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内部转移价格
- 格式:docx
- 大小:239.86 KB
- 文档页数:18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市场竞争日急剧白热化,许多跨国公司在拓展自身业务以获得更大利益的同时,积极采用转移定价的方式来“扩充”自己的企业“蛋糕”,同时,跨国公司的这种行为也再一定程度上给东道国造成了一定危害。
本文试就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及其对自身和东道国(以我国为例)的一系列影响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转移定价动因;影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主要载体,在国际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伴随而来的加剧的国际竞争中,许多跨国公司在追逐日常经营业务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采用各种避税方式来保留自己的部分利益不被东道国分割,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转移定价的策略。
跨国公司的这一行为,给不同的利益主体造成了不同的利益得失。
一、转移定价的概念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及技术时所规定的价格。
这种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法则的影响,它不是独立各方在公开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而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由总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
“公司内部定价就是对被同一个所有者拥有的企业单位之间所转让的货物和劳务的价值的确定。
它包括贷款利息、劳务费用、租赁费用、货物价格、特许权使用费等的确定,……公司内部价格不必等于内部成本。
它可能远远低于或高于会计成本。
”(引子阿潘和瑞德堡,美国教授)二、转移定价的理论基础---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的基本思想首先由R.H.Coase在1937年提出,P.J.Buckley和A.M.Rugman以及M.C.Casson在R.H.Coase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内部化是指在公司内部建立市场的过程,以公司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市场不完整带来的供需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
2023年高级会计师之高级会计实务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大题(共10题)一、甲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下设A、B、C三个事业部及一家销售公司。
”A事业部生产W产品,该产品直接对外销售且成本全部可控:B事业部生产X产品,该产品直接对外销售;C事业部生产Y产品,该产品既可以直接对外销售,也可以通过销售公司销售。
集团公司规定:各类产品直接对外销售部分,由各事业部自主制定销售价格;各事业部通过销售公司销售的产品,其内部转移价格由集团公司确定。
为适应市场化改革、优化公司资源配置,2015年7月5日,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上半年经营效益评价工作专题会。
有关人员的发言要点如下:(1)A事业部经理:集团公司批准的本事业部上半年生产计划为:生产W产品20000件,固定成本总额10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1万元。
1至6月份,本事业部实际生产W产品22000件(在核定的产能范围内),固定成本为1056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W产品的成本管理,本事业部拟于7月份启动作业成本管理工作,重点开展作业分析,通过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力争消除非增作业,降低产品成本。
(2)B事业部经理:集团公司年初下达本事业部的年度目标利润总额为10000万元。
本事业部本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为:生产并销售X产品的60000台,全年平均销售价格2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1万元。
1至6月份,本事业部实际生产并销售X产品30000台,平均销售价格2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1万元。
目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预计下半年X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将降为1.8万元/台。
为了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利润总额计划,本事业部拟将下半年计划产销量均增加1000台,并在全年固定成本控制目标不变的情况下,相应调整下半年X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控制目标。
(3)C事业部经理:近年来,国内其他公司研发了Y产品的同类产品,打破了本事业部对Y产品独家经营的局面。
本事业部将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将Y产品全年固定成本控制目标设定为2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控制目标设定为1.1万元。
关于我国转移定价的法律规制探讨摘要: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跨国公司在各关联企业业务往来中,运用了各种手段进行避税活动。
转移定价是其中的重要方式。
转移定价严重影响了国际间税收的正常分配秩序,对各国税收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此,我国必须在法律上对其给予必要的规制。
转移定价的特征和方法(一)转移定价的特征转移定价(Transfer Pricing)也称转让定价或转让价格,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各关联企业之间在经济往来中人为确定内部价格,并依此价格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
即他们不是依照市场买卖规则和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而是根据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或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他们之间的收入而进行的产品或非产品转让,以达到少纳税甚至不纳税的目的。
