电源的相位,按照要求的时间,对谷物冷却机进行预热。
(5)完成设备预热并进行必要的设备检查后,逐台启动谷物冷却机。
待设备运行稳定后,根据测定的仓温、粮温、粮食水分和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粮情数据和,确定通风目和通风方式,设定出风温度和湿度。
(6)冷却通风过程中,定时检测入仓冷空气的温度、湿度,定期检测粮堆各层温度和抽样检测粮食水分,分析判断参数设置和粮情变化是否正常,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7)冷却通风结束后,应立即拆除风管,关闭仓房进风口、门窗、排气口,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清理和保养并妥善保管。
(8)整理粮情数据和检测结果,评估本次冷却通风作业的单位能耗和成本。
【注意事项】(1)对同一仓房采用多台谷物冷却机同时冷却通风时,一般采用“一机一口”或“一机多口”的连接方式,严禁多台谷物冷却机串联使用。
(2)谷物冷却作业的环境温度宜在15℃~35℃之间,环境湿度宜在50%~95%之间。
高温季节确需进行谷物冷却作业时,宜选择夜间等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进行。
在气温较高的工作环境中,谷物冷却机宜放置在背阴处或加盖遮阳棚,避免整机特别是电控柜受阳光直接照射。
(3)谷物冷却机应在平整路面移动,避免剧烈颠簸。
第一章仓库设施管理1—1 仓库结构维护1、仓房结构维护,首先要熟悉仓房类型、仓房结构、储粮种类和堆装形式。
一、粮油仓房隔热层检查2、注意事项:隔热层完好检查时,务必系统、全面;隔热层效果检查时务必科学、准确。
3、隔热层形式:松散材料保温层、板状材料保温层、整体现浇保温层、架空隔热层。
4、一般人工观测法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起鼓、松动、变形、开裂、脱皮、爆灰、翘边、外露等异常现象;架空隔热层气流是否通畅,架空板是否稳固,支撑是否完好。
5、隔热层效果检查方案:(1)检测仪器设备:主要有水银温度计、米温仪、红外线测温仪、粮情检测系统、手持测温分机等,但要求仪器设备的检测精度≤1℃。
(2)检测点设置:仓房隔热实仓检查时可在粮面表面或粮面下30—50㎜处设点;对仓墙隔热实仓检查时,可在与墙接触的粮堆墙体内表面50㎜处设置检测点。
(3)检测时间:每天3—4次,分别为8:00、12:00、14:00、18:00。
(4)检测结果分析和定性评价:在同一地区、同一朝向、同一时段、同一对应位置上内外温度差值越大,表明隔热效果越好。
二、仓房隔热层维护6、分层铺设,每层虚铺厚度≤150㎜。
7、当采用有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含水量≤5%;当采用无机胶结材料时,保温层含水量≤20%。
8、保温层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粘贴时,施工气温≥5℃。
9、采用沥青保温层时,沥青加受热温度≤240℃,使用温度≥190℃,施工气温应≥-10℃;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预热温度宜100—120℃。
三、仓房密闭结构维护10、裂缝处理采用丙酮、固邦中性粘胶、无纺布等材料,采用二布三涂气密性处理。
1—2 设备技术改造11、各类输送机的改造输送设备名称部件组成技术参数带式输送机操作要点:1、空载启动;2、停机先停料3、注意开机顺序;4、检查输送带松紧;5、均匀进料;6、经常检查润滑传动件;7、移动时机身下不得站人。
输送带具有吸水性、强度高、重量轻、延伸率小、挠性好、耐磨性强、抗老化的特性轻型、普通型、井巷型、强力型和耐热型工作面厚散装粮1.5㎜、包装粮2—3㎜,非工作面1㎜标示方法:宽度×布层数×上下层胶厚和×长度橡胶带连接方法:硫化胶接法、金属扣连接法、皮带扣连接滚筒托辊输送包装粮时,托辊间距应小于粮包长度。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第一章:职责与要求
1.1 粮油保管员的职责
1.2 粮油保管员的要求
1.2.1 专业知识与技能
1.2.2 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1.2.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
2.1 粮油保管原理
2.2 粮油保管设备与工具
2.3 粮油质量检测方法
2.4 粮油储存与保鲜技术
第三章:粮油保管操作规范
3.1 粮油入库与出库操作规范
3.2 粮油储存与保鲜操作规范
3.3 粮油保管设备维护与检修
第四章:粮油安全与卫生
4.1 粮油安全管理
4.2 粮油卫生管理
4.3 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
第五章:粮油保管质量控制
5.1 粮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5.2 粮油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
5.3 粮油质量监测与分析
第六章:粮油保管员的成长与发展
6.1 职业发展规划与路径
6.2 学习与培训机会
6.3 职业素养与个人品质的提升
第七章:粮油保管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7.1 粮油保管的现代化趋势
7.2 智能化技术在粮油保管中的应用
7.3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结语:成为一名优秀的粮油保管员技师
