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1.doc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5
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减少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1.办公室主管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安排人员进行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并定期对办公环境进行检查。
2.全体员工有义务保持办公环境的卫生整洁,不得随意乱扔垃圾、擦拭办公桌、保持公共设施的干净整洁等。
3.卫生管理工作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具体负责制定并落实卫生管理方案,监督和检查卫生状况。
三、卫生管理制定1.制定卫生管理方案,包括定期的办公室卫生大扫除计划,设立卫生日志,检查记录员工个人卫生情况,定期进行员工健康体检等。
2.建立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保留每次大扫除的记录,员工个人卫生情况记录等,以备查阅。
3.制订相关的员工卫生知识普及计划,定期安排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自我保健能力。
四、卫生清洁工作流程1.日常清洁工作:(1)清扫:保持办公环境地面的干净整洁,防止积尘和滋生细菌。
(2)擦拭:定期对办公桌、办公椅、办公用品进行擦拭,防止细菌滋生。
(3)垃圾分类:每日对办公室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垃圾滞留和异味产生。
2.定期清洁工作:(1)定期大扫除:每季度进行一次办公室大扫除,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门窗和办公家具的彻底清洁。
(2)空调清洁:每半年对办公室的空调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保证空气清新。
(3)卫生间清洁:每日对卫生间进行清洁,保持卫生间的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卫生间的大扫除。
五、健康检测和预防工作1.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测登记,并保持更新。
2.颁发员工个人卫生物资包,包括口罩、洗手液和一次性手套等。
3.建立健康预防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宣传和防病预防保健活动。
六、应急措施1.制定办公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防控预案、突发事件通报和处理程序等。
2.健全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办公室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办公区卫生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办公区卫生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办公区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办公区卫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预防疾病、消除卫生死角放在重要位置。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办公区卫生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综合卫生管理水平。
第二章办公区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五条办公区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保证员工的舒适感。
第六条办公区应设置明确的垃圾分类收集点,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正确处理,确保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办公区设施设备应安全可靠,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第八条办公区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保持清洁整洁,无尘、无地毯污渍。
第九条办公区应设置足够的洗手间和厕所,并保持其干净、整洁。
第十条办公区应定期对地毯、沙发、窗帘、窗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第三章办公区卫生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办公区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整改。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卫生死角、垃圾分类、办公用品清洁、厕所卫生等。
第十二条办公区应设置清洁用品供员工自行使用,如拖把、扫帚、垃圾袋等,保持办公区整洁。
第十三条办公区应加强对员工的卫生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卫生能力。
第十四条办公区应设置充足的垃圾桶,并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分别设置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提供明确的标识。
第十五条办公区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对公共区域、厕所等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应加强消毒频次。
第十六条办公区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并更换办公区的空调过滤网、垃圾箱袋等易滋生细菌的物品,保证办公区的卫生状况。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办公区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定期进行卫生管理工作的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整改。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办公室卫生管理,创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各项工作。
第三条办公室卫生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全民参与,确保办公室卫生状况持续改善。
第四条办公室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属地管理原则:各科室、部门应按照职责范围,对本区域内的卫生工作进行管理。
