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ɡ k h教案 语文S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年级上册《g、k、h》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g、k、h》。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声母g、k、h,学习相关词语和句子,掌握g、k、h的发音和书写。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g、k、h,知道它们的发音特点和书写方法;学会相关词语和句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声母的识别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及区分。
2. 教学重点:掌握g、k、h的书写方法和相关词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录音机、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与g、k、h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内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出示PPT,讲解g、k、h的发音、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3.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g、k、h在词语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认读。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卡片,让学生自主练习g、k、h的发音和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母,设计一个词语接龙游戏,增强学生对声母的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g、k、h2. 板书内容:g:哥哥、姑娘、鸽子k:卡车、裤子、开水h:荷花、河马、喝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g、k、h,每个声母写5遍。
(2)用g、k、h各组成一个词语,并造句。
2. 答案:(1)略(2)示例:g:哥哥去上学。
k:妈妈给我买了一条新裤子。
h:小河里有一朵美丽的荷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用g、k、h组成更多的词语,加强声母的运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拼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及区分。
2. 教学重点:掌握g、k、h的书写方法和相关词语。
2024年《ɡ、k、h》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ɡ、k、h》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声母ɡ、k、h,学习相关拼音组合,掌握正确发音方法;学会书写ɡ、k、h三个字母;通过词汇练习,加深对ɡ、k、h音节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ɡ、k、h的正确发音,能准确拼读相关音节。
3. 通过词汇练习,提高学生对ɡ、k、h音节的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ɡ、k、h的正确发音及区分。
2. 教学重点:ɡ、k、h的书写方法及相关音节的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声母ɡ、k、h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ɡ、k、h的发音方法,配合PPT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发音要领。
3. 拼读练习:带领学生进行ɡ、k、h音节的拼读练习,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4. 书写指导:分步骤讲解ɡ、k、h的书写方法,示范书写过程,强调书写规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ɡ、k、h,并进行相关词汇练习。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提高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ɡ、k、h》2. 内容:① 声母ɡ、k、h的正确发音② ɡ、k、h的书写方法③ 相关词汇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 书写ɡ、k、h各一行。
② 用ɡ、k、h组成词语,至少各写三个。
2. 答案:① ɡ:工、果、高k:口、开、看h:花、红、好②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音、书写和词汇练习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含ɡ、k、h的词语,进行家庭作业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g、k、h的发音方法。
2. 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音节,并能熟练运用这三个声母拼读词语。
3. 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g、k、h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拼读音节。
2.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区别,以及与韵母的组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g、k、h的发音示例及练习题。
2. 准备相关教学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具。
3. 准备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声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g、k、h发音:a. 讲解发音方法,示范发音。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 拼读音节:a. 引导学生掌握g、k、h与韵母的组合发音。
b.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检查。
4. 练习环节: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掌握情况。
b.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发音展示,给予评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复习g、k、h的发音及拼读。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强巩固。
3.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反馈给老师。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g、k、h发音及拼读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七、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含有g、k、h音节的儿歌或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拼音游戏,如拼音接龙、拼音猜谜等,增强学生对拼音的兴趣。
3. 邀请家长参与拼音教学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上册《g、k、h》语文教案优选篇一年级上册《g、k、h》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学会多种识字方法,认识5个生字“六、七、八、九、十”。
2、会写“八、十、二、三、禾”五个生字。
知道书写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小兔子乖乖》,背诵《咏鹅》。
教学重难点:1、会写“八、十、二、三、禾”五个生字。
