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训练(2、声母)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22.50 KB
- 文档页数:8
三、声调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
阴平高天方出阳平时门国白上声短米有北去声对稻必叶阴平声——高平调,调形为[ 55]。
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最紧”是相对的,下同。
)发音例字:方fang编bian端duan亏kui宣xuan装zhuang酸suan挑tiao阳平声——高升调,调形为[ 35]。
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发音例字:然ren棉bian连lkan年nian全quan怀huai情qing上声——降升调,调形为[ 214]。
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发音过程中,声音主要表现在低音段1—2度之间,成为上声的基本特征。
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长的。
发音例字:惹re 秒miao碾nian脸lian广guang九jiuchuang闯bian扁去声—全降调,调形为[ 51]。
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
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发音例字:辣la 热re卖mai浪lang面mian片pian掉diao换huan四、普通话音节表普通话常用音节有400个。
(1987年重排本《新华字典》音节索引列出418个音节,本书所列的音节表未收其中18个音节,包括某些语气词(特别是只以辅音充当音节的),方言色彩浓重、比较土俗的,或仅限于书面语又不常用的音节:chua()den()dia(嗲)nia()nou (耨)eng()shei(“谁”又音)kei()lo(咯)yo(唷)o(喔)e、ei ()hm()hng(哼)m()n(嗯)ng(嗯)。
下列音节表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为排列,分述如下:1、开口呼音节(170个)a e i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零a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b ba bai bei bao ban ben bang bengp pa pai pei pao pou pan pen pang pengm ma (me) mai mei mao mou man men mang mengf fa fei fou fan fang fengd da de dai dei dao dou dan dang dengt ta te tai tao tou tan tang tengn na ne nai nei nao nan nen nang nengl la le lai lei lao lou lan lang lengg ga ge gai gei gao gou gan gen gang gengk ka ke kai kao kou kan ken kang kengh ha he hai hei hao hou han hen hang hengzh zha zhe zhi zhai zhei zhao zhou zhan zhen zhang zhengch cha che chi chai chao chou chan chen chang chengsh sha she shi shai shei shao shou shan shen shang shengr re ri rai rei rao rou ran ren rang rengz za ze zi zai zei zao zou zan zen zang zengc ca ce ci cai cao cou can cen cang cengs sa se si sai sao sou san sen sang注:1、横行按不同韵母排列,竖行按不同的声母排列。
普通话语音分析——声母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也是中国大陆、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之一、普通话的声母是指拼音中辅音的发音部位和方式。
声母的正确发音对于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汉语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普通话的声母进行详细的分析。
1.清辅音声母:清辅音声母的发音时喉头不振动,声音清晰明亮。
清辅音声母包括:b(bǐ):爆破音,双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p(pí):爆破音,嘴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m(mí):鼻音,双唇轻触,共鸣通过鼻腔;f(fú):摩擦音,上齿轻触下唇,然后气流通过齿间;d(dí):爆破音,舌尖抵住齿龈,然后突然离开;t(tí):爆破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n(ní):鼻音,舌尖轻触齿龈,共鸣通过鼻腔;l(lí):侧面音,舌尖轻触上齿龈,舌侧共鸣;g(gǔ):爆破音,后音,喉梗抬高,然后突然下降;k(kǔ):爆破音,后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h(hē):摩擦音,气流通过口腔。
2.浊辅音声母:浊辅音声母的发音时喉头振动,声音较浑厚。
浊辅音声母包括:j(jī):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呈高颤音;q(qí):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呈浊颤音;x(xī):摩擦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气流通过齿间发出。
3.爆破音声母:爆破音声母的发音由于气流的突然闭塞以及释放而产生爆破音。
爆破音声母包括:b(bó):爆破音,双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p(pō):爆破音,嘴唇连闭,然后突然分开;d(dō):爆破音,舌尖抵住齿龈,然后突然离开;t(tō):爆破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g(gū):爆破音,后音,喉梗抬高,然后突然下降;k(kū):爆破音,后音,舌尖轻触齿龈,然后突然离开。
4.半元音声母:半元音声母的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的狭窄通道摩擦,形成尖锐的声音。
半元音声母包括:w(wǔ):双唇半元音,唇齿微开,然后气流以尖锐的声音通过;y(yǔ):舌尖半元音,舌尖轻触上齿龈,然后气流以尖锐的声音通过。
普通话语音训练指南及技巧普通话,作为中国官方语言,是全国各地通用的语言。
准确的普通话发音不仅有助于有效沟通,也是衡量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重要标准。
本指南旨在为普通话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专业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提高普通话发音水平。
一、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在学习普通话之前,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是必要的。