(二)分工负责原则:办公室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三)制度化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四)定期检查与随时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办公室卫生进行检查,同时加强随时检查,确保卫生状况随时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章办公室卫生要求第五条办公室内环境要求:(一)保持室内整洁,无垃圾、烟蒂、纸屑、尘埃等杂物。
(二)办公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通风良好。
(三)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施摆放整齐,办公用品布局合理。
(四)室内植物定期浇水、修剪,保持生长良好。
第六条办公室卫生设施要求:(一)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垃圾桶要及时清理,防止满溢。
(二)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柜等。
(三)定期对办公室卫生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卫生。
第七条个人卫生要求:(一)员工应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衣物整洁,勤洗手、剪指甲,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员工在办公室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三)员工应当注意饮食卫生,不得在办公室内食用异味食品。
第三章办公室卫生管理责任第八条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有维护办公室卫生的责任。
第九条各科室、部门负责人是本区域办公室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区域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第十条办公室卫生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办公室卫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定期组织办公室卫生大扫除,确保办公室卫生状况良好。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6篇)在当下社会,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营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工作环境,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特制定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及检查内容与考核。
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管理工作。
二、定义公共区域:大、小会议室,公共区域地面、窗台、桌面、水吧台、吧台、垃圾箱等清洁工作,每日以值日表为准轮流值日。
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卡位桌面及桌下)和独立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理。
每月两次大扫除,人员:全体员工,范围:公司所有区域。
时间:单周周六下午1:30开始。
单周周六上午各部门或公司的培训学习、总结。
三、制度内容公共区域坏镜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3.1、保持公共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脏物,物品摆放整齐。
3.2、保持门窗及窗台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无手印。
3.3、大小会议室内所有陈列物品、台面都没有灰尘,桌椅摆放整齐;3.4、总经理办公室由总助负责全面打扫(含办公室内卫生间);3.5、复印机上及复印机底柜内无废纸,水吧台平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水流,水池内保持干净无脏物,抹布不允许随便乱放,热水壶摆放有序,传真机内纸张充足,附近无废纸,所有设备表面无污垢及灰尘。
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漏出地面的网线、电线需要用防护条防护;3.6、微波炉挪至小会议室,午餐时间在小会议室用餐,不得在办公区域用餐,午餐后会议室的卫生请个人餐后自觉清理,在水吧台倒水时请保持台面干净无水流;;3.7、公司所有垃圾桶必须在当日下班之前倾倒干净,由当日值日生负责。
个人办公区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3.8、办公桌面只能摆放个人办公必须物品(绿植和鱼缸除外)并且摆放整洁有序,其他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里面,地面干净整洁;3.9、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离开公司电脑、显示屏及电源总开关要关闭。
办公室区域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办公室区域的卫生管理,提高办公室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办公室区域,包括办公区、会议室、卫生间以及其他相关区域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办公室区域卫生管理工作由本单位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责任分工详见《卫生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第四条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应当共同遵守本制度,并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
第五条根据工作情况的需要,本单位可以适当调整本制度,并经卫生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办公区域卫生管理第六条办公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员工的工作区域应保持整齐有序。
工作桌面上应清理干净,物品摆放整齐,避免乱堆乱放。
第七条办公区域的地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污渍和灰尘。
地面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清洁,特殊区域如厨房、茶水间等应加强清洁频率。
第八条办公区域的墙面、门窗等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明显污渍和灰尘。
定期进行墙面、门窗等清洁工作,确保其整洁。
第九条办公区域的公共设施设备应保持正常工作。