通过本书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了解粮油保管员的职责与要求,掌握粮油保管的基础知识与操作规范,提高粮油安全与卫生管理水平,掌握粮油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并关注粮油保管的现代化与智能化趋势,为粮油保管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粮油保管员技师们的指南,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保障粮油安全与质量,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做出努力。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粮油保管员的职责和要求2.1 粮油保管员的职责2.2 粮油保管员的要求第三章:粮油储存管理3.1 粮油储存环境的要求3.2 粮油储存设备的管理和维护3.3 粮油储存的安全措施第四章:粮油质量管理4.1 粮油质量检测和评估4.2 粮油质量管理的措施第五章:粮油防虫防霉5.1 粮油储存中的虫害和霉变问题5.2 粮油防虫防霉的方法和措施第六章:粮油的包装和运输6.1 粮油包装的要求6.2 粮油运输的注意事项第七章:粮油库房管理7.1 粮油库房的规划和布局7.2 粮油库房的管理和维护第八章:粮油安全管理8.1 粮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措施8.2 粮油事故的应急处理第九章:粮油保管员的职业素养9.1 粮油保管员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9.2 粮油保管员的职业发展和学习第十章:粮油保管员的案例分析10.1 粮油保管员的典型案例分析10.2 粮油保管员的经验总结和教训结语这是一本关于粮油保管员技术的指导手册,旨在帮助粮油保管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本书分为十章,从粮油保管员的职责、粮油储存管理、粮油质量管理、粮油防虫防霉、粮油的包装和运输、粮油库房管理、粮油安全管理、粮油保管员的职业素养以及粮油保管员的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在粮油保管员的职责和要求章节中,我们详细介绍了粮油保管员的职责和要求,使保管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并明确要求自己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在粮油储存管理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粮油储存环境的要求,以及粮油储存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帮助保管员建立良好的储存环境,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粮油质量管理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粮油质量检测和评估的方法,以及粮油质量管理的措施,帮助保管员保证储存的粮油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在粮油防虫防霉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粮油储存中常见的虫害和霉变问题,以及防虫防霉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保管员有效预防和控制粮油的虫害和霉变。
在粮油的包装和运输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粮油包装的要求和粮油运输的注意事项,帮助保管员确保粮油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第一章:粮油基础知识
1.1粮油行业概述
1.2粮油质量标准
1.3粮油存储原理
1.4粮油保管员的职责和要求
第二章:粮油储存技术
2.1粮油仓库的设计与构造
2.2粮油储存设备的选择与维护
2.3粮油堆放和整理技巧
2.4粮油的防潮与防虫措施
第三章:粮油运输技术
3.1粮油运输市场概述
3.2粮油运输方式与工具选择3.3粮油运输管理与运输安全第四章:粮油品质检测
4.1粮油品质检测原理与方法4.2粮油品质指标与标准
4.3粮油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4粮油品质异常处理方法
第五章:粮油安全管理
5.1粮油安全意识与责任
5.2粮油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5.3粮油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5.4粮油安全监测与隐患排查第六章:粮油技术实务
6.1粮油保管员的日常工作流程
6.2粮油储存与运输事故的处理
6.3粮油设备维护与保养
6.4粮油保管员的技能培训与提升
第七章: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7.1粮油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7.2粮油保管员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总结
结束语:粮油保管员技术手册第二版的编写旨在帮助粮油保管员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规范操作流程,保障粮油质量与安全。
同时,本手册也可作为培训教材,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学习。
希望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粮油保管员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保障粮油贮存与运输的安全和顺利做出贡献。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
摘要:
1.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第二版简介
2.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主要内容
3.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的特点和亮点
4.粮油保管员技师书对于粮油保管员的重要性
5.如何充分利用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
正文: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是一本专为粮油保管员设计的实用技术指南,近日推出了第二版。
