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知识点

《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知识点

《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知识点
《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知识点

《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

第一讲情绪、情商和情绪管理

一、情绪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反应。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反应。

情绪一般可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

人的基本情绪主要有:快乐、温情、惊奇、悲伤、厌恶、愤怒、恐惧、轻蔑、羞愧等。

情绪与情绪化的区别:

可控的喜怒哀乐叫情绪,是正常的!

不可控的喜怒哀乐叫情绪化,是不正常的!

情绪的作用:

1.情绪是心灵启示。

2.情绪是生活动力。

3.情绪是人生色彩。

4.情绪是催化剂。

常见的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恐惧、愤怒

主要的负面情绪:自卑、嫉妒、悲观

二、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1.情绪影响幸福指数。

2.情绪影响人的心理。

3.情感、情绪、情商关系密切。

4.做自己的情绪调节师

散散步,用繁忙工作转换

5.不做情绪的奴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是靠智商,80%是凭借情商获得的。

三、情商

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个指标,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等。

非常聪明不等于成功

智商高未必能够获得成功与幸福

情商的基本内容:

自我觉察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体察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情商内涵:

了解自身情绪、处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了解他人情绪、良好人际关系

自我激励能力:

自我激励是指引和推动自己去达到目的的能力。(罗森塔尔实验)

情商(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情商的本质:品行和智慧修养的结晶。

四、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是调整,不是压制或去除)

(关键中的关键就是淡定二字)

第二讲如何缓解压力

一、职场压力的来源

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压力源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和个体对它的反应。

当你认为处理事情所需的能力超越你所拥有的能力,你便感到有压力。

人的忧虑烦恼源于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专业技术人员压力来源于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社会因素与个人需求冲突、竞争因素、个人因素、人际关系、身体状况等。

1.压力从自己身上找

2.压力源于你的思想

3.其它压力的影响

二、直面工作压力

1.调整自己的心态

2.变压力为动力

3.给竞争压力分分类

主观压力和客观压力

竞争的客观压力包括:

舆论压力、亲情压力、地位压力、财务压力、法律压力

三、提高竞争意识

1.善待别人,善待自己

2.竞争要有风度

3.挑战竞争压力

4.竞争要有平常心

第三讲做情绪的环保人

形容工作压力大的句子:

1.我不辛苦,只是命苦。

2.我得到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

3.我们的宗旨是:为人民币服务!

4.我说:要有上班以外的生活!于是,老婆告诉我这个可以有。于是:我有了加班!5.繁忙的生活简直让人疲惫,几乎要人窒息。看着人们上学的上学,工作的工作,就像傻子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工作压力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病!

第一节学会调适压力

一、是工作就有压力

过度压力,烦恼产生。

积极心态——消除压力;

消极心态——不会战胜压力。

经常烦恼的人易患慢性疲劳综合症

驱除烦恼的方法:

1.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2.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3.懂得社会和人生变化的辩证关系。

二、承担有益进步的压力

运动研究证明:一切进步都来自于压力的刺激。

著名的压力心理学家塞勒指出——“没有压力就等于死亡”

三、用行动来对抗压力

如果一味地躲避压力,你的一生将碌碌无为。

找到压力源,立即行动,反它消灭,找到你自己,过你想过的生活,你的人生将更加灿烂。

四、把压力对号入座

研究表明:大约60%的人发现自己工作有压力却没有采取任何对付压力的措施。

重压下思维混乱常会使压力造成的后果更加恶化。

第二节积极主动战胜压力

大脑条件反射会使我们的身体在遇到突发危险时能做出迅速的反应。当外界对身体有所要求,或是身体感到威胁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迎战或逃避的反应。

一旦身体受到威胁,全身警报就发动起来。

当你参加一个你十分不情愿参加的宴会时,你的身体也同样出现“迎战或逃避”反应。

当你需要去参加不情愿去的晚宴时,这种“迎战或逃避”反应的发动就会消耗不必要的体力。

一、战胜压力会给你带来什么

据调查,有75%的疾病是因为压力而来的。当你处在压力中,免疫系统就会受到抑制,因而就会增加疾病对你的侵害。

长期承受压力,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导致精神崩溃。日常生活上的小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断积累,当这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重重压力下的人看到的是一个灰色的世界。

