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理科综合模拟卷
- 格式:doc
- 大小:314.50 KB
- 文档页数:8
2理综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答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Na:23 Cl:35.5 Cu:64 Mn:55第I卷一、选择题:1. DNA疫苗的研制是基因工程技术在疫苗研究中的重要突破。
它是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基因重组到载体上,直接或经包装注入机体细胞内表达出相应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尤其是能激活具有杀伤性作用的T细胞。
请推测下列有关DNA疫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克隆技术可以大批量地生产DNA疫苗,因而成本较低B.相应抗原的表达过程必须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C.不同抗原的DNA可整合在一起组成多价疫苗(对多种抗原起作用)D.接种DNA疫苗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为体液免疫过程2.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
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
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
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该合子通过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后最终形成的8个孢子基因型有4种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都是2NC.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3.如图,从没有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厚薄相同的叶圆片,称其干重。
假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叶片内有机物不向其他部位转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叶圆片的质量大小关系一定是z>x>yB.叶圆片z在4小时内的有机物积累量为(z-x-2y)gC.叶圆片z在后2小时内的有机物制造量为(z+x-2y)gD.整个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y)g/4h4.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版)模拟卷理 科 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复数z 1=1+i ,z 2=2+b i ,若z 1z 2为纯虚数,则实数b 等于A .-2B .-1C .1D .2 2.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等于A .{x |x <-2}B .{x |x >3}C .{x |-1<x <2}D .{x |2<x <3} 3.数列{a n }满足a 1=2,a n +1=-1a n +1,则a 2 011等于 A .-32 B .-13 C .2 D .14.已知sin(α+π3)+sin α=-435,-π2<α<0,则cos(α+2π3)等于A .-45B .-35 C.35 D.455.若(x -12x)n 的展开式中第3项的二项式系数是15,则展开式中所有项的系数之和为A .132B .164C .-164D .11286.函数y =log 2|x |x的大致图象是7.有三辆不同的公交车,3名司机,6名售票员,每辆车配备一名司机,2名售票员,则所有的工作安排方法数是A .210B .500C .510D .5408.在六面体ABCDEFG 中,平面ABC ∥平面DEFG ,AD ⊥平面DEFG ,AB ⊥AC ,ED ⊥DG ,EF ∥DG .且AB =AD =DE =DG =2,AC =EF =1.则该六面体的体积是A .1B .2C .3D .49.已知f (x )=⎩⎪⎨⎪⎧(3a -1)x +4a ,x <1log a x ,x ≥1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0,1)B .(0,13)C .[17,13)D .[17,1)10.已知圆C 的方程为x 2+y 2=4,直线l :y =kx +1与圆C 相交于P 、Q 两点.过点(0,1)作直线l 1与l 垂直,且直线l 1与圆C 交于M 、N 两点,则四边形PMQN 面积的最大值为A .5B .6C .7D .811.函数y =x 2+1(0≤x ≤1)图象上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y =0,x =0,x =1围成的梯形面积等于S ,则S 取得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是A .(1,54)B .(12,54)C .(12,1) D .不确定12.已知动圆C 经过点F (0,1),并且与直线y =-1相切,若直线3x -4y +20=0与圆C 有公共点,则圆C 的面积A .有最大值为πB .有最小值为πC .有最大值为4πD .有最小值为4π.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纸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2014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126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Ⅰ卷共21小题,1-13题每小题6分,14-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比体细胞增加一倍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会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人体内任一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都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的D.内环境的稳态都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3.植物主根的根尖与侧根在生长上也存在顶端优势。
科学工作者以莴苣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NAA、IBA、2,4—D对侧根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中各种生长素类似物对侧根的生长表现出两重性B.生长素类似物可由植物的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具有高效性C.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自变量、无关变量均不止一种D.侧根的生长只受生长素的影响4.下图表示用AAbb和aaBB两个品种的某种农作物培育出AABB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图中的①②③④步骤。
2014年理综模拟试题解析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B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项错误。
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项错误。
点评:考查了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史中所包含的艰辛探索、研究方法、创造性思想,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影响、对社会的推动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涉及的物理学史内容都是教材中所提及的,比较简单。
1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答案:AC解析:此题通过分析卫星的定轨运行,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
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所以B项错误。
,。
因为,所以,,A C 选项正确。
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于赤道正上方与赤道平面共面上,D项错误。
