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考试试卷(同名4036)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9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优化人口结构D. A和B答案:D2.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时间是()A. 1979年B. 1980年C. 1982年D. 1978年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内容()A. 晚婚B. 晚育C. 少生答案:D4.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是()A. 18-22岁B. 23-30岁C. 25-35岁D. 30-40岁答案:C5.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避孕B. 终止妊娠C. 节育D. A、B和C答案:D6. 以下哪种避孕方法属于长期避孕方法()A. 口服避孕药B. 避孕套C. 宫内节育器D. 安全期避孕7. 以下哪种避孕方法不属于激素避孕方法()A. 口服避孕药B. 注射避孕针C. 宫内节育器D. 皮下埋植避孕法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A. 人工流产B. 药物流产C. 引产D. 剖宫产答案:D9. 妇女怀孕后,最早能在多少天检测出怀孕()A. 30天B. 40天C. 50天D. 60天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避孕套()A. 患有性病的人B. 宫颈糜烂患者C. 哺乳期妇女D. 更年期妇女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2.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3. 避孕套是唯一既可以避孕又可以预防性病的避孕方法。
()答案:×(还有其他避孕方法,如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等)4. 女性在哺乳期间不需要避孕。
()答案:×(哺乳期间也需要避孕)5. 妇女怀孕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有助于优生优育。
()答案:√6. 人工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
()答案:×(人工流产是一种补救措施,不是避孕方法)7.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长期、可逆的避孕方法。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A. 控制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素质C. 优生优育D. 计划生育国策答案:D2. 以下哪个年龄段是我国提倡的生育年龄?A. 20-25岁B. 22-28岁C. 24-30岁D. 25-35岁答案:C3. 以下哪项是避孕的主要方法?A. 安全期避孕B. 避孕套避孕C. 避孕药避孕D. 宫内节育器避孕答案:D4. 以下哪个时期是女性最佳受孕时期?A. 排卵前2天至排卵后3天B. 排卵前3天至排卵后2天C. 排卵前4天至排卵后1天D. 排卵前5天至排卵后2天答案:A5. 以下哪种避孕方法适用于哺乳期妇女?A. 避孕套避孕B. 宫内节育器避孕C. 避孕药避孕D. 安全期避孕答案:B6. 以下哪个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A. 人工流产B. 药物流产C. 宫内节育器取出D. 安全期避孕失败后的紧急避孕答案:D7. 以下哪种避孕方法适用于长期避孕?A. 避孕套避孕B. 宫内节育器避孕C. 避孕药避孕D. 结扎避孕答案:D8. 以下哪个是我国提倡的生育间隔?A. 2年B. 3年C. 4年D. 5年答案:C9. 以下哪个是优生优育的内涵?A. 提高人口素质B. 控制人口数量C. 提高生育质量D. 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优生优育的措施?A. 孕前检查B. 孕期保健C. 产前诊断D. 新生儿疾病筛查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判断对错)答案:对12. 男性结扎后,仍然可以产生精子。
(判断对错)答案:对13. 女性在哺乳期不会怀孕。
(判断对错)答案:错14. 避孕药可以治疗痛经。
(判断对错)答案:对15. 人工流产对女性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判断对错)答案:错16. 男性结扎后,性功能会受到影响。
(判断对错)答案:错17. 避孕套可以预防性病。
(判断对错)答案:对18. 女性在月经期间不能进行性生活。
计划生育业务培训试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计划生育政策的宗旨是什么?2.请简要介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3.计划生育政策的政策目标是什么?分别有哪些方面?4.请介绍计划生育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
5.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早婚早育”和“晚育晚育”的理解。
第二部分:计划生育业务知识1.请介绍计划生育咨询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2.请说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方法。
3.请介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特点和重点工作。
4.如何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宣传工作?请列举具体措施和方法。
5.请简要介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服务对象。
第三部分:计划生育业务技能1.请用流程图解释计划生育服务的工作流程。
2.请就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做简要说明。
3.请介绍计划生育登记服务的程序和要求。
4.请描述计划生育手术服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5.请说明计划生育药具服务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第四部分:实际应用能力1.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看法。
2.请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在计划生育咨询服务中如何与咨询者有效沟通。
3.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谈谈你在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做法。
4.请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的困难和挑战及应对方法。
5.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在计划生育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第五部分:综合分析能力1.请结合相关数据,分析目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析目前计划生育服务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
3.请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提出建议。
4.请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分析计划生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5.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的建议。
第六部分:实际操作能力1.请结合工作实际,描述如何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2.请演示如何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3.请演示如何为流动人口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服务。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降低生育率C. 提高生育率D. 限制个人自由权利答案:A2.计划生育法规定,夫妻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的最佳年龄是?A. 24-32岁B. 30-39岁C. 35-44岁D. 18-25岁答案:B3.所谓“晚婚晚育”是指?A. 延迟结婚年龄,晚得子女B. 延迟结婚年龄,晚生儿女C. 早婚早育,提高生育率D. 婚嫁年龄不受限制,自由生育答案:B4.计划生育中,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A. 政策应当尊重每个人的生育意愿和选择B. 政策应当优先考虑弱势群体的生育问题C. 政策应当从国家利益和人口负担考虑实施D. 政策应当以法律规定为依据,要求全体居民执行答案:A5.计划生育政策中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包括?A. 生育津贴和育婴假B. 生育医疗保险和儿童保健服务C. 免费计划生育手术和政府扶持农村婚姻D. 以上均是答案:D6.早孕反应的典型表现是?A. 呕吐和恶心B. 疲倦和困倦C. 产生食欲,多食甜食D. 腰酸和胃胀答案:A7.选择健康的避孕方法时,应当考虑?A. 对健康的影响B. 对性功能的影响C. 方便操作和使用D. 夫妻双方的意愿和共识答案:A、D8.下列哪种避孕方法是唯一可以预防性传播感染和艾滋病的方法?A. 避孕药B. 安全套C. 宫内节育器D. 药物堵塞输卵管答案:B9.中期人工流产一般在孕周几进行?A. 第6-10周B. 第11-14周C. 第15-18周D. 第19周及以上答案:B10.台式计划生育法是指?A.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政策B. 务实推行“晚婚晚育,少生多养”的生育观念C. 确立“计划生育、自愿避孕,男女一起、共担责任”的方针D. 在推广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临时性计生措施的方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间是_______年。
