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的原理及故障排除

目录

1、汽轮机原理简介

2、不正常振动

3、转子轴向位移过大及汽轮机水冲击

4油系统故障及排除

5、调节保安系统故障及排除

6、凝汽系统故障及排除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附录

9.1.42-7238-00,汽轮机蒸汽疏水系统图

9,20-0640-7238-0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图

9,30-0641-7238-00,汽轮机调节系统图

汽轮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措施

摘要:本文对蒸汽轮机的原理及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故障分析措施

一、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一种旋转式热力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运行安全可靠,调速方便、振动小、噪音小、防爆等优点。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压缩机、给水泵等,在炼油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炼油过程的余热生产蒸汽作为机泵的动力,这样可以综合利用热能。

二、不正常震动

汽轮机运行存在不同程度、方向的振动,凡是限定范围内的振动不会对设备造成危害,是允许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机组运行过程尤其在试运行时会出现振动异常,固然产生不正常振动的原因很多,振动异常大多是安装不合要求及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由于汽轮机转子在厂内进行了高速动平衡,并经空负荷运转合格后出厂,所以除进行了修理、更换过零件或已产生永久弯曲变形的转子外,一般汽轮机转子无须复校动平衡。汽轮机和机组起动、运行过程出现振动异常,主要从上述两方面查找原因,根据振动特征借助频谱仪或其它实时分析器进行测试、分析,判明原因并加以解决。

1、安装或检修质量不良

1.1 二次灌浆浇注质量不好,支座(底盘)与基础贴合不紧密;地脚螺栓松动;基础不均匀下沉。汽轮机起动后,随着升速站在机旁就能感觉到基础与汽轮机一起振动,轴振动振幅变化不明显,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轴承座壳体振幅明显增大,振幅不稳定。

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重新安装。

1.2 管道

1.2.1 蒸汽管路:法兰接口明显错位强制连接或管路布置不合理,作用在汽轮机上的力和力矩超过允许值。振动异常时特征是:振动与汽轮机热状态有关,达到一定负荷(温度)振幅明显增大,振动频率与转速合拍,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在汽轮机前、后部位检测轴及轴承座的振动,前部振动大很可能是进汽管路有问题;后部振动大,大多是排汽管路问题所致。

处理措施:管道按要求重新装接或调整管路支吊架。

1.2.2 主油泵进、出油管道:法兰接口严重错位强制连接,管道的干扰力使汽轮机振动不正常,随着转速升高,前轴承座壳体振动明显增大,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

处理措施:按要求重新装按管道。

1.3 汽轮机滑销系统装配、调整不当:汽轮机起动、运行时热膨胀受阻,致使转子与汽缸、轴承座的

对中被破坏而引起振动,振动与汽轮机热状态有关,振动频率与转速合拍,在前、后轴承座三个方位测量振动,可判断哪个部位导向键卡涩。

处理措施:停机检查,重新调整导向件。

1.4 对中不好

1.4.1 汽轮机转子与汽缸对中不好:汽轮机安装时若转子与汽缸找中不好,在汽轮机单机试车时就会出现振动异常,汽轮机起动过程中,随着转速和机内温度的升高,由于动、静体产生碰擦,在轴振动振幅增大的同时还伴有刺耳的尖叫声,振动信号中有高频分量,振动波形紊乱。

处理措施:停机后复校中心,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汽封。

1.4.2 汽轮机转子与被驱动机转子对中不好:汽轮机单机试车振动良好,机组试出现振动异常,如振动波形有二倍频谐波,大体上可判定振动是由转子对中不好所致,检测轴承座壳体振动,轴向振幅增大表明端面平行度超差;径向振幅增大通常是不同轴度偏差过大,不过往往是两者同时存在。

处理措施:停机,重新调整转子对中状态。如由于外部原因,一时不允许校正对中值,可临时在转子的缸外辅助平衡面上进行不平衡校正,不过这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彻底的解决办法是在机组停机后,将转子对中调整到正确位置并复校转子平衡状态。

1.5 轴承:多油楔轴承的承载能力与油楔布置方式有关,该公司汽轮机使用的四油楔轴承,正确的装配位置是轴承中分面与轴承座中分面呈45°,这样运行时载荷正对油楔中心,现场安装时,如四油楔轴承未转45°,则致使轴承承载能力下降,运行时,机组达到某一负荷就出现振动突然增大,振动信号中有低于工频的涡动信号。

处理措施:按要求装配轴承。

1.6 汽轮机与被驱动机的轴向定位不符合要求,尤其在与汽轮机直联的发电机组中,若发电机动、静体轴向间隙小于汽轮机转子的轴向膨胀量,运行时,汽轮机转子膨胀推动发电机转子轴向移动,当发电机动、静部分碰擦时机组产生强烈振动并伴有巨大声响,造成设备损坏事故。

采取措施:机组安装时,正确定位,防患于未然。

2、运行操作

2.1 轴承工作状态不良,如轴承润滑油量不足,油质不合格(乳化,油中有量气泡、杂质、水份等),油温过低,轴承间隙过大等造成轴承油膜不稳定,因油膜涡动而引起振动,振动时有时无,振动波形紊乱,振动频率与转速不合拍,振动伴有不正常声响。

处理措施:根据查明此原因作相应处理。

2.2改变负荷过程中产生振动大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如前次停机后未正常盘车,之后起动时又未充分暧机,如在升速时出现振动异常且在前、后汽封处能清楚听到金属磨擦声,那就表明转子已产生弯曲,这时应降低转速,等振动正常后,保持转速稳定(不得在禁止停留区域内)暧机~15 分钟后再升速,若重

复3 次异常振动仍不能消除,那就只能停机,检查、修复转子。运行中负荷变化速度过快时,会因受热件热胀不均匀产生变形而引起振动,如加负荷出现振动应立即减负荷或降速,稳定后按起动曲线给的负荷(或转速)变化率加负荷;减负荷出现振动,同理反向操作。

