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电离辐射法律法规)
- 格式:docx
- 大小:32.29 KB
- 文档页数:24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a粒子、(质子、重离子)。
3. a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义)4. B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J)5. X射线和Y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J)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6<丫<中子B. a <丫<6<中子C. B <a <丫<中子D.中子<B<Y<a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义)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B射线C. Y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义)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J)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2024年III类辐射考试A卷试题及答案本题库适用于 X 射线探伤领域辐射工作人员,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专业实务。
题库内容(1.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 2.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法律法规 3.专业实务)考核内容:基础知识占比 30%、法律法规知识占比30%、专业实务占比 40 %。
考核标准:满分120分,90分合格。
1.对于一切可以增加辐射照射的人类活动(或称作实践),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
[单选题] *A、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正确答案)B、时间、距离、屏蔽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D、采取屏蔽措施、进行剂量监测、加强行政管理2.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的单位,应当按照()的要求,制定事故或者故障处置实施方案,并在当地人民政府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的监督、指导下实施具体处置工作。
[单选题] *A、应急计划B、应急预案(正确答案)C、单位主要领导D、上级主管部门3.任务相关的监测,需要配带的监测仪器为()。
[单选题] *A、个人剂量计B、个人剂量计、直读式剂量计C、个人剂量计、剂量率仪D、个人剂量计、直读式剂量计、个人剂量报警仪(正确答案)4.外照射个人剂量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 1 个月,最长不得超过()。
[单选题] *A、2 个月B、3 个月(正确答案)C、半年D、1 年5. 下列表述最符合工作场所监测的目的是()。
[单选题] *A、为公众受照剂量评价提供资料B、满足公众的知情权C、检验工作场所是否符合辐射防护标准(正确答案)D、为了应付管理部门的检查6. 将需要和可能需要()的区域定为控制区。
[单选题] *A、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正确答案)B、防护手段C、安全措施D、人为控制7. 为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现行的基本安全标准是()。
[单选题] *A、GB18871-2002(正确答案)B、GB18877-2012C、GB18883-2002D、GB18285-20188. 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材料,哪种材料对高能 X 射线的屏蔽效果最好()。
仅使用ΠI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核试题样题单位名称:参考人员姓名:得分:一、单选题(每道题2分,共计40道,总分80分)1、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生产、销售、使用HI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任何一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答案:C2、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
A、I类、∏类B、I类、∏类、In类C、I类、∏类、In类、IV类D、I类、∏类、In类、IV类、V类答案:B3、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答案:A4、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
A、《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C、《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D、《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答案:C5、为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的辐射安全许可制度,制定()。
A、《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B、《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许可管理办法》C、《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D、《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许可管理办法》答案:C6、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定义“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
A、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B、放射性核素C、射线D、有害物质答案:A7、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单位的()方案,做好应急准备。
A、质量保证B、污染监测C、应急D、个人剂量监测答案:c8、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一、名词解释:同位素:半衰期: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年()月()日期实施。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的规定组织()()和()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和其他()()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自行释放射线的核素称为()核素,常见的有()射线()射线()射线。
5.辐射防护中常用的辐射量分别是()()()()和(),它们的国际制单位名称及表示符号分别是()();()();()();()();()()。
6.根据卫生部十六号令规定,放射事故按人体受照剂量或者放射源活度分为:()()和()。
7.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效应。
8.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和()的规定。
9.料位计、密度计、厚度计等安装,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应安装在()()()的地方,并使用线束避开()和()的区域。
10.放射性同位素不得与()()()物品放在一起,其储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制定专人保管。
11.我院与()公司签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检测内容是(),检测方法();如有损坏或丢失个人剂量计应按原价赔偿。
三、问答题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2.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与措施是什么?。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是指在ⅲ类射线装置工作区域从事辐射防护监测、辐射防护管理、辐射事故处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作为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辐射防护知识和技能,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下面是一些针对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的试题,帮助他们检验和巩固自己的辐射防护知识。