计划生育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在哪一年确定的?A. 1978年B. 1980年C. 1982年D. 1990年答案:C2.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人口数量B. 减少人口数量C. 提高人口素质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政策是什么?A. 多生多育B. 少生优育C. 随意生育D. 禁止生育答案:B4.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A. 男25岁,女23岁B. 男22岁,女20岁C. 男30岁,女28岁D. 男35岁,女33岁答案:A5.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生育间隔是多少年?A. 1年B. 2年C. 3年D. 4年答案:C6.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生育二孩的条件是什么?A.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B. 双方都是农村户口C. 双方都是少数民族D. 双方都是城市户口答案:A7.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生育三孩的条件是什么?A. 双方都是独生子女B. 双方都是农村户口C. 双方都是少数民族D. 双方都是城市户口答案:C8.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有哪些优惠政策?A. 免费医疗B. 免费教育C. 经济补贴D. 免费住房答案:C9.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违反政策生育的处罚是什么?A. 罚款B. 监禁C. 剥夺政治权利D. 剥夺公民权利答案:A10. 计划生育政策中,对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如何规定的?A. 由户籍所在地管理B. 由常住地管理C. 由工作单位管理D. 由个人自行管理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属于优生优育?A. 婚前健康检查B.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C. 产前筛查D. 产后康复答案:ABC2.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属于控制人口数量?A. 晚婚晚育B. 提倡二孩C. 提倡一孩D. 提倡三孩答案:AC3.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属于提高人口素质?A. 普及义务教育B. 提倡母乳喂养C. 提倡科学育儿D. 提倡健康饮食答案:ABC4.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属于对特殊群体的照顾?A. 独生子女家庭B. 少数民族家庭C. 农村户口家庭D. 城市户口家庭答案:AB5.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属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A.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档案B. 定期进行流动人口健康检查C.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D.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督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计划生育政策是强制性的,不允许任何例外。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A1型题:1、避免绝育后感染的措施中,不必要的是A、严格掌握禁忌证及适应证B、严格执行无菌操作C、尽量减少对组织的损伤D、术前三天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E、避免异物残留正确答案:D2、关于女性绝育方法的机制,下列哪项正确A、阻止精子进入宫腔B、影响受精卵着床C、影响输卵管的蠕动速度D、阻止精子、卵子相遇E、干扰内分泌调节正确答案:D3、关于输卵管夹绝育术,下列哪项不正确A、不损伤输卵管管腔B、为可逆性绝育术C、失败率低D、可避免对输卵管所造成的一切损伤E、尤其适用于哺乳期妇女正确答案:D4、关于输卵管结扎术,下列哪项不正确A、非孕结扎应选在月经后15~20天进行B、神经官能症或对手术顾虑较大者应暂缓手术C、腰腹痛、白带增多、附件肿大者暂缓手术D、结扎前需确认输卵管E、人工流产术后可立即行结扎术正确答案:A5、关于输卵管结扎术,下列哪项不正确A、严格无菌操作B、可选择纵切或横切C、切口越小越好D、避免腹腔异物遗留E、操作稳、准、轻、巧、细正确答案:C6、关于输卵管结扎术,下列哪项正确A、只要见到输卵管即可结扎B、切口小、速度快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C、结扎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D、抽芯包埋法失败率最低E、结扎输卵管时应过紧一些,以防滑脱正确答案:D7、关于输卵管结扎术的失败率,下列哪项不正确A、与手术选择的时期相关B、与结扎的方法相关C、与结扎的部位相关D、与手术者的技巧相关E、双折结扎失败率最低正确答案:E8、关于输卵管结扎术后腹腔粘连,下列哪项不正确A、各种原因导致的术后感染所致B、与手术中组织或脏器损失有关C、主要症状是腹痛D、腹腔镜检查适合所有患者E、若有肠梗阻,可行X线平片检查正确答案:D9、关于输卵管结扎术时并发症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A、采取头低臀高,使肠管移向上腹部B、卵圆钳提管时要扣紧钳口,不可虚夹C、切开腹膜前应交替钳夹,放松,以防钳夹肠管D、钳夹输卵管必须用无齿的卵圆钳E、钳夹腹膜组织不宜太多正确答案:B10、关于输卵管绝育术的适应证,下列哪项不正确A、已婚妇女,自愿要求绝育B、心脏病患者心功能Ⅱ级C、急性病毒性肝炎D、第二次剖宫产时E、正常产后24小时内正确答案:C11、关于预防腹部小切口绝育术术中损伤,哪项不正确A、术前排空膀胱,切口不要太低B、避免肠胀气和鼓肠C、用血管钳细心分离腹膜前脂肪D、切开腹膜前应排除钳夹肠管和网膜E、寻找输卵管时禁用带齿卵圆钳正确答案:C12、进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最佳时间是A、人工流产术后3~7天B、正常产后10天C、难产后72小时D、正常月经干净后20天E、月经后3~7天正确答案:E13、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禁忌证,下列哪项不正确A、心肺功能不全B、肠梗阻C、过度肥胖D、盆腔粘连E、轻度贫血正确答案:E14、哪项不是输卵管绝育术的.近期并发症A、脏器损伤B、感染C、出血D、肠粘连E、血肿形成正确答案:D15、判断输卵管绝育术成功的'最佳方法是A、输卵管通液术B、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C、宫腔镜D、腹腔镜E、阴道镜正确答案:B16、盆腔静脉淤血症的最佳诊断方法是A、临床诊断B、盆腔静脉造影C、腹腔镜诊断D、B型超声检查E、彩色多普勒扫描正确答案:C17、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中应除外A、腹痛B、白带增多C、排卵障碍D、性交痛E、附件区呈不同程度的慢性增厚正确答案:C18、适于输卵管结扎术的时间是A、月经干净后15天B、哺乳期C、人工流产术后第一次月经来潮后D、手术产后3天E、引产后24小时左右正确答案:E19、输卵管复通术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输卵管峡部结扎术后B、输卵管银夹绝育术后C、输卵管电凝绝育术后D、输卵管硅胶套环绝育术E、输卵管伞端切除绝育术后正确答案:E20、输卵管复通术的禁忌证,下列哪项不正确A、有结核性输卵管炎病史B、急性盆腔炎、严重的盆腔粘连C、单侧输卵管切除术D、卵巢功能衰竭E、男性不育正确答案:C。
计划生育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内容是()。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晚婚、晚育、少生、多生C.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D. 早婚、早育、少生、多生答案:A2. 我国提倡的生育政策是()。