三、转子轴向位移过大及汽轮机水冲击

在高参数,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中,轴位移和胀差是直接反映汽轮机动静间隙的两项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两项重要保护。目前,由于许多机组的轴系机械安装零位和监测保护系统的电气零位不统一,经常发生检修后的机组因胀差、位移监测系统传感器的零位锁定不当,使该系统在机组启动后,测量误差较大,甚至无法正常监测和投入保护,只能停机处理。因此,检修后机组的轴位移、胀差传感器的零位锁定是直接影响机组启动后,胀差、位移监测系统能否正确反映汽轮机组的动静间隙,从而可靠投入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机组运行时,引起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一般有:

1、负荷或蒸汽流量增加;

2、通流部分损坏;

3、通流部分结垢严重;

4、推力瓦块磨损;

5、汽轮机水冲击;

6、汽轮机排汽压力升高(凝汽式汽轮机为凝汽器真空降低);

7:水冲击是汽轮机的重大事故之一。机组运行过程中,如汽温急骤降低,轴封处冒出白色蒸汽或溅出水滴;推力轴承温度上升或轴位移增大;振动异常,表明发生水冲击,必须立即紧急停机。汽轮机发生水冲击大多是操作不当引起的,也有一些是因抽汽管路上止回阀关闭不严,管路中的水倒灌进入汽轮机所致。机组运行时如出现锅炉满水或汽水共沸,使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带水,由于水滴流动速度低,撞击在动叶背弧产生制动作用使汽轮机出力显著降低;蒸汽带水使中片应力大为增加,会致使叶片断裂;机组振动异常,同时,蒸汽带水使蒸汽通流面积减少,引起推力急骤增加而危及推力轴承的安全。为避免发生水冲击,在锅炉并炉时一定要注意蒸汽温度的变化,防止汽温过低;有不同汽源的汽轮机,在汽源切换时一定要充分注意疏水。锅炉运行要注意保持蒸汽压力、温度符合规定。汽轮机起动时,如进汽管路未充分疏水,蒸汽管路积水出现水锤现象时,管路、机组会产生强烈振动并伴有沉闷巨大的声响,这种情况汽轮机必须立即停机。

四、油系统故障及排除

汽轮机必须设置油系统,其作用主要是供给机组各轴承润滑油,使轴颈和轴瓦之间形成油膜,以减少摩擦损失,同时带走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和由转子传来的热量;供给动力驱动、调节系统和保安装置用油;供给油密封装置密封油以及大型机组的顶油装置用油。供油系统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可靠用油,否

则会引起轴瓦乌金的损坏或熔化,影响动力控制,严重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事故。

汽轮机组的油系统是由贮油箱、油泵、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安全阀、止回阀、调压阀、控制阀以及高位油箱、蓄压器、油管路等组成。

油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有:

1、压力油油压偏低

1.1 压力油意外泄漏

1.1.1 辅助油泵止回阀关闭不严,主油泵出油有一部分从该阀排放到油箱。如主、辅油泵切换前油压正常,停下辅助油泵后油压降低,很有可能是止回阀泄漏所致;

1.1.2 油泵选用容积泵的供油系统,泵出口溢流阀调整不当,泄放油量过大引起油压降低;

1.1.3 配置有高位油箱的油系统,油箱进油阀调节不当,油箱溢流量偏大,使油压降低;

1.1.4 装入油箱中的立式油泵,出油管连接法兰漏油,油泵出油有一部分喷入油箱。

1.2 电动油泵转向不对。

1.3 油箱油位过低,不仅油泵出口油压降低,而且油压波动。

1.4 系统配置缺陷

主、辅油泵切换过程瞬时出现油压降低,或是机组稳定运行时油压正常,而当油动机大幅动作时油压下降甚至引起速关阀关闭。在压力油或油动机动力油管路上装设蓄能器可避免出现油压大幅降低,有的机组虽配置有蓄能器,但由于充氮压力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不起作用。

1.5 机组正常用油量大于泵的额定流量,造成油压降低。机组试运行时,主油泵投入工作后油压偏低,经检查证实油压偏低非上述原因所致,这时,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先尝试尽可能减少系统用油量,如轴承进油、齿轮箱喷油等,如仍无明显改善,那就要考虑换泵:

1.5.1 改用容量大的油泵;

1.5.2 自带主油泵的汽轮机,条件允许时改变驱动组件齿轮速比,提高泵的运行转速。

五、调节安系统故障及排除

汽轮机大多用作原动机驱动压缩机、机泵等,为了节约能源,汽轮机的效率都是根据在一定转速下进行设计。当转速变化很大时,会使汽轮机严重地偏离设计工况,使效率降低。为此需要将汽轮机稳定在一定转速,汽轮机控制调速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它根据汽轮机的转矩和转速相应变化的关系,利用转速变化作为讯号来进行调节。当转速有一个很小的变化时,调速系统能自动地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汽轮机的功率和负荷相适应,从而使转速不发生很大的变化。汽轮机的调速控制系统由起动装置、安全装置、保安装置、调速器、监视装置组成。

速关阀是水平安装在汽轮机汽缸的进汽管路上,由阀体、滤网和油缸等部分组成(见图1)。速关阀是新蒸汽管网和汽轮机之间的主要关闭机构,在运行中当出现事故时,它能在最短时间内切断进入汽轮机的

蒸汽。

阀体部分:新蒸汽经过蒸汽滤网阀锥,在这个阀锥中装有一只卸荷锥,由于它的面积相对阀锥要小得多,所以在速关阀开启时能够减少提升力。在卸荷阀开启后,阀锥后的压差减小,容易被开启。阀套中的衬套有一个轴向密封面,当速关阀全开后,阀杆和衬套之间就不会有漏汽,而阀门关闭时,阀杆和衬套之间的漏汽经排凝口排出。