这本书旨在帮助粮油保管员提高技能和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保管和管理粮油。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粮油保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粮油的储存、运输、检测、保护等方面。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粮油保管员所需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全方位地提升了粮油保管员的业务水平。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它结合了我国粮油保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求,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更新。
同时,书中增加了许多实例和案例,以便于读者理解和应用。
此外,第二版还注重实用性,为粮油保管员提供了许多实用技巧和方法,以便于他们在工作中解决问题。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对于粮油保管员来说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学习这
本书,粮油保管员可以系统地掌握粮油保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作为粮油保管员培训教材,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为了充分利用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粮油保管员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书中的内容。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粮油保管员基础知识第一节粮油商品基础知识一、粮油商品的分类粮食是指人类主食食料的统称。
是指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和油料的统称。
一般指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
1、原粮、成品粮原粮:是指收获后未经过加工的粮食的统称。
分为谷类、豆类、薯类成品粮:是原粮经过碾磨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粮食成品2、油料与油脂(1)油料:油料指的是用来制取油脂的植物原料。
(2)油脂:油脂是油料经压榨或浸提等工艺制取得到的符合一定质量的油脂成品,3、粮油副产品:粮油副产品是指粮油经加工除主产品以外的其它副产物。
4、粮油食品:粮油食品是指以粮食或粮油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5、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用,为企业建设积累资金。
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干燥、低温、密闭。
6.粮油储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有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人口增长问题,现有人口已突破65亿;第二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耕地将更少;第三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
因此,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
)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
必要性: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人口众多,保持常年供应,以备急用;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在同一地点;收购原粮,销售成品粮;故需要大批粮食储存。
7、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
粮食储藏对粮食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工、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粮食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行的手段。
粮食形势和粮食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粮食储藏好像水库,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藏量,粮食流通市场就像流水一样会被中断。
因此,搞好粮食储藏,管好“蓄水库”,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食流通顺利进行。
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20080614 am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4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p137-140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气调储藏概念在密封粮堆或气调仓库中,采用生物降氧或人工气调的方法,改变粮堆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使之产生一种防治储粮害虫,抑制霉菌繁殖,降低储存粮食生理代谢的气体。
从而达到保持粮食品质,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
这种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加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叫气调储藏。