转移定价具有以下特征:转移定价具有隐蔽性。
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内部配置资源的手段,是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劳务、技术等交易价格,这种价格是以跨国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是由少数上层决策人员决定的。
收入与支出的跨国不正常分配。
转移定价使跨国公司的正常经营状况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导致税收权益在国家间转移。
一方面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另一方面却给一些东道国带来了经济损失。
转移定价与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
转移定价与成本相脱节,与市场价格的偏差较大,超出了价格本身的离散范围。
(二)利用转移定价避税的方法跨国公司针对不同的交易对象,一般采取六种方法利用转移定价进行避税。
有形资产销售中的转让定价。
跨国公司内部交易的有形资产在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时,利用非独立成交价格来进行转移定价,达到减轻税负和实现整个经营战略的目的。
固定资产租赁业务中的转让定价。
跨国公司以不转移有形资产所有权的方式将该资产的使用权转移给另一国的关联企业,收取一定的租金,从而达到跨国公司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利用无形资产交易进行避税。
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定比较困难,而且无形资产很少在非关联企业间进行交易,因此,跨国公司一般通过向关联企业收取高或低的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费、许可费来降低或者增加自身利润额,以追求税收负担最小化,来达到避税的目的。
瑞典的索森公司(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制定瑞典的索森公司是比利时最大的化学公司之一、罗吉特公司拥有100%股权的子公司。
为进一步开拓在瑞典的工业“XL —4 ”粘合剂市场,索森公司总经理艾克在由瑞典工厂生产XL —4就近供应市场的建议被否决后,要求母公司把售给索森公司的XL —4的价格降低。
因此,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面临了如何制定转移价格的难题。
一、罗吉特公司的组织结构有40多年历史的罗吉特公司,原来只在比利时本国市场上销售自己生产的化工产品。
现在,它不但在国内的规模扩大了,而且还收购了一些国外子公司,如索森公司。
它拥有21个工厂,盛产8个产品,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吉洛副总裁:国内和总经理总经理:索森公司出口营业部罗吉特公司(斯堪的那维亚)兰伯(英国)艾克生产经理销售经理生产市场调财务应用实验拉伐格奇经理研经理经理室经理图1 罗吉特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罗吉特公司总裁居弗介绍说:“我们的公司是分散经营的,如工业化工产品分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副总裁吉洛必须堆砌盈亏负责。
吉洛手下的分部也采取类似的经营方法,其中之一是兰伯主管的国内和出口营业分部,它在国内市场销售工业化工产品,并出口到国外的子公司。
该部拥有自己的工厂以保证市场供应,在国内也有自己的销售网。
兰伯独立经营这个分部,就象艾克经营索森公司并负责盈亏一样。
”“像罗吉特这样的大公司能从分散经营的组织形式中获得好处。
我们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分工,经理们对自己主管的部门盈亏负责,这样既便于总公司评价其经营情况,又能吸引和鼓励高质量的管理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加独立、更加刻苦地工作。
我们的奖金制度是建立在分部的利润水平基础之上的,这也增加了人们工作的动力。
”二、索森(子)公司的背景情况索森公司崽年前被罗吉特公司收购。
由于它在瑞典的销售量减少、利润下降,罗吉特公司载年前聘用艾克出任总经理。
当时38岁的艾克是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有11年的生产和市场调查的经验。
【案例分析题一】某家制造公司正在考虑将一种新的智能家居产品投放到大多数该类产品由批发商出售并且由他们为零售商供应产品的市场中,整个市场规模大约价值为4400万元(按制造商的价格计算),数量大约为360 000件产品。
公司调查到在该竞争市场中存在市场领先者约占市场份额的30%。
而且在这个竞争市场中零售的购买力也不断增强。
公司将考虑以下2个方案:方案A:生产高价且出售给批发商的产品方案B:生产自有品牌直接出售给零售商的产品市场领先者和该公司实施这两种方案的相关信息如下: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在市场领先者占有市场份额的30%情况下,计算公司实施方案A或方案B要分别获得多少市场占有率才能达到盈亏平衡。
(10分)2.请评估公司的这两个方案的优劣和给出您的建议(10分)指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0号——营运管理第十六条…应充分应用本量利分析、敏感性分析、边际分析等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为营运计划的制定提供具体量化的数据分析,有效支持决策。
知识点: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销售量*(单价—单变)—固定成本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保本状态(1)总收入=总成本(2)贡献边际=固定成本(3)不盈不亏(4)安全边际指标均为零(5)保本作业率百分百•保本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变)•保本额=保本量* 单价•(1)安全边际指标•安全边际量=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率=(销售量-保本量)/ 销售量•(2)保本作业率=保本量/ 销售量•(3)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1•(一)经营杠杆的意义•利润变动率大于销量变动率的现象,称之为经营杠杆。
•(二)经营杠杆系数的计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销量变动率•企业通常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等途径使经营杠杆系数下降,从而降低经营风险。
【案例分析题二】道奇快餐公司在过去的5年里快速增长,已经成长为拥有200家分店的食品连锁公司,在这些分店中,80%是公司特许经营的,而两家直营店A分店和B分店,在所有分店中增长性最好,最近这两个直营分店都在考虑增加新品种“比萨饼”的经营。