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并通知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条办公区域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分类,垃圾箱应定期清空、清洁并更换垃圾袋。
第十一条办公区域的空气应保持清新。
定期进行通风、消除异味。
第十二条办公区域应根据员工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间和洗手设施。
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洁地面、墙壁、马桶等,消毒马桶、洗手池等。
第十三条办公区域应定期消毒,特别是公共设施、常接触物品等。
消毒工作由专业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第三章会议室卫生管理第十四条会议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座位、桌面等应保持整齐有序。
第十五条会议室的地面、墙面、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
第十六条会议室的公共设施设备应保持正常工作。
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修理,并通知卫生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会议室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分类,垃圾箱应定期清空、清洁并更换垃圾袋。
第十八条会议室应定期消毒,特别是公共设施、常接触物品等。
办公卫生区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员工的健康,特制定本办公卫生区域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公司管理层有责任制定并落实卫生区域管理制度,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在清洁、整洁的办公环境中工作。
2.每位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公司办公区域的清洁卫生,遵守管理制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办公区域卫生保洁1.日常保洁工作应当按照固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确保办公区域的卫生状况良好。
2.每位员工应当保持自己的工位整洁,不得乱扔废纸、废弃物等,减少垃圾对办公环境的影响。
3.员工应当习惯于定期擦拭办公桌面、电脑屏幕、键盘等,保持办公用品的清洁。
4.公司应当配备专业的保洁人员,定期对办公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擦洗,确保办公环境的整洁。
四、室内空气质量管理1.公司应当定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
2.公司应当定期更换空调过滤网,清洗空调管道,保障办公区域的通风环境良好。
3.员工应当注意保持办公区域的空气流通,适度开窗通风,以保证空气的新鲜。
五、办公区域垃圾分类处理1.公司应当配备垃圾分类桶,引导员工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进行分类投放。
2.员工应当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定期清理办公区域的垃圾,避免垃圾滞留引发环境污染。
3.公司应当与当地垃圾处理部门合作,定期进行垃圾清运,保持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
六、办公区域卫生消毒管理1.公司应当定期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卫生。
2.员工应当自觉遵守消毒管理制度,洗手、消毒等卫生习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3.公司应当配备相关消毒用品,定期更换,确保办公区域消毒效果达标。
七、办公区域卫生教育宣传1.公司应当定期开展卫生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员工应当积极参与卫生教育宣传活动,学习健康知识,改善卫生习惯。
3.公司应当设置卫生知识宣传栏,定期发布卫生常识、预防知识等,提高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
办公室区域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办公室是一个工作和交流的场所,保持办公室区域的卫生是保护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为此,公司制定了办公室区域卫生管理制度,以规范员工的卫生行为,维护办公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二、责任和义务1. 公司负责人是办公室区域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并确保其正确执行。
2. 科室主任和办公室负责人是各自科室和办公室的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卫生检查、整改和培训工作。
三、办公区域卫生管理要求1. 办公室区域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
办公用品、文件和物品应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不得随意放置。
2. 办公室地面及走廊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扫和拖地。
保持地面的湿度适宜,防止滑倒事故的发生。
3. 桌面应保持整洁干净,不得堆放过多的文件和杂物。
尽量使用垃圾桶和文件柜来收纳和存放物品,避免杂乱和占用空间。
4. 办公室的厕所和洗手间是卫生管理的重点区域,应定期消毒和清洁,保持干净卫生。
公共卫生间的使用应文明有序,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和布局。
5. 办公室的空气质量是卫生管理的关键,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使用空调和加湿器应遵守相关规定,保证其安全和卫生。
6. 办公室内的供水设施应保持畅通和清洁,饮水机的使用应按照规定摆放和维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卫生安全。
7. 办公室内禁止吸烟,员工要注意自身卫生习惯,垃圾应及时清理并丢入指定区域,不得随意丢弃。
四、卫生管理的检查和整改1. 公司将定期进行办公室区域的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科室主任和办公室负责人应配合并协助检查工作。
2. 卫生检查主要包括地面、桌面、卫生间、空气质量等方面,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并设立整改时限。
3. 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等。