A. 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B. 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C. 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D. 一对夫妻生育四个孩子答案:B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增大B. 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短缺C. 人口结构合理,社会经济发展稳定D. 人口素质下降,教育医疗负担加重答案:C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哪些作用?()A. 人口素质下降,教育医疗负担加重B. 人口素质提高,教育医疗负担减轻C. 人口素质提高,教育医疗负担加重D. 人口素质下降,教育医疗负担减轻答案:B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资源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哪些作用?()A.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增大B.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环境压力减小C. 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增大D. 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环境压力减小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2. 我国提倡的生育政策是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答案:√3.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答案:√4.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5.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资源环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0分)1. 请简述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它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选择题(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A.提高人口素质B.控制人口数量C.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D.实现人口性别平衡答案:C(2)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国策是什么?A.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晚婚、晚育、多生、优生C.早婚、早育、少生、优生D.早婚、早育、多生、优生答案:A(3)我国法律规定,女性职工生育享受多少天产假?A.30天B.60天C.90天D.120天答案:CA.提倡晚婚、晚育B.控制人口数量C.鼓励生育D.提倡优生优育答案:C(5)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时期是?A.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B.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C.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D.从本世纪初开始答案:A2.判断题(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降低人口出生率。
()答案:错误(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答案:错误(3)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国策。
()答案:正确(4)我国法律规定,女性职工生育享受90天产假。
()答案:正确(5)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答案:正确3.简答题(1)简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晚婚、晚育,控制人口数量,提倡优生优育,实施生育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法规体系,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等。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答案: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
4.案例分析题小明一家有三口人,他的父母年龄较大,均已退休。
近年来,小明的事业发展较好,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宽裕。
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应该如何应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答案: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坚持晚婚、晚育的原则,合理安排生育问题。
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考试试卷一、单位: 姓名: 分数:填空(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每题一分, 共22分)1.计划内怀孕超过(14周), 需要终止妊娠者要先(进行审批), 后(引产)。
2、孕环情监测前, 社区应建立(应检人员花名册), 以明确孕环情监测应检人员。
3、药具发放对象是(区内的所有育龄男女), 均可享受免费的避孕药具。
4.计划生育统计的结婚是(女性初婚)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标准是: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 由政府给予没人每月不低于( 200 元)的扶助金, 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 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60元)的扶助金, 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6.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是(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依法行政为主)的工作。
7、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申请《对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月起发给独生子女父母每月(10元)的奖励费, 直至子女满(14周岁)为止。
8、育龄妇女“五期”是指: (青春期)、(围婚期)、(孕产期)、(避孕期)和(围绝经期)。
9、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的七项制度是(管理制度)、(监督)、(决策)、(评议)、(报告)、(承诺)、(包保)。
10、已婚育龄妇女指的是( 15-49 )周岁已经结过婚的妇女。
11.《青岛市村(居)人口计生工作规范》规定, 每个村(居)有(5-8)条规范温馨的宣传标语12.计划生育阵地“两室一校”指的是(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学校)。
13、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 应当自生育之日起六十日内补办结婚登记;逾期未补办的, 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二分之一)征收社会抚养费。
14.办理生育证的期限是( 30 )天。
15.死亡人数统计不以是否(销户)为准。
16.协会参及计划生育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村规民约)。
17、流动人口到达现居住地后应该在(30 )日内主动到计生办申报并交验《婚育证明》;社区计生办发现流动人口后应该首先进行登记, 然后对《婚育证明》进行审验, 并及时将信息录入微机。
人口和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是开始施行。
2、目前我国面临的四大人口高峰有、、、。
3、生育第一胎的夫妻,应在申请领取计划生育证。
4、《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条例》所指的晚婚,是指男方年满、女方年满的初婚。
5、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3次人口生育高峰。
6、违反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国家工作人员除了缴纳社会抚养费外,还应依法给予。
7、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三天外,还可增加晚婚假天。
