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4
《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托物寓理的方法。
3. 掌握扣住事物特征,以优美的语句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预习导学
1.资料。
(1)藤萝:紫藤的通称,又名:紫藤、朱藤,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李白《紫藤树》云:“紫藤挂云木,花蔓某某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唐杨炯《群官寻杨隐居诗序》:“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
”
2.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
3.你了解作家吗?收集有关作家生平,以及写作此文的背景材。
4.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紫藤萝?各有哪些特点?
5.在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对紫藤萝描写最精彩的一处,加以赏析。
6. 关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4、《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品味优美语句3、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朗读训练。
2、学习通过揣摩关键词句来体悟文章深沉的主旨。
教学难点:本文写得含蓄深沉,所以,引导人生体验尚很少的学生学会通过捕捉信息、揣摩关键词句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大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19世纪,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打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
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
蛛丝一次一次被风吹断,蜘蛛一次一次地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
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了拿破仑。
这位将军就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威灵顿将军受到蜘蛛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女作家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看看作者曾有过怎样的际遇?面对紫藤萝花,作者有些什么感悟?而我们又会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一、理解:1、放朗读录音。
2、学生朗读,标记描写紫藤萝树和紫藤萝花的语句。
3、理解描写景物的特点:学生按句式说话:“…这句话,写出了…。
”教师择要加以引导: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藤萝生长的繁茂B.“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藤萝色彩的跃动C.“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盛开的藤萝花的形状,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花开之闹,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教师小结:作者对藤萝花的描写,生动形象,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4、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
赏花(1-6段)——忆花(7-9段)——思花(10、11段)5、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花瀑、花穗、花朵由整体到局部6、学生讨论: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文主旨。
第16课紫藤萝瀑布【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
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
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
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迸溅(bèng jiàn):向外溅出或喷射。
伶仃(l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盘虬卧龙qiú):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仙露琼浆(qióng):形容鲜美的酒。
酒酿(niàng):江米酒。
2.造句。
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走近作者作品]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课前复习]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指收拢。
《紫藤萝瀑布》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重点)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补充: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船舱()绽放()酿酒()遗憾()穗()2、结合参考书,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各组任选你们喜欢的1——2段进行朗读训练,注意准备课堂展示。
4、给文章标上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5、思考分析:(1)“这是的紫藤萝花”,请用恰当的词语描绘作者眼前的紫藤萝花。
(2)面对眼前的紫藤萝花,作者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在文中勾画出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作者由花的枯荣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你能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悟的句子吗?作者为什么会由花产生这样的感悟?(4)文章如何把花和人联系起来,提出文章的主旨?(二)重难点突破文章写花,为何会由花谈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点拨:作者主要是通过紫藤萝花的与作比较,谈到紫藤萝花历经磨难仍然,所以“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必须先要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只有将背景与文章结合在一起才能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分享(1)我们组交流的问题是:(2)我们组交流的思路是:(3)交流中需要强调的重点和关键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下列加点字注音每组都有一个是错误的,请你勾画出来,并在括号内改正。
A 瀑布pù 酿酒niáng 忍俊不禁jīn ()B 迸溅bèng 笼罩nǒng 仙露琼浆qióng ()C 挑逗tiāo 依傍bàng 盘虬卧龙qiú ()D 伫立zhù 沉淀dìng 察言观色yán ()2、结合课文,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紫藤萝瀑布教育意图:1.堆集与本课有关的根底常识。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爱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本文借景抒发的特征。
3.探求课文,感悟生命的永久。
教育时刻:2课时第1课时教育意图1.了解作者2.了解课文粗心教育内容与过程情形激趣: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闻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成长于清华园,吸取了我国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之精粹,学养深沉,气韵共同。
1951年结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曾在我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作业。
1960年调《国际文学》编辑部。
基代表作有:《红豆》《三生石》等。
其小说,故意求新,言语明媚而宛转,流通而有余韵,颇具特征;其课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一树怒放的紫藤萝花招引作者停步赏识,原先的沉痛和焦虑化为安静和高兴。
今日咱们学习《紫藤萝瀑布》,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呢?又能从中感悟到什么呢?探求生趣榜首步,泛读课文。
辅导学生阅览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课文写作的目标,用横线标出文章的头绪、文眼等,用序号标出含义段,用波涛线标出抒发或谈论的文字,用括号标出描绘紫藤萝的内容,在此根底上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一、辅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学法辅导:了解文章全体结构,要注意经过文章的结构特征、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了解。
了解结构要从抓头绪或文眼下手。
1.区分阶段,归纳粗心:榜首部分(从最初到“想摘一朵”):作者偶见怒放的紫藤萝。
第二部分(从“可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心底”):作者睹物放心。
第三部分(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幸”到完):感悟到生命的永久。
2.本文的结构对咱们的写作有何启示?二、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学法辅导: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要点和文章中对全体内容进行抒发或谈论的部分;辅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依据作者的写作布景、意图等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并了解含义;了解这个中心的深化或新颖之处,并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辅导学生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第16课《紫藤萝瀑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
【学习重点】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品味精美语言,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关于作者:2、.给加点字注音。
①迸()溅②琼()浆③忍俊不禁()④仙露琼()浆⑤伫()立⑥酒酿()⑦伶仃()⑧盘虬()3、解释下列词语。
①忍俊不禁:②伶仃: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二、理解赏析1、请学生思考:依行文顺序,说说这5个语段的描写内容是什么?2、宗璞以极为精细的工笔,为我们绘写藤萝花独具美韵的风貌,以至那色泽、那神采、那气味都鲜明可感,画出你最欣赏的佳句,按照“我欣赏的佳句是,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的句式说话。
三、小结:写作的方法四、作业:1、完成字词练习。
2、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幸与不幸?第二课时一、预习导学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跟同学合作讨论。