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与调整机制二级分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优化取向应着眼于6个方面:一是优化系统内部的资金配置机制,变差额集中配置为全额集中配置,提升资金配置的决策层次;二是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三是完善内部资金价格体系,是对全额集中的上存资金不分种类、期限,以支行为单位设立单一帐户,确定一个档次利率。
把全额配置的借用资金划分为备付资金限额借款、信贷资金借款、内部资金占用限额借款和超限额借款四大类,依据借用资金的不同种类制定差别利率;四是完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效性和缺陷性信息反馈机制;五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调整规程;六是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效应的反干扰机制。
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是制定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的基准,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围绕基准价格上下浮动。
在深入分析内部资金转移机制改革取向和转移价格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筑内部资金转移中的上存资金、借用资金的基准利率和实际执行利率的核定模型,进一步探讨定价模型中主要因素定量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集中配置资金全额借贷制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形成机理定价模型调整机制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实现安全性约束前提下的整体盈利最大化是每一个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
推进这一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性措施,就是对直接影响分权商业银行的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流通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则是一种有效的调控工具。
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改革和正确运用这一调控工具,有效地促进了系统内部资金流向和流量结构的优化,但也存在着资金价格失真、资金运行不畅、调控效能不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暴露已有很长时间,缘何至今未能得以妥善解决?个中原因尽管很多,但根子无非两条:一是内部资金转移的经营理念在行为上还没有根本转变到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无偿划拨和低成本划转意识还没有根除。
二是内部资金转移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模型与灵敏高效的调整机制。
试议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是指在企业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商品、劳务等交易时,确定的价格。
在企业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是常态,内部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对于企业整体经营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内部转移价格往往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
在内部交易中,企业集团内部的各个部门被视为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最大化利润,各部门往往会通过内部转移价格的设置来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导致了部门间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收益偏差,一些高利润的部门通常会将成本转移到其他低利润的部门,这样导致企业整体利润的不公平分配。
其次,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
在现实中,企业集团内部的交易往往不被外部监管,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同时,由于内部交易涉及到的产品、劳务等的特殊性,通常难以进行市场定价。
这样,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通常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缺乏监管和规范,很容易导致价格虚高、成本转嫁等现象的发生。
最后,内部转移价格的不合理会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效益的损失。
内部转移价格的不合理会造成企业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导致产能的闲置和效益的降低。
一些高利润的部门常常会通过内部转移价格的设置来获得额外的利润,导致资源过度集中,而其他低利润的部门则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不仅会损害企业整体效益,还会影响企业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缺乏透明度和规范性以及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损失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集团需要加强对内部交易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公正、合理、透明的内部转移价格机制,确保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和资源合理配置。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内部交易政策、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等途径,推动内部交易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营效益。
内部转移价格是企业集团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易定价,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对于企业整体经营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影响。