油缸部分:速关阀是由油压控制的,开启过程是通过启动装置来操作的,压力油经过外侧接口通到活塞前面,使活塞克服弹簧力并将其压向活塞盘,而由启动装置的速关阀油通过内侧的接口进入活塞盘后面,速关油压力将活塞盘和活塞一起推到终点位置,阀门也由阀杆提升而开启,这时活塞前的空间和启动装置中的回油口相通。如果危急保安装置动作,速关油路中压力迅速下降,弹簧力大于活塞盘后油压力,于是活塞盘和阀杆、阀锥被迅速推向关闭位置,活塞盘后残留的部分速关油流入活塞和弹簧空间并经卸压口排出。

图1 速关阀结构图

1速关阀油缸漏油(外泄漏)

1.1密封圈装配不到位起不到密封作用。处理措施是重新装配密封件,压紧密封圈,如密封圈规格不对,须予以更换。

1,2配时阀杆与密封件套筒不同心或因阀杆弯曲阀杆与套筒接触,引起阀杆拉毛而损伤密封圈,致使油缸漏油。处理措施:修复或更换阀杆、套筒,更换密封圈,重新仔细装配。

2错油门滑阀故障

油动机通过错油门将由调速器输出的二次油压信号转换成油缸活塞的行程,并通过杠杆系统操纵调节

汽阀的开度,使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与所要求的流量或功率相适应。错油门从二次油路中得到信号,并控制作为动力的压力油进入油缸活塞的上腔或下腔。

油动机与错油门的结构(见图2)油动机主要由错油门(件9),连接体(件6),油缸(件4)和反馈系统组成。双作用油动机由油缸体、活塞(件5),活塞杆(件3)及密封体组成,活塞杆上装有反馈导板(件2)及与调节汽阀杠杆相接的关节轴承(件1)。错油门的滑阀(件8)和套筒(件7)装在其壳体中,错油门滑阀的上端是转动盘(件16),转动盘与弹簧座之间装有推力球轴承(件15),弹簧(件14)的作用力取决于与调节螺栓(件11)及杠杆(件10)的位置。

错油门滑阀由转动盘和滑阀体粘接而成,在有些汽轮机中,因滑阀旋转阻力矩额外增大或胶粘剂强度

下降而发生转动盘与滑前期体脱开的故障,这种情况下由于滑阀体不再转动,调节系统迟缓率明显增大, 1、关节轴承 2、反馈导板 3、活塞杆 4、油缸 5、活塞

6、连接体

7、套筒

8、错油门滑阀

9、错油门 10、杠杆

11、调整螺栓 12、弯角杠杆 13、滚针轴承

图2 油动机结构图

改变调节器给定值时,二次油压变化,但油动机要么不响应要么产生大幅过调动作,同时,错油门冒气器冒油,用手触摸错油门的进、回油管无振感。处理措施:及时停机,更换备用错油门滑阀。换下的滑阀可自行重新粘接,粘接前,粘接面上固化的胶粘剂膜层用刮刀、砂布清理干净,胶粘剂可选用室温下剪切强度>14.7Mpa的单组分厌氧胶,粘接操作按所用胶粘剂的要求进行。

六、凝汽系统故障及排除

凝汽式汽轮机运行时,经常会遇到凝汽系统真空下降的问题,影响系统真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当发现真空下降时,根据特征查明原因,将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下述是一些主要的故障原因。

1、冷却水中断

运行中出现凝汽器真空变为0,同时汽轮机排汽温度急骤升高,凝汽器循环水进口失压的情况,表明冷却水供给中断,这时应立即紧急停机,关闭循环水进水阀,在凝汽器温度降至<50℃后方可向凝汽器供循环水。

2、冷却水量不足

在一定负荷下,循环水进、出口温差增大,凝汽器真空缓慢降低,大多是冷却水量不足引起的,尤其在夏季,由于循环水进口温度升高,有的机组既使增大冷却水量亦不能维持要求的真空,这种情况下应限制机组负荷,减小汽轮机排汽量,以恢复正常真空。凝汽器部分冷却水管堵塞或循环水泵运转不正常均会引起冷却水量不足,若是前者循环水进、出口差必然增大。

3、凝汽器水位过高

凝汽器中凝结水液面超出热井水位计上限,淹没部分冷却水管时,由于凝汽器汽侧冷却面积减少而使真空缓慢下降,严重时,如水位升高凝结水进入抽气管,则真空迅速下降,抽气器排汽管冒水。水位过高的另一个危害是使凝结水过冷度增加。

4、轴封送汽调整不当

轴封送汽压力过低,大量空气从汽轮后汽封吸入引起真空快速下降。

5、真空系统不严密

真空系统不严密,漏入凝汽器气侧的空气量增多,抽气器超负荷工作引起真空下降。真空下降时,短时间关闭抽气器的空气门(<1 分钟),若抽气器真空升高而凝汽器真空继续下降,则表明真空降低是由漏入空气量增加所致。负荷降低时真空下降,负荷升高时真空又恢复正常,一般真空降低是由与低压缸连接管道的接合面漏气引起的。真空系统可能发生漏气的地方很多,诸如排汽缸与接管法兰,接管焊口,排汽安全阀,疏水器,阀门、接头等,查找缺陷不仅需熟悉系统,而且还需细致和耐心,在查明原因后及时正确处理。

抽气器分射汽抽气器和射水抽气器,以过热蒸汽为工作介质的抽气器叫射汽抽气器,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抽气器称为射水式抽气器。

工作蒸汽

空气入口

A—工作喷嘴B—混合室C—扩散管

图3 喷射式抽气器示意图

抽气器工作不正常必然引起凝汽系统真空降低,运行中发现真空下降时,可短时间(<1 分钟)时关闭抽气器空气门,如主抽气器真空表指示真空没有明显变化,则可判断抽气器产生故障,