我国的气调储藏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仰韶文化时期已有气密性的缸、坛、窖藏。
新中国成立后、气调储藏技术更有较快发展。
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西、江苏、河南、山东等省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已有稻谷、玉米、豆类、油料、大米、油品等二十多个粮种采用了自然缺氧气调储藏。
人工气调储藏也有了较大进展,并致力于气调技术和气调保鲜理论的研究。
实践证明,气调储藏对保持粮食品质、防虫和防霉等方面均较之常规储藏更具明显的优越性和储藏效应。
1.气调储藏防治虫害的作用储粮害虫的生活条件,与所处环境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分不开。
粮堆中氧气浓度的降低和二氧化碳(或氮气)浓度的增加都能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见表2-30)。
只要仓房的气密性好,维持一定的时间可以得到很好杀虫效果。
在气调储藏中,杀虫效果除了与气体浓度有关外,温度、湿度、虫种和虫期以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杀虫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当氧浓度含量在2%以下,储粮害虫就能致死。
当有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混合气体同时起作用时就更具毒性。
杀虫率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大气温度愈高,达到95%杀虫率所需的暴露时间则愈短,所以高温可以增加气调的效力。
此外、在比较低的湿度下处理比在较高的湿度下处理更为有效。
2.气调储藏抑菌防霉的作用气体对真菌的代谢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将氧气降低至0.2%一1.0%,不仅控制了储藏物的代谢,也明显地影响到气体对真菌的代谢活动。
当粮堆氧气浓度下降到2%以下时,对大多数好气性霉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安全水分范围内的低水分粮以及粮食相对湿度在65%左右的低湿条件下,低氧对霉菌的控制,其作用尤为显著。
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一、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粮油保管基础知识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如粒度、密度、水分、脂肪、蛋白质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粮油在存储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如呼吸作用、陈化、虫害、鼠害等。
二、粮油存储环境与安全粮油存储环境与安全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存储的环境要求和安全规范,如温度、湿度、通风、卫生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粮油仓库的安全管理和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
三、粮油质量检测与控制粮油质量检测与控制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如感官检验、化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粮油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措施,如定期检查、抽样检测、质量追溯等。
四、粮油存储技术与方法粮油存储技术与方法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存储的技术和方法,如干燥、通风、密闭、防虫、防鼠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粮油存储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如粮油堆放方式、粮油入库和出库管理等。
五、粮油烘干与通风粮油烘干与通风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烘干和通风的原理和方法,如自然干燥、机械干燥、通风降温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粮油烘干和通风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如烘干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通风时间和风量的控制等。
六、粮油防虫与防鼠粮油防虫与防鼠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虫害和鼠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粮油防虫与防鼠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如防虫剂和防鼠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七、粮油仓储设施与设备粮油仓储设施与设备是粮油保管员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员需要了解粮油仓库的类型和构造,如平房仓、楼房仓、立筒仓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粮油仓库的设备和设施,如输送带、提升机、清仓机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粮油仓储设施与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如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等。