战胜压力,就相当于给心灵来一个大扫除,把积压在心里的那些杂乱无用的东西除去。在清新心灵状态下看世界,就是乐观、积极、快乐、和谐、有希望的。

压力具有两面性,有反面的意义也有积极的意义。

适当的压力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工作效率。适当的压力不仅不会妨碍工作,反而有正面的帮助。

二、找到你减压秘方

1.玩具减压法

2.香所治疗

3.洗澡解愁

4.音乐治疗

5.户外活动

6.阅读治疗

7.影视治疗

8.按摩治疗

三、用休息来减轻压力

任何机体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都会面临崩溃状态,这时休息是最有效的办法。

休息的规则“在你感到疲倦之前”

1.定期休息远比一天中的一次长时间休息好的多。

2.小憩一下也能收到休息的功用。

小憩是指仅持续10到60秒的休息。

3.养成固定的就寝习惯,有助于保持你的生物钟。

四、用运动对抗压力

运动的功能:

每天适量的运动,可以增进心脏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延迟老化的现象,增加输送氧气至身体各部位的能力,强化心肌,消耗热量,并减低脂肪蛋白和血清胆固醇。

运动的心理好处: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

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点整理 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法人与跨国公司 2、国家与单独关税区 3、国际经济组织 三、国际商事惯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四、《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的适用范围 (一)公约适用的主体范围 (1)货物的买卖必须具有国际性。 (2)买卖合同与公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缔约国具有公约所规定的某种联系。(二)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 公约适用的客体范围是“货物买卖” (三)公约排除了以下几种买卖: (1)以直接私人消费为目的的买卖; (2)拍卖; (3)依法执行令状或法律授权的买卖; (4)公债、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和货币的买卖; (5)船舶、气垫船和飞行器的买卖; (6)电力的买卖。 五、贸易术语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FOB CIF CFR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FCA CIP CPT 其它贸易术语: EXW DDP

附: FOB——船上交货、装运港、适用于海运、装上船时风险转移 CIF——“成本+运费+保费”、目的港 CFR——“成本+运费”、目的港 FCA——货物承运人、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货交承运人风险转移 CIP——运费、保费付至 CPT——运费付至、目的港 EXW——工厂交货 DDP——完税后交货 六、要约的构成要件(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1、是一个订立合同的建议; 2、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发出; 3、应具有“十分确定”的内容; 4、应表明一经对方承诺即受约束的意思。 七、要约的撤回与撤销 1、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得予撤回,如果撤回通知于要约送达之前或者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2、撤销,指要约送达受要约人生效以后,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要约人将要约取消,时期效力归于消灭。(公约第16条规定,在订立合同之前,要约得予撤销,如果撤销通知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送达受要约人。可是如果要约写明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它方式表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或者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而且受要约人以奔着对该要约信赖行事,则要约不可撤销。) 八、承诺的构成要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资料讲解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

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练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平方米20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450平方分米=平方米

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 白色沉淀:CaCO3、BaCO3、Mg(OH)2、Al(OH)3、Zn(OH)2、AgCl、BaSO4(其中仅BaSO4、AgCl是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Ca(OH)2、CaSO4、Ag2SO4 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S (7)氢硫酸:H 2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苏打: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NaHCO3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CH3OH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 (17)氨气:NH3(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 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4、常见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 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 B、黄色固体:硫粉(S) 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 .5H2O D、蓝色固体:胆矾CuSO 4 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锰酸钾K2MnO4 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m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及应用(自考)