8、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育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90天外,还可增加产假天。
9、国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育的,可给予男方护理假天。
10、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做到、、。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条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利有( )。
A、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权B、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权利C、实行计划生育D、免费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E、晚婚晚育2、计划生育手术包括( )。
A.避孕、节育手术B.子宫全切手术C.输卵管复通手术D.输精管复通手术E.宫颈切除术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不得( )。
A.买卖B.出租C.出借D.涂改E.丢失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立法宗旨是( )。
A.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B.控制人口数量C.提高人口素质D.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E.提高人们卫生水平5、生殖健康包括( )。
A.安全、满意、负责任的性生活B.生育调节C.母婴保健D.优生优育E.身体健康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是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下述哪些工作的必要手段( )。
A.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掌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动态B.正确行使管理职能C.有针对性地指导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D.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服务质量E.有针对性地指导扶贫解困工作的开展7、提高人口素质是指提高人口的( )。
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培训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种情况属于受孕风险时期?A. 经期后7天至排卵前5天B. 卫生巾使用不当C. 性爱时使用避孕套D. 怀孕3个月后2.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为了A. 促进人口增长B. 控制人口增长C. 提高人口素质D. 提高人口数量3.我国提倡的生育政策是A. 三胎生育政策B. 限制生育政策C. 男女平等生育政策D. 计划生育政策4.以下哪项是不良生殖习惯?A. 无保护性生活B. 性早熟C. 艾滋病毒携带者D. 同性恋5.以下是导致不孕的因素有几种?A. 1B. 2C. 3D. 46.哪个是影响生育的外部因素?A. 性传播疾病B. 遗传因素C. 身体疾病D. 生活方式7.生育政策的核心是A. 计划生育B. 提高人口素质C. 重视婴幼儿保障D. 优生优育8.计划生育是谁的权利?A. 政府B. 社会C. 个人D. 国家9.如何正确使用避孕套?A. 只需破损时使用B. 使用中途发现破损可继续使用C. 使用前检查D. 使用后随意丢弃10.计划生育必须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是A. 自愿B.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C. 精确安全D. 必须节育二、填空题1.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推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 导致不孕的原因有生殖器官和,外部因素。
3. 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通过严格控制生育行为,提高人口素质。
4. 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殖卫生习惯。
5. 中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6. 制定《计划生育法》,规定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7. 计划生育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精确安全、合法。
8. 计划生育是群众的权利。
9. 卫生部门推广计划生育宣传标语:提倡晚婚、晚育、合理生育。
10. 计划生育是对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简答题1. 什么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指按照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采取合理的生育行为,控制生育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一种行为。
计生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C. 晚婚、晚育、多生、优生D. 早婚、早育、少生、优生答案:A2. 我国提倡的生育年龄是多少岁?A. 20-25岁B. 25-30岁C. 30-35岁D. 35岁以上答案:B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什么?A. 增加人口数量B. 减少人口数量C.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D. 促进人口老龄化答案:C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生育间隔是多少年?A. 1-2年B. 2-3年C. 3-5年D. 5年以上答案:C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生育数量是多少?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以上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提倡晚婚晚育B. 提倡少生优生C. 提倡男女平等D. 提倡生育自由答案:ABC7. 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哪些?A. 缓解了人口压力B. 提高了人口素质C. 促进了社会和谐D. 增加了家庭负担答案:ABC8. 计划生育政策中,哪些措施是鼓励的?A. 婚前检查B. 孕前检查C. 孕期保健D. 产后护理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计划生育政策只针对农村地区。
(错误)10. 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正确)11. 计划生育政策禁止婚前性行为。
(错误)12. 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男女平等。
(正确)13. 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所有家庭必须遵守。
(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4. 请简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计划生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什么?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C. 男女平等D. 人口控制答案:B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始于哪一年?A. 1979年B. 1980年C. 1982年D. 1985年答案:B3.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人口素质B. 控制人口数量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障社会稳定答案:B4.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晚婚”是指?A. 男性25岁,女性23岁以上结婚B. 男性22岁,女性20岁以上结婚C. 男性30岁,女性28岁以上结婚D. 男性28岁,女性26岁以上结婚答案:A5.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晚育”是指?A. 女性23岁以上生育B. 女性25岁以上生育C. 女性30岁以上生育D. 女性28岁以上生育答案:B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主要是指?A. 优生优育B. 优生优教C. 优生优养D. 优生优育优教答案:D7.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少生”是指?A. 