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孔雀镇效果图欣赏
- 格式:pptx
- 大小:14.14 MB
- 文档页数:3
云南民居一颗印【摘要】住宅是人类基本生存条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居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经过这几千年来人类的不断努力,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住宅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形式虽然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却是历代先民的智慧的结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人类住宅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民居建筑的构造形式因当地的地理以及其他环境而各不相同,在各房间的布局也要经过仔细的考虑,上在细部构造上也都各自有其独特的含义。
云南昆明的一颗印民居就是云南人民居的常见形式之一,也是云南民居的典型代表。
下面对昆明的一颗印民居与其地域构造做一下浅谈。
民居建筑是居民家庭内部的组合,建筑组合体的形势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中国民居有许多种,其中横长方形的住宅是中国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
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不同的特点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民居的构造特点上,不同地域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因为地理和环境的差异使得它们的建筑为了满足民居的使用功能和使建筑达到美观的效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他们的民居建筑都是以当地的地理、环境相一致的。
1、“一颗印”介绍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
北京的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称作“一颗印”。
云南地处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 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雀笙·孔雀谷景观规划设计本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大槐树村,属于集吃、住、游、采摘、垂钓、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型休闲旅居综合体的一部分。
基于项目概况、上位规划、设计理念和目标,介绍了设计布局、功能分区、道路系统、景观节点以及植物特色设计,结果表明孔雀谷景观规划设计是以孔雀图案为主要设计构思,包含自然生态、休闲采摘、活力灵动、观光娱乐、文化体验多种功能的复合型生态综合公园。
标签:田园综合体;生态公园;功能多元;孔雀谷景观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叩官镇大槐树村,與小北沟村,大旺村,老君堂村同乡,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物华天宝,空气清新,空气好,友好好客。
当地拥有工艺刺绣、日照石刻、九仙山传说、日照纸扎、奎山传说、莒县过门笺、敬海娘娘等民俗文化,拥有光明寺素席、五莲小米、九仙神仙宴、槐花蜜、五莲黑猪、九仙豆沫子、院西西葫芦等特产。
周边拥有日照五莲山旅游风景区、凤凰山百果谷生态旅游区、日照九仙山、五莲山光明寺、日照市靴石民俗旅游村、丁公石祠、五征松月湖水利风景区等景点景区。
二、设计理念习近平主席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本项目在坚持绿色可持续生态设计的基础上,引用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该诗描述了温馨迷人的环境和舒畅愉快的心情,本项目以此为设计主题,结合当地特色的山、水、林、田、泽、文,打造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传承地域文化,集自然生态、休闲采摘、活力灵动、观光娱乐、五觉体验多种功能的复合型生态综合公园。
三、方案设计(一)平面方案本设计以孔雀尾羽作为设计元素,设计院内的二级道路,以“一路”“六区”“多节点”进行景观布局,将当地特色孔雀观光,作为主要亮点,提倡自然生态,回归原始,设置孔雀栖息地,以及可以与孔雀互动的体验场所。
对于原场地固有的特色板栗树,进行适当保留,再周围种植一些果蔬,打造成果蔬采摘园。
同时还设计了雀笙许愿树、草坪音乐角和民宿露营地,为整个场地设计增添更多特色和活力。
【剑川木雕:中国西南第一雕】剑川木雕小镇大约半小时后,狮河村到了。
父子俩走进一家店铺,迎面飘来木料的清香,墙角、窗台、花台上倚着一块块雕花板,段学军随手拿起一块,放在手里打量:梅树枝繁叶茂,枝条苍劲古朴,点点梅花点缀在枝头。
格子门,也称格扇,日本唤作格子户,一般由格眼、腰串与障水板三部分构成,是古代庙宇、会馆、宫殿、民居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木门。
格子门如今在都市中已鲜见,而剑川的白族人家,房屋大多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正两耳”的布局,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正房两山都有“漏阁”,两侧建有耳房,迎面打堵别具民族风格的一高两低的照壁。
无论哪种布局,堂屋往往选用六扇格子门,一来采光充分,二来美观大方,这个古老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上午八点,阳光洒满了狮河村村口那片空坝子,锯木机鼓噪的声响把这个村庄从睡梦中唤醒,狮河村的男人、女人,纷纷搬出自家的板凳、行头,拿出全套的雕刀,从街头到巷尾,满目都是埋头做活的木匠。
狮河村位于剑川坝子东南端,下辖上河、下河、官登三个自然村,人口约2800人,从事木雕的就有1700人,人说狮河“家家户户做木雕,老老少少齐动手”,大概就是眼前这场景了。
段文青跟父亲在村里打听格子门的行情。