一、辐射防护基本知识1.什么是辐射及其分类?2.辐射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如何识别辐射的种类?3.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辐射防护?二、ⅲ类射线装置辐射防护知识1. ⅲ类射线装置的特点及工作原理?2.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防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3.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三、辐射剂量监测和个人防护1.什么是辐射剂量监测?为什么需要进行辐射剂量监测?2.个人在ⅲ类射线装置工作区域内如何进行个人防护?3.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正确佩戴方法是什么?四、事故应急处理1.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事故的种类及可能的危害?2.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哪些?3.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事故的报告和记录要求是什么?五、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1.在工作中如何正确操作ⅲ类射线装置,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2. ⅲ类射线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注意事项是什么?3.工作中如何识别和处理常见的辐射危险源?以上试题对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涵盖了辐射防护的基本知识、ⅲ类射线装置辐射防护管理、辐射剂量监测和个人防护、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参与考试的人员通过仔细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领,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辐射防护水平,确保ⅲ类射线装置的安全运行和人员健康。
在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在()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A.4小时B.5小时C.3小时D.2小时下列标准,不是流出物监测依据的标准为(A.GB11217-89《核设施流出物监测的一般规定》B.HJ/T61-2001《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C.GB11216-89《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放射性监测质量保证计划的一般要求》D.GB/T14583-93《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一般使用回旋加速器制备PET用放射性药品,且场所等级为乙级的场所需要办理()A.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B.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环境影响评价备案表放射源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以上(包含本数)急性死亡属于特别重大辐射事故。
A.4B.1C.2D.3辐射工作场所退役前编制()文件,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
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A.竣工验收B.环评批复C.环境影响评价D.退役项目辐射环境终态监测报告以下除()外,其余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由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A.使用II类放射源的 B.销售II类放射源的 C.使用II类射线装置的D.生产II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标志。
A.放射性B.火险C.肃静D.禁烟医疗使用类放射源的项目需要()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B.编制环境影响备案表C.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D.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审批颁发。
A.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射线装置具体分类办法由()主管部门制定。
A.国务院卫生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管理A.分级B.分类C.综合D.多级辐射事故可分为()A.3级B.4级C.5级D.2级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前报原发证机关。
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库带答案1、乳腺X射线摄影使用低能X射线,一般X射线管电压的调节范围为20kV至35kV,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以降低患者的照射剂量。
2、X射线摄影是一种技术,用于直接或间接地记录和选择处理影像接收面上的X射线影像中所包含的信息。
3、CT机房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为:有用线束方向和非有用线束方向分别不小于2.5mm铅当量。
4、CT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和最小单边长度分别为30m和4.5m。
5、放射诊断学是利用X射线探查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
6、乳腺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和最小单边长度分别为10m和2.5m。
7、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是一种技术,通过对受检者进行多方向的X射线扫描,并将检出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实现重建断层影像。
8、除了乳腺摄影X射线机外,X射线管组件中遮挡X射线束材料的质量等效过滤必须符合:在正常使用中不可拆卸的材料,应不小于0.5mmAl。
9、X射线管会产生轫致辐射和特征辐射两种X射线。
10、X射线管会产生轫致辐射和特征辐射两种X射线。
11、放射诊断学是利用X射线探查研究人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12、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的标称最高X射线管电压应不超过50kV。
13、用于几何放大乳腺摄影的X射线设备,应配备能阻止使用焦皮距小于2.5的装置。
答案:CC、个人剂量限值正确答案:B26、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正确的说法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27、我国第四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GB —2002)首次建立了我国的诊断性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以强化医疗照射防护。
28、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是指受照者剂量最低。
29、在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中,基本标准中的公众照射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患者的慰问者。
患者的慰问者在放射诊疗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到的剂量不超过5mSv。
30、放射学工作场所必须做好屏蔽防护设计与工程建设,并配备必要的辐射防护设施。
以及与基本标准原则一致的各项有关次级专项辐射防护标准,是必须认真遵循的指南和准则。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自行考核试题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定义“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
A、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B、放射性核素C、射线D、有害物质答案:A2.X射线衍射仪应设有X射线防护装置,衍射仪进行样品测量时,人体的()部位可以进入机壳内部。
A、四肢B、躯干C、头颈D、均不可以答案:D3.当场所剂量监测结果证明,人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没有可能超过()时,可免予个人剂量监测,否则应根据需要进行监测,并作记录。
