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介绍(11月版学术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0.66 MB
- 文档页数:87
中药配方颗粒专家经典处方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1) 感冒初期:主要表现:鼻塞流清涕头痛咽喉不适咳嗽发热恶寒等。
处方:荆芥1袋薄荷1袋金银花1袋用法:每日一剂,分两次开水泡服。
首日加倍,连服3天。
注;荆芥: 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
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能镇痰、怯风、凉血。
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薄荷: 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
金银花: 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
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效果显著。
三药均具气味芳香,共奏开窍解表,驱邪解毒。
加减:恶风恶寒者,加:防风,咳嗽有清痰者,加:法半夏;发热恶寒者,加:柴胡,发热不恶寒者,加:板蓝根;头痛恶风者,加:羌活,川芎.(2) 感冒后期:主要表现:咳嗽、吐痰、咽喉不适、头痛处方一:荆芥1袋前胡1袋僵蚕1袋桔梗1袋百部1袋甘草1袋用法:每日一剂,开水泡服,每日两次,首日加倍感冒后期咳嗽(感冒后期反复、久治不愈的咳嗽)处方二:党参1袋生姜1袋蜂蜜30g.用法:痰多气逆加:化橘红,微喘加:胡桃肉,便秘加:玉竹.每日一剂,开水泡服,连服3天注:感冒咳嗽虽称之为“小病”,但治疗不当,可以迁延日久,即使治疗得当,有时也易留尾巴,患者偶尔咳几声别无不适,大都不愿继续服药治疗,然而,一旦受一点风寒,咳嗽又起,老人小孩尤其如此。
党参生姜蜂蜜三味,用于感冒咳嗽的收尾,十分合适。
生姜散寒止咳,蜂蜜润燥止咳,党参益气补虚。
生姜得蜂蜜之润,则温而不燥,蜂蜜得生姜之温,则润而不涩,党参得生姜之温散,则补而不留邪。
2.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主要表现:反复咳嗽,痰多或白黏难咳出,遇风寒加重,咳甚出现喘息,胸闷、气促、水肿等。
属肺阴亏虚,痰湿蕴肺。
治宜:补气养阴,利湿化痰,止咳平喘。
浅议中药配方颗粒【摘要】中药配方颗粒剂作为替代传统饮片的新剂型,是来对传统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突破,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安全卫生、计量准确、携带方便等优点,但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优点;不足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8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49-02中药配方颗粒是近些年来对传统中药饮片应用形式的突破。
它以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化制药技术,以中药汤剂为标准,将单味中药进行系统提取、浓缩制成颗粒制剂,供中医临床调剂中药汤剂的产品。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饮片保持一致,既满足了临床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的需要,又具有免煎易服、作用迅速、成分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方便等优点,更有利于药房调剂、中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1 中药配方颗粒的由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中药饮片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在快速生活的需要,新的中药饮片形式应运而生,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其中之一。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
将单味中药饮片提取浓缩成颗粒剂,配成复方用水溶化服用,使用方法快捷简单。
2001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中药配方颗粒从2001年1月1日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2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就先后开始对中药新剂型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开始在临床上应用。
随着研究的进展,产品从单味的配方颗粒发展到复方配方颗粒,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
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的中药配方颗粒不但在当地大量应用,而且开始出口到东南西及欧美等国家、地区。
目前国内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的厂家已发展到多家,配方颗粒的品种有五百多种,能满足临床医师处方的基本需要,产品多为单味配方颗粒。
第十章颗粒剂第一节概述一、颗粒剂(granula)的含义与特点含义:药材提取物制粒或 + 适宜辅料干燥颗粒状剂型药材细粉特点:剂量缩小,易携带、运输,服用方便,味甜适口;需密闭包装,否则易潮解。
分类水溶性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块状冲剂制粒(granulation )----将粉末、块状物、溶液、熔融液等状态的物料,制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大小的颗粒的操作。
二、制粒1、制粒的目的(1)改善物料的流动性:使粒子具有良好流动性,在药物的包装、充填等方面易实现自动化、连续化、定量化。
(2)防止由于粒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成分离析现象:有利于各种成分的均匀混合。
(3)防止操作过程的粉尘飞扬及粘壁。
(4)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5)使压片过程中压力能够均匀传递。
2.制粒方法挤出(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喷雾干燥制粒干法制粒(滚压法重压法)l)湿法制粒在原料粉末中加入粘合液,靠粘合液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一起;或将药物稠膏和干膏细粉加入适宜湿润剂制成软材,挤压过筛制成颗粒的方法(挤出转动制粒等);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喷射成雾状,在热风中迅速干燥而得球形颗粒(流化喷雾制粒)。
2)干法制粒不加入任何液体,先将粉末压缩成大片或薄片,然后粉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
制粒方法简介1.湿法制粒1)湿法制粒机理湿法制粒过程中,首先是在粉粒表面与液体产生粉粒间粘着力,粉粒间存在的液体量与存在状态对制成颗粒的强度有影响。
当将液体加入到粉粒层时,液体首先进入到粉粒部分空隙,与液体接触的粉粒相互粘结、结聚成颗粒。
液体在粉粒间存在的状态:(1)悬摆状( pendular state ) 液体量较小时,形成悬摆状(图A), 空气成连续相,液体成分散相,粉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源于架桥液体的气-液界面张力。
(2)索带状( funicular state ) 适当增加液体量时,液体成连续相,空气成分散相,呈索带状(图 B) ,颗粒的凝聚强度取决于悬摆架桥液的界面张力和毛细管引力。
中药配方颗粒项目说明一、项目背景中药颗粒是一种将中药浸膏或提取液进行研磨、干燥后得到的细粉剂,具有易溶性、易保存、易使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和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中药颗粒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中药剂型成为了中医药市场的新宠。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研制一种高品质的中药配方颗粒,以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传统中药,提高中药的使用率及便捷性。
三、项目内容1.中药颗粒制备技术研究利用传统中药制备技术和现代粉碎、干燥技术相结合,研究制备中药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浸膏制备、研磨、干燥等环节的研究和优化。
2.中药颗粒配方研究选取具有明确疗效的中药配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药材的筛选、比例的调整等方式,优化中药颗粒的配方,确保其药效稳定、疗效显著。
3.中药颗粒质量评价方法建立建立中药颗粒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对颗粒的理化性质、药效成分、溶解度等多个指标的评价方法的研究,确保颗粒质量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4.中药颗粒生产工艺优化在中药颗粒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5.中药颗粒安全性评价通过对中药颗粒的毒理学、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确保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四、项目进展计划1.前期调研:对市场上已有的中药颗粒产品进行调研,了解其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
2.工艺研究阶段:对中药颗粒的制备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包括工艺参数的确定和工艺流程的优化。
3.配方研究阶段:选取合适的中药配方进行研究和优化,确保颗粒的疗效。
4.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阶段:建立中药颗粒的质量评价体系,制定测试方法和标准。
5.生产工艺优化阶段:对颗粒生产过程进行改进,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6.安全性评价阶段:对颗粒产品进行毒理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确保产品安全。
7.中期总结和成果推广:对中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进行成果推广和应用。
8.项目结题及成果转化: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