五、培训和宣传1. 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卫生管理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知识,使其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样本1. 制度目标本规定旨在确立办公楼卫生管理规范,以确保办公环境的清洁、卫生与安全,进而提升员工的健康保障和工作效率。
2. 适用范围此制度适用于办公楼内所有员工、访客及供应商。
3. 责任部门3.1. 办公楼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与执行卫生管理政策,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3.2. 各部门需协助办公楼管理部门实施卫生管理政策。
4. 卫生管理标准4.1. 公共区域及办公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垃圾堆积。
4.2. 必须定期清洁地板、窗户、家具等办公设施,保持其良好运行状态。
4.3. 公共卫生间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需到位,确保卫生用品如卫生纸、洗手液、干手机等充足。
4.4. 监控垃圾分类,确保垃圾袋及时更换并存放在指定位置,定期清理垃圾桶。
4.5. 定期对卫生管道进行清洁,确保排污系统畅通无阻。
4.6. 保持公共区域的通风,定期对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进行维护。
4.7. 实施害虫防治措施,定期检查并采取相应行动。
5. 卫生管理行动5.1. 制定卫生管理计划,明确每日、每周及每月的清洁任务,并指定专人执行。
5.2. 定期进行卫生检查,记录卫生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3. 实施卫生巡查制度,由专人定期检查各区域卫生,督促改进措施。
5.4. 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管理能力。
5.5. 指派专人负责办公楼内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的收集与处理工作。
6. 处罚规定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人员,将依据情节轻重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工资等相应处罚措施。
7. 遵守与执行所有员工在办公楼内均需遵守并执行本制度,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工作。
8. 制度修订与解释办公楼管理部门拥有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并以公告形式通知所有员工。
此制度可根据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样本(二)一、总则为规范办公楼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员工健康与办公环境整洁,特制定本《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一、引言二、办公区域卫生管理职责1.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并贯彻本制度。
2.办公室管理员负责具体的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办公区域卫生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卫生器具设备的配备和维护等。
3.员工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积极配合办公室管理员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办公区域卫生管理措施1.办公区域的日常清洁工作由专门的清洁人员负责,保持办公区域的整洁。
2.每天清晨和下午下班前进行空气消毒,以确保空气的清新和卫生。
3.定期对办公区域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4.保持公共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异味和空气污染。
5.办公区域的垃圾要分类投放,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定期清理和处理垃圾。
6.办公室管理员要定期检查办公区域的卫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7.办公室管理员要做好办公区域卫生设施的管理,保证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8.办公室管理员要组织与卫生有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四、员工的卫生要求1.员工进入办公区域前要洗手,确保双手干净。
2.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区域就座,不得随意更换座位。
3.员工要自觉保持办公区域的整洁,不得随地乱扔废纸、果皮等杂物。
4.员工要定期清洁个人办公区域,保持整洁,不得长时间不清理。
5.员工使用公共设施时要注意卫生,使用后要及时清理并恢复原状。
6.员工要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7.员工患有传染性疾病时要及时请假并进行治疗,避免传播给他人。
五、其他补充1.办公室管理员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妥善处理。
2.办公区域要配备充足的卫生用品,如洗手液、纸巾、垃圾桶等。
3.办公室管理员要及时了解国家卫生部门和公司对卫生管理的最新要求,及时更新并完善本制度。
4.公司要加强对办公区域卫生管理的督查和检查,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
六、总结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对于公司的正常运营、员工的健康和形象的展示都非常重要。
通过制定此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办公区域的卫生管理工作,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工作环境,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办公楼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
为了保障办公楼的卫生环境,提升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品质,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卫生管理责任
1. 办公楼负责人需对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并委派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
2. 卫生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
三、办公楼卫生设施
1. 确保办公楼内卫生设施完善,包括洗手间、厕所等。