六扇手工雕刻的格子门价格在5000元上下,机器雕的3000元,相差的2022年元可是段文青在昆明一个月的工钱了。
机器雕的格子门,线条生硬,工艺粗糙,而段学军家祖传的“梅兰竹菊”格子门,是祖辈重金延请木匠,足足雕了三个月才完工的,单说“牡丹”那扇门,牡丹含苞待放,喜鹊在枝头喳闹,哪里是木雕,分明就是一幅花鸟画。
父子二人最终还是订购了一套手工格子门。
至于原因,段学军这样说:“在剑川,格子门的好坏,往往是一户人家富庶与否的标志。
我们宁愿平时省吃俭用,也要把格子门张罗得漂漂亮亮的,那是白族人代代相传的纽带。
”一场战争带来的古老手艺大清早的上门生意,令木匠罗照华很是高兴,段学军离开后,他转身回屋泡了壶普洱茶,开始了一天的活路。
这就是自然给予云南的专属浪漫,海鸥遇上七彩祥云美出新高度~
海鸥遇上七彩祥云,云南的浪漫就此诞生。
云南,一片神奇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有着绚丽多彩的祥云,把天空染成了七彩斑斓,令人惊叹不已。
海鸥也是云南的一大特色,它们在空中翱翔,像一道道白色的彩带,点缀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它们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白色,和祥云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
当海鸥遇上七彩祥云,云南的浪漫就此诞生。
这里的景色宛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每当夕阳西下,祥云和海鸥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云南的浪漫,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美,它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云南的浪漫,就是海鸥遇上七彩祥云,给予我们一种独特的美,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云南镇雄大古里简介云南镇雄大古里位于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镇雄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大古里是指镇雄县城区的老城区,因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得名。
这里保存着丰富的古建筑和传统文化,被誉为云南省最具特色的古镇之一。
大古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在明代,大古里是楚雄州的州治所在地,因此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
大古里古建筑群主要以明清时期的建筑为主,其中包括庙宇、官衙、民居等各类建筑,这些建筑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古里的建筑风格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结合了汉、藏、彝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镇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屋顶多为青瓦,建筑外墙则以青石砌筑,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大古里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很多古色古香的店铺和街巷,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
大古里的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富。
这里有着丰富的彝族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彝族是大古里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在大古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彝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亲身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热情和豪迈。
除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大古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里地处云南高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山清水秀。
大古里周边有着许多自然景观,如楚雄盐源、腾冲温泉等,可以让游客在欣赏古建筑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
大古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在大古里,游客可以参观古建筑群,领略古镇风情;可以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彝族烤鱼、腊排骨等;还可以购买到各种特色的手工艺品,如彝族刺绣、陶瓷制品等。
此外,大古里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如彝族火把节、庙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大古里作为云南省最具特色的古镇之一,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索。
这里是一个可以感受传统文化、领略自然风光的理想之地,也是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避暑胜地。