普通话有四声,分别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同时,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也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
二、普通话语音训练方法1. 声母训练声母是普通话音节的开头部分,共有21个。
声母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发音部位:了解和掌握声母的发音部位,如:唇音、齿音、舌音等。
- 发音方法:学习声母的发音方法,如:阻碍与释放、声带振动与否等。
- 对比练习:相似声母进行对比练习,如:b与p、d与t等。
2. 韵母训练韵母是普通话音节的中间或结尾部分,共有39个。
韵母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韵母结构:了解单元音、复元音、鼻韵母和塞尾韵母的结构和发音。
- 发音口型:掌握不同韵母的发音口型,如:开口度、唇形等。
- 对比练习:相似韵母进行对比练习,如:ü与v、ei与ui等。
3. 声调训练声调是普通话音节的核心部分,决定了音节的音高变化。
声调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声调特点:了解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如:阴平的高平、阳平的升调等。
- 发音方法:掌握声调的发音方法,如:声带振动强度、音高变化等。
- 词语练习:通过词语练习,巩固声调的发音。
4. 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提高普通话发音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朗读练习:选择适合的普通话朗读材料,进行跟读和模仿。
- 听力训练:通过听普通话广播、观看普通话节目等,提高听力水平。
- 口语练习:与他人进行普通话口语交流,实时纠正发音错误。
三、技巧与注意事项1. 注重语音规范在学习普通话时,要注重语音的规范性,避免方言发音的干扰。
2. 口型与发音部位正确的口型和发音部位是发音准确的关键,可以借助镜子进行自我观察和调整。
普通话语⾳——声母⼀、声母的发⾳声母的不同发⾳是由发⾳部位和发⾳⽅法不同决定的。
(⼀)声母的发⾳部位发⾳时,⽓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部位。
按发⾳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膏(b、p、m)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流⽽形成。
(2)唇齿⾳(f)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流⽽形成。
(3)⾆尖前⾳(z、c、s)由⾆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流⽽形成。
(4)⾆尖中⾳(d、t、n、1)由⾆尖抵住上齿跟阻碍⽓流⽽形成。
(5)⾆尖后⾳(zh、ch、sh、r)由⾆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流⽽形成。
(6)⾆⾯⾳(j、q、x)由⾆⾯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流⽽形成,⼜叫做“⾆⾯前⾳”。
(7)⾆根⾳(g、k、h)由⾆⾯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流⽽形成。
⼜叫做“⾆⾯后⾳”。
(⼆)声母的发⾳⽅法声母的发⾳⽅法指的是,发⾳时喉头、⼝腔和⿐腔节制⽓流的⽅式和状况。
可以从阻碍的⽅式,声带是否颤动,⽓流的强弱等三个⽅⾯来观察。
1.看阻碍的⽅式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式不同,(发声母时,阻碍形成的过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阻-⼀阻碍开始形成,(2)持阻⼀⼀阻碍持续,(3)除阻-⼀阻碍解除。
)可以把普通话声母分为塞⾳、擦⾳、塞擦⾳、⿐⾳、边⾳五类。
(1)塞⾳(b、p、d、t、g、k)发⾳时,发⾳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流冲破阻碍,迸裂⽽出,爆发成声。
(2)擦⾳(f、h、×、sh、r、s)发⾳时,发⾳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3)塞擦⾳(j、q、zh、ch、z、c)发⾳时,发⾳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腔的通路,然后⽓流把阻塞部位冲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先破裂,后摩擦,结合成⼀个⾳。
就是说塞擦⾳的前⼀半是塞⾳,后⼀半是擦⾳,前后两半结合紧密,成为⼀个语⾳单位,是⼀个辅⾳,并不是两个辅⾳的复合(《汉语拼⾳⽅案》⽤两个字母标记的塞擦⾳zh、ch和擦⾳sh,它们都是⼀个⾳,不是复辅⾳)。
第三章普通话训练语音的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的口耳训练。
普通话训练首要的是训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语音,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知识和口头表达方式,以适应口头交际的需要。
普通话语音训练往往从发音和正音两个角度进行。
本章主要做发音训练,即介绍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准确发音。
第一节声母一、声母的发音声母是汉字音节结构的起始部分,绝大多数由辅音充当。
普通话一共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是辅音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另外一个是零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双唇音:(上、下唇) b、p、m2、唇齿音:(上齿、下唇内沿) f3、舌尖前音:(舌尖、上齿背) z、c、s4、舌尖中音:(舌尖、上齿龈) d、t、n、l5、舌尖后音:(舌尖、硬腭前) zh、ch、sh、r6、舌面音:(舌面、硬腭前)j、q、x7、舌根音:(舌根、软腭) g、k、h(二)声母的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的是,发声母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从阻碍方式、声带是否颤动、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来观察。
1、阻碍方式——发音时成阻和除阻的方式。
(1)塞音:b、p、d、t、g、k 要领:成阻时发音部位完全闭拢,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所以又叫“爆破音”。
(2)擦音:f、h、x、sh、r、s 要领:成阻时发音部位接近,保留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所以又叫“摩擦音”。
(3)塞擦音:j、q、zh、c、z、c 要领:先“塞”后“擦”,即先爆破后摩擦。
(4)鼻音:m、n 要领:发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拢,气流从鼻腔出。
(5)边音:l 要领: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发出声音。
2、声带是否颤动根据声带是否颤动,可将声母划分出清音和浊音两类。
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普通话声母中除m、n、l、r是浊音外,其余全是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