每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B. 每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C. 每对夫妻生育三个孩子D. 每对夫妻生育四个孩子答案:B8.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男女平等”主要是指?A. 男女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B. 男女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平等C. 男女在生育权利上的平等D. 男女在法律、政策上的平等答案:B9.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人口控制”主要是指?A. 控制人口数量B. 控制人口质量C. 控制人口结构D. 控制人口流动答案:A10.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人口素质”主要是指?A. 人口的身体素质B. 人口的文化素质C. 人口的道德素质D. 人口的综合素质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C. 男女平等D. 人口控制答案:ABCD12.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控制了人口数量B. 提高了人口素质C. 促进了经济发展D. 保障了社会稳定答案:ABCD13.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包括哪些方面?A. 优生优育B. 优生优教C. 优生优养D. 优生优育优教答案:ABCD14.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男女平等”包括哪些方面?A. 男女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B. 男女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平等C. 男女在生育权利上的平等D. 男女在法律、政策上的平等答案:ABCD15.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人口控制”包括哪些方面?A. 控制人口数量B. 控制人口质量C. 控制人口结构D. 控制人口流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始于哪一年?A. 1971年B. 1980年C. 1990年D. 2000年答案:B2. 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人口数量B. 控制人口增长C. 提高人口素质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B3.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生育观念是什么?A. 多生多育B. 少生优生C. 晚婚晚育D. 早婚早育答案:B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生育几个孩子?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5.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人口老龄化B. 人口性别比失衡C. 人口分布不均D. 人口素质提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6.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减轻了人口对资源的压力B. 促进了人口结构的优化C. 提高了人口素质D. 降低了人口增长率答案:ABCD7.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优育”包括哪些内容?A. 提倡婚前检查B. 提倡科学育儿C. 提倡母乳喂养D. 提倡定期体检答案:ABC8.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老年人口比例增加B. 劳动力人口比例减少C. 社会养老压力增大D. 医疗资源需求增加答案:ABCD9.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性别比失衡B. 男性人口比例增加C. 女性人口比例增加D. 性别比趋于平衡答案:A10.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城市人口增加B. 农村人口减少C. 人口流动加速D. 人口分布趋于均衡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我国人口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12. 计划生育政策只提倡少生,不提倡优生。
(错)13. 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计划生育知识测试试卷一、单选题: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于(d)起正式实施。
A、2002年1月1日B、2002年12月19日C、2002年5月1日D、2002年9月1日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于(a)实行。
A、2001年10月1日B、2001年6月13日C、2001年10月13日D、2001年6月1日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指导原则是(c)A、以避孕为主B、以宣传教育为主C、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4、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发放对象是(ab)A、已婚育龄流动人口B、到异地经商务工的流动人口C、来本地经商务工的流动人口5、到2010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不含港、澳和台湾省)控制在(b)亿以内。
A、13亿B、14亿C、13.5亿D、14.5亿6、《决定》要求,今后十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b)A、13‰B、15‰C、18‰7、《决定》是(b)文件颁发的。
A、中发[1999]8号B、中发[2000]8号C、中发[2001]8号8、作出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的主体是(b)A、乡镇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计生部门C、城市街道办事处9、流动听口打算生育工作由(c)A、户籍所在地管理为主B、现居住地管理为主C、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共同管理为主10、国家工作人员在计生工作中,虚、满报、伪装、篡改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数据,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a)A、行政处罚B、行政处罚C、治安处罚D、管理11、国家创造条件,保障公民(c)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A、任意选择B、自在选择C、知情选择D、自行选择12、育龄夫妇应当自觉接受打算生育(d)措施,接授打算生育技术效劳指点。
A、优生优育B、生殖保健C、节育手术D、避孕节育13、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d)A、多胎生育B、早婚早育C、早婚晚育D、晚婚晚育14、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受术者应休息(b)A、2天B、3天C、5天D、7天15、严禁(d)需要的选择性别的野生停止怀胎。
计划生育业务知识培训测试题计划生育业务知识培训测试题一. 国家在人口计划生育方面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答:一部法律.三部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二.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答: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三. 我国的生育政策是什么?答:晚婚晚育,少生优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四. 再婚夫妻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答:⑴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⑵一方丧偶生育过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⑶一方丧偶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但子女依法随原配偶生活的.⑷双方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子女.均随原配偶生活的.五. 多大年龄结婚为晚育?答: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育.六. 收养子女应当遵守哪些法律法规?答: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列》的有关条列.