华美的现代民族建筑乐章——昆明南站设计黄智勤【摘要】The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ion of Kunm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 is based on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ustainability. The building model combines the needs of station site planning, railways, urban and social demands to forge construct modeling and analyze plane function and traffic filament line. Under guidance of the five principles such as function, systematicness, priority, culture and economy, we adopted ecotecture technology design which is mature, sustainable and effective, and also construct convenient and suitable environment, speedy and efficient transfer space, and friendly service for passengers under the control of lower cost.%昆明南站的建筑设计以民族文化和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以以人为本为设计出发点,通过合理规划昆明南站总体布局,统筹铁路、城市及社会各方需求,精心打造建筑造型,分析研究平面功能和交通流线.坚持“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五性原则”的指导方向,设计运用成熟、可靠、易行的生态建筑技术,在有限的建筑造价控制下,竭尽所能地创造出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快捷、便利的换乘条件和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充分体现具有民族艺术与现代技术交融的特大型建筑特色.【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2(030)006【总页数】5页(P64-68)【关键词】绿色生态;民族造型;车站功能;昆明南站【作者】黄智勤【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昆明南站是一座凝固现代民族风情的建筑音乐,各民族就是灵动的音符,现代技术和民族内涵共同谱写出华美的建筑乐章。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17期44“一颗印”式住宅,属于典型的汉族传统的三合院式布局,由正房及厢房组成,瓦房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正如印,故称“一颗印”,或称“印子房”。
昆明“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木雕一般分为大木雕刻和小木雕刻两种,大木雕刻主要指梁、枋等构件上的雕刻,小木雕刻主要是指门窗和家具的雕刻。
由于各木构件位置、功能形状的差异,导致雕刻手法与题材内容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部位的形制和功能,都有较为常见的雕刻内容和方法。
宋人李诫在《营造法式》中,按照雕刻技术的不同,把木雕分为五种:混雕、线雕、隐雕、剔雕和透雕。
混雕即圆雕,是一种完全立体的雕刻,一般无背景,题材多取人物、动物等。
线雕即线刻技术,接近于白描,一般少见。
隐雕与剔雕相似,都属于浮雕,强调起伏感和层次感。
透雕也称镂空雕,是将纹饰图案以外的去掉,塑造出空间穿透效果的雕刻手法。
昆明地区“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木雕的题材和纹饰包罗万象,但大都以吉祥图案、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来借用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寄托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辟邪、祈福的愿望。
表达了先人对美的认知和感悟,和人们的思想观。
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这些图案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其题材反映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借以弘扬人伦道德,儒家之礼。
功名利禄、延年益寿、多子多福、财源广进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农耕、渔樵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山水纹、几何纹、博古纹、花鸟动物纹、花草树木、福禄寿喜等纹饰,每一种形象都有固定的造型与搭配形式。
通过观看其木雕艺术,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古时的生态环境,人文精神,文化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及中华艺术。
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为出入口,有防卫作用,同时也起界定空间的作用。
门被称作“门面”或“门脸”,说明人们对门的关注和看重。
通常安放在“一颗印”式民居建筑中的槅扇门一般为六抹,其两边立有边挺,边挺之间横安抹头,抹头将整个槅扇分为上中下三段。
这是一组抗日时期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彩照反映了当时国内的民情风貌,弥足珍贵此部份为当时中国山水景色的真实样貌可惜的是在现代中国大陆上却渐渐消失殆尽因此这些照片可说是当时的美军意外赠送给当今中国人的最美的礼物也见证了飞虎队与昆明深厚的友谊!!!艾伦.拉森/摄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
(原来那清澈的八百里滇池啊!!!还有那非常有情调的云、树、阁楼,超美啊!!!)艾伦.拉森/摄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
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见这样子的船!!!)艾伦.拉森/摄第14航空队和负责美军住宿的人员安在离昆明空军基地几英里外的地方搭建的休息营地。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可以钓鱼、游泳和享用美食。
许多到此营地休假的军人来自前线的前进基地。
艾伦在此短暂停留期间,有几个飞行员也在那里。