点评:万有引力试题起到引导考生要关注航天技术研究及在应用方面我国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对这类物理问题的解答将会提高考生的民族自豪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18.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从距地面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做功功率和对球做功功率相等答案:C解析:以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为情境,考查v-t图象和动能定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英语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做题时, 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 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个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 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Find a place.B. Buy a map.C. Get an address.2.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A. Repair the car.B. Give her a ride.C. Pick up her aunt.3. Who might Mr. Peterson be?A. A new professor.B. A department head.C. A company director.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book?A. Quite difficult.B. Very interesting.C. Too simple.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Weather.B. Clothes.C. News.第二节(本节共15个小题, 每小题1. 5分, 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 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 各个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 回答6、7题。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下列描述其位移x 或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15.福建舰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借助配重小车可以进行弹射测试,测试时配重小车被弹射器从甲板上水平弹出后,落到海面上。
调整弹射装置,使小车水平离开甲板时的动能变为调整前的4倍。
忽略空气阻力,则小车在海面上的落点与其离开甲板处的水平距离为调整前的 A .0.25倍B .0.5倍C .2倍D .4倍16.天文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的一颗红矮星有两颗行星绕其运行,其中行星GJ1002c 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0.07倍,周期约为0.06年,则这颗红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A .0.001倍B .0.1倍C .10倍D .1000倍17.三位科学家由于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现有两种量子点分别发出蓝光和红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 B .蓝光光子的动量小于红光光子的动量 C .在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大于红光的速度D .蓝光在玻璃中传播时的频率小于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频率Ot xAOt xBOt vCOt vD18.如图,两根不可伸长的等长绝缘细绳的上端均系在天花板的O 点上,下端分别系有均带正电荷的小球P 、Q ;小球处在某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两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
201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新课标1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 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2013年全国新课标地区物理模拟试题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标 * 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不能推算出 ( )A .行星的质量B .行星的半径C .恒星的质量D .恒星的半径15.质量为 m 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 推动下,从山坡底部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 的坡顶B ,如图所示,获得速度为v ,AB 的水平距离为s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mghB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212m vC .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Fs -mghD .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212m mgh Fs +-v*16..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
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 ,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F 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 A.F 先减小后增大 B.F 一直增大 C.F 的功率减小 D.F 的功率不变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是理想的,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各电阻阻值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读数U 先减小,后增大B .电流表的读数I 先增大,后减小C .电压表读数U 与电流表读数I 的比值U /I 不变D .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U 与电流表读数的变化量∆I 的比值∆U /∆I 不变a2R F18.一个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垂直射入自左向右逐渐增强的磁场中,由于周围气体的阻碍作用,其运动轨迹恰为一段圆弧,则从下图所示中可以判断( ) A .粒子从A 点射入,速率逐渐减小B .粒子从A 点射入,速率逐渐增大C .粒子从B 点射入,速率逐渐减小D .粒子从B 点射入,速率逐渐增大19. 如下图甲所示,两个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 ,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a ,一正三角形导线框ABC (高为a )从图示位置沿图示方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图乙中感应电流I 与线框移动距离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q 的滑块恰能从倾角为θ的绝缘斜面上匀速下滑。
现在斜面所在平面内加一匀强电场使滑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关于所加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方向一定竖直向上,大小为mg /qB .电场方向一定与斜面平行,大小为mg sin θ/qC .所加电场的最小值为mg sin2θ/qD .所加电场的最大值为mg /q*21. 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 处发生碰撞。
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
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 甲的向心力可能比乙的小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图乙图甲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题~第40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5分)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同一金属块的长度,下图是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的示意图,由图可知金属块的长度分别是cm和cm。