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的监管措施一.转移定价概述转移定价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跨国公司各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跨国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交易定价。
它不符合市场交易规律,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是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中利用各国税率高低不一和税法规定各异人为地抬价或压价以达到逃避税收或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转移定价只可能在关联企业内部进行。
彼此独立的企业在交易中,即使互相勾结、虚报价格,以欺骗各部门,也不属于转移定价。
二.转移定价的特点:从转移定价的概念来看,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偏离性。
即转移定价与成本因素的联系较弱,人为地与成本相脱节。
虽然由于搜索成本和价格信息的滞胀性造成市场价格也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但转移定价与市场价格的偏离较大,超出了价格本身的离散范围。
第二,跨国公司的内部资源配置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转移定价对跨国公司内部来说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局部利益变动对总利益最优化的策略,使公司内部的资金与技术等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第三,造成收入与支出的跨国不正常分配。
转移定价的存在使跨国公司的经营情况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导致税收权益在国家问转移。
这一方面给跨国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却损害了一部分东道国的经济利益。
三、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和方法第一,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动机。
这种价格不是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和竞争原则确定的,而是跨国公司从自身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由总公司上层决策者人为确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转移利润,规避所得税,即将利润从高税率国家或地区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或地区,从而实现纳税最小化。
第二,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方法。
一是商品转移定价。
主要是原材料由国外高价购进,又将生产成品低价销往国外,使利润大量地向境外转移,造成我国境内外商企业账面亏损或微利。
二是劳务转移定价。
我国外资企业向境外关联企业无偿或低价提供劳务,同时境外关联企业向我国外资企业提供劳务时提高劳务费,使外商投资企业以支付劳务费的形式向关联企业转移利润。
我国跨国企业如何运用转移定价策略内容摘要:本文从企业角度,阐述了中国跨国企业如何选择转移定价的目标和它们的实现形式,以及转移定价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跨国企业完善转移定价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跨国企业转移定价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经营策略,又称转移价格、转让定价、内部划拨价等,它是指集团内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内部交易价格,这种定价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需要,不受市场正常供求关系的约束。
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跨国企业起步较晚,转移定价策略还不成熟,急需提高其运用水平。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我国跨国企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如何运用好转移定价提出了建议。
确定和选择转移定价的目标及其实现形式减少税负我国跨国企业不能逃税漏税,但可运用转移价格达到合法避税,主要是所得税和关税。
虽然一些国家经济集团内趋于采取统一税率,但与现实还差很远。
各国国际税收政策和税制仍然有很大不同。
集团内部交易主要包括五种:有形商品转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有形资产租赁,无形资产的使用与转让(如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广告),提供服务(如市场营销、法律、税务、保险、培训、担保等),金融交易。
跨国公司在进行这五种内部交易时,采用“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方法,把收益尽可能地转移到低税国中的关联企业,而把支出尽可能地转移到高税国中的关联企业,从而达到避税等目的。
利用“避税地”。
我国跨国企业应远离被OECD列入黑名单的避税地。
有一种“避税天堂”,税率比较低,税收征管透明度高,比如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和瑞士等国家,这些应是我国跨国企业重点考虑的对象。
不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的金额是不同的,直接影响当期净利润的数额。
因此,我国跨国企业财务人员应该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理筹划和安排来节省所得税费用,以求利润最大化。
在关税方面,如果运用转移价格,卖方公司(跨国企业母子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对出售给买方公司(跨国企业内部,所在国关税较高)实行低价,则可以减轻关税的影响。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在商业银行应用的研究王晓龙发布时间:2021-08-03T14:30:35.584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0期作者:王晓龙[导读]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资金在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之间流动时所产生的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内部非独立核算的资金供求双方发生资金转移时所产生的交易价格。