七、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运行监测及巡视检查力度,提高值班人员责任意识。时刻注意温度、压力、油质、振动、位移、胀差、真空等参数变化情况,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调整。

2、规范检修,严格把关,提高检修维护人员的质量意识。贯彻“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确保每台设备都处于完好状态,性能可靠。

3、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借助科学仪器,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隐形缺陷或故障苗头,把设备缺陷或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培训,提高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善预案,提高在应急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水平。

八、参考文献:

1、沈士一等,《汽轮机原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3、杨静,沈安德,《热工自动装置检修》,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CC60-8.83/3.9/1.2汽轮机使用说明书,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2007

九、附录:

1、图0-0642-7238-00,汽轮机蒸汽疏水系统图

2、图0-0640-7238-0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图

3、图0-0641-7238-00,汽轮机调节系统图

跳舞机器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任务书 ( 2015 级) 目录 摘要------------------------------------------------------4 引言------------------------------------------------------5 任务书-----------------------------------------------------6 第一章 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概况------------------------------------7 第二章机器人的总体设计解剖 1.1资料的收集与阐述-----------------------------------------7 1.2机器人工作原理简介 1.总体设计剖------------------------------------------------8 2.伺服电机的剖析--------------------------------------------9 第三章机器人总体设计综述 ---------------------------------12 1、1设计课题的阐述-----------------------------------------12 1、2单片机的选择-------------------------------------------12 1、3主控板部分简介-----------------------------------------12 第四章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与部分简介 1、1设计方案-----------------------------------------------13 1、2各部分功能及原理简介-----------------------------------13 第五章机器人的原理图设计、仿真及电路板制作 1、1机器人的原理图设计-------------------------------------15 1、2电源部分-----------------------------------------------16 1、3稳压电源部分-------------------------------------------16 1、5接口电路部分-------------------------------------------17 1、6单片机最小系统和ISP在线编程---------------------------18 1、9电路板制作---------------------------------------------18 第六章机器人电路板的调试与结论

汽轮机论文

汽轮机的原理及故障排除 目录 1、汽轮机原理简介 2、不正常振动 3、转子轴向位移过大及汽轮机水冲击 4油系统故障及排除 5、调节保安系统故障及排除 6、凝汽系统故障及排除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附录 9.1.42-7238-00,汽轮机蒸汽疏水系统图 9,20-0640-7238-00,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图 9,30-0641-7238-00,汽轮机调节系统图

汽轮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措施 摘要:本文对蒸汽轮机的原理及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故障分析措施 一、汽轮机原理 汽轮机是用蒸汽做功的一种旋转式热力原动机,具有功率大、效率高、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运行安全可靠,调速方便、振动小、噪音小、防爆等优点。主要用于驱动发电机、压缩机、给水泵等,在炼油厂还可以充分利用炼油过程的余热生产蒸汽作为机泵的动力,这样可以综合利用热能。 二、不正常震动 汽轮机运行存在不同程度、方向的振动,凡是限定范围内的振动不会对设备造成危害,是允许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机组运行过程尤其在试运行时会出现振动异常,固然产生不正常振动的原因很多,振动异常大多是安装不合要求及运行维护不当引起的。由于汽轮机转子在厂内进行了高速动平衡,并经空负荷运转合格后出厂,所以除进行了修理、更换过零件或已产生永久弯曲变形的转子外,一般汽轮机转子无须复校动平衡。汽轮机和机组起动、运行过程出现振动异常,主要从上述两方面查找原因,根据振动特征借助频谱仪或其它实时分析器进行测试、分析,判明原因并加以解决。 1、安装或检修质量不良 1.1 二次灌浆浇注质量不好,支座(底盘)与基础贴合不紧密;地脚螺栓松动;基础不均匀下沉。汽轮机起动后,随着升速站在机旁就能感觉到基础与汽轮机一起振动,轴振动振幅变化不明显,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轴承座壳体振幅明显增大,振幅不稳定。 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重新安装。 1.2 管道 1.2.1 蒸汽管路:法兰接口明显错位强制连接或管路布置不合理,作用在汽轮机上的力和力矩超过允许值。振动异常时特征是:振动与汽轮机热状态有关,达到一定负荷(温度)振幅明显增大,振动频率与转速合拍,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在汽轮机前、后部位检测轴及轴承座的振动,前部振动大很可能是进汽管路有问题;后部振动大,大多是排汽管路问题所致。 处理措施:管道按要求重新装接或调整管路支吊架。 1.2.2 主油泵进、出油管道:法兰接口严重错位强制连接,管道的干扰力使汽轮机振动不正常,随着转速升高,前轴承座壳体振动明显增大,振动信号中有低频分量。 处理措施:按要求重新装按管道。 1.3 汽轮机滑销系统装配、调整不当:汽轮机起动、运行时热膨胀受阻,致使转子与汽缸、轴承座的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 文) G RADUATE D ESIGN (T HESIS ) 设计(论文)题目 XXXXXXXXXX 学 生 XX 学习中心 XXXXXXXXX 专 业 XXXXXXX 层 次 XXX 二〇XX 年 XX 月 XX 日 东 北大 学 毕业 设计︵论文︶ 东 北大 学继续教 育学教务处

机电一体化论文 一、前言 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在机械产品的基础上采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产品。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因此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产品中的机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并将机件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系统总称。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 二、统揽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机电一体化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其主要

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的基础,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崛起,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数字化的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智能化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的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的机电一体控制单元等。这样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可以利用这

