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条件下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的机制
- 格式:pdf
- 大小:483.68 KB
- 文档页数:3
水苏碱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作者:李亚鹏李琴李莉陈燕君彭好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究水苏碱(stachydrine,STA)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STA低剂量(5 mg/kg)组、STA中剂量(10 mg/kg)组、STA高剂量(20 mg/kg)组、维替泊芬(10 mg/kg)+STA高剂量(20 m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构建HIBD大鼠模型。
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认知功能评价,测定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脑指数,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TUNEL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YES相关蛋白(YES associated protein,YAP)、p-YAP、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1,MST1)、p-MST1、具有PDZ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蛋白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HIBD组相比,STA低、中、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改善,尼氏小体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降低(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TA高剂量组相比,维替泊芬+STA高剂量组海马组织损伤加重,尼氏小体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神经元细胞凋亡率、p-YAP/YAP比值、p-MST1/MST1比值显著增加(P<0.05),穿越平台次数、TAZ表达显著降低(P<0.05)。
神经元凋亡及其调节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完成的。
然而,在一些发育、疾病或创伤状态下,神经元会经历凋亡。
神经元凋亡会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因此,神经元凋亡及其调节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神经元凋亡的类型神经元凋亡是指神经元死亡的过程。
在生命的早期,神经元凋亡是正常的发育程序,其是神经系统细胞死亡的一部分。
而在一些病理状态下,神经元凋亡会加重,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的结构和功能损伤。
神经元凋亡包括下述几种类型:1. 凋亡性坏死:该死亡类型发生得十分突然,并且由于一些强烈的致死刺激如缺血、电刺激等而引起的。
2. 环路凋亡:在神经元周围存在稳定的环路,一旦细胞死亡的信号未能被传递或接收,环路便被切断,从而导致细胞凋亡。
3. 细胞凋亡:该死亡类型是一种主动型细胞死亡,其过程由一些内源性的调节因子和外界刺激激活而成。
4. 自噬性凋亡:自噬性凋亡是指细胞将部分细胞质包裹在体内的囊泡中,然后用酸性液体将其分解掉,以此进行细胞结构重组或自噬物质回收。
二、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神经元凋亡的机制是复杂的,其中人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基于它发生的分子、细胞层面的机制。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凋亡机制:1. 细胞色素c释放增强凋亡的机会-- 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中释放出来的过程是关键涉及神经元凋亡。
当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内部漏出来时,它能够直接与一些细胞凋亡分子相互作用,并激活凋亡过程。
2. 神经营养因子缺失诱导神经元凋亡--被大量研究的神经元凋亡机制之一是神经营养因子缺失所引起的。
这些因素是一组特殊的蛋白质分子,然后激活某些信号通路,在神经元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 激活神经元细胞外受体诱导的凋亡--神经细胞外受体(cytolrat)是一些重要因素的一部分,可以刺激神经元阈下区的信号通路,以本体凋亡和神经变性的方式引起肌肉收缩。
三、神经元凋亡的调节神经元凋亡是多因素调控的。
HIF-1α及其抑制剂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闫焕利;阴怀清;杜洪;范泽卫【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及其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20只新生7 d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缺氧缺血模型组(HIBD组,n=56)、2ME2干预组(2ME2组,n=56),后两组采用Rice法建立模型后,根据断头取脑的时间不同又分为3 h、6 h、12 h、24 h、48 h、72 h和7 d7个亚组.应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IF-1α、Bax、Bcl-2的表达,TUNEL法计数脑细胞凋亡.结果 HE染色显示2ME2干预后脑组织的损伤减轻;免疫组化显示:HIF-1α在HIBD组于模型制备后3 h升高,12 h达高峰,之后下降,2ME2组表达趋势和HIBD组相同,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HIBD组比较,2ME2组各时间点的Bcl-2表达显著升高,Bax表达显著降低,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急性期使用2ME2抑制HIF-1α的表达,引起Bax/ Bcl-2表达量比值降低,凋亡细胞数目减少,改善脑损伤.【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010)008【总页数】4页(P977-980)【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α;2-甲氧基雌二醇;Bax;Bcl-2;细胞凋亡【作者】闫焕利;阴怀清;杜洪;范泽卫【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大鼠在不同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反应,了解缺氧对大鼠的影响。
2. 探讨缺氧程度与大鼠生存时间的关系。
3. 分析缺氧对大鼠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缺氧是指组织、细胞或器官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无法维持正常代谢和功能的现象。
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缺氧环境,观察大鼠的生理反应,探讨缺氧对大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大鼠10只,体重200-250g。
2. 实验设备:缺氧箱、呼吸机、心电图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电子天平、手术器械、生理盐水、缺氧气体(氮气)等。
3. 实验药品: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钾、肝素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分别为对照组、轻度缺氧组、中度缺氧组、重度缺氧组和极重度缺氧组。
2. 缺氧处理:将缺氧气体(氮气)充入缺氧