粮油储存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介绍与意义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物资之一。
储存粮油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粮油储存安全的培训教材十分重要。
本教材旨在向储存粮油工作者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以确保粮油的质量和储存安全。
第二章粮油储存安全基础知识1. 粮油的储存特点及要求- 粮食类:稳定湿度、温度与通风条件,防虫害、霉变等。
- 油脂类:避光、防潮、保持一定温度,防氧化等。
2. 粮油储存设施与装备- 仓储设施:仓房结构、通风设备、温湿度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 储存装备:包括清理设备、称重装置、防火器材等。
第三章粮油储存安全管理1. 储存管理制度与措施- 搭建完善的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入库、出库、清理、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 进行粮油质量的检测与监控,确保质量标准。
2. 虫害防治与消毒措施- 储存前的清理与消毒工作,包括对仓房、货物及相关设备的消毒处理。
- 储存期间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虫害问题。
3. 防火安全与应急措施- 进行储存仓房的防火设施建设,确保仓库安全。
- 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第四章粮油储存安全操作技巧1. 粮食类储存操作技巧- 入库操作:选择合适的仓库、了解货物性质、正确堆放等。
- 出库操作: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取货方式,防止货物损坏。
2. 油脂类储存操作技巧- 避光储存:选择合适的容器、避免阳光直射等。
- 温湿度控制:掌握适宜的温度与湿度范围,保持油脂的稳定性。
3. 应急处理技巧- 当发生突发情况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技巧,保障人员和储存设施的安全。
第五章粮油储存安全案例与分析通过介绍实际储存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帮助工作者加深对储存安全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六章粮油储存安全培训考试为了检验培训效果,本章将提供相关的考试试题和答案,供工作者进行自测与评估。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粮油保管员技术手册第二版》是一本有关粮油保管员职业技术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旨在帮助粮油保管员提升职业能力和水平,提供相关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本书中,我将重点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本书会深入介绍粮油保管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粮油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在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了解各种粮油的特点和特性,熟悉相关的保管原则,是粮油保管员必备的知识。
其次,本书会详细介绍粮油保管的基本技术。
这包括储存设备的选购和使用、储存环境的控制、粮油品质的保护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技术,粮油保管员能够有效地管理粮油的储存和保管工作,确保粮油的品质和安全。
另外,本书会着重介绍粮油保管工作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通过了解粮油的检测标准和方法,粮油保管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粮油质量下降或者出现安全隐患。
同时,本书还会介绍常见的粮油病虫害防治方法,帮助粮油保管员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降低粮油的损失。
此外,本书还会介绍粮油保管员在粮油配送和销售方面的技能。
粮油保管员不仅需要掌握储存和保管技术,还需要了解物流管理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粮油的配送和销售工作。
本书将提供相应的管理知识和销售技巧,帮助粮油保管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本书还会介绍粮油保管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在粮油仓库和加工厂等工作场所,安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书将为粮油保管员提供有关安全保护和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粮油保管员技术手册第二版》是一本涵盖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的全面参考书。
通过学习本书,粮油保管员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开展粮油保管工作。
同时,本书还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第二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概述
2.第二版的更新内容
3.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重要性
4.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本书
正文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是一本专为粮油保管员设计的技术指南,内容涵盖了粮油保管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能,再到实际操作,都有详细的阐述。