汽轮机毕业设计

汽轮机毕业设计 篇一:汽轮机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汽轮机是发电厂三大主要设备,汽轮机的启动是指汽轮机转 子从静止状态升速至额定转速,并将负荷加到额定负荷的过程。在启动过程中,汽轮机各部件的金属温度将发生十分剧烈的变化,从冷态或温度较低的状态加热到对应负荷下运行的高温工作状态。因而汽轮机启动中零部件的热应力和热疲劳、转子和汽缸的胀差、机组振动都变化很大,将严重威胁汽轮机的安全,并使整个电厂发电负荷降低,经济损失严重。分析汽轮机启动中的特点,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和正确的运行方式对保证设备健康水平和安全、经济运行有深刻的意义。 本文以哈汽600MW汽轮机的启动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探 讨了启动过程中蒸汽温升率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蒸汽初温与转子金属温度的匹配问题,使得汽轮机启动过程优化。同时对启动过程中的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与比较。 关键词:启动;寿命分配;安全性; 目录

摘要 ................................................ ................................................... ........ I 1绪论 ................................................ ................................................... . (1)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 1.2 高压加热器的作用介绍及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高压加热器停运的热经济性分析 ................................................ .. (3) 2.1概述 ................................................ ................................................... . (3)

管道检测机器人_毕设论文

1 引言 管道运输是当今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已成为油气能源运输工具。目前,世界上石油天然气管道总长约200万km,我国长距离输送管道总长度约2万km。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管道(管径1118mm)全长4167km,其主管道投资384亿元,主管线和城市管网投资将突破1000亿元。 世界上约有50%的长距离运输管道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这些管道大都埋在地下、海底。由于内外介质的腐蚀、重压、地形沉降、塌陷等原因,管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损伤。在世界管道运输史上,由于管道泄漏而发生的恶性事故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0年,国内输油管道共发生大小事故628次。1986到2b00年期间美国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1184起,造成55人死亡、210人受伤,损失约2. 5亿美元。因此,研究管道无损检测自动化技术,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加强在建和在役运输管道的检测和监测,对提高管线运输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1管道涂层检测装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1.1管道涂层检测装置的发展 管内作业机器人是一种可沿管道自动行走,携有一种或多种传感器件和作业机构,在遥控操纵或计算机控制下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管道作业的机电仪一体化系统.对较长距离管道的直接检测、清理技术的研究始于本世纪50年代美、英、法、德、日等国,受当时的技术水平的限制,主要成果是无动力的管内检测清理设备——PIG,此类设备依靠首尾两端管内流体的压力差产生驱动力,随着管内流体的流动向前移动,并可携带多种传感器.由于PIG本身没有行走能力,其移动速度、检测区域均不易控制,所以不能算作管内机器人.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管内检测PIG[5]. 这种PIG的两端各安装一个聚氨脂密封碗,后部密封碗内侧环向排列的伞状探头与管壁相接触,测量半径方面的变形,并与行走距离仪的旋转联动,以便使装在PIG内部的记录仪记录数据.它具有沿管线全程测量内径,识别弯头部位,测量凹陷等变形部位及管圆度的功能,并可以把测量结果和检测位置一起记录下来. 70年代以来,石油、化工、天然气及核工业的发展为管道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而诱人的前景,而机器人学、计算机、传感器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也为管内和管外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日、美、英、法、德等国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日本从事管道机器人研究的人员最多,成果

浅谈火电厂汽轮机tsi系统的调试

浅谈火电厂汽轮机TSI系统的调试 浅谈火电厂汽轮机TSI系统的调试 摘要:汽机TSI系统是用来测量汽机本体的位移、振动、转速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监视的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TSI系统调试目的及主要调试项目,并对TSI系统的调试程序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火电厂;TSI系统;探头;调试 一、TSI系统调试前期的准备工作 1、收集设计图纸和设备资料。主要包括:TSI系统的接线图和设备布置图,TSI系统的逻辑图和组态图,TSI系统的硬件说明书。 2、参加新控制设备的技术培训,对新技术和设备进行调研 3、到现场熟悉热控设备和热力系统 4、准备调试用仪器设备。 二、试验目的及项目 1、调试目的: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应能保护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汽机启动、运行和停机过程中,该装置应能指示机组的主要运行参数值,运行中参数越限时应能发出报警、停机信号,并能提供巡测和计算机接口信号。 2、调试项目: (1)硬件检查。对所有引入TSI系统的电缆进行电缆接线正确性检查,进行绝缘电阻检查。检查探头、前置放大器和仪表之间信号是否匹配,在试验室内对探头和前置放大器进行性能试验,检查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现场安装调试。根据厂家给出的原始安装数据,安装人员进行探头的安装,调试人员进行安装检查工作,检查是否安装正确,间隙是否合适。 (3)动态模拟试验及投入。采取在就地模拟一次测量参数的变化进行动态模拟试验。在汽机冲转前投入保护与监视功能。

三、TSI调试程序 1、TSI装置试验室内送电前检查 (1)外观检查,确认各组件和元器件无损坏,焊接牢固,组件插接紧固。 (2)测量并记录探头电阻,电阻值符合厂家要求。 (3)测量并记录输入/输出信号端、电源端、输出接点端的对表壳绝缘电阻,其阻值应大于2MΩ。 (4)按各测量回路要求检查所配探头、延长电缆、前置放大器是否匹配,符合要求。 2、TSI实验室内校验 (1)输入电源要求为220VAC±10%。 (2)按厂家的图纸要求连接探头、前置放大器和仪表间的配线。 (3)检查仪表在电源波动允许范围内,输出变化符合精度要求。 (4)在专用试验台上做探头特性曲线的测试,检查探头曲线斜率、线性范围是否符合厂家要求。填写探头特性检查试验记录。 (5)轴向位移仪表的试验方法,轴向位移探头为涡流传感器。 ① 将探头固定在专用试验台上,连接各个独立测量回路,标记各通道的探头号、延长电缆号、前置放大器号,待安装时配套就位。 ② 根据探头特性曲线,选取间隙电压/位移曲线的线性段中间电压值作为“0”位来调整仪表零点。 ③ 调整仪表满量程在 ?2mm~+2mm。当仪表上、下满量程之间偏差不能满足精度0.5%要求时,适当迁移仪表零点,即改变“0”位间隙电压,重新调整。 ④ 测量记录位移在0.4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的对应值是否满足线性度2.0%要求,误差在全量程范围满足说明书要求。 ⑤ 调整仪表报警值在+0.8mm;-1.25,跳闸值在+1.2;-1.65mm。 ⑥ 上述试验完成之后重新记录位移在0.4mm变化时,仪表上、下变化时各点的对应值,检查是否符合厂家要求。填写向位移仪表检查试验记录。 ⑦ 根据厂家要求确定轴零点位置,从推力间隙推算安装零点电压。