A、2 mSvB、5 mSvC、10 mSvD、20 mSv答案:B4.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的范围是()mSv。
A、<1B、1~5C、5~10D、>10答案:B5.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管理制度;对从事放射性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管理制度。
A、资质;资格B、资质;资质C、资格;资质D、资格;资格答案:C6.新设计、新安装的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必须进行()的验收检测,合格者方可发放许可证。
对不合格设备,改造后经重新检测合格才允许使用。
A、防护性能B、电气性能C、安全性能D、识别性能答案:A7.X射线摄影是直接或在转换之后摄取、记录和选择处理影像接收面上的X射线影像中所包含的()的技术。
A、信息B、位置C、图像D、密度答案:A8.CT机房(照射室)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和最小单边长度分别是()。
A、10m2、2.5mB、15m2、3.0mC、20m2、3.5mD、30m2、4.5m答案:D9.以下时间段作为放射工作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最合适的是()。
A、6个月B、9个月C、1.5年D、3年答案:C10.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周期,说法正确的是:()。
A、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B、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C、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D、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答案:B11.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是指()。
in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电离辐射法律法规)1、 (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主席令发布,具有高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A2、 ( )由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是国家法律在某一个方面的进一步细化,规定了该方面的法规要求。
以国务院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B3、 (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部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C4、 (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用于说明或补充核与辐射安全规定以及推荐有关方法和程序。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37、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生产、销售、使用III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任何一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答案:C38、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管理。
A、分等级B、分影响程度C、分档D、分类答案:D39、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者填报()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A、环境影响评价B、放射源使用申请C、射线装置使用申请D、购源申请答案:A40、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审批颁发。
A、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41、 (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 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类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监督检查计划。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A. α<β<γ<中子B. α< γ<β<中子C.β<α<γ<中子D. 中子<β<γ<α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A.X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A.核燃料循环B.医学应用C.工业应用D.天然源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
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m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电离辐射安全与防护基础)1、从辐射产生的来源可将辐射源分为天然辐射源和()。
A、核电厂B、医疗照射C、氛照射D、人工辐射源答案:D2、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的范围是()mSvoA、<1B、1 〜5C、5〜10D、>10答案:B3、我国居民所受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是3.1 mSvo天然辐射源主要来自()。
A、宇宙射线B、宇生放射性核素C、原生放射性核素D、辐射育种E、核电站运行答案:ABC4、人工辐射源主要有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的辐射源和核试验落下灰等。
在人工辐射源中,()产生的人均年有效剂量最大。
A、工业探伤B、核能发电C、医疗照射D、辐射育种答案:C5、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十分广泛和普遍,主要分三大类应用,为A、X射线诊断和介入B、放射治疗A、辐射防护的任务之一是保护环境B、保障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保护他们的后代C、促进原子能事业的发展D、促进核武器事业的发展E、尽一切手段将辐射降低到最低水平答案:ABC31、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在不过分限制既伴有辐射照射又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有效的保护人类及其环境,( )OA、消除辐射的危害B、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以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C、避免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D、降低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至0答案:ABC32、下列关于辐射防护的目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护人类B、保护环境C、限制一切有关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D、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概率降低到合理可达尽可能低的水平答案:c33、对于一切可以增加辐射照射的人类活动(或称作实践),电离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是()。
A、实践的正当性、辐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B、时间、距离、屏蔽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D、采取屏蔽措施、进行剂量监测、加强行政管理答案:A34、在辐射防护三原则中,实践正当性决定着这项实践能否被批准, 下面有关实践正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射线属于电离辐射?A. X射线B. 紫外线C. 可见光D. 红外线2. 下列哪个射线属于非电离辐射?A. 高能电子射线B. 中子射线C. 质子射线D. 伽马射线3.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什么任务?A. 辐射监测和测量B. 辐射事故处理C. 辐射设备维护D. 辐射剂量计校准4. 对于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来说,辐射剂量计的佩戴位置应该是:A. 胸前C. 手臂上D. 头部5.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在操作射线装置时应该戴上什么防护用具?A. 防护眼镜B. 防护手套C. 防护口罩D. 防护衣二、判断题1.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A. 对B. 错2.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在操作射线装置时应该遵循相关的辐射安全操作规程。