知道书写规则:从上到下,先横后竖。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小兔子乖乖》,背诵《咏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识字。
出示课件:吟雪诗,教师让学生尝试读读,并提问: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出答案,让学生反复读这首数字童谣,在认读生字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识字和阅读童谣结合在一起,让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文本的理解,极大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二、卡片出示“六、七、八、九、十”,学生认识这几个生字1、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生字的,交流识字方法2、排火车认读生字3、齐读(拍手齐读,男女生赛读)4、指读三、指导书写。
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动手来写一写。
(教师强调坐姿:头正、肩*、背直、足安。
)1、指导书写“八、十、二、”,先观察占格,书空,师范写。
2、注意指出,书写“八”时撇低捺高,“十”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笔顺规则:先横后竖;书写“二”时注意笔顺规则:先上后下。
3、引导学生观察、自述“三、禾”怎么写,师出示卡片,引导学生书空,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检测学过的生字:“八、十、二、三、禾”,会认、会读、会写。
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人__天口__田日__目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学*: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
2024年一年级上册《g、k、h》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g、k、h》。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声母g、k、h,学会拼读和书写;掌握与g、k、h 相关的汉字和词语;理解儿歌和故事中的g、k、h发音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g、k、h的发音、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拼读和书写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g、k、h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重点:掌握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卡片、教学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角——声母g、k、h。
2. 讲解:讲解声母g、k、h的发音、书写及与它们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3. 实践:(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纠正发音。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书写,并进行互评。
4. 例题讲解:讲解与g、k、h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与g、k、h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游戏:组织学生进行g、k、h词语接龙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声母g、k、h的书写和发音。
2. 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
3. 例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每个5遍。
2. 口头作业: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声母g、k、h的发音和书写。
3. 作业题目及答案:(1)拼读:gā、kē、hā;答案:gā、kē、hā。
(2)写出与g、k、h相关的汉字和词语;答案:例如:哥哥、快乐、喝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拼读、书写方面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g、k、h的发音和运用。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g k h》教案设计对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极其枯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拼音兴趣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g k h》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g k h》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能够辨析gkh与其他声母的音和形。
教学重点: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读准音,认清形,能掌握发音要点,书写规范。
养成教育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读6个单韵母(单韵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抽读8个声母(提示:声母要读的短而轻。
)二、学习“g k h”的音形老师讲故事。
四个小画家,一同来作画。
小康画蝌蝌,小刚画白鸽,小航画小河,咦,小红画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后看课本插图:看图学习情境歌: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
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
随机出示gkh三个字母。
(一)学习声母g1、学习g的音(1)出示g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2)借助“鸽子”的“鸽”来学习g的音,注意读得轻短些(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6)小朋友,想想,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有哪个字也发g的音?(哥哥的g,唱歌的g)2、学习g的形(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一只鸽子ggg,像个9字ggg,哥哥的“哥”ggg)(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g?说给同桌听,或者演给同桌看。
3、书写字母g(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2)观察书上g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名说说(3)教师范写g并讲解:第一笔是半圆,占满中格。
第二笔竖左弯在第四条线上边一点开始弯,不能贴着第四条线。
一年级语文《g k h》教案+反思+说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字母g、k、h的发音和书写。
2. 培养学生正确发音、规范书写的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辨别字母g、k、h与其他字母的发音区别。
4.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对学习有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字母g、k、h的发音。
2. 字母g、k、h的书写。
3. 字母g、k、h在单词中的运用。
4. 练习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字母g、k、h的发音和书写。