七. 男女比例不平衡有什么危害?答:最直接的后果是引发婚配失衡.性行为错乱.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人口等社会问题,影响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八.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答: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远发展和安居乐业.九. 女职工符合政策生育率.综合节育率.长效节育率.当年长效率.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当年《目标管理责任书》规定的指标是多少?答: 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0%.综合节育率达96%.长效节育率达80%.当年长效率达85%.独生子女领证率达98%.十. 不符合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怎样征收社会抚养费?答:按照夫妻双方上半年总收入的20%.合计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其总额不得低于7000元.生于第三个子女的. 按照夫妻双方上半年总收入的40%.合计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其总额不得低于3万元.再多生育子女的.加重征收社会抚养费. 十一. 符合条列规定.但未经批准生育的.怎样征收社会抚养费?答:征收500元---1000元的社会抚养费.十二. 未办理结婚登记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怎样征收社会抚养费?答:征收1000元---3000元的社会抚养费.。
计生考试试题计划生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起始年份是:A. 1970年B. 1979年C. 1980年D. 1990年2.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A. 晚婚、晚育B. 少生、优生C. 控制人口数量D. 以上都是3. 计划生育政策中提倡的“优生”是指:A. 选择生育时间B. 选择生育地点C. 提高生育质量D. 限制生育数量4. 根据现行政策,我国允许一对夫妇生育几个孩子?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以下哪项不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A.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B. 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 提高人口素质D. 增加人口数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助于_______人口增长速度,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口结构逐渐向_______型转变。
8. 计划生育政策强调的“优生优育”,其核心是提高_______。
9.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我国_______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也在不断地_______和完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2. 描述当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计划生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14. 根据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探讨计划生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15. 某地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但随之而来的是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作答,考生应能全面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实施效果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希望考生能够深入思考,结合实际,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完善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 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主要内容是()A. 以避孕节育为主。
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 优生优育。
D.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一般是()A. 20 - 25岁。
B. 25 - 30岁。
C. 30 - 35岁。
D. 35 - 40岁。
3. 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A. 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每晚1片,连服22天。
B. 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每晚1片,连服21天。
C. 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每晚1片,连服22天。
D. 月经干净后第1天开始,每晚1片,连服21天。
4. 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合适时间是()A. 月经干净后3 - 7天。
B. 月经期。
C. 产后42天。
D. 以上都是。
5.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A. 子宫穿孔。
B. 术后感染。
C. 正常产后恶露持续4周。
D. 节育器异位。
6. 我国目前实行的生育政策是()A.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B.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C.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D. 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7.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A.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B. 咨询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C. 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
D. 以上都是。
8. 男性结扎手术的部位是()A. 精索。
B. 输精管。
C. 附睾。
D. 睾丸。
9. 遗传咨询主要是针对()A. 遗传病患者。
B. 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夫妇。
C. 有遗传病家族史的人群。
D. 以上都是。
10.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核心内容是()A. 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
B. 提供优质的避孕药具。
C. 开展生殖健康检查。
D. 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30分)1. 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三为主”方针包括()A. 宣传教育为主。
B. 避孕为主。
C. 经常性工作为主。
D. 行政手段为主。
2. 以下哪些是常用的避孕方法()A. 避孕套。
计划生育知识考试试卷方案生育知识考试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单位:姓名: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现代人口再生育类型的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即少生少死高寿,世代更替缓慢的类型。
2、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3月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村〔居〕民自治、、、的人口和方案生育工作机制。
3、我国的法定婚龄是男年满岁,女年满岁结婚。
现行方案生育政策规定,男女双方均迟于法定婚龄年以上初次结婚为晚婚。
4、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乡镇,异地从事、等活动,或者以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人员。
5、按照新的《**省人口与方案生育条例》,我省的违法生育包括、未取得《生育证》再生育子女、6、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周以内,用手术方法终止妊娠,包括负压吸引和钳刮术。