23.(10分)Ⅰ.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中将滑块(滑块上有可以放钩码的盒子)及钩码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通过细线与钩码相连,滑块在钩码的作用下从导轨上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滑动,然后由光电门记下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再有导轨标尺测出滑块起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
从盒子中取出钩码(每只钩码相同)加挂在细线另一端,重复以上过程,将每次钩码的个数及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中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挡光条的度如图所示,则挡光条的宽为mm。
(2)实验记录了4组数据如下面表格,请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作出相关物理量的图像,标清横轴和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标度;并由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Ⅱ.现在用以下器材测量两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器材如下:待测电源电动势E约为3V,内阻约为0.5Ω。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R A1=1Ω。
电流表A2:量程600mA,内阻R A2约为0.6Ω。
电阻箱R:电阻范围0~999.9Ω。
滑线变阻器R0:总电阻1800Ω,允许最大电流0.1A。
开关和导线若干。
要求精确测量E、r的值,完成以下要求:电流表选择__________,在方框中完成实验电路图,标清每个电路元件的符号。
24.(14分)特警队员从悬停在空中离地235米高的直升机上沿绳下滑进行降落训练,某特警队员和他携带的武器质量共为80 kg,设特警队员用特制的手套轻握绳子时可获得200 N的摩擦阻力,紧握绳子时可获得1000 N的摩擦阻力,下滑过程中特警队员不能自由落体,至少轻握绳子才能确保安全。
g取10m/s2. 求:(1)特警队员轻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果要求特警队员着地时的速度不大于5m/s,则特警队员在空中下滑过程中按怎样的方式运动所需时间最少(用文字叙述或v-t图表示均可),最少时间为多少?25.(18分)如下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内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内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L,0)。
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方向恰好垂直ON,ON是与x轴正方向成15°角的射线。
(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求:(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θ。
(3)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34.【物理—选修3-4】(15分)(1)32、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向右以8.0m/s 的速度传播,某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 b 两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再经过多长时间,a 、b 两质点位移不可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再经过0.25s ,a 、b 两质点位移第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再经过1.0s ,a 、b 两质点位移第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再经过1.5s ,a 、b 两质点位移第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物体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现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开一段距离后释放,试证明物体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35.【物理—选修3-5】(15分)1.(6分)用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在接近金原子核时发生偏转的情况如图所示,则α粒子的路径可能是( )A .aB .bC .cD .a 、b 、c 都是不可能的2.(9分)如图所示,带有轨道的凹槽放在水平面上,轨道ABDO 处于竖直平面内,AB 是半径为R 的1/4圆周轨道,半径OA 处于水平位置,BDO 是直径为R 的半圆轨道。
一个小球P 从A 点的正上方距水平半径OA 高H 处自由落下,由A 点进入轨道。
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 ,凹槽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
(1)若凹槽固定在水平面内,且轨道光滑,求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2)若凹槽放在光滑水平面内,且轨道光滑,求小球通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凹槽放在光滑水平面内,小球恰能通过O 点,求小球通过轨道时克服阻力做的功?解析:由r GM v =可知,甲的速率大,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 错;由公式GMR 2T 3π=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 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 对;碎片的加速度是指引力加速度由ma R mGM =2得a R GM =2,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大,故D 对。
22. 1.020 1.020023. Ⅰ. (1)6.75mm(2)物体获得的速度平方v 2与合外力所做的功W 成正比Ⅱ. A 1,24.(14分)解:(1)2118002007.5m/s 80mg f a m --=== (4分) (2)先加速到一定速度后立即减速,到达地面时正好为5m/s 速度(2分) 22210008002.5m/s f mg a --=== (2分) 222mm1223522a a -+=v v v m30/m s =v (3分)m m 121214s t t t a a -=+=+=总v v v (3分)25. 解:(1)从A 到C 的过程中,电子做类平抛运动,有: L =eE 2mt 22L =vt联立解得:E =mv22eL.(2)设电子到达C 点的速度大小为v C ,方向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有: 12mv C 2-12mv 2=eEL解得:v C =2v cos θ=v vC =22解得:θ=45°.(3)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如图,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mvC eB =2mveB电子在磁场中偏转120°后垂直于ON 射出,则磁场最小半径:R min =PQ2=r sin 60° 由以上两式可得:R min =6mv2eB.34.【物理—选修3-4】 (1)B(2)设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 ,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弹簧的形变为0x ,根据胡克定律及平衡条件有 00m g k x -= ①当振子向下偏离平衡位置为x 时,回复力(即合外力)为0()F mg k x x =-+回 ②将①代人②得: F kx =-回,可见,重物振动时的受力符合简谐运动的条件。
35.【物理—选修3-5】解析:选AC.α粒子在穿过金箔时轨迹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主要原因是金原子核对α粒子的静电力作用.由于电子质量太小,对α粒子的运动影响甚微,α粒子和金原子核均带正电,故应相互排斥,轨迹a 、c 是符合实验情况的轨迹.α粒子与原子核(金核)通过库仑力发生作用,二者表现为斥力,而b 路径表现为引力,故B 不正确.判断α粒子的轨迹时,要根据散射的原理判断.(1)由机械能守恒: mg(H+R)=221B mv v B =)(2R H g +(2)由动量守恒定律: 0=mv 1-Mv 2 由机械能守恒: mg (H+R )=2121mv +2221Mv由圆周运动:若在B 点左侧Rv (221)+=-v m mg NN=MRR H g m M m mg )()(2+++由牛顿第三定律:N ’=N=MRR H g m M m mg )()(2+++若在B 点右侧 N-mg=2)(221R v v m +N=MRR H g m M m mg )()(4+++由牛顿第三定律:N ’=N=MRR H g m M m mg )()(4+++(3)有动量守恒定律:'2'10Mv mv -=由圆周运动:mg=2)(2'2'1R v v m +由能量守恒定律:mgH=2'22'12121Mv mv ++W fW f =mM MmgR mgH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