(谁知道这里是哪???有个美丽的湖,是哪个湖???)威廉.迪柏/摄昆明护城河边(这好像就是俺们的盘龙江!!!咋以前这漂亮呢!!!)艾伦.拉森/摄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
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
(这山、这云、这水,还有这高耸的船,感觉超好呀,美的翻天!!!)威廉.迪柏/摄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呵呵,突然想到草船借箭,哈哈哈哈)威廉.迪柏/摄湖边景色(谁来普及下,这是哪???)威廉.迪柏/摄昆明的水上交通(水上交通啊,好想坐坐看啊!!!这桥是???)艾伦.拉森/摄这是站在一个数年前修建的作为早期昆明空军基地美军防空掩体的土墩上拍摄的。
昆明官渡古镇建筑空间形态分析摘要:建筑的品质主要来自于其中凝结的劳动量,包括脑力和体力的数量质量,这种难以准确量化但是一般人又很容易切身体会的东西。
古代创作者尽心尽力整体构造出优美的事物。
需要我们去更加详细更加认真的去研究,当今社区形态都会参照古代的建筑格局所以这让对于官渡古镇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更为重要。
本文从官渡古镇建筑空间形态进行探究,对古镇建筑空间的构成、含义以及空间形态作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为下一步保护古镇建筑和改造古镇建筑提供一些参考意义。
关键词:昆明官渡古镇;空间形态分析昆明官渡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历史厚重感,是昆明地区少有的著名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官渡曾经是誉满滇中的古渡口,唐宋时期古镇已成为滇池东昆岸的集镇,元代设县,到了明清时期,古镇已成为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的乡镇了。
官渡古镇的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历史文化古迹虽有一定程度的损毁,但官渡古镇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得以保存至今。
1 古镇的总体布局官渡区既是主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联结昆明主城区和呈贡新城区的枢纽,具有其他县区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区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新老昆明国际机场、昆明火车站都仍然坐落在区内,是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重要的客运、货运窗。
形成了以城市快捷干道为骨架、以规划片区道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这为官渡古镇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官渡古镇处于滇池之畔,地势平坦,位于昆明的南入口。
官渡古镇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就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
官渡古镇在多年的开发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整体空间结构布局。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不管是哪个流派都自成体系,拥有自己独特建构方式。
古镇建筑跟西方古典建筑相比,并没有西方建筑体积庞大,期望气势恢宏给人以华丽壮大的感觉,古镇建筑另辟蹊径,低调却不失优雅,以院落的形式用多个单体建筑组合到一起,达到一种精妙和博大的平衡和谐,从实际出发满足了对建筑的空间需求和使用需求,又表现出了中国渊远文化的智慧和内涵。
安静白族村落面临无序无节制开发双廊镇玉矶岛村村长赵八旬墙上斑驳的壁画(局部)依稀可见双廊百年前渔村的历史苍山脚下,洱海湖畔,坐落着一座建筑密度超高的白族渔村——双廊。
这里建筑密度之高,让云南其他任何旅游景点都无法企及。
一座座建筑紧紧挨在一起,唯一连接它们的是一条条七扭八拐被称为“鱼刺”的古老巷道。
由于拥挤,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参观的景点,也没有公共场所,能够看到洱海风景的沿岸也被一栋栋客栈包围了起来。
双廊古镇600年所形成的建筑格局,正在快速地被替代。
而就在两三年前,双廊还不是这个样子。
双廊,位于洱海的东北岸,面向苍山毗邻洱海。
全镇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被称作是环洱海圈土地最窄小的地方之一。
历史上,唐朝时南诏国的大将军王乐宽曾在此击杀唐将李宓,大理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曾在这里的玉矶庵修行,清朝时期回民义军领袖杜文秀曾在此处修建水军炮台。
此外,电影《五朵金花》、《洱海月》也曾经在这里取景。
但是,真正让双廊这个滇西古渔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除了优美的风景与悠久的历史,还有名人与明星的到来。
2000年,双廊镇玉矶岛村的长者经过慎重的讨论后,同意给著名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一块洱海边的土地用以安家。
当地画家赵青用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为杨丽萍创造了太阳宫。
没想到,这个本属于舞蹈家私人的避世居所却改变了双廊的命运。
太阳宫和赵青的别墅青庐成为了双廊的招牌,游客、艺术家和闲居者慕名而至。
双廊这个本来十分陌生的小地名也开始在小范围传播开来。
直到2005年,江苏人家明在镇郊的大建旁村沿海处建起双廊第一家外来人客栈——海地生活国际青年旅舍后,双廊正式跨入了旅游度假区的行列。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双廊的客栈数从不到10家飞升至120家——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兴建的客栈。
另一方面,随着追捧者越来越多,而双廊容积有限,房价节节攀升,高端客栈投资热在双廊达到了白热化。
在双廊,房价最贵的要算杨丽萍的太阳宫,最贵的海景套房一晚就要6800元,最便宜的也要4800元;由双廊镇玉矶岛村村长赵八旬设计的粉四客栈每晚在2000元以上;而在太阳宫旁边的青庐,房价从1200元到1800元不等。