身份证号码:37078419****030312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摘要: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逐步深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对F T P 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建设、资金市场基准利率选择以及市场即期收益率曲线构建等; 第二层面研究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程度下,各商业银行如何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生成适合本行的内部收益率曲线,建立并实施FTP 体系;第三层面则是如何将FTP 运用于商业银行的日常管理、提升商业银行经营业绩。
其中,业界关于FTP 的探索主要集中于第一、第二层面。
第三层面偏重于实践,由于国内银行 FTP的运用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论述较为少见。
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第三层面研究的重要性愈显突出。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经营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运用FTP,为商业银行进一步用好FTP 提供建议。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银行应用引言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资金在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之间流动时所产生的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内部非独立核算的资金供求双方发生资金转移时所产生的交易价格。
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FTP的独到之处在于专业分工和权责对等。
它一方面以集中管理的形式增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向资金提供方(运用方)支付(索取)对价,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业务均衡发展,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工具,FTP被运用于评价绩效、资源配置、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四大目标。
2011年第3期(总第380期)金融理论与实践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应用现状及启示殷鹏飞1,徐景2(1.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200120;2.上海银行,上海200063)摘要:内部资金转移计价(FTP )是商业银行实施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
国内的大型商业银行已在实践中逐步使用FTP,而一些中小银行尚处在探索或尝试建立的过程中。
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FTP 应用的核心功能,包括剥离利率风险、实施分条线考核、指导定价和优化资源配置、适应利率市场化发展需要等四点主要用途,并就FTP 在计价对象、曲线构建、计价方法、转移价格、定价频率、计价工具、组织推进和考核实施等八个方面比较了国内应用的异同。
最后提出关于FTP 实施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031-04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unds Transfer Pricing (FTP)is a kind of important tool for commercial banks’internal man-agement.The large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as been using FTP gradually in practice,however,the same achievement has been limited from some small and medium bank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re functions of FTP’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our important usages,and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with FTP’s eight aspects.Fi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carrying out the FTP were given in the end.Key Words:Funds Transfer Pricing;Commercial Banks;Interest Rate Risk;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收稿日期:2011-01作者简介:殷鹏飞(1979-),男,安徽合肥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定价;徐景(1983-),女,上海人,管理学学士。
转移价格定价方法比较分析李建云倩(广西水电工程局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全球分工,但是这些海外经营企业很少采用转移价格策略,或者是有些企业因为利用不当而受到东道国的制裁。
所以针对这些现象,对转移价格的不同定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以试图达到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有效实施转移价格策略,实现更大利益提供参考的目的。
关键词:转移价格;企业自主定价;受外部约束的协议性定价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内部价格或记账价格,是指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交换商品、劳务、技术乃至借贷资本的价格。
包括产品价格、劳务费报酬、利率、使用费、租金等。
其最大特点是:它不是按照生产成本和正常的营业利润或国际市场供求关系来定价,而是按照子公司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和母公司全球性经营战略,人为地加以确定。