2017年总结国际经济法概论识记重点(自考) 第一章:第一节,领会 1.国际经济法的对象2.国际经济法的范围3.国际经济法的特征应用:国际经济法为什么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法学部门? 第二节,领会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2.国际经济功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领会,1.国际惯例2.联大规范性决议的效力 第四节,领会,1.公平互利原则2.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第一节,识记,1.跨国公司的概念。 应用:分析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1.单独关税区。2.国家行为原则。 应用:简析国家及其财产豁免问题 第三节,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世界银行集团3.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章:第一节,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概念2.国际商事惯例3.国际商事条约4.国际商事法律重述 5.FOB、CIF、FCA等主要国际贸易术语。 应用: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2.涉及FOB、CIF、FCA解释的案件分析。 第二节,1.要约2要约的撤销 3.承诺 应用:1.要约的有效撤销 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1.品质担保义务2.权利担保义务3.风险转移 应用:风险转移是否完成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1.根本违约 2.解除合同3损害赔偿 应用:1.中国《合同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违约救济上的异同2.根本违约案件分析。 第四章:第一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概念2.提单3.海运单 应用:1.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的责任2.运用《海牙规则》等使用法分析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案件。 第二节,1.航空货运单 2.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运用《蒙特利尔公约》分析国际航空运输案例。 第三节,1.国际铁路运输合同的概念2.国际公路运输合同的概念。 应用:1.运用《国际货协》分析国际铁路货物运输案例 2.运用《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公约》分析国际公路货物运输案件。 第四节,1.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2.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概念3.网状责任制4.统一责任制应用:分析多式联运案件。 第五节,1.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2.可保利益 3.共同海损 4.单独海损5.单独费用应用:分析海上保险案件。 第五章:第一节,1.国际贸易中的汇票。2.汇票行为,尤其是出票、承兑和支付。 应用:1.汇票行为的实际操作。2.汇票案件分析。 第二节,1.汇付的概念和类型。2.托收。3.承兑交单 4.付款交单 应用:托收案件的分析。 第三节,1.信用证的概念。2.信用证的分类。3.信用证的内容。 应用:分析信用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信用证案件的分析。 第六章:第一节,1.授权条款应用:关于GATT最惠国待遇或者国民待遇的案例分析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方向与位置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知识速记口诀:南北相对,东西相望; 东、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东、南之间是东南方向; 西、北之间是西北方向; 西、南之间是西南方向。 在解决方向问题时,可以利用方向板辨认方向,从而确定各个物体的位置,再根据各个物体的位置绘制方位图。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西南跟东北相对。 4、我应该能够:

?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具体情景中的其余七个方向. ?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学会看简单的路线 图。 5、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 ?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 西边落下; ?小明早上面向太阳时, 他的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吹东南风时, 红旗往西北飘, 吹西北风时, 红旗往东南飘。 6、指南针一头指着南方,一头指着北方;月亮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二、解题的关键 1、看清方向标; 2、明确中心点; 3、找出隐含的方向信息。 例:“小猫在小狗的()方”,“()在小狗的东面”,是以小狗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小猪在小马的()方”,“小马的()方是小猪”,是以小马家为中心点,画出方位坐标,确定方向。

我的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2、肖华面向东方站着,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三、重要例题: 1、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右面是(),左面是()。 2、地图是按(),(),(),()的方位绘制的。 3、晚上你可以用北斗星来辨别方向,因为面向北斗星时前面就是(),后面就是(),左面是(),右面是()。 4、指南针一端指向(),一端指向()。 5、吹东风时,烟囱冒出的烟往()面飘;刮南风时,小树向()弯腰。 6、上学时,小军从家向东走到学校;放学时,他应该从学校向()走到家。 7、我家在学校的东面,学校就在我家的()。 8、西风是从()吹向()。 9、我的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我的左面是西,右面是东,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10、肖华面向东方站着,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 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 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粗盐 C、纯水 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最新整理)

第一章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一)确定方向的方法 1、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傍晚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方 2、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3、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 4、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5、生活常识 ①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ft、东岳泰ft、南岳衡ft、西岳华ft、北岳恒ft。 ②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③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二)根据确定的一个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确定其它方向 (三)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 先确定好观察点,把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要注意选取的是哪个物体作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看懂地图 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来确定甲 的什么方向是什么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一)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 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 的路线。 (二)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

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汇总电子版本

内能与热机的知识点 汇总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3)内能的大小不影响机械能,而机械能的大小也不影响内能,但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 5、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W=△E)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2)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将能量向低温物体传递,直至各物体温度相同(即达到热平衡)。 (3)热传递的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4)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5)热传递过程中: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6)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焦耳。 3、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 由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热量与热值