毕业设计--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精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系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题目:芜湖某电厂660MW机组的初步设计 (神华烟煤) 2011年05月南京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绪 论 . (2) 1.1中国电力工业的背景 ............................................ 2 1.2中国电力行业的现状 ............................................ 2 1.3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 2 1.4研究内容 ...................................................... 3 第二章 汽轮机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4) 2.1汽轮机类型和参数 .............................................. 4 2.2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 (6) 2.2.1全厂物质平衡 ........................................... 6 2.3计算汽轮机各段抽汽量D J 和凝汽流量D C ............................ 6 2.3.1由高压加热器H1热平衡计算D 1 ........................... 6 2.3.2由高压加热器H2热平衡计算D 2 ........................... 7 2.3.3由高压加热器H3热平衡计算D 3 ........................... 7 2.3.4由除氧器H4热平衡计算D4 .............................. 8 2.3.由低压加热器H5热平衡计算D 5 ............................ 8 2.3.6由低压加热器H6热平衡计算D 6 ........................... 9 2.3.7由低压加热器H7热平衡计算D 7 ........................... 9 2.3.8由低压加热器H8热平衡计算D 8等 ....................... 10 2.3.9凝汽器热井 ............................................ 10 2.4汽轮机汽耗及功率计算 ......................................... 11 2.4.1计算汽轮机内功率 .. (11) 2.4.2由功率方程式求0D ..................................... 11 2.4.3各级抽汽量及功率校核 ................................. 11 2.5热经济指标计算 .. (13) 2.5.1机组热耗0Q 、热耗率q 、绝对电效率e (13) 第三 章锅炉初步设计 (14) 3.1锅炉介绍 ..................................................... 14 3.1.1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 14 3.1.2设计煤种 ............................................... 14 3.2锅炉整体介绍 ................................................. 15 3.3锅炉制粉系统设计及相关计算 .. (16)

机器人手臂机构毕业设计(论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机器人手臂机构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火电厂集控运行毕业论文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0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题目:生物能发电概述系部:动力工程系专业:火电厂集控运行姓名:张敏班级:07 集控(2)班学号:070302215 指导教师:王祥微教师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题目类型:毕业论文实习报告2010 年5 月7 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1 生物能发电概述摘要: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减少,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被提上日程,而最具费效比的则是生物能。将从生物能的起点、发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关键字:起点发展未来机炉电目录绪论一、生物能的发展1、生物能发展的起点……………………………………….2 2、生物能在我国的发展……………………………………….2 二、国能浚县生物能发电厂机、炉、电1、汽轮机的基本参数……………………………………….3 2、锅炉参数及其辅助设备……………………………………….4 3、发电机的基本参数……………………………………….7 三、生物能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1、生物能的优缺点……………………………………….7 2、生物能的发展趋势……………………………………….8 四、结论1、生物能的巨大潜力……………………………………….9 2、实际与理论的差异……………………………………….9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2 绪论生物能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生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与下列诸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品种、生长周期、繁殖与种值方法、收获方法、抗病抗灾性能、日照的时间与强度、环境的温度与湿度、雨量、土壤条件等,在太阳能直接转换的各种过程中,光合作用是效率最低的,光合作用的转化率约为0.5%-5%,据估计温带地区植物光合作用的转化率按全年平均计算约为太阳全部辐射能的0.5%-2.5%,整个生物圈的平均转化率可达3%-5%。生物质能潜力很大,世界上约有250000 种生物,在提供理想的环境与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最高效率可达8~15%,一般情况下平均效率为0.5%左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所有生物质都有一定的能量,而作为能源利用的主要是农林业的副产品及其加工残 余物,也包括人畜分粪便和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燃料。一.生物能发展1、丹麦生物能的发展20 世纪70 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一直依赖能源进口的丹麦,着手推行能源多样化政策,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发生物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丹麦农作物主要有大麦、小麦和黑麦,这些秸秆过去除小部分还地或当饲料外,大部分在田野烧掉了。这既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又造成生物能源的严重浪费。为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政府很早就加大了生物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力

机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机电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机电毕业范文一: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通讯系统技术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组成、构架及功能进行简要探讨,并分析了高速公 路机电工程通信系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通信系统提供理 论依据。 关键词:高速公路通信;构架及功能;技术应用 0引言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因此,对通信系统的研究有一定难度。为了 降低难度,首先需要把握其本身层次和体系构成,其次是加强对技术的探讨。系统层次可 以分解成软件层、数据层、传输层和业务层,体系则包括设施监管以及资料可靠体系,而 技术在系统运行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和最大的影响比例。得益于以上所述的优质系统和 技术研究,可以使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各个不同的组织架构高效而安全地完成数据转移和报告,同时也优化了整个通讯系统的运转效果。 1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的组成 1.1系统硬件组成 通信系统的构成部分是比较复杂的,且在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都会导致系统瘫痪,主 要包括电源、接入网、交换体系和急电体系等等。电源是为了满足通信系统运行的专业电 源设施,常见的电源规格是采用220V的交流电。除了网路设施之外,这种特殊情况则配 合以电源为48V的直流电。由于电源是为通信系统提供运转动力的基础性物资,必须保证 供电的稳定和安全性。在电源的电缆和管线准备上加强注意,保证通信系统对其提出的刚 性要求。其次是针对接入网的问题。通常所说的接入网是将处于中间位置的网络和另外的 客户网络完整而和谐地进行联合的设施体系。可以说,接入网在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转中恰 如其分地扮演了纽带的角色。其中,整个接入网机构最核心的位置就是接入网OLT了。接 入网OLT可以帮助完成对诸多复杂而重要的通信业务的处理工作。另外,还要谈及通信系 统中的交换体系。交换系统也被称之为程控交换系统,在用户线接入、中继接续、计费以 及管理等工作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模拟中继线和信令是比较常见的连接方式,尤其是 对顶层业务及除此之外的路端连接中作用突出。V5协议是另外一种具有独有特征的连接方法,用于完成对体系整体和接入网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办法使用户线的接入和中继接续 都处于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之中。 1.2系统软件组成 与硬件构成部分相对的是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中的软件组成情况,是指软件等具体 的布置和安排以辅助硬件系统的功用为目的,处于从属地位。在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中,其硬件部分是由电源、交换、接入等体系构成的,这就决定了系统的管理软件是严格按照