二、展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幸与不幸?三、合作探究1、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
联系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2、从哪个语句能够捕捉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3、文章从“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篇而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收墨,除首尾衔接、结构严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在内涵意脉上又有什么联系呢?四、教师小结:花的世界充满了做人的哲理。
不光花如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无不给人以启示。
让我们用一生去读自然这本书,让我们终生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为,只有关注自然,才能思考人生;只有思考人生,才会关注自然。
五、布置作业.写作: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了解了借景抒情的文章的一般写法。
学以致用,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老师大屏幕投影一种花,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
《紫藤萝瀑布》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3、理解重点语段,体会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课堂导学:一、朗读感知:1、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辉煌.()迸.溅()绽.开()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伶仃..()盘虬.卧龙()伫.立()花苞.()花穗.()2、字词解释:忍俊不禁:伫立:迸溅:伶仃:盘虬卧龙:仙露琼浆:在上面的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
(50字左右)2、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理清思路:(1)根据文章内容和提示,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段花()段花()段花(2)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依次写了:花:句子花:句子花:句子(2)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是从哪些方面写的?举例说明。
达标测评:练习册:1、2、3安全教育:雪天安全课后反思:《紫藤萝瀑布》二导学案年级:学科:语文小组:备课人:李玉龙授课日期: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3、理解重点语段,体会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课前检测:给下列字词注音:辉煌.()迸.溅()绽.开()忍俊不禁.()仙露琼.浆()伶仃..()盘虬.卧龙()伫.立()花苞.()花穗.()课堂导学:一、把握情感:通读全文,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在文中找到反映作者心里变化的句子,并分析作者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三、感悟紫藤萝:1、作者通过观看紫藤萝花,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从哪可以看出?2、文章结尾段有什么含义?四、佳句赏析。
1、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好,从文中找出来,并简要赏析。
紫藤萝瀑布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欣赏一组花卉图片)大千世界,万紫千红,各种美丽的花卉,让人赏心悦目,也曾引起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遐思。
同学们还记得小学时曾读过哪些写花的诗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同学们,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
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
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
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
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
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3.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4.字词注音、解释有关资料迸溅( 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 盘虬卧龙( qiú)⑴迸溅:向四外溅? ⑵繁密:多而密。
? ⑶稀落:稀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紫藤萝花的?从整体到局部:先写花瀑--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子,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再写花穗: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最后写花朵: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4.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
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通感)5.在语言上,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和顽皮,和阳光相应成趣。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6.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
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7.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研究这个问题,应该注意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了紫藤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这个话,今天听来是多么荒唐,这就是极“左”的论调。
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就能理解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了。
1966年至1976年,是十年浩劫。
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神州大地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
联系这样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作者回顾花和人的命运,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
厄运过后,不能老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作者彻悟了,于是“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从脚步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新的精神状态。
研究这个问题,还应注意“生死谜,手足情”六字。
手足,比喻弟兄。
这里说的是作者的弟弟,小她三岁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做姐姐的焦虑悲痛,现在面对紫藤萝,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由此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不幸”,也包括死亡。
那么,为什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呢?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8.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
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
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
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
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
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
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三、课堂小结1.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
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
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2.请同学们欣赏投影上的某一种植物(向日葵、爬山虎、串串红、喇叭花),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把它写下来,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特色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3.激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现。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课堂练习阅读《雪花赞》,完成题目。
①穿过阴沉沉的云层,柳絮般的雪花被朔风裹挟着,纷纷扬扬地落下来。
漫天是飞舞的雪花,遍地是晶莹的积雪。
这时,倘若你有兴趣出去走几步,那么你的头上、肩上准能披上一块绣满了雪花的洁白纱巾,你的眼前会自然地涌现“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银装素裹的美景。
一股赞美之情会油然而生,真美啊,雪花!②雪花是那样的洁白,她是白的精灵!她是纯洁的,容不得半点肮脏的东西。
人们常用“琼花碎玉,冰肌玉骨”来形容她的纯和美,这可一点也不过分。
③自然,和那雍容的牡丹,清雅的水仙,火红的石榴花相比,雪花的美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雪花却有自己的风格。
她做出了贡献,从不居功,从不炫耀,她从高空中落下来,使尽全部力量去杀死病菌害虫,悄悄地充当庄稼的“卫士”,太阳升起后,她又无声地融化了,渗进了土地,滋润着花草树木,哺育着庄稼的幼苗,催促着春姑娘的到来。
④雪花是纯洁的,朴实的,又是坚毅的、无私的。
⑤当第一片雪花落在地上时,她马上就融化了,但接着第二片、第三片……一片接着一片,前赴后继,大地终于被雪花的毅力折服了。
一片雪花的厚度只能用微米计算,那么一寸积雪该包含多少片雪花呢?算出来恐怕是个惊人的数目,正因为难以计算的雪花不断降落下来,才装扮出一个银色的新世界。
⑥雪花,你是美丽的花,你是品质高尚的花。
纯洁、朴实、坚毅、无私,是雪花的品质,也是中国人民的品质啊!当我赞美雪花的时候,我自然想起了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祖国文明的人民比雪花更美、更高尚。
1、解释下面的词在文中的意思⑴银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3、文中画线的“悄悄”与“无声”,如果分别改用“勇敢”与“迅速”,好不好?为什么?4、A、第①段横线上应填“”,该句出自唐朝诗人写的。
B、请再写出你知道的与雪有关的诗句两条,可以多写。
⑴,。
⑵,。
5、能揭示本文中心的一句是()A、雪花是纯洁的、朴实的,又是坚毅的、无私的。
B、雪花,你是美丽的花,你是品质高尚的花。
C、她(雪花)做出了贡献,从不居功,从不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