2. 难点:字母g、k、h的发音区别。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字母。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4. 家校合作:家长积极配合,让学生在家也能练习字母发音和书写。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的字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字母g、k、h的发音教学(10分钟):1. 教师分别展示字母g、k、h,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讲解字母g、k、h的发音特点,让学生跟读。
3.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字母发音。
3. 字母g、k、h的书写教学(10分钟):1. 教师讲解字母g、k、h的书写顺序和笔顺。
2.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书写。
3. 教师检查学生书写,及时纠正错误。
4. 字母g、k、h在单词中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展示含有字母g、k、h的单词,让学生认读。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设置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字母发音。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字母g、k、h的发音和书写要点。
6. 课后作业(家长配合):1. 抄写字母g、k、h,每个写5遍。
2. 家长辅导孩子练习字母g、k、h的发音,并能正确运用到单词中。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对发音和书写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优秀7篇《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优秀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邓紫棋占中】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年级上册语文《g k h》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ɡ、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ɡ、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画、打”2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ɡ、k、h” 3个声母,学会三拼连读。
学前准备:1.制作拼音卡片。
(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6个韵母。
2.出示拼音卡片,问: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了?谁来读?二、学习声母ɡ、k、h。
(用时:15分钟)1.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再来认识3个声母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
2.引导学习声母ɡ。
(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教师小结。
(2)示范发音,引导学生仔细听,看口形。
(3)引导学生练习认读。
(4)引导学生念顺口溜:一群白鸽ɡ ɡ ɡ。
(5)出示四线格,范写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强调书写要点。
引导学生练习书写。
组织展示。
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声母k、h。
三、学习三拼音节。
(用时:10分钟)1.引导拼读三拼音节ɡuɑ。
(1)课件出示插图,问: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2)板书:ɡuɑ,引导学生观察: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念顺口溜。
(4)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拼读三拼音节ɡuɑ。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拼读其它三拼音节。
四、学习儿歌和生字。
(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拼读儿歌中红色的音节,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读词语。
4.引导学生看图,用图中出现的词语说话。
5.引导学生朗读儿歌,学习“画、打”2个生字。
教学反思:学龄初期的儿童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g k h教案语文S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g、k、h的发音方法。
2. 让学生能够正确拼读含有g、k、h的音节。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拼音进行简单的句子拼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g、k、h的发音方法,能够正确拼读含有g、k、h的音节。
2.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准确性,以及含有这些音节的句子拼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挂图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汉语拼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与示范:a. 讲解g、k、h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注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
b. 示范发音,让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与互动:a. 学生分组进行发音练习,相互纠正、互相评价。
b. 教师选取一些含有g、k、h的音节,让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4. 应用与拓展:a. 学生用所学的拼音进行句子拼读,如:“gāi gégè”、“kǒu kòu kuàng”、“h āhuǒhóng”。
b. 教师选取一些含有g、k、h的词语,让学生进行朗读和书写。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拼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发音不准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的拼音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发音练习和句子拼读,评价学生对g、k、h发音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七、课程延伸: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知识,尝试阅读简单的拼音故事书。
2. 组织学生进行拼音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长沟通:1. 教师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最新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5 ɡk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ɡk 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ɡk h与单韵母a e u相拼的音节,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方法。
3.认识4个生字“虎、哥、弟、米”,会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写好声母ɡk h。
[教学重难点]学习三拼音节的拼音方法及认字。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的声母有哪些?(生回忆并抢答)今天,又有3个声母宝宝要和我们见面啦,它们是:gkh。
(师相机板书课题)二、学习声母ɡ1.看图,教学声母ɡ。
(1)指导看图。
提问:图上右下角画的是什么?它在干什么?(老虎,打鼓)(2)出示声母ɡ。