智能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2) 1、1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2) 1、2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史 (2) 1、2、1 国外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2) 1、2、2 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3) 1、3服务机器人的特点关键技术 (3) 1、4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1、5本章小结 (4) 第2章、物体检测与报警机器人的总体设计 (5) 2、1概述 (5) 2、2主要组成 (5) 2、2、1 头部旋转机构 (5) 2、2、2 主体部 (6) 2、2、3 电机 (6) 2、3主要技术参数 (7) 2、4、电机的选型 (7) 2、4、1 驱动机构的组成、 (7) 2、4、2 步进电机的选型比较 (8) 2、4、3 步进电机的选型计算 (9) 2、5蜗轮蜗杆传动的选型设计 (11) 2、6电机的效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轴的较核及联件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1、蜗杆轴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2、蜗杆轴上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3、蜗轮轴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4、蜗轮轴上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5、键的较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6、联轴器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驱动机构及其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步进电机的工作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本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论文

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数控机床工作台与控制系统设计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教学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级 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数控机床工作台与控制系统设计 2、学生完成全部任务期限:2016年 6月10日 3、任务要求: 1)进程要求 1)提出选题的初步设想。 2)搜集、整理与毕业设计或论文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资料,扩充查阅范围。 3)分析、筛选已有的信息资料,提出研究设想与计划。 4)向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见附页)。 5)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 6)提请指导老师审阅,并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做进一步修订,装订成册。 (2)成果要求 1)毕业设计应提交设计图纸和相应的说明书。图纸须规范、完整、清晰、正确,格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说明书须规范、详实,应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正文(摘要、正文内容,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书写认真、清楚,字数不少于8000字。主要包括:前言、摘要、正文内容 2)毕业论文应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正文(前言、摘要、关键词,正文内容、结语、参考文献)、附录等;书写认真、清楚,字数以15000字左右为宜。 4、实验(调研)部分内容要求: (1)实验内容与论文题目一致,数据真实。

(2)调研内容详实,调研结论应具备普遍性。 5、文献查阅及翻译要求: (1)参考文献应与论文内容相一致。 (2)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 (3)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滨州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4)翻译文献应与原文内容一致。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汽轮机课设心得总结 经过两个星期的汽轮机课设,对我们而言收获颇丰。整个过程我们都认真完成,其中不免遇到很多问题,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它们,不仅从中熟悉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及流程,而且还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是火电和核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拖动发电机发电。在大型火电机组中还用于拖动锅炉给水泵。 就凝汽式汽轮机而言,从锅炉产生的新蒸汽经由主阀门进入高压缸,再进入中压缸,再进入低压缸,最终进入凝汽器。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内消耗,变为蒸汽的动能,然后推动装有叶片的汽轮机转子,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除了凝汽式汽轮机,还有背压式汽轮机和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可以理解为没有低压缸和凝汽器的凝汽式汽轮机,它的出口压力较大,可以提供给供热系统或其它热交换系统。抽汽式汽轮机则是指在蒸汽流通过程中抽取一部分用于供热和或再热的汽轮机。 在设计刚进行时,我们也参考了从研究生那里借来的《设计宝典Xp》,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只适用于单列级的计算而不适用于双列级,虽然如此,但我们在计算时也参考了其中的部分步骤。我们这次在设计之前又重新温习了《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知识,因为汽轮机的热工转换是在各个级内进行的,所以研究级的工作原理是掌握整个汽轮机工作原理的基础,而级的定义是有一列喷嘴叶栅和紧邻其

后的一列动叶栅构成的工作单元。在第一章第七节介绍了级的热力计算示例,书上是以国产N200-12.75/535/535型汽轮机某高压级为例,说明等截面直叶片级的热力计算程序,主要参考了喷嘴部分计算、动叶部分计算、级内损失计算和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的高效率和增大汽轮机的单机功率就必须把汽轮机设计成多级汽轮机,使很大的蒸汽比焓降由多级汽轮机的各级分别利用,即逐级有效利用,驶各级均可在最加速比附近工作。这一章也讲解了进气阻力损失和排气阻力损失、轴封及其系统,我们也参考了其中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作用与位置。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 数据的处理 这次汽轮机课设我们负责的是数据的处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繁重的工作。接下来就着重说说我们在处理数据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其他组一起根据课本上的计算公式和焓熵表等编了我们汽轮机课设计算所需要的excel表格,这其中将近耗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最后完成时大家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我们看汽

工业机器人设计论文

摘要 在生产过程工业机械手是模拟人手动作的机械设备,它可以替代人工搬运重物或单调,在高粉尘,高温,有毒,易燃,放射性和其他相对较差的工作环境。机器人可用于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抓住并移动工件自动化设备,它是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开发出一种新的类型的设备。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机器人的开发和生产的高科技领域已成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它更促进机器人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能够代替人类完成危险、减轻人类劳动强度、重复枯燥的工作,提高劳动生产力。 本设计是关于三自由度的圆柱形机械手。利用Auto CAD软件对制件进行设计绘图。其包括夹持器、小臂、大臂和底座。明确合理的设计思路,确定了机械手工作原理并对然夹持器、气缸、步进电机、轴承进行了校核计算并附带了简图并对零件的质量、重心、惯性主轴和惯性力矩进行辅助设计计算,可以大大减轻在设计过程中繁琐计算及校核步骤。 关键字:机械手,气缸,校核。

