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969.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科技简史》微课程(课程概述文字资料)

科技史是科学技术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科技的史实为基础,按照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概括,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人类文化史和史的重要部分,科技史属于自然科学与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文理渗透、综合性和通识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线索,触及科学技术的时代脉搏,把握科学技术的一般规律,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复旦大学具有重视科技史教育和教学的优良传统,不少老前辈身体力行,积极推动科技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比如物理学家王福山、倪光炯,生物学家张孟闻,等等,他们在科技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9月起,我们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科技简史》,至今已有12年头,一共开设了26个班次(其中不包括暑期课程7个班次),授课学生总人数达2465人,平均每学年学生选课人数200余人。

本课程不在于仅仅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技史实,更重要的是挖掘科技事件背后的故事,体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沟通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在教学内容上,大致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总论

1.科技史会给我们什么?

2。从历史角度探索科学技术的本质

3.从历史角度谈谈科学技术的价值

第二模块:古代科学技术

1。“科学的发生和一开始就是有生产决定的"(探讨科技起源问题)

2.从美索不达米亚看文明起源

3.古代科学技术

4。古典“科学”与古代自然观

5.从“李约瑟难题”到“之问“

第三模块:近代科学技术(1)

1。近代科学在西方的

2.近代科学先驱.

3.从“伽利略事件”看近代科学与

近代科学技术(2)

4。19世纪的科学与自然观

第四模块:现代科学技术

1。从物理学到生物学

2.从科技史角度论述“六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技与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和的关系、科技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启发思维为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注重合作型、研讨型、翻转课堂、课堂内外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

1。探索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研讨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

研讨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以“研讨型教学"作为重要环节,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读科

技史经典著作”、

“我们身边的科

技”、“课前问卷

调查”等多种形式,

征求同学们“本学

期最想了解的科技史问题”。将同学们多方位、多视角的问题概括为若干专题,不仅在课堂讲授中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围绕这几个同学们关心的专题,安排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再大班交流.

2.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以本课程为平台,任课教师发起组织了“复旦大学学生科技史协会",取名“三思()社",主讲教师担任三思社指导教师,作为本课程教学的第二课堂,抓住科技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纪念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一系列课堂延伸专题讲座、报告会参观科技馆、先进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等一系列活动。配合课堂教学,课外还开展了“科技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合课堂教学,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

间,将对科技史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开展了经典

著作读书小组.主要研读丹皮尔名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

的关系》.多样化的读书讨论交流形式是读书小组的最大特

点。

3。联系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教学活动.

在近年来的《科技简史》教学中,联系现实,联系学生实际,并结合课程考核,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科技史给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深入认识科技史的价值和意义;“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就对自己影响最深、启发最大的科学家,联系现实、联系专业、联系自身展开评传;“与经典对话·与对话·与智慧对话"引导学生读科技史上的经典之作;“我身边的科技史"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科技史,而且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提问,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史内涵,学做科技史;“世博与科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追溯世博与科技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更加显得生动活泼。

4。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习过程,探索多园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不是目的,但是考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了《科技简史》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口试,撰写课程,还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包括随堂完成,或课外限时完成)。

5。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出版参考资料。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在教学中,先后编写出版了

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如《:重塑人类常识的20大科

学实验》、《改变科技进程的20大智慧瞬间》、《科学:

思想史、方和学》、《诺贝尔奖百年鉴》等,并发表了数十

篇科技史方面的文章.其中《:重塑人类常识的20大科学

实验》和《诺贝尔奖百年鉴》(三卷)还分别在和出版发

行。为了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近年来.我们还

翻译出版了国外优秀的科技史教材,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

容,开阔了同学们的知识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先后

了进行了《科技简史》综合型和研讨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展了“基于翻转课

堂的科技史课程设计与”课题研究。

6.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和更广阔的参与平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早些时候,我们开设了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课堂,提供给学生《科技史基

础知识》,推荐阅读书目等.我们建立了“《科技简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

资料,包括详细的教学大纲、全套的教学课件、习题试题、教材及、重点难

点、课堂教学、经典教学、科技史图片、最新书目、推荐、教学研究、第二课

堂、学生园地、教学互动、翻转课堂等等,

研讨型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经常征求学生对本课程和建议,在学期结束时,发给同学《科技简史〉感想录》、《假如由你来上〈科技简史XX——对本课程教学和建议》。

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科技简史》课程先后XX了《来自科技史的启

示》、《科技史上的人和

事》、《全方位解读李约瑟

难题》、《我最喜欢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