7、《中国方案生育协会章程》规定,中国方案生育协会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的各项政策,以为宗旨。
8、方案生育协会会员集中活动日是每年的月日。
9、方案生育2022年统计年度是指年的月日至年的月日。
10、育龄妇女是指年满周岁至49周岁的妇女。
11、国家规定的方案生育手术假期是: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后休息天;取出宫内节育器,休息天;输精管结扎,休息7天;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天。
12、已办理生育证的育龄妇女每年应参加次孕检,使用皮下埋植术的育龄妇女每年应参加次孕检。
13、一对再婚夫妇女方系初婚,男方与原配偶曾生育一个孩子判归前妻抚养,如果该再婚夫妇申请生育,应当办理孩生育证。
14、提倡已经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选择以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育龄夫妻选择以为主的长效避孕措施。
15、村级计生“三位一体”工作阵地是指、、16、“三为主”是指方案生育工作要以为主、为主、为主。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避孕药具的种类包括哪几类。
〔〕A、口服避孕药B、避孕针剂C、避孕套D、宫内节育环2、《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的根本条件是:〔〕A、无子女B、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C、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能收养子女的疾病D、男方年满40周岁E、女方年满30周岁F、夫妻双方均年满三十周岁G、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间隔必须在三十五周岁以上H、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年龄间隔必须在四十周岁以上3、农村局部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根本条件是:〔〕A、本人及配偶均为农村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B、1973以来,没有违反方案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C、按照政策,曾经生育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D、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到奖励年度年满60周岁4、流动人口在什么情况下需办理《婚育证明》。
计划生育考试题及答案**计划生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 早婚、早育、多生、优生C. 晚婚、晚育、多生、优生D. 早婚、早育、少生、优生答案:A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是()。
A. 晚婚B. 晚育C. 少生D. 优生答案:C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象是()。
A. 所有公民B. 已婚夫妇C. 育龄妇女D. 育龄男性答案:A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年龄是()。
A. 20-25岁B. 25-30岁C. 30-35岁D. 35岁以上答案:B5.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间隔是()。
A. 1-2年B. 2-3年C. 3-4年D. 4年以上答案:C6.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数量是()。
A. 1个孩子B. 2个孩子C. 3个孩子D. 4个孩子答案:B7.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的生育质量是()。
A. 低质量B. 中等质量C. 高质量D. 无要求答案:C8.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手段是()。
A. 强制手段B. 经济手段C. 法律手段D. 教育手段答案:D9.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标是()。
A. 控制人口数量C. 促进人口结构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是()。
A. 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B. 人口素质得到显著提高C. 人口结构得到明显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控制人口数量C. 促进人口结构优化D. 保障人口权益答案:ABCD1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原则包括()。
A. 国家指导、社会参与B. 依法管理、政策引导C. 综合治理、分类指导D.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答案:ABCD13.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手段包括()。
A. 宣传教育B. 法律规范C. 经济调节D. 行政措施答案:ABCD14.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标包括()。
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考试试卷(同名4036)计划生育业务知识考试试卷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一分,共22分)1、计划内怀孕超过(14周),需要终止妊娠者要先(进行审批),后(引产)。
2、孕环情监测前,社区应建立(应检人员花名册),以明确孕环情监测应检人员。
3、药具发放对象是(区内的所有育龄男女),均可享受免费的避孕药具。
4、计划生育统计的结婚是(女性初婚)5、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没人每月不低于(200 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6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6、计划生育工作“三为主”是(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依法行政为主)的工作。
7、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从申请《对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当月起发给独生子女父母每月(10元)的奖励费,直至子女满(14周岁)为止。
8、育龄妇女“五期”是指:(青春期)、(围婚期)、(孕产期)、(避孕期)和(围绝经期)。
9、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的七项制度是(管理制度)、(监督)、(决策)、(评议)、(报告)、(承诺)、(包保)。
10、已婚育龄妇女指的是(15-49 )周岁已经结过婚的妇女。
11、《青岛市村(居)人口计生工作规范》规定,每个村(居)有(5-8)条规范温馨的宣传标语12、计划生育阵地“两室一校”指的是(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服务室)、(人口学校)。
13、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当自生育之日起六十日内补办结婚登记;逾期未补办的,按照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基数的(二分之一)征收社会抚养费。
14、办理生育证的期限是(30 )天。
15、死亡人数统计不以是否(销户)为准。
16、协会参与计划生育村自治的法律依据是(村规民约)。
17、流动人口到达现居住地后应该在(30 )日内主动到计生办申报并交验《婚育证明》;社区计生办发现流动人口后应该首先进行登记,然后对《婚育证明》进行审验,并及时将信息录入微机。
18、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证。
19、晚育:是指生育一孩的育龄夫妇中,女方年满(23周岁零7个月)及以上,男方同时达到(22周岁零7个月)及以上而生育的。
20、享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员须在孕前(4-6)个月持免费查体卡到区妇幼保健所进行孕前查体。
21、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在术后(1周)、(一月)、(3月)、(6月)各随访1次。
22、社区计生主任由(区)备案、(街)聘、(社区)使用,工资实行(村)级统筹。
二、判断(判断对错,在正确的后面划√,在错误的后面划×。
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得分。
共18分)1、对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终生只要一个孩子的家庭,由社区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2、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女方为初育的须年满二十五周岁,男方为再育的须年满三十周岁。