A. 对B. 错3.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应该每年接受一次辐射安全培训。
A. 对B. 错4.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
B. 错5.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检测辐射防护用具的防护性能。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操作射线装置,确保射线治疗和诊断的准确性;- 配合医生进行射线治疗和诊断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 监测射线装置的辐射剂量,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维护射线装置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进行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告。
2. 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在操作射线装置时需要采取哪些辐射防护措施?医用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在操作射线装置时需要采取以下辐射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衣、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具;- 保持安全距离,尽量远离射线源;- 在操作射线装置时,尽量减少射线照射时间;- 定期检测辐射防护用具的防护性能,确保其有效;- 遵循辐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射线泄漏和辐射事故发生;- 定期接受辐射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辐射防护知识和技术。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及考核规则Ⅰ. 试题库
1. 辐射防护知识
a. 什么是辐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b. 介绍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c. 讲解辐射剂量的单位及其含义。
d. 列举常见的辐射源,对其进行分类及特点分析。
2. ⅲ类射线装置知识
a. ⅲ类射线装置的定义及其主要特点。
b. 介绍ⅲ类射线装置的安全控制措施。
c. 详细描述ⅲ类射线装置的维护与管理方法。
d. 讲解常见的ⅲ类射线装置故障处理方法和事故应急预案。
3. 操作技能及操作标准
a. 环境监测与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b. ⅲ类射线装置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c. 辐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d. ⅲ类射线装置事故事例的掌握及故障处理技能。
Ⅱ. 考核规则
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
2. 答题方式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3. 选择题和判断题占总分的50%,简答题占总分的50%。
4. 选择题和判断题每题1分,简答题每题10分。
5.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6. 考生应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
- 掌握辐射防护和ⅲ类射线装置知识;
- 了解ⅲ类射线装置的安全控制和维护管理方法;
- 掌握操作技能和标准,能够实施环境监测和安全检查; - 掌握辐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方法;
- 能够处理ⅲ类射线装置故障和应对事故。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一、基础知识题1. 辐射是指什么?2. 射线是指什么?3. 辐射能量的单位是什么?4. 辐射量的单位是什么?5. 生物剂量的单位是什么?6. 离子辐射包括哪些种类?7. 辐射的生物效应包括哪些方面?8. 怎样保护自己免受辐射?二、仪器操作题1. 请简述射线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在操作射线装置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3. 请解释射线装置的辐射监测机制。
4. 如何正确使用剂量测量仪器进行辐射剂量监测?5. 如何检测射线装置的辐射泄漏?6. 如何正确处理射线装置的辐射废料?7. 发生射线事故时应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三、应急处置题1. 发生射线泄漏事故时,应该采取哪些应急处置措施?2. 在处理射线泄漏事故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安全?3. 在处理射线事故时,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的吸收?4. 如何正确报告射线事故?5. 射线事故的后续处理包括哪些步骤?四、法规法律题1. 请简述我国射线装置的监管法规。
2. 在使用射线装置时需要办理哪些许可和备案手续?3. 违反射线辐射安全规定的行为可能会受到哪些法律处罚?以上只是一部分试题,具体根据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来定制。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涉及到辐射安全与防护、仪器操作与维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补充。
一、基础知识题1. 辐射是指物质释放出能量传递给周围空间或物质的过程。
2. 射线是指能够穿过物质并以直线传播的能量。
3. 辐射能量的单位是电子伏特(eV)或焦耳(J)。
4. 辐射量的单位是戈瑞(Gy)或居里(Ci)。
5. 生物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ievert,Sv)。
6. 离子辐射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7. 辐射的生物效应包括遗传效应和肿瘤效应等。
8. 保护自己免受辐射的方法包括远离辐射源、戴防护用品和在辐射环境下尽量减少时间。
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库带答案非医用Ⅲ类射线装置1、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发布的公告》(公告2017年第66号),兽用X射线装置属于()类射线装置。
A、ⅠB、ⅡC、ⅢD、其他答案: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与人相比,动物细胞对电离辐射所造成的损害不敏感B、辐射可以影响机体造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能力C、辐射可以影响晶状体,造成白内障D、在X线摄影过程中,年龄不满18岁的青少年不能对动物进行保定答案: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体细胞对辐射基本同样敏感B、电离辐射仅仅破坏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物质(DNA)C、禁止对患病动物使用化学保定D、只有产生后代以后,才能发觉遗传损害答案: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兽医保定人员常暴露在原射线束下B、使用遮线器可以减少散射线的产生C、铝滤过有助于增加穿透能力弱的软射线,从而增加X 线片的影像质量D、散射线是由原射线束与阳极的彼此作用形成的答案:B5、检查铅手套和铅围裙裂缝和缺损最具肯定性的办法是()。
A、对其进行X线摄影B、将其挂到阳光下或灯光下C、手工检查D、B和C都正确答案:A6、兽医X线拍照规定要求围裙和手套应为()厚度的铅当量。
A、1 cmB、10 mmC、0.5 mmD、0.5 cm答案:C7、在曝光过程中,()可以出现在现场。
A、患病动物B、患病动物主人C、操作者D、必需的保定者E、兽医答案:ACD8、当在拍照床保定植物时,保定职员应该在床尾呈(),如许可以增加保定者与散射线源之间的距离。
A、倚靠姿势B、直立姿势C、危坐姿势D、以上均可答案:B9、透视检查过程中,由于辐射水平高和需要人工保定,必须遵守哪些特殊的安全规则?()A、能做X射线摄影时,则禁止使用透视检查B、始终使用防护服、手套和屏蔽物C、保持遮线器的线束尽可能小D、机器启动后,绝对不允许触摸被检查的解剖区域E、遵照X射线机使用的所有规则答案:ABCDE10、下列哪类剂量计可以将信息保存数年并可重复使用?()A、遮线器B、胶片徽章C、热发光剂量计D、袖珍电离室答案:C11、下列关于胶片徽章的描述,正确的是()。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是负责操作Ⅲ类射线装置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正常使用和安全操作。
