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小说家谈小说》(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2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基本学问。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2.激发同学阅读小说的爱好。
【自主学习】1.朗读文本内容2—3遍,扫清字词障碍,圈画重要内容及相关信息。
2.给加点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⑧尴尬..()()⑨qián()诚⑩安xiáng ()3.预习中你还有哪些怀疑?(提出2—3个问题)【课堂探究】1.在天空飘着雪花的静谧的夜晚,坐在暖和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她)共度欢快时间,是多么令人憧憬。
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观赏小说呢?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2.复述故事,组织对《百合花》的争辩。
(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课文中消灭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3)《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消灭,每一次消灭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4)《百合花》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主题?请简要的分析。
3.细读课文,理解归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人物的形象。
(1)小通讯员的形象:(2)新媳妇的形象:4.小说的环境描写: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拓展延长】1.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2.仿照“百合花”形象,请你也制造出具有象征内涵的具体实物来,并作简要的讲解分析。
【达标检测】1.《百合花》中,作者开放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何特点?2.小说中,新媳妇的话语很少,作者主要是用神态描写来塑造她的形象。
把文中“借被子”和“补衣”两处有关新媳妇的神态描写全画出来并认真品尝,领悟神态描写的作用。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矛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2.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随散文家一起学习了如何评价散文,这节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去评价小说。
二、走进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某某省的乌镇。
这里农业发达,又紧邻某某,人文荟萃,造成了他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后来参加了革命运动,那段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了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某某。
她擅长写抒情心理小说。
表现战争题材的,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深情和厚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妇女的心灵世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淑。
进入新时期后,她的视野更宽广深邃了,作品“从微笑到沉思”,温柔中透出辛辣,热情了蕴涵冷峻。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
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代表作《百合花》、《静静的产院》等。
三、学习《百合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挪.()步讪.()笑尴尬..()掂.()量颤.()动虔.()诚忸怩..()..()跌宕.()执拗2.组织自主阅读《百合花》,读后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主题:。
4.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1).小通讯员的形象(2).新媳妇的形象四、自主探究:说说小说中哪些细节使你难以忘怀?五、合作交流: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
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
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
第十四课: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标】1.阅读小说《百合花》,能简述故事的情节,理解小说“军民鱼水情”的主题。
2.阅读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掌握作者的评论观点。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重点难点】1.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理解“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2.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⑧尴尬..()()⑨qián()诚⑩安xiáng ()2.阅读两篇文章两遍。
一、导入小说的阅读指导二、学习小说《百合花》1.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3.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三、在了解了小说《百合花》的基础上,阅读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本文通过对《百合花》的深入细致分析,提出了“通过故事发展的细节描写获得人物的印象”,以及细节描写需“自然和巧妙”的观点,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茅盾的这篇评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2.默读全文,理清层次结构。
3.指导学生以列表方式展示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严谨的布局。
可以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4.文章对小说《百合花》的主要评论观点是什么?方法指导: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并且要注意,作者的观点不仅仅只有一处,要注意全面性。
(寻找关键语句)5.难点讨论怎样理解“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
四、课后思考认真阅读茅盾先生的评论,试着运用他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来分析这篇文章,写一段欣赏的话。
【课后作业】一、抄写预习中字词两遍。
14.小说家谈小说学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的]1. 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感受小说中的人性美。
2. 理解认识作者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 了解作者把握小说的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
[学习过程](一)简介1. 课文包括小说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茅盾的评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1958年,任上海《文艺月报》小说编辑的茹志鹃,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了短篇小说《百合花》。
《百合花》写好以后,先后投寄过两家文艺杂志,都给退稿了。
第三次她把稿件寄给《解放军文艺》,也不能发表,负责任的编辑把小说转给了《延河》文学杂志,不久就发表了。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作,也是她写小说的处女作。
但在 58 年,《百合花》的命运不佳,也可说是“生(发表)不逢时”,历经许多坎坷曲折,几乎遭灭顶之灾。
1958年 3 月,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在南京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补划为“右派”。
此时,发表茹志鹃的《百合花》实在不是时候,她所在的工作单位掀起风浪。
一些“左”派指责这篇小说“缺乏阳刚之气”、“风格过于纤细”。
又提出批评说,茹志鹃已经“走到反党危险边缘”。
他们片面地认为,凡是革命题材,只能允许用豪放的笔法与所谓阳刚的风格,口号式的政治概念写,否则就是“反党”,作家就得入“另册”,划为“右派”。
那个时候对茹志鹃这个弱女子来说真可谓剑拔弩张,大有“围剿”之势。
茹志鹃处在危难之中,尽管有上海作协老作家王西彦仗义执言,毕竟势单力薄,难以挡得住那咄咄逼人的“左”风!正当女作家命悬于丝之际,正应验了“天无绝人之路”这句古话,将遭不幸的《百合花》,有幸被大文豪茅盾先生所赏识。