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粮油保管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工作中的参考书,帮助粮油保管员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版的粮油保管员技师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补充。
新增了一些新的章节,比如“粮油的储存和保管”,“粮油质量的检测和控制”等,这些内容都是粮油保管员工作中必需的。
同时,第二版还对一些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得整本书更加科学和实用。
粮油保管员技师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粮油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物,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
粮油保管员作为粮油的“守护者”,他们的工作至关重要。
而粮油保管员技师书就是他们的“指南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本书呢?首先,粮油保管员应该认真阅读这本书,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他们在工作中应该灵活运用这本书中的内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他们还应该定期回顾这本书的内容,以便及时了解行业的新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第1页共1页。
粮油保管员实用技能培训一、粮情检查(一)检查容粮情检查一般应着重检查温度、湿度、虫害、水分、粮油品质和发芽率(限于种子粮)等。
(二)检查方法1.温度检查(1)感官检查:手脚感觉、身体感觉、检查重点部位(深度以粮面30cm厚度为宜、测温系统显示的异常点、四角、中心)(2)温度计检查:注意检查点的选择及检测时间(粮面:正中央并离粮面1m以上,15min 后读数)(气温检查:太阳不能直射、离地高度1.5m,15min后读数)(3)粮温计检查:限于对粮情检测系统显示异常点的复查(检查点相符、15min后读数)2.温度检查干湿球温度计检查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1)检查点的位置选择(气湿检查:太阳不能直射、不能位于风口、不能位于通风死角、离地高度1.5m)(仓湿检查:粮面正中央并离粮面1m以上)(2)检测时间:15min后读数(3)规读数:(视线与显示刻度位平齐、不能用手接触温度计感温部位)(温度计与此相同)(4)使用条件:0℃以上3.虫害检查(1)主要工具:虫筛、天平、陷阱诱捕器、样品筒、电动吸式采样器(主要用于深层粮食、油料的采样和流动粮食、油料的取样或倒、拆包取样。
但不适于杂质检验项目的样品采取。
)(2)检查仓壁、粮面害虫活动情况(视觉检查)(书虱、米虱防治:DDVP与酒精配合磷化氢熏蒸)(3)判断粮食有无被虫害(视觉检查)(4)确定虫蚀率(对照)(5)虫口密度确定样品制备:粮面在100m2以的,设5个取样点,100-500 m2的,设10个点,500 m2以上的,设15个取样点。
堆高在2m以下的,一般在粮面取样;堆高在2m以上的,设两层取样,每点取样量不少于1kg。
虫筛处理:粮食仓库使用的害虫选筛直径有上下两层不同孔径的筛层,加筛底、筛盖共4层。
上层筛孔径为2.5mm,下层筛孔径为1.5mm。
使用害虫选筛检查害虫时,首先要按筛孔大小顺序套好,再将样品倒入上层选筛。
每次筛选的量不宜过多,以铺在筛面上的样品厚度来掌握,一般以不超过2cm厚为宜。
然后加上筛盖,以双手回旋的方法筛动,每次筛动时间不低于3min。
筛后结合手拣使害虫与粮粒分离,以筛上拣出的害虫和筛下物中检查的害虫一并计算害虫密度。
虫口密度确定:1kg储粮样品中各种活害虫头数的总和,即:活虫头数/kg。
(特别注意:A、活虫头数总和,包括成虫、卵、幼虫、蛹;B、熏蒸后活虫鉴别:虫样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氧气充足、食物足够和防止外来害虫感染的条件下放置14天以上,检查是否出现活虫并计数。
)4.水分检查(1)感官检查(牙多用于硬质小麦水分检查,玉米水分检查多用手指掐,手和脚可凭闷湿感觉、插入(陷入)粮面的深度判断水分高低,仓气味可判别粮食的耐储性变化及品质正常与否)(2)快速水分检测仪检查操作步骤:选用相应的电池或电源,安装时要注意正负极;检测前进行品种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水分梯度(已用标准法测定)的样品一组校正检测仪;按粮食水分快速检测仪说明书要求,对被测粮油样品进行相应处理(如粉碎);检测粮油样品的水分含量,重复检测两次或多次。
(三)检查期限储粮害虫检查期限危险虫粮在处理后3个月,7天至少检查一次检查粮温的期限储粮水分检查期限二、粮情分析(一)要求:能对前后的粮情检测系统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粮食的异常性与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分析容:1.粮情检测系统不能检出点(表征)、温度传感器断路(原因)、更换或使用粮温计暂时代替(处理方案)2.粮情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失真(表征)、温度(湿度)传感器灵敏度、准确度下降(原因)、更换或使用粮温计暂时代替(处理方案)特别注意:数据失真的判断依据(检测大气温度、湿度值与干湿球温度计测定数据太大;检测大气温度、湿度值与天气条件明显不符;检测粮温数据为明显不可能数据,可与邻近点温度值比较;检测仓间温度值与表层粮温差距太大;检测仓间湿度值与表层水分不相符)3.粮堆层(点)安全性分析(针对异常点):安全水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能使粮食安全储藏的水分称。
禾谷类粮食的安全水分可这样确定:ω安=18.2%-0.205×t×1%式中:ω安——禾谷类粮食的安全水分,稻谷的修正值为-0.3%,玉米的修正值为-0.5%t ——储粮最高温度,℃对于油料种子,不计脂肪,亲水性成份的安全水分与禾谷类粮食相似,故:'安ω=(1-含油率)×ω安式中:'安ω——油料种子的安全水分。