(×)3、孕环情监测的范围包括辖区内所有的已婚育龄妇女。
(×)4、流动人口坚持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5、《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证号为:鲁+育龄妇女编码(√)6、利用人口学校等宣传阵地,结合本村实际和农作情况,针对育龄群众全年开展4次以上集中教育(√)7、社区计生协会换届应与社区两委换届同步(×)。
8、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以农林牧渔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且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与女方父母共同生活并履行赡养义务的可以生育二孩。
(√)9、丧偶、离婚者可单独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0、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养子女的夫妻,所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无效。
(×)11、单位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须重新签订《责任书》或《协议书》。
(√)12、《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在户籍地办理(√)13、、村级工作规范规定,应对产后42天的育龄妇女指导落实避孕措施。
(×)14、对流出育龄人员的家庭走访主要由村(居)计生办负责进行。
原则上对已婚流出育龄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家访;(×)15、计划生育部门开具未婚单身计划生育证明时必须加盖街道(乡镇)一级计生办的章。
(×)16、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应当在生育前,持结婚证、户口簿及时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登记。
(√)17、产后妇女单靠哺乳作为避孕措施,往往会造成失败(√)18、叶酸免费发放对象为:符合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准备怀孕或孕早期(妊娠期的前3个月)的农村育龄妇女。
(√)三、选择(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共20分)1、办理《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不需携带的证件有。
( D )A.结婚证。
B.户口簿。
C.夫妻近期合影。
D.单位证明信。
2、现居住地社区对交接后拆迁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疏于管理、造成违法生育的,由( )街道、社区承担全部责任。
(C )A、户籍地B、流入地C、现居住地D、拆迁地3、放环两年以上,没有脱环史的妇女,孕环情监测一年几次?(C )A、4次;B、3次;C、2次;D、1次。
4、放置ICU,应在月经干净后多少天放置?(A )A、3-7天B、7-9天C、9-11天D、11-15天5、是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育龄妇女孕育信息,育龄夫妻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有关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服务的重要依据。
( C )A、统计报告单B、统计报表C、计划生育服务手册D、生育证6、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的发放标准是每人每月()元,每半年发放一次。
( B )A、70B、120C、180D、2007、新上岗的村(居)计生办主任必须是()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女性,由()公布。
(D )A、小学、区政府B、初中、街道办事处C、高中、街道计生办D、高中、村(居)委员会8、申请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时,子女年龄应当在()或母亲年龄在()以内。
( A )A、14—49B、14—50C、15—49D、15—509、《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对象是拟离开户籍所在区()以上,赴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居住生活的成年育龄公民。
(D )A、7日B、10日C、15日D、30日10、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当在妊娠前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证。
(C )A、男方户籍地;B、女方居住地C、女方户籍地D、男方居住地11、对符合法定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自生育之日起()日内补办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并在其补办《结婚证》后的()天内,由生育地补发《手册》。
( C )A、7;当天B、30;7C、60;7D、90;1512、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可不可以再生育子女?( B )。
A、可以B、不可以;C、可以再生一个;D、两个女孩可以再生一个13、出生随即死亡的如何统计?( C )A、只做死亡统计B、不做出生统计C、既做死亡统计,又做出生统计D、做出生统计14、孕检报告单原则上在网上发送几次( B )A 、1次B、2次C、3次D、4次15、孕期至少随访()次,孕期异常情况和高危妊娠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指导孕妇及家属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与社区计生办沟通,避免出现未经审批的私自终止妊娠。
随访后及时将随访情况记录到孕期随访登记簿中。
(B )A、2B、4C、6D、816、请说出正确的晚婚年龄(D )A、男23、女25B、男26、女24C、男25、女22D、男25、女2317、WIS统计系统中要新录入信息时,若男方初婚,女方再婚,那么进入原因应选择( B )A、初婚B、再婚C、迁入D、其他18、已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且在生育前未领取《手册》的夫妻,在哪方长期居住,由哪方户籍所在地在其生育后 C 日内补发,同时向另一方户籍所在地发《〈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发放情况联系函》。
( C )A、15B、20C、30D、6019、绝经后取环的最佳时间为(D )A、绝经后5年B、绝经后3年C、绝经后2年D、绝经后半年至一年20、顺产术后放置IUD的时间为( A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1、特殊情况下,符合什么条件可以生育二胎?答:见《省条例》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四条。
2、计划生育“生育关怀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
3、如何计算预产期?末次月经后的月份上减3,日期上加7.或在月份上加1或再加94、青岛市村(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宣传内容是什么?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移风易俗、男女平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科普知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和谐进步的家庭观念等。
5、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的条件?答:(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2)1973年至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3)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4)年满60周岁。
6、《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程序?答:个人提出口头或书面申请,户籍所在居(村)委会或单位出具婚育状况证明信函,街道计生办核对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居(村)或单位出具的婚育状况证明信函、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等有关证明和材料,对信息完整、准确的,即时出具《婚育证明》。
7、《村级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变更报告单》的填写内容是什么?(1)女性初婚信息;(2)怀孕信息;(3)生育、收养(出生地未统计上报的婴儿)信息;(4)避孕节育信息;(5)已婚育龄妇女或其子女死亡信息;8、简述药具发放形式答:①登门服务式;②电话预约式;③持卡服务式;④群众自取式;⑤投币购买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