茅盾先生在 1958 年 6 月《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该文一万多字,其中以二千多字的篇幅分析、欣赏并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茹志鹃创作的《百合花》。
茅盾先生写道:“《百合花》可以说是结构上最细致严密,同时也是最富于节奏感的。
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目标1、2一、导入新课:如何阅读小说?二、预习展示:1、简介作者。
Array2、朗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三、学习《百合花》(一)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1、简单的故事情节: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
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
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2、本文的主题: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二)细读课文,体会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1、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
2、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3、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析人物形象。
5、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情节安排的精巧、合理。
四、阅读茅盾的评论。
1、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文章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
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
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十四课《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价观点,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介绍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追求》合称为《蚀》的三部曲,中篇小说《虹》是他的重要作品。
代表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长篇小说《子夜》。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
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
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她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百合花》及其他作品受到过茅盾、冰心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
【自学检测】1.注音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挪()步讪()笑尴尬()掂()量鹿砦()颤()动虔()诚忸怩()跌宕()2.小说常识知多少?(学生自由回答)学法指导:如何阅读小说?(一)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走进文本】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请你分别说一说小说中通讯员和新媳妇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你认为小说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能说说它的作用吗参考答案:1、小说的主要情节及主题:小说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个感人的故事,团部小通讯员为了救助伤员向新媳妇借被子,最后为了保护群众而英勇牺牲,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护送—借被—献身—献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人物形象通讯员:憨厚朴实,天真纯洁,热爱生活,为了人民利益,敢于牺牲一切。
新媳妇:美丽娴静,淳朴善良,勤劳能干,深明大义,对革命队伍有着真挚的爱。
《小说家谈小说》一句话目标:了解小说的常识。
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一、自读课文15分钟(3遍以上)二、学生自出试题(20分钟)篇章阅读按中考题型出5个题目(必有一个选择题)每个10分并作出答案。
各小组交换做,评改。
三、质疑问难:程序读+问疑(我代表组出的题目是,我要考)+读各组组长评选本组之星。
班长评选优秀小组。
四、课堂竞赛(教师出5个积累运用题目),当堂训练,评改给小组积分。
1. 下列字的注音、组词有错误的一项是:()A、执拗(niù)山坳(ào)黑黝黝(yǒu)B、枢(shū)纽呕(ōu)歌殴(ǒu)打C. 裸(luǒ)露一棵(kē)树一颗(kē)心 D、分辨(biàn)花瓣(bàn)辫(biàn)子2.下列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心灵是一剂药,上帝和凡人都参与了它的配制。
B.我要去的部落位置处于喀麦隆、乍得、中非交界一带。
C.苍茫的大海,狂风卷集着乌云。
D.看看企鹅偷东西的情景是十分滑稽的,它们的恶劣行径与人间的小偷竟有几分相似。
3.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邻居家中有几个孩子,谁多大了,性格怎样,都能够洞若观火....。
B.爷爷动脉硬化,两只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已经多年不写东西了。
C.今年初,美英多次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但始终没有提出一个光明磊落....的理由。
D.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绘声绘色....的话剧来。
4.小说的三要素是、、。
5.茅盾(1896~1981)本名,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导入回忆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小说,并且分析它们的三要素教学过程如何阅读小说:小说阅读法特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
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
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
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练习巩固太阳语(方英文)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二层楼的底层。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小说的鉴赏常识。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自主学习】
1.朗读文本内容2—3遍,扫清字词障碍,圈画重要内容及相关信息。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
..()()
④踌躇
..()()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
⑧尴尬
..()()⑨qián()诚⑩安xiáng ()3.预习中你还有哪些疑惑?(提出2—3个问题)
【课堂探究】
1.在天空飘着雪花的静谧的夜晚,坐在温暖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她)共度欢乐时光,是多么令人向往。
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欣赏小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
2.复述故事,组织对《百合花》的讨论。
(1)课文中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2)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
(3)《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每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
(4)《百合花》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思想主题?请简要的分析。
3.细读课文,理解归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人物的形象。
(1)小通讯员的形象:
(2)新媳妇的形象:
4.小说的环境描写: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拓展延伸】
1.作者以“百合花”为标题的用意何在?
2.模仿“百合花”形象,请你也创造出具有象征内涵的具体实物来,并作简要的讲解分析。
【达标检测】
1.《百合花》中,作者展开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何特点?
2.小说中,新媳妇的话语很少,作者主要是用神态描写来塑造她的形象。
把文中“借被子”和“补衣”两处有关新媳妇的神态描写全画出来并认真品味,领会神态描写的作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