半安全粮及危险粮稻谷粮堆的某点温度为30℃,水分为18%。
安全水分为18.2%-0.205×30×1%-0.3%=11.75% 18%-11.75%>2%,为危险粮。
小麦粮堆的某点温度为26℃,水分为13.5%。
安全水分=18.2%-0.205×26×1%=12.87%13.5%-12.87%<2%且13.5%>12.87%,为半安全粮。
4.粮堆发热分析(针对异常点): 粮堆发热的判定依据: 违反三温变化规律(普遍规律)点温突变(前后关联数据,特别注意机械通风停机后点温突变不能作为发热依据,只是一种热气流回流的影响表现)点温横向比较(用于一天的检测数据分析,依据:相邻层点温度不超过5℃以上) 5.粮堆结露分析粮堆结露的判定依据:相邻点的温度低于判定点的露点温度,发生结露的可能性存在,二者相关越大,越容易发生结露。
如:玉米粮堆某点温度28℃,水分14.5%。
相邻的上层温度20℃,下层温度24℃。
相邻的东侧温度23℃,西侧温度23℃。
相邻的南侧温度25℃,北侧温度19℃。
解:此点露点温度为22.8℃。
在北侧及上方会出现结露。
露点测定方法见机械通风。
6.异常性原因分析对结露的原因分析,着重分析造成粮堆外高温差的原因。
对发热的原因分析,着重结合检测数据、资料数据具体分析异常热量的来源(可能原因:高水分导致的有机体旺盛呼吸、高水分导致的有机体旺盛呼吸、高杂质积聚、害虫危害、微生物活动等),还分析点间热量传递的可能性。
7.处理方案制定选择局部处理或全仓处理,依据在于围的大小。
具体的处理方案的制定应针对引发异常的原因及具体的粮食水分、温度情况,如为高水分或微生物活动引发,则应降水为主;如为高温引起,则应降温为主;如为高杂引起,则应去杂为主;如为害虫引发,则应先杀虫再降温(或降水)为主。
如为全仓处理,还应要根据各层的温度、水分情况选择通风方式或选择常规熏蒸布药点位置。
某玉米仓2008年10月入仓时杂质含量为1.2%,入仓方式为散粮机配合皮带输送机。
此后至2009年2月持续机械通风降温,降温结束随即全仓密闭。
下表为3月16日即时粮情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和扦样进行水分检验的结果综合。
检测日天气晴朗。
请分析粮堆安全性、是否结露、是否发热、异常点和异常原因,并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案。
三、磷化铝常规熏蒸投药(一)操作依据:常规熏蒸操作技术规程(二)必备知识:1.施药方法及使用条件最为常见的方法:药袋埋藏法、药盘投药法、探管投药法条件:仓房的密闭条件;粮堆高度条件(粮堆超过3m,不能使用药袋埋藏法和药盘投药法、只能使用探管投药法,依据:磷化氢的钻透深度:单向1.5m)2.单位用药量(磷化铝片剂):粮堆6~9g/m3,空间3~6g/m3投药量(磷化铝片剂)=粮堆体积*粮堆6~9g/m3+空间体积*空间3~6g/m3,取不超过最高限量的操作最大整瓶数3.单点用量(磷化铝片剂):药袋埋藏法单袋不超过30g;药盘投药法单盘不超过150g;探管投药法单管不超过20g。
注意:磷化铝片剂特指磷化铝有效成份为56%。
(四)操作容1.防毒面具的正确选择和规使用2.规投药(盛药工具的数量选择、盛药工具的布点及埋藏深度、投药顺序、开瓶场所)3.操作常识(进仓行为、操作安全(烟、风向选择、空药瓶处置))(五)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佩带方法:眼睛正对视镜框、鼻孔正对螺纹管呼吸口。
检查方法:用手封堵(滤毒罐)进气口,几十秒钟后,感觉到呼吸困难,证明无泄漏问题。
快速检查方法为:用手封堵(滤毒罐)进气口,猛吸气,面罩紧贴面部,几秒不松,感觉瘪气、呼吸困难难受、面部紧者,气密性合格。
规装放滤毒罐:滤毒罐进气口正对背包孔眼,并固定住。
不能横放。
特别注意:1)药剂未用完,撒于地或随意处置;2)超药量;3)仓打开药瓶。
四、磷化氢整仓环流熏蒸自然潮解法投药操作(一)操作依据: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1201-2002(二)必备知识:1.单位用药量及设定浓度环流熏蒸初次磷化铝片剂(或丸剂)单位用药量(g/m3)不同密闭时间、温度和虫种时设定磷化氢环流熏蒸浓度的参照表单位:mL/m3注:1、※温度:害虫发生部位最低粮温。
2、当有强抗性谷蠹集中发生并导致发热时,和有强抗性米象和锈赤扁谷盗时,建议磷化氢浓度采用300mL/m3~500mL/m3。
2.重要概念熏蒸体积:熏蒸密闭环境的总体积,整仓环流熏蒸时为空间体积与粮堆体积之和,膜下环流时只计算粮堆体积。
熏蒸浓度:环流熏蒸基本均匀后粮堆检测点的最低磷化氢浓度。
(四)操作容1.防毒面具的正确选择和规使用2.规使用环流设备3.操作常识(进仓行为、操作安全(烟、风向选择、空药瓶处置))(五)操作步骤及操作要点五、防虫磷砻糠载体法粮面拌药(一)操作依据:防护剂使用准则(二)必备知识:1.施药方法(最为常见的方法:表面施药法、隔层施药法、回字形施药法、底层施药法)(最为常见的方法:直接施药法、全仓拌药法、机械喷雾法、载体法)2.常见防护剂的用药量常用防护剂用药剂量(三)考核条件:1.材料及工具(要求熟悉其用途)六、粮堆机械通风降温操作(一)操作依据:机械通风技术操作规程(二)操作容:1.规使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地点选择、测定时间、规读数、使用条件)2.熟悉使用平衡绝对湿度图核查相关指标3.准确选择通风方式4.准确判断通风时机保水降温通风时机判断记录表5.通风机选择(准确计算单台风机所控制的粮堆体积和粮食质量,熟悉机械通风的单位通风量)6.通风操作(连接、检查风机正反转的方式、通风条件)7.机械操作安全及用电安全(三)必备知识:1.基本概念:(1)大气绝对湿度: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水蒸汽分压。
单位:mmHg(2)饱和绝对湿度: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汽达到极限,此时的水蒸汽分压为饱和绝对湿度。
单位:mmHg(3)相对湿度: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绝对湿度占饱和绝对湿度的比率。
(4)粮堆实际绝对湿度:为粮食实际水分与温度对应的水蒸汽分压。
在通风时机判定中,用全仓的平均水分和温度进行判定。
(5)粮堆换算绝对湿度:区别于粮堆实际绝对湿度,是一个假想指标,为粮食平均水分减去一个百分点后和当前粮食平均温度所对应的水蒸汽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