Abstract Industrial manipulator is the mechanical equipment which is us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imulate to the behave of hands with electrical integration. It can carry heavy objects and work in the harsh environment which is high temperature, poisonous ,full of dust, flammable and combustible monotonous and full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 instead of people. Manipulator is a automatic device which is used in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t can carry and move things. It is a new device which is developed in th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 with the widely used of electronic technique especially the electronic computer.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robot has became a new technology which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anipulator. It mak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nipulator with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become easier . Manipulator can complete the dangerous and boring work instead of people. It can reduce labour intensity of people and raise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 This design is a cylindrical manipulator which is related to delta degrees of freedom. It designs and draws the picture with Auto cad software ,it includes holder, a small arm, the big arm and the base. The clear and reasonable thinking determin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manipulator . This also checks and calculates the holder, cylinder, stepper motor and bearing. Apart from this , it contains some pictures and design and measure the quality , barycentre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and force of parts.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complicated calculation and check in the design process. Keywords: robot, cylinder, checking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整理笔记)

火电厂汽轮机设备及运行 0-1 火电厂朗肯循环示意图 1-2 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做功,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2-3 蒸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 3-4 给水在给水泵中升压; 4-1 工质在锅炉中定压加热。(4’-1’+2’-1 为一次再热式汽轮机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汽轮机的分类和国产型号 一、汽轮机分类 (一)按工作原理分 (1)冲动式汽轮机 (2)反动式汽轮机 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比较 1.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和结构特点 ? 反动级的反动度 ? 反动级的汽流特点 级的速度三角形左右对称,蒸汽在两种叶栅通道中流动情况基本(动叶栅用相对坐标系)。因此,静叶片和动叶片可采用同一叶型,简化了叶片制造工艺,且余速利用系数较高,提高了汽机的相对内效率。这样的静叶片和动叶片互称镜内映射叶片。 ? 结构特点 由于叶栅前后压差较大,为了减小轴向推力,不采用叶轮,而是将动叶装在转鼓的外缘上。与此相对应的隔板,也没有大幅面的隔板题,而是一个径向尺寸不大的内环,称之为持环。 反动级动静间的轴向间隙可取得大一些(一般为8—12mm),轴向间隙增大使动叶进口处汽流趋于均匀,降低了汽流对叶片的激振力;且允许较大的胀差,对机组变负荷有利。 而冲动式汽轮机由于动叶入口速度高,一般级内的间隙均取得较小(如5—7mm )。 2. 反动级与冲动级的效率比较 ? 叶栅损失 反动级动叶入口蒸汽速度低,蒸汽在动叶栅中为增速流动,且转向角度小,使附面层增厚 S T

趋势变小,既降低了叶型损失,也减小了端部损失。因此反动级的叶栅损失明显小于冲动级,这是反动级的最大优点。 ?漏汽损失由于反动级采用转鼓式结构,隔板内径较冲动级大,增大了隔板漏汽面积和漏汽量;同时由于动叶前后压差大,所以叶顶漏汽损失也增加。 3.整机的特点 ?喷嘴调节的反动式汽轮机调节级通常采用冲动级,以避免“死区”弧段漏汽损失太大; ?采用平衡活塞来平衡部分轴向推力,增加了轴封漏汽损失,这是反动式汽机的主要问题; ?在同样的初终参数下,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冲动式多。但由于冲动级隔板较厚,所以整机轴向尺寸倒不一定长。 如上汽300MW,35级;东汽冲动式28级。 二)按热力特性分 (1)凝汽式汽轮机(N) 排汽进入凝汽器 (2)背压式汽轮机(B)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一般用于供热,以热定电; (3)调整抽汽式汽轮机(C、CC) 可同时保证热、电两种负荷单独调节 (4)抽汽背压式(CB) (5)中间再热式能提高排汽干度;合理的选择再热压力还可提高平均吸热温度,提高朗肯循环效率。三)按主蒸汽参数分 (1)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6~10MPa; (2)超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2~14MPa; (3)亚临界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6~18MPa; (4)超临界汽轮机主蒸汽压力>22.2MPa 二、国产汽轮机型号 ΔXX——XX——X 例:N600—24.2/538/566 CC50-8.83/0.98/0.118 第二节N300-16.7/538/538汽机简介 亚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 双缸排汽 高压缸:1个单列调节级+11个压力反动级 中压缸:9个压力反动级 低压缸:2×7个压力反动级 给水回热系统:3高加+1除氧+4低加 末级叶片长度:869mm 额定新汽流量:907 t/h 保证净热耗率:7921kJ/kW.h 背压: 4.9kPa(进水温度20 ℃) 给水温度(TRL工况):273 ℃ 2 ×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50%容量的启动及备用电动给水泵 热耗率保证 机组THA工况的保证热耗率不高于如下值:7572kJ/(kW.h) THA工况条件下的热耗率按下式计算不计入任何正偏差值) 汽轮机能承受下列可能出现的运行工况: a) 汽轮机轴系,能承受发电机及母线突然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或线路单相短路快速重合闸或非同期合闸时所产生的扭矩 b) 机组甩去外部负荷后带厂用电运行时间不超过1分钟 c) 汽轮机并网前能在额定转速下空转运行,其允许持续运行的时间,能满足汽轮机启动后进行发电机试验的需要 d) 汽轮机能在低压缸排汽温度不高于80℃下长期运行。当超过限制值时,应投入喷水系统使温度降到允许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