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小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
(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ɡ音。
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3)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数字9带钩就是“ɡ”。
4.教顺口溜:9字弯钩ɡɡɡ。
比较读ɡe-ɡ,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ɡ的发音要领。
5.教师范写g,学生练写。
三、学习声母k1.出示图画。
老师领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边说边板书k,你们看一群小蝌蚪藏在水草中。
提示:“k”读“蝌”音要轻而短。
2.指名试读。
3.领读、齐读、指名读。
提示:k的发音部位与ɡ同,但气流弱。
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ɡ、k。
4.比较ke-k的读音。
5.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k、k,一挺机枪k、k、k。
记忆k的形。
6.范写k,学生书空练写。
四、教学声母h1.试读h音。
(师指导:把喝水的“喝”读得轻短,就是h音。
)2.示范发音、领读、齐读。
3.比较读h-he、说一说它们的不同。
(h是声母,读音轻、短,he是音节,声音响亮。
)4.比较读g k h,让学生体会气流的强弱。
(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ɡ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ɡ k h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汉语拼音5.ɡ k h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认读声母ɡ、k、h,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书写三个声母。
3.正确拼读ɡ、k、h和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课前学习任务】
准备好语文书。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读一读三个新朋友。
ɡ k h
学习任务二:拼一拼音节。
学习任务三:拼一拼词语。
学习任务四:认识新笔画。
学习任务五:写一写字母。
【推荐学习资源】
暂无。
【课后练习】
1.读一读今天学习的三个声母。
2.练习拼读语文书28页的两拼音节。
汉语拼音5.ɡ k h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正确拼读ɡ、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
2. 正确认读“画画、打鼓”两个词语,认识“画、打”两个生字。
3. 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课前学习任务】
准备好语文书。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拼一拼两拼音节。
学习任务二:拼一拼三拼音节。
学习任务三:读一读词语。
学习任务四:读一读儿歌。
学习任务五:连一连。
【推荐学习资源】
暂无。
【课后练习】
1.拼读语文书28页的三拼音节。
2.读一读儿歌《说话》,可以加上动作。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g k h》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辨认和书写字母G、K、H;2.能掌握字母G、K、H的读音和基本用法;3.能运用字母G、K、H组成简单的单词。
教学重难点1.字母G、K、H的区别与书写;2.字母G、K、H的读音和用法;3.运用字母G、K、H组成简单的单词。
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2.PPT课件;3.学习手册。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以图画和语音教学法导入新课,在PPT上依次出现字母G、K、H,并播放相应的读音。
2.学生跟读字母的发音,感受它们的发音区别并了解G、K、H的写法。
识字及多种方式进行单字教学1.在PPT上呈现含G、K、H字母的单词,和平时意义的相关图画,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字母认记单词。
2.通过单词的看、念、写的形式进行单字教学,例如:“hǎi”这个词,首先读出来,学生跟读,然后认真观察“hǎi”这个词,要求学生尽可能准确地模仿画出“hǎi”这个词,复制单词时把它们草到空白的字母书写行上。
3.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分辨、认识字母,同时注重学生的手写字母能力。
组词学习1.从已经学过的单词中,随机抽出一个字母形成一个新词,例如:从“kè”、“kù”、“gōngjū” 中抽出字母“k”,组成“kèkù”、“kùkè”等两个新词,直到学生能够运用字母组成新的单词。
2.教师呈现多个字母,让学生尝试在不同字母组合下进行词汇组合,例如:让学生在“g”、“k”、“h”中任选两个字母组成词语,如:“hǎi”中有“h”,找出一个“k”组成“hēikù”等等。
拓展学习1.将刚刚学习的字母与其他字母一起组成新的词汇和单词。
2.利用练笔纸固定“g”、“k”、“h” 书写竖版黑淡板”、“草板”等让学生在纸上反复模拟练习字母书写。
教学效果1.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和书写字母G、K、H;2.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字母G、K、H的读音和基本用法;3.学生能够利用字母G、K、H组成简单的单词。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gkh教学设计语文S版1. 教学目的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g、k、h与单韵母e、u组成的音节。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g、k、h〞的发音。
教学难点:拼读含这三个声母的音节。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进程一、导课咦?这是什么中央呀?(出示情境图。
)指名说出,图上是什么中央?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有一个小哥哥和一个小弟弟,哥哥让弟弟把蝌蚪放回小河。
)二、新授(一)学习字母g、k、h。
1.先生观察表音表形图,同桌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指点先生发准〝鸽子〞、〝蛋壳〞、〝荷花〞的读音。
2.教员示范g的发音。
声母应该发得轻而短,延长〝鸽〞前面的拖音,读得既轻又短,就能准确收回声母g的读音。
先生尝试发音,体会要领。
〔留意:发g时,舌根抬起,顶住软腭,然后突然放开,较弱的气流冲出来,收回又轻又短的音。
发k时,跟发g大体相反,只是冲出的气流比拟强。
发h时,舌根接近软腭,构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g、k、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软腭构成的音,叫舌根音。
上述发音要领让孩子经过尝试发音来体会,不用将这些术语讲给孩子听。
写在这里是便于教员自己体会发音。
〕3.先生重复练读字母g、k、h。
4.结合表音表形图,教员引导先生发现字母g、k、h与图中哪些局部相似。
先生分组讨论g、k、h还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什么事物。
(如:9字加弯g—g—g,一把机枪k—k—k,靠背椅子h—h—h……)5.引导先生编顺口溜协助记忆。
如:〝一只鸽子g—g—g,小鸡出壳k—k—k,荷花荷叶h—h—h。
〞6.学习语境歌。
先生跟教员学习语境歌,在先生的吟唱中,由词语〝哥哥〞、〝蝌蚪〞、〝河边〞强化声母教学。
〔二〕学习书写字母1、先生自己看书,观察字母g、k、h在四线格内的位置。
g占中格和下格,两笔写成,写g时留意把两笔连起来写。
k占中格和上格,两笔写成,先写竖。
《g k h》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拼读方法。
2.能熟练的正确拼读ɡ、k、h。
2、重点难点
1.重点:准确拼读声母ɡ、k、h与单韵母e、u组成的音节。
2.难点:练习写好字母ɡ、k、h。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ɡ像什么?
2.你怎样记住k的形?
3.hǔ是哪个声母和哪个韵母拼出来的?
