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第三课时) 部编 道德与法治 5上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4
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课余生活的概念及重要性。
2.掌握如何合理选择课余生活,并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计划。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增强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 (5分钟)1.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课学习的内容,上课后你都会做些什么呢?2.通过引导同学们的回答,引出下面的话题:那么当学习结束后,你们还有些什么事情可以做呢?二、讲解内容 (15分钟)1. 课余生活的概念(3分钟)(1)课余生活是指在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之外,学生在时间上自主安排、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2)课余生活不仅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学习,而且还能为我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2. 课余生活的重要性(3分钟)(1)有一个好的课余生活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2)同时,它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放松和休息,调节好自己的身体和心情.3. 如何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6分钟)(1)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来选择.(2)要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并注意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平衡.(3)最重要的是要有计划地去执行.三、游戏环节 (10分钟)1. 分组玩游戏。
2. 提供不同的活动或游戏主题,让同学们在小组里自由讨论并决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3. 要求同学们在选择时要团结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 (15分钟)1. 要求同学们再自己的作业本上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每个学生要写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时间安排,并分别规划到每个星期的具体时间中.2. 提醒同学们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执行,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五、总结 (5分钟)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提醒同学们时刻保持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教学点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并提供有关如何合理选择及安排课余生活的知识,以及在游戏环节中提升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负责任和互相尊重的良好价值观。
同时,通过让同学们制定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来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计划的能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余生活的选择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课余生活,以及为什么重要。
2. 掌握正确选择课余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
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课余生活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课余生活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步: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平时的课余时间都是如何度过的?2. 你们觉得课余生活对你们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作用?3. 你们有什么课余活动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认识到课余生活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自己,丰富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提高社交能力等。
第三步: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课余活动,如户外运动、阅读、绘画、音乐、舞蹈、手工等,并分析每种活动的利与弊,帮助学生明确选择课余活动的原则。
第四步: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是什么?为什么?2. 你们觉得自己应该怎样选择课余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得出一个总结。
第五步:制定课余生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要,制定一个个人的课余生活计划。
他们可以写下自己感兴趣的课余活动,计划每周安排多少时间进行这些活动,并列出实现这些计划的具体方法。
第六步: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正确选择课余活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培养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自己的课余生活计划,并将计划分享给家长和朋友,鼓励他们一起积极参与有益的课余活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学内容】《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包含三个框题:“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和“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前两个框题。
第一框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权利,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需要能力,要提高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能力。
第二框从校内课余生活和校外课余生活两个方面来启发学生反思课余生活的意义。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积极学习,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2.能力目标: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3.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请大家来欣赏一组照片,播放学生课余生活的图片。
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
你们是怎么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话题。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刚才同学们说到的课余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和家人一起购物、旅游,读书和做家务,是我们的校外课余生活;而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体育节和音乐节活动,小葵花义卖,植物种植等等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阅读P4材料。
2.课本中的三个片段分别描述的是什么事情?3.你认为课余生活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4.除了片段中提到的课余生活,请将你熟悉的校内外生活片段极其带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同桌进行分享。
5.请3-4名代表进行分享。
6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教案他们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课余生活,或者被家长安排了过多的课余活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场辩论,看看课余生活是应该由谁来选择。
1.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学生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一组代表家长或老师来安排课余生活。
2.每组进行讨论,列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
3.进行辩论,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
4.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也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5.小结: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但也需要我们有能力和智慧来做出合理的选择。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图片展示、阅读材料、辩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课余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能动性。
1.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也有人认为我们年龄还小,应该由父母决定。
这引发了甲乙两方的争议,甲方认为应该自主选择,乙方则认为应该由父母决定。
2.为了更好地陈述观点,双方各选出四名代表进行陈述。
3.在讨论中,追问了如果自己的选择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4.同桌们进行了相互讨论,并随机请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5.最终得出结论,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但也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成长。
活动三:你的困惑我来解XXX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遇到了一些困惑,小组们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以学校集体活动为主,再考虑其他活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可以先尝试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坚持自己的选择才会有收获。
3.选择与父母进行沟通协商,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还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中的困惑,并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解决。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如何让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一定的选择能力,但是还缺乏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兴趣,而忽视了长远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做出明智的选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2.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
3.让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时,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兴趣、身体、学习等多方面的因素。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自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2.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选择课余生活时,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兴趣、身体、学习等多方面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
2.准备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考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活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自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课余生活的图片或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兴趣、身体、学习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课余生活的选项,让学生进行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自己在选择课余生活时,是如何进行选择的,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