2. 定期检查维修卫生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四、卫生清洁工作
1. 定期进行办公楼的卫生清洁工作,包括卫生区域的打扫、地面清洁、垃圾处理等。
2. 确保办公楼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空调系统和换气设备。
五、垃圾处理
1. 设立统一的垃圾桶和垃圾袋,明确垃圾分类和投放位置。
2. 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办公楼内的环境整洁。
六、卫生消毒工作
1. 定期进行办公楼内的消毒工作,包括洗手间、公共区域等。
2. 对员工使用的公共设施、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七、卫生宣传教育
1. 定期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维护卫生的责任心。
2. 提供必要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
八、卫生督察
1. 设立卫生督察机构,对办公楼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根据卫生督察情况,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九、违规处理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予以相应的惩罚,包括口头警告、记过、罚款等。
十、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需经过办公楼负责人同意并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订。
本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供参考,具体实施中应根据办公楼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制度1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办公区域卫生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办公区域卫生管理,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订本规定。
二、试用范围公司所有办公区域环境卫生管理。
三、管理部门及责任划分
1、本公司的环境卫生事宜,由常务副经理负责,办公室统一管理。
2、各个办公室卫生管理由所属部门自行负责,具体工作由各部门内部自主协商解决,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切实加紧落实。
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管理的直接负责人,有相关管理权利和督促本部门员工时刻保持部门清洁的义务。
3、公共区域卫生(如:走廊、过道、楼梯、电梯、大厅、会议室、院落、卫生间等)由保洁员到扫。
环境卫生监管人员应做好卫生监督、指导、管理工作。
四、卫生要求
(一)办公室卫生
1、每天上班前要及时对办公室进行清扫。
每周对办公室进行一次大扫除,并接受规定部门检查。
2、重点主要包括:
(1)窗机明亮、地面、墙面干净,不乱张贴东西;
(2)办公家具、办公设备、文件资料摆放整齐有序、无灰尘;
(3)沙发罩、坐垫按时清洗,保持干净;
(4)办公室内不得堆放足以产生臭气或有碍环境卫生的垃圾、污水,花盆周围不得产生污水印记;
(5)保持办公室内空气流通;
(6)垃圾以及废弃物的处理,并放置于所规定的场所或垃圾箱内,不可胡乱堆放。
(二)公共区域卫生
1、办公楼及院落的所有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员每日至少全面清理两次,门厅、楼道、电梯、卫生间等需全天保洁,所以清洁工作要全面细致。
2、清洁重点包括:
(1)公共区域墙面、窗户、设施设备,干净无尘;
(2)地面、楼梯台阶、电梯内无积水、无痰迹、无烟头、无垃圾等;
(3)卫生间随时清扫,保证干净、整洁、无异味,并要经常清理洗手池内的污物,保持其清洁畅通;
(4)楼梯扶手、栏杆无灰尘,电梯内壁经常擦拭、上油;
(5)垃圾桶、茶水漏桶内垃圾、污水及时清理,并保持桶壁干净;
(6)会议室及时打扫、通风、布置;
(7)办公区院落春、夏、秋时节要时常洒水以防起尘。
(8)及时做好公司或主管部门另安排的保洁工作;
五、监督检查
(1)每月由办公室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组成临时检查小组,对各部门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并直接将检查结果反馈至总经理。
(2)对卫生情况打扫良好并能持续保持的部门,要进行奖励,可进行公开表扬或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3)对不合格部门将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处理方法如下:部门首次被通报批评罚款50元(部门内人员自行承担,非公司),部门负责人罚款100元;此后每被通报一次,罚款金额较前次加倍(一年之内累计)。
六、附则
本规定最终解释权归办公室,自年月日起执行。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员工录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试用期员工的管理和辅导工作,创造良好的试用期工作环境,加速试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特制定目标责任制制度。
一、员工试用期规定
1、自员工报到之日起至人力资源部确认转正之日起。
2、员工试用期限为3个月,公司根据试用期员工具体表现提前或推迟转正。
(一)、福利待遇
1、试用期员工工资根据所聘的岗位确定,核算时间从到岗工作之日起计算,日工资为:月工资÷(本月天数-休假天数)
2、过节费按正式员工的1/2发放。
3、按正式员工标准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二)、休假
1、试用期内累计事假不能超过3天,如果特殊情况超过3天需报董事长批准。
2、可持相关证明请病假,请病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3、可请丧假,请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4、不享受探亲假、婚假。
二、员工入职准备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2、学历证明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3、县级以上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
4、4张一寸照片
5、部分职位(如出纳、收银员、司机、仓管)试用期员工还须须准备房产证明、户口本、直系亲属身份证复印件等。
三、行政手续
1、试用人员手续办理完毕后,由行政部向试用期人员发放办公相关用品。
2、发放工作牌,办理考勤卡。
3、试用期人员需要食宿的、由行政部安排住宿和就餐。
4、将试用期人员带入用人部门。
四、用人部门指引
1、试用员工的直接上级是“入职指引人”。
2、带领试用期员工熟悉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向其介绍今后工作中要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