“它可以远低于实际成本,也可以远高于实际成本,在有些情况下,它与实际成本甚至没有直接联系”(J.S.Arpom & L.H.Radeough)。
根据标的物不同,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可以分为有形商品定价方法和无形商品定价方法,由于无形商品的价格可比性差,缺乏可靠的价格基础,因此,其转移价格的制定主要由掌握信息状况,以及双发在谈判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比较复杂,所以本文对无形商品的定价不做讨论,仅重点讨论有形商品的转移定价方法。
对转移价格的不同定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有效实施转移价格策略,实现更大利益提供参考。
一、有形商品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一)企业自主定价法企业自主定价包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法、以市场为基础的定价法、谈判定价法和其他特殊的定价法。
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法(cost based transfer pricing),又称为会计学法,它包括边际成本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变动成本加成法、完全成本定价法和完全成本加成法。
报(呈)告主旨:进料模式下我司内部转移定价问题探讨说明:一、改进料后SDT采用“CPTL-SDT-CPTL”材料及成品购销模式,经营的关联交易性质突出,也决定材料和成品的定价是一个关键问题,定价不仅要考虑SDT 未来的损益和集团整体利润最大化,也应考量大陆转移定价税务监管现状和发展方向,以规避所得税稽查风险。
二、大陆目前对关联方转移定价监管比较薄弱但发展迅速。
法律规章方面,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过<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等规章,2007年又出台了<关于调查单一生产功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纲税情况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转让定价调查分析的通知>等指导意见,2008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专门新增了一章,对企业与关联方的业务往来和关联交易以及其他反避税措施进行了明确,但是这些法律和规章都较模糊且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
日前,国税总局已经就一份名为《关联业务往来相关资料管理办法草案》在业内征求意见,该办法将提出反避税的详细措施,强化对转移定价的监管,预计2009年初出台。
税局实际征管方面,经与公明国税领导沟通,其表示税局当前的监管方式是,稽查部门主要根据企业利润与行业利润背离的状况确定稽查目标,对企业交易价格进行审查,如发现关联交易价格和市场交易价格差异较大,税局会对企业利润进行重新审定并要求补交所得税和罚款,09年新政策出台后,会试行预约定价制度,届时希望于我司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三、税局试行的“预约定价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种转移定价调整方法,其特点是企业与所在地税务管理当局协商、谈判并达成协议,协调母子公司特别是跨国母子公司利润的地区分配问题,由于协议达成是一个谈判可伸缩的过程,达成后3到5年内税局承认企业定价的合理性,所以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利润,又可以规避税务风险,对我司来说是一种协调集团整体利益和地区税务风险的好方法。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管理应用研究闫治【摘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具有分离风险、精细经营、科学管理等优势.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金融形势,为了更加精细地进行经营管理和风险规避十分有必要运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但是目前而言,农村商业银行运用内部紫荆转移定价还有许多阻碍因素,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29【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应用【作者】闫治【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330 引言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金融市场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市场化、信息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许多农村商业银行利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方式改善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1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简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是指商业银行设立资金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的内部定价方式。
1.1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内涵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统一管理管理的管理方式。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通过设定FTP价格,将业务部门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全部放到资金管理中心就行同意管理,可以有效规避总行和分行的信息不对称,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促进银行的长远发展。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分离的重要方式。
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调节,业务部门的利润和成本体现为FTP价格,业务部门只需承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由资金管理中心承担。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每一笔业务的期限、利率的统计和分析,一方面可以清晰地呈现各种每种业务、每个部门乃至每个工作人员对业务部门利润的贡献,从而调整资源配置,激发业务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xxxx\内部转移价格目录[]••••••••••••oo•[]什么是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又称调拨价格,就是指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引起的相互结算、相互转账所需要的一种计价标准。