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20*1’+多项选择题10*2’+简答题3*5’+论述题2*15’案例分析题1*15’ 1.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综合的、新兴的法律部门。 2.国际经济法的特征201410 5’201604 5’ ◆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国际组织,也包括分属于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调整的对象:包括国家与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的私人间以及国家与他国国民间的经济关系 ◆渊源: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而且包括各国国内有关法律法规。 3.国际经济法的历史发展: (1)国际商事法律规范的发展:市民法和万民法(调整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 (2)国家经济公法的产生与国际协调(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内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化) ◆资本输出与跨国公司的产生于发展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间经济矛盾的加剧和尖锐化 (3)普遍性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国际经济立法的发展 ◆普遍性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的产生。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构成国际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标记国际社会进入了用多边条约调整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新阶段。 ◆新独立国家的兴起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区域性和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4.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国际法方面的渊源:国际经济条约;国际惯例;联大规范性决议 (2)国内法方面的渊源: ◆统一制:制定的国内经济法统一适用于涉内与涉外各种经济关系。如,美、英、德、日本 ◆分流制:调整一般民事法律关系的民商法仍实行统一制,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则内外分流。发展中国家。 5.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该原则 201504 15” ◆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国家有权对其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国家有权将外国财产收归国有或征收。 (2)公平互利原则:公正平等和公平合理。互利是指照顾到有关各方的利益。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只有承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合作,才能保证所有国家的发展。 6.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具有一般的法律能力;具有能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的权利能力或资格 (2)法人:取决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确定法人的国籍标准:成立地说;住所地说;控制说;符合标准说。各国承认外国法人的方式:一般许可制(英、美);特别许可制(奥地利、中国、原苏联);相互承认制。我国采取特别许可说制。 (3)跨国公司:特征:跨国性;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公司内部的相互联系性。法律地位:国内法人;跨国公司没有根据自己的意思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也没有直接承担国际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位置与方向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位置与方向: 【知识要点】 1.记忆方向的儿歌: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东西南北,认清方向。 2.根据一个方向确定其它七个方向: (1)南与北相对,西与东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2)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排列。 3.地图通常是按“绘制的。(书:练习一第3、4题;) 4.了解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 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书:习二第2题。) 5、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书:p5和p9的做一做)(3)综合性题目:给出路线图,说出去某地的走法,并根据信息求出所用时间、应该按什么速度行驶、或几时能到达、付多少钱买车票等等。 6.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7.并能看懂地图。(p4例2:知道建筑或地点在整个地图的什么方向,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8. 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生活中的方向常识: (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 (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一、填一填。 1、早上,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3、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黄昏,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5、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的()部。 6.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方。 7.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二、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B.不一定C.不会 三、解决问题。 1、三个小朋友都从家出发去看电影,请你根据下图填一填。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绝对全,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 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 热量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 低温物体吸收热量, 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 Q 表示,单位是焦(J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 1000J 。 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 1kg 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 Q=qV 7. Q 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 , q 表示热值,单位是焦 /千克(J/kg或焦 /米 3(J/m3 ; m 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 ; V 表示体积,单位是米 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 q 氢 =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1.4×108J 。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 c 表示,单位是:焦 /(千克? ℃ ,符号是:J/(kg? ℃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 c 水=4.2×103J/(kg?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J 。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吸=cmΔt (Δt=t-t0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 放=cmΔt (Δt=t0-t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 4.能综合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1.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八个方向。 2.能用八个方向描述平面图中物体所在的位置。 3.根据路线图介绍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具体内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在地图上辨认东、南、西、北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侧是南,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 2.观察点不同,描述物体方向的叙述语言也不同,即观察点不同,相对应的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不同。 辨认东南、 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先找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他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看简单路线图(八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标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 1不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正确地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例题1】根据给出的北方,标出其他三个方向。 错误答案: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根据给出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的知识掌握不准确。

2021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本文整理了中考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的化学性质 (1)分解2H2O=通电=2H2↑+O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原子的定义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 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 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物质的变化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 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 生物理变化时 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 子被破坏,分子 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 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 空气中的氮气 通常情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 呼吸,较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 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 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 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①俗名:食盐。②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③用途:a、调味品,b、配制生理盐水,c、工业原料,d、工业上用来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e、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 (2)碳酸钠(Na2CO2):俗名:纯碱、苏打;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 洗涤剂。 (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用途:在食品工业上用作食品添加剂, 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