以下是一些关于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试题。
1.什么是Ⅲ类射线装置?2.简述Ⅲ类射线装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3. 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级别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4.什么是辐射剂量?如何测量和监测辐射剂量?5.请列举常见的辐射防护措施。
6.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辐射防护用品?7.如何正确处理和储存放射性物质?8.请描述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
9.什么是辐射工作许可证?如何申请辐射工作许可证?10.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发现辐射源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你将采取什么措施?对于这些试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答案和解释:1. Ⅲ类射线装置是一种用于产生中等强度的辐射的设备,通常用于医疗诊断、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
它具有较高的辐射能力,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许可方可操作。
2. Ⅲ类射线装置的特点是辐射能力强,辐射源通常为放射性同位素或离子源。
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放射性同位素的发射、转换或激发,产生特定种类和能量的电离辐射。
3. Ⅲ类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级别通常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B、C、D级。
A级是最低级别,D级是最高级别。
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辐射安全要求和防护措施。
4.辐射剂量是衡量受到辐射的程度的量度,常用的单位是希沃特(Sievert)。
辐射剂量可以通过使用辐射剂量计进行测量和监测。
5.常见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远离辐射源、限制接触时间、增加距离和使用屏蔽物。
此外,还可以采用防护装备和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护罩和辐射剂量计。
6.佩戴和使用辐射防护用品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佩戴前应检查防护用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并确保正确使用和佩戴。
7.处理和储存放射性物质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放射性物质应存放在专用的防护容器中,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8.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时间远离辐射源和事故现场,保护自己的安全;立即报告事故发生情况,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隔离辐射源和事故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和辐射监测,对事故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
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试题库(电离辐射法律法规)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以主席令发布,具有高于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A2、()由国务院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是国家法律在某一个方面的进一步细化,规定了该方面的法规要求。
以国务院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B3、()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主要包括国务院条例实施细则及其附件、行政管理规定等两部分,以部令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C4、()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用于说明或补充核与辐射安全规定以及推荐有关方法和程序。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指导性文件答案:D5、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定义“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
A、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B、放射性核素C、射线D、有害物质答案:A6、()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B、重大辐射事故C、较大辐射事故D、一般辐射事故答案:C7、因放射性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刑事责任B、法律责任C、经济责任D、民事责任答案:D8、国家对从事放射性污染防治的专业人员实行()管理制度;对从事放射性监测工作的机构实行()管理制度。
A、资质;资格B、资质;资质C、资格;资质D、资格;资格答案:C9、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卫生B、标准化C、生态环境D、发展与改革答案:C10、()有权对造成放射性污染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
A、只有个人B、只有受到伤害的个人C、只有单位D、任何单位和个人答案:D11、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单位的()方案,做好应急准备。
A、质量保证B、污染监测C、应急D、个人剂量监测答案:C12、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A、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恶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轻辐射事故B、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恶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一般辐射事故C、恶性辐射事故、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轻微辐射事故D、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一般辐射事故答案:D13、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以下哪些单位应当依法实施退役?()A、CT机房B、使用牙片机的牙科诊所C、使用Ⅰ类放射源的辐照装置D、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单位答案:C14、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A、法定代表人B、总经理C、部门负责人D、辐射安全关键岗位答案:D15、辐射安全许可证内容中不包括()信息。
A、单位名称B、法定代表人C、注册资本D、所从事活动的种类和范围答案:C16、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下列单位中不需要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是()。
A、仅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单位B、仅使用X光机的医疗机构C、仅使用豁免水平标准物质的科研单位D、仅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的科研机构答案:C17、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标志。
A、火险B、肃静C、禁烟D、放射性答案:D18、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的场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场所,以及终结运行后()的射线装置,应当依法实施退役。
A、无法再起动B、再起动产生噪声大C、产生放射性污染D、再起动动力消耗大答案:C19、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发生辐射事故,造成放射性危害的,应依法对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的是()。