内部转移价格与和公司的、相关。
一般由进货价格、和利润构成。
内部转移价格是“”的一种形式,而“”是指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形成的。
当然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心的经济责任;测定各责任中心的;科学考核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
[]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第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有利于分清各的成绩和不足;第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公平合理,避免主观随意性;第三制定内部转移价格要为供求双方自愿接受。
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主要包括:、、、、、、等。
[]内部转移价格的形式目前,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计价基础,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以市场为基础的转让定价在存在的市场条件下,一般采用。
采用市场价格法可以解决各部门间可能产生的冲突,生产部门有权选择其产品是内部转移还是卖给外部市场,而采购部门也有权自主决定。
如果与市场价格偏离,将会使整个公司的利润下降。
比较客观,能够体现的基本要求,但市场价格容易波动,在我国现阶段,能力较低,市场价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受影响,甚至有些产品无市场价格作为参考,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有很大的限制。
成本为基础的转让定价它包括、、加等方法。
这里的成本,不是采取公司的而是,以避免把转出部门中的低效率和浪费转嫁给转入部门。
这种方法应用简单,以现成的数据为基础,但的制定会有偏差,不能促进企业控制,容易忽视竞争性的供需关系。
还有一类是位于市场定价和成本定价之间,即采用。
协商价格是以外部市场价格为起点,参考独立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无关联的第三方之间发生类似交易时的价格,共同协商确定一个双方都愿意接受的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协商价格在各部门中心独立自主制定价格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供需双方的利益。
这种方法运用恰当,将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存在质量、数量、、甚至市场的经济水平的差别使得与市场价格直接对比很困难。
同时它还有一些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一个通常拥有许多秘密信息,可能利用其他部门经理获利;二是业绩指标可能由于部门经理的协商谈判技巧而扭曲;三是会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资源。
[]几种常用的内部转移价格一、市场价格以市场价格定价相当于在企业内部引入,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各个利润(投资)中心的。
对于“出售”部门:按市场价格转移半成品是其形成部门利润的必要条件。
对于“购入”部门:易于计量其对企业整体利润所做的贡献,同时,也有助于半成品和劳务的内部转移或外购的决策。
优点:“购入”的责任中心可以同向外界购入相比较,如内部转移价格高于现行的市价,它可舍内而求外,不必为此而支付更多的代价;“出售”的责任中心也是如此,应使它不能从内部单位比向外界出售得到更多的收入。
这是正确评价各个的一个重要条件。
换言之,也就是在企业内部引进市场机制,使其中每个利润中心实质上都成为独立机构,各自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发挥生产经营主动性,最终再通过利润指标来评价与考核它们的经营成果。
二、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从企业整体的决策角度来说,的制定应根据卖方的利用情况。
如果卖方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利用(闲置),可以按变动成本转移;无闲置生产能力的卖方应以市场价格制定转移价格。
以作为转移价格的主要问题是:(1)这种转移价格会使“购买”部门过分有利;(2)由于对责任中心只计算变动成本,因而不能利用和对该中心负责人进行,因而只能限用于;(3)如果简单地将一个责任中心的变动成本转移给另一责任中心,将不利于激励成本中心经理。
为此,可以采用“变动成本加一笔补偿”的办法来制订转移价格。
可供选择的成本定价有: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以为基础的转移价格、以或标准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
1.以为基础的转移价格缺点:采用完全成本制定转移价格不一定会使公司。
优点:(1)这些成本信息可从公司记录中找到;(2)它使卖方获得贡献毛益等于完全成本超过变动成本的差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卖方进行内部转移;(3)与变动成本相比,如果转移的产品需要开发、设计工作,而这些成本被包含在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完全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到这些间接费用。
2.成本加成制定转移价格这里的成本可以是变动成本,也可以是完全成本。
在半成品无外界市场,或者无法及时取得的市场价格时,一般普遍采用的价格替代市场价格。
3.实际成本或标准成本如果以实际成本作为的基础,卖方部门任何差异或低效率都会传递给买方部门。
分离这些差异对买方部门是个复杂的问题。
因此,在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方法中,常常采用标准成本作为转移价格定价的基础。
三、双重内部转移价格定义:所谓,是指对产品(半成品)的供应和耗用单位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采用的原因:必要性:当转移价格的定价在交易过程中没有给卖方部门带来利润时,转移价格的定价将起不到鼓励卖方部门从事的作用。
因此,为了较好地满足买卖双方在不同方面的需要,激励双方在生产经营方面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采用双重的内部转移价格来取代单一的内部转移价格。
可能性:转移价格主要运用于业绩评价和考核,因而双方采用的价格无需一致,当然,在计算企业的总成果时,应扣除由双重内部转移价格之差所形成的“内部利润”。