昆明最后一条老街新昆明网 2006-04-03 10:49:27 生活新报字体:大中小“要看老昆明的古朴风貌,这条街是首选。
”一位专家这样告诉我们。
昆明的许多老街巷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昔日低矮的土木房变成了高挺的钢筋水泥楼,狭长的街道被拓宽拉长。
那些遗落在老街巷里的故事和传说,随着老街巷的消失,渐渐被人们遗忘。
灵光街,一条残留在繁华都市里的老街,还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历史?我们本期郑重推出灵光街专题,让大家一起来领略老昆明的独特魅力。
圆通桥下传统老街灵光街,位于盘龙江畔、桃源广场北端,圆通桥下,现在的总长度不超过200米。
街道狭窄,两边都是上了年纪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显出一片破败的样子。
整条街上的民居多为清末民初的老房子,除了脚下的青石板变成了水泥地,灵光街几乎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样子。
原盘龙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周家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昆明最后一条老街。
站在圆通桥上,可以把灵光街从头看到尾,以街道为中线,两排矮小的瓦房被周围的高楼挤在一堆,也许我所在的高度不够,就这个位置看过去,实在看不到和城区遗留下来一般大的房子。
周老师介绍说,灵光街所在的米厂心一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昆明最大的农贸集市之一(另一个大的农贸集市在威远街)。
这里有骡马交易,蔬菜买卖,以大米为主的五谷杂粮交易,土杂日用品、木材布料等等,应有尽有。
在珠玑街末端,敷润桥旁,曾有过一个米线厂,周老师说,这是昆明唯一的米线厂,吃米线的人都来这里买。
城里人到米线摊吃米线,总忘不了问一句:“是米厂心的米线吗?”灵光街上有碾米厂,老昆明却叫“老人房”,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碾米厂里工作的人,大多数是孤寡老人。
这些以碾米为生的孤寡老人,都是手工操作,用巨大的石磨来碾米。
情形就像过去家里用小磨盘磨东西。
另外,还有许多小商贩,以及一些香蜡纸钱铺子。
小东门在解放前的许多年,一直是昆明最大的祭祀、迷信用品供应地。
直到现在,灵光街上,还保留着几家。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82云南“一颗印”民居建筑形态空间研究——以昆明乌龙浦村民居为例毛海芳,王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本文以昆明乌龙浦“一颗印”传统民居为例,旨在研究云南地区典型民居建筑形式背后的建造逻辑与人文背景。
通过剖析乌龙浦“一颗印”建筑的构成元素及组合特征,解析建筑内部空间,挖掘建筑形态背后的基本法则、内在秩序及地域文化精神,总结传统建筑形式的衍生机制。
将传统建筑精神融合到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创造出富有地域性特色的现代建筑,给迷失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民居建筑;云南民居;一颗印;形态空间[中图分类号] TU241[文献标识码] A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of “Yi Keyin”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Yunnan—— A Case of Wulongpu Village in KunmingMao Haifang, Wang Dong(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Architectur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 650000, China)Abstract: T his paper takes “Yi Keyin”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 in Wulongpu Village, Kunming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logic and humanistic background behind the typical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m in Yunnan. By analyzing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ulongpu’s “Yi Keyin” building, analyzing 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building, excavating the basic rules behind the architectural form, the internal order and the regional cultural spirit, the derivative mechanism of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form is summarized.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piri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esig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creating a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giving new inspiration to th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at lost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Yunnan folk house; Yi Keyin; form space中国传统民居暗藏的丰富的建造智慧是古人留给后人非常珍贵的财富,“向民居学习”——不断在先人的“经验”上挖掘并创新出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