四、参考资料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
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发音方法。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ɡ、k、h》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拼音王国”中的“ɡ、k、h”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母ɡ、k、h的学习与认读;结合韵母进行拼读音节;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ɡ、k、h的正确发音及书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ɡ、k、h的正确发音,并能熟练读写。
2. 使学生能够结合韵母进行ɡ、k、h的音节拼读,提高拼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声母ɡ、k、h的正确发音及书写。
教学难点:ɡ、k、h与韵母的拼读及发音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拼音卡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拼音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含有ɡ、k、h的词语,如“哥哥、喝水、开花”等,让学生模仿教师读词语,感受ɡ、k、h的发音。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引导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演示者的口型,从而加深对ɡ、k、h发音的认识。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利用PPT展示ɡ、k、h的发音口型图,引导学生正确发音。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注意发音要准确。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挑选一些典型例题,如“ɡ、k、h与韵母a、o、e的拼读”,进行讲解。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拼读,加强记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拼音练习本,让学生完成ɡ、k、h与韵母的拼读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ɡ、k、h的正确发音及书写。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ɡ、k、h2. 板书内容:(1)ɡ、k、h的发音口型图(2)ɡ、k、h与韵母的拼读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ɡ、k、h各5遍。
ɡa ke heka ge ha2. 答案:(1)略(2)ɡa嘎 ke科 he河ka卡 ge哥 ha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发音口型,及时纠正错误。
《ɡ、k、h》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第chapter 3 “ɡ、k、h” 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拼音字母ɡ、k、h的正确发音方法,三者的字形书写,以及相关词汇的认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ɡ、k、h的正确发音方法,能够熟练地读写这三个拼音字母。
2. 使学生了解ɡ、k、h的字形,并掌握其正确的书写方法。
3. 通过学习ɡ、k、h相关的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ɡ、k、h的发音区别,以及正确书写字形。
教学重点:掌握ɡ、k、h的发音和书写,以及相关词汇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黑板、ɡ、k、h字母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谜语引出ɡ、k、h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个小桥三个洞,一条小河波浪翻,一个工人举着杠,ɡ、k、h躲里面。
2. 新课内容展示:(1)展示PPT,讲解ɡ、k、h的发音方法,并示范正确的发音。
(2)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发音,纠正发音错误。
3. 字形学习:(1)展示ɡ、k、h的字形,讲解书写方法。
(2)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学生跟随书写。
4. 例题讲解:(1)展示ɡ、k、h相关的词汇,如“鸽子”、“卡车”、“河”等。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讲解词汇意义。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ɡ、k、h,教师巡视指导。
(2)进行词汇连线游戏,巩固词汇记忆。
6.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进行ɡ、k、h的发音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用ɡ、k、h组成词语,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ɡ、k、h字母卡片贴在黑板上,旁边标注发音方法。
2. 下方展示相关词汇,如“鸽子”、“卡车”、“河”等。
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抄写ɡ、k、h各10遍,用这三个字母组成至少3个词语。
答案:ɡ:鸽、歌、哥;k:卡、看、开;h:河、喝、好。
2. 口语作业:用ɡ、k、h组成句子,与家长分享。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g k h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拼音字母g k h的发音和书写规范;2. 学会通过游戏活动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三个字母;3.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g k h三个字母的课件、幻灯片以及相关教学道具;2.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一支笔。
教学流程: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与g k h相关的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做口型动作,热身准备学习。
2. 学习g字母(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展示g字母的书写形式和发音规范,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发音模仿读写,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出g字母。
3. 游戏互动(15分钟):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找字母、字母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g字母的记忆和认识。