采用双重内部转移价格的具体办法:1.将以内部交易为主的卖方部门设计为一个。
由于成本中心的经理一般只对成本,而不对收入负责。
因此,转移价格定价不影响对部门经理的业绩评价。
而买方部门则作为一个利润中心。
2.一个既有又有的供应中心,当经理有定价权时,确定为利润中心,当经理无定价权时,将其内部交易确定为成本中心。
这样,评价外部交易的业绩时,可以把这个中心看作利润中心,评价内部交易的业绩时,则将其看作成本中心。
采取双重转移价格定价方法的优点:能够使卖方部门获利而买方部门仅负担成本,或者卖方部门以成本加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而买方部门只支付该产品的成本部分,差额可以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的账户中。
这种方法为买方部门留下成本数据,且通过转移价格向卖方部门提供了利润,这就会鼓励内部交易活动。
四、协商转移价格定义:以正常的市场价格基础,定期进行,确定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价格,称为协商的市场价格。
优点:协商的转移价格可以使部门经理如同独立公司的经理那样从事管理,从而保留了部门经理的自主权。
缺点:(1)在协商过程中可能会浪费经理人员的大量精力,而衡量业绩的也许取决于经理的协商能力,而不是从对公司最有利的角度考虑,从而达不到目标的一致性。
(2)采用协商的转移价格可能发生公司的最高管理当局直接干预转移价格的定价情况。
这将使部门经理丧失自主权,削弱的优势。
不过,当转移价格的定价问题不经常发生时,直接干预的好处也许会超过其成本。
五、的分配共同成本:主要指的是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这些服务使各生产部门,包括企业的管理部门共同受益。
传统的共同成本分配方法的不足:【案例分析】某公司1月份实际发生维修成本21 000元,实际维修小时共20 000小时(为第Ⅰ生产部门和第Ⅱ生产部门各维修10 000小时)。
据此,1月份分配给各有关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可计算如下:分配率=21 000÷20 000=1.05(元/时)应分配给第Ⅰ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10 000×1.05=10 500(元)应分配给第Ⅱ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10 000×1.05=10 500(元)2月份实际发生维修成本19 000元,实际维修小时共16 000小时(其中为第Ⅰ生产部门维修10 000小时,为第Ⅱ生产部门维修6 000小时)。
据此,2月份应分配给各有关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可计算如下:分配率=19 000÷16 000=1.一八75(元/时)应分配给第Ⅰ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10 000×1.一八75=11 875(元)应分配给第Ⅱ生产部门的维修成本:6 000×1.一八75=7 125(元)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维修成本的分配,不能明确区分经济责任,正确评价和考核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果。
改用所谓“二重分配法”克服传统分配方法的缺点,一律按预计分配率分配。
[]内部转移价格的运用我国比较薄弱,水平不高,市场发展不完善,也没有完全放开。
因此,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情况和经验,必须与我国特有的经济水平相关联。
根据企业所处的、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部门的目标来选择适当的内部转移方法。
目前,在内部转移价格方面,国内采用的比较少,但也有运用比较成功的企业,比如我国钢铁行业中的邯郸钢铁厂、在过去就运用得很成功。
钢铁行业是多流程、的行业,生产工艺环节实行高度集中的。
企业所采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应用广泛的是邯钢模式,即采用“模拟市场价格、实行”作为半成品的转移价格。
攀钢从投产开始就制定了内部转移价格。
由于市场变化很快,攀钢对内部转移价格进行了多次调整。
攀钢现行转移价格管理制度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经过多次完善而逐步形成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产品(半成品)转移价格,、转移价格,转移价格,劳务(收费)价格。
其中,备品备件转移价格按照进行,其余由制定明确的价格。
可见我国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不应照抄照搬,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完善和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促使内部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公司。
[]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一)合理界定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内部转移价格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可以确定转移产品或劳务的价值量。
这些价值量既标志着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责任中心经济责任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接受产品或劳务的责任中心应负经济责任的开始。
(二)有效测定各责任中心的。
各责任中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资金。
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内部转移价格确定一定时期内各责任中心的资金流入量和资金流出量,并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集团资金周转的需求,合理制定各责任中心的资金占用量。
(三)科学考核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
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责任中心可以根据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及内部转移价格计算本身的“”,并可根据各生产耗费的数量及内部转移价格计算本身的“支出”。
[]内部转移价格的影响转移定价对于有关分部和公司整体都会产生影响。
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分部业绩评价的影响转移产品的价格会影响购买方分部的成本和销售方分部的收入。
这样双方的利润都受到了影响。
由于利润是业绩评价指标的基础,因此转移定价常常成为极其敏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