A、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B、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C、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答案:A20、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持证单位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A、10B、15C、30D、60答案:C21、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
A、10B、15C、20D、30答案:C22、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许可证,并予以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A、10B、15C、20D、30答案:C23、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颁发许可证的情况通报同级()。
A、卫生主管部门B、公安部门C、财政部门D、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答案:D24、国家将射线装置分为()。
A、Ⅰ类和Ⅱ类B、Ⅰ类、Ⅱ类、Ⅲ类C、Ⅰ级、Ⅱ级、Ⅲ级D、Ⅰ~Ⅴ类答案:B25、射线装置具体分类办法由()制定。
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答案:D26、国家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行()管理。
A、分级B、多级C、分类D、综合答案:C27、()按照职责分工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答案:C28、()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B、国务院生态环境C、国务院卫生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答案:B29、国务院令第449号是核技术利用领域辐射安全与防护方面的主要行政法规,它的名称是()。
A、《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B、《对辐照装置运营单位的安全要求》C、《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D、《放射源分类办法》答案:A30、辐射工作单位因故遗失许可证的,应当及时到所在地省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日后的一个月内持公告到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A、20B、30C、60D、90答案:B31、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提出部分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申请,由()核查合格后,予以变更或者注销许可证。
A、原发证机关B、县级生态环境部门C、省级生态环境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答案:A32、发证机关应当自受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之日起,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延续,换发许可证,并()原许可证的编号;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A、使用B、不使用C、更新D、更换答案:A33、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并提供材料,其中不包括()材料。
A、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B、监测报告C、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答案:D34、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年。
A、2B、3C、4D、5答案:D35、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持证单位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
A、30日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答案:A36、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前报原发证机关。
A、每年12月31日B、每年6月30日C、每年1月31日D、下一年年底答案:C37、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应当编制或者填报()。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任何一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答案:C38、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管理。
A、分等级B、分影响程度C、分档D、分类答案:D39、辐射工作单位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应当组织编制或者填报()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
A、环境影响评价B、放射源使用申请C、射线装置使用申请D、购源申请答案:A40、辐射工作单位需要同时分别向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许可证的,其许可证由()审批颁发。
A、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C、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商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答案:B41、()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类别,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监督检查计划。
A、县级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答案:B42、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射线装置分为()。
A、Ⅰ类、Ⅱ类B、Ⅰ类、Ⅱ类、Ⅲ类C、Ⅰ类、Ⅱ类、Ⅲ类、Ⅳ类D、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答案:B43、监督检查计划应当按照(),规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
A、辐射安全风险大小B、辐射工作时间C、辐射单位地点D、辐射工作人员数量答案:A44、()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的物质的豁免出具备案证明文件。
A、县级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答案:D45、()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监督检查大纲,明确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的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实施程序、报告制度、重要问题管理等内容,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A、县级B、县级以上C、省级D、省级以上答案:D46、()对已获得豁免备案证明文件的活动或者活动中的射线装置、放射源或者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定期公告。
A、国务院B、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生态环境部D、公安部答案:C47、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进行汇总,并将汇总报告报送生态环境部,同时抄送同级公安部和卫生主管部门。
A、每半年B、每一年C、每季度D、每两年答案:A48、辐射事故和运行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以及由事故、故障导致的应急处置费用,由()承担。
A、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的单位B、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单位的主管部门C、发生事故或故障单位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部门D、发生事故或故障的肇事者答案:A49、生态环境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组织核实,确认事故类型,在()小时内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公安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