4. 学习k字母(10分钟):老师同样通过课件展示k字母的书写形式和发音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并练习写出k字母。
5. 生动教学(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歌曲、手势等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k字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6. 学习h字母(10分钟):同上述方式,让学生学习h字母的发音和书写形式,并练习写出h字母。
7. 教学反馈(5分钟):老师随机抽几名学生进行发音和书写测试,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加深学生对g k h字母的印象。
8.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对g k h字母的记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g k h三个字母的发音和书写规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牢记这三个字母的写法和发音,为以后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ɡ k h》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ɡ、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力目标
能准确拼读声母ɡ、k、h与单韵母e、u组成的音节,继续学习带调音节的拼读方法,能看图正确拼读带调音节。
3.情感目标
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练习写好字母ɡ、k、h。
培养学习拼音的兴趣,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ɡ、k、h,配有一幅图。
图上一只和平鸽衔着弯曲的橄榄枝飞来,鸽子的“鸽”提示ɡ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ɡ的形。
湖边有水草和小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小蝌蚪和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
两个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饮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侧面的形状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ɡ、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ɡ、k、h的书写格式和笔画笔顺。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音节ɡ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练习。
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
画面上一个小哥哥在湖边画荷花,弟弟拉着妈妈在一边看。
教学重点难点
ɡ、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媒体
1.配合学习ɡ、k、h发音的录音带;ɡ、k、h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和学过的声母
二、学习声母ɡ
1.看图,教学声母ɡ。
(1)指导看图。
提问:图上画的什么?谁能给小朋友讲一讲鸽子。
(2)出示声母ɡ。
谁认识?请读对的同学当老师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感悟,体会发音要领。
(教师指导把鸽子的“鸽”读轻一点、短一点,就是ɡ音。
可以边读边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
(3)指名试读
2.学生练习发音,体会发音要领。
3.利用图上的橄榄枝学习ɡ的形。
还可以用“9字带钩就是ɡ”来记忆ɡ的形。
小结:图上的“鸽”标音,用弯曲的树枝表示ɡ形。
讨论一下自己还有什么办法记住ɡ的形。
4.教顺口溜:9字弯钩ɡ、ɡ、ɡ。
比较读ɡ—e、ɡ,让学生进行感知比较,进一步掌握ɡ的发音要领。
三、练习拼音
1.复习拼音方法。
2.让学生试着拼读:ɡ—ɑ、ɡ—e、ɡ—u。
3.指名拼读音节。
4.范写ɡ,学生书空练写。
四、学习声母k
1.出示图画。
老师领唱:小小蝌蚪水里游,黑身子,长尾巴,变成青蛙叫呱呱。
边说边板书k,你们看一群小蝌蚪碰在水草上。
告诉学生:“k”读“蝌”音要轻、短。
2.指名试读。
3.领读、齐读、指名读。
4.告诉学生:k的发音部位与ɡ同,但要吐气。
用薄纸放嘴边比较读ɡ、k。
5.“开火车”读k。
6.比较k—e,k的读音。
7.提问:你怎样记住k的形。
教顺口溜:蝌蚪叮草k、k、k。
或一挺机枪k、k、k。
8.范写k,学生书空练写。
9.让学生试着拼读:k—ɑ、k—e、k—u。
五、教学声母h。
观察图画,说明图意
1.试读h音。
2.示范发音、领读、齐读。
3.比较读k—he、说一说它们的不同。
(k是声母,读音轻、短,he是音节,声音响亮。
)
4.比较读k、h,让学生体会气流的强弱。
用手掌对着嘴试验气流强弱:发ɡ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k时有气流冲出;发h 时虽有气流冲出,但气流比发k时的气流弱。
要充分发挥图的表音表形作用,让学生读音记形。
注意区别形近字母
5.教顺口溜:小椅子h、h、h。
6.范写h,学生书空练写。
7.让学生试着拼读:h—ɑ、h—e、h—u。
六、指导学生在四线格中书写ɡ、k、h
讲清ɡ、k、h的笔画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
七、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学习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ɡ、k、h的音、形
二、教学三拼连读法
1.看图,右边画着西瓜,“瓜”的音节是ɡuā,ɡuā是怎样拼出来的?它和我们前面学的声母和韵母相拼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2.再看图示,ɡ是声母,u叫介母,ɑ是韵母,小女孩猛推ɡ、u、ā三个卡片,提示把三个字母快速连读,拼成音节ɡuā。
3.教师示范拼读。
(声母ɡ读得轻短些,介母u要快读,韵母ā读得响亮些)
4.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5.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1)带调音节练习,还可以和两拼音节对比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三拼连读的方法。
三、读儿歌,读词认字
1.带调拼读红色的音节,重点巩固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读谜语,猜一猜,能说出为什么是“手”。
3.联系“能写会算还会画”看图读词,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轻声。
4.认读五个生字,注意区别画—花、个—哥每组字的声调。
四、扩展活动
1.拼读三拼音节,说说它们是什么。
huā(花) ɡuō(锅) huǒ(火)
2.读一读,比一比每组的音节有什么不同。
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
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3.读一读,连一连。
huā huàɡēɡè
画花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