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3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4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设标准溶液(滴定剂)中的溶质B与被滴定物质(被测组分)A之间的化学反应为:aA + bB = cC + dD反应定量完成后达到计量点时,b mol的B物质恰与a mol的A物质完全作用,生成了c mol的C物质和d mol的D物质。
完全反应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量相等。
溶液稀释前后,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会改变C浓V浓=C稀V稀二、滴定分析法计算实例1.标准溶液的配制(直接法)、稀释与增浓的计算基本公式:例一已知浓盐酸的密度为1.19g.mL-1,其中HCl含量约为37%。
计算:(1) 每升浓盐酸中所含HCl的物质的量和浓盐酸的浓度。
(2) 欲配制浓度为0.10mol. L-1的稀盐酸5000mL,需量取上述浓盐酸多少毫升?已知:M HCl=36.46 g.mol-1C 浓⨯V 浓=C 稀⨯V 稀12⨯ V 浓=0.10⨯5000V 浓=41,67ml例2:现有HCl 液(0.09760mol.L -1)4800mL, 欲使其浓度为0.1000mol.L -1,问应加入HCl 液(0.5000mol.L -1)多少?(C 原⨯4800)+0.5000⨯V 加=0.1000⨯(4800+V 加)V 加=28.8ml2. 标定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基本公式:例1:用Na2CO3标定0.2mol.L-1 HCl 标准溶液时,若约使用25mL 左右滴定液,问应称取基准Na2CO3多少克?已知: M (Na2CO3)=106.02/2=53.01g.mol-12HCl + Na2CO3 = 2 NaCl +CO2 +H2OC HCl⨯V/1000=m/M(Na2CO3)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物质0.4925克,标定NaOH溶液,终点时用去NaOH溶液23.50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M例2:要求在标定时用去0.10 mol.L-1 NaOH溶液20~25mL,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多少克?,如果改用草酸(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从计算结果能看出什么结论?已知:M(KHP)=204.22 g.mol-1,M(H2C2O4.2H2O)=126.07 /2=63.035g.mol-1解: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P)为基准物质,其滴定反应为:KHP + NaOH = KNaP + H2O即C NaOH⨯V/1000=m/M(KHP)M= C NaOH⨯V ⨯M(KHP)/1000=0.10⨯20⨯204.22=0.408 V=20 m KHP=0.10 ⨯20⨯204.22 /1000=0.40gV=25 m KHP=0.10 ⨯25⨯204.22/1000 =0.50g因此,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的称量范围为0.40~0.50g若改用草酸(H2C2O4.2H2O)为基准物质,此时的滴定反应为: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即V=20 m H2C2O4.2H2O =.10 ⨯20⨯126.07/2000=0.13gV=25 m H2C2O4.2H2O =0.10 ⨯25⨯126.07/21000=0.16g因此,草酸(H2C2O4.2H2O)的称量范围为0. 13~0.16g结论由于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的摩尔质量较大,草酸(H2C2O4.2H2O)的摩尔质量较小,且又是二元酸,所以在标定同一浓度的NaOH溶液时,后者的称量范围要小得多。
第1篇一、概述化学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剂与被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滴定剂消耗的量来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以下为化学滴定的基础操作规程。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了解实验原理:熟悉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滴定剂的浓度和被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2)选择合适的滴定方法: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滴定方法,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
(3)配制滴定剂:按照实验要求,准确配制滴定剂,并标定其浓度。
(4)准备待测溶液:根据实验要求,准确配制待测溶液,并保证其稳定性。
2. 滴定操作(1)装液:将滴定剂和待测溶液分别装入滴定管和锥形瓶中。
(2)滴定:缓慢滴加滴定剂,边滴边振荡锥形瓶,使滴定剂与待测溶液充分混合。
(3)观察终点:根据实验要求,观察滴定终点,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记录数据:记录滴定剂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3. 结果处理(1)计算滴定剂消耗的摩尔数: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滴定剂消耗的摩尔数。
(2)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3)评估实验结果:检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重复性、回收率等。
三、注意事项1. 滴定剂和待测溶液应充分混合,确保反应完全。
2. 滴定过程中,滴定剂应缓慢滴加,避免过量。
3. 观察终点时,注意观察颜色变化、沉淀生成、气体产生等。
4. 记录数据时,确保准确无误。
5. 保持实验环境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6. 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四、总结化学滴定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其基础操作规程对于进行准确、可靠的实验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规程,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验要求,灵活调整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2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化学滴定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学实验室中,使用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的操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熟悉滴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滴定过程注意事项
1. 要先标定溶液的浓度:在做滴定实验之前,必须先用标准物质标定溶液的浓度。
2. 滴定仪器要洁净:实验室中使用的玻璃器皿(如量筒、瓶子等)和滴定管必须保持干净和干燥,以避免可能影响滴定结果的任何杂质。
3. 要注意室温:理想食醋的标定必须在室温下完成。
在冬季需要增加一些温度来保持室温,这确保了无误差滴定。
4. 准备样品移液管:当使用玻璃移液管时,必须仔细拖拽样品移液管,以确保管内没有气泡或液体残留。
5. 混合反应液之前应注意:在将试剂加入样品中之前,必须将样品溶液彻底振荡,以确保样品达到均匀的化学反应状态。
6. 滴定时应慢慢滴加:在滴定过程中,应该慢慢滴加试剂,并在每次添加试剂后摇晃反应器,以使试剂充分混合。
7. 滴定结束后要反应一段时间:在实验完全结束之前,必须等待化学反应达到平衡。
8. 记录数据时要精确:滴定过程中记录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必须记录滴定试剂添加量以及相应的滴定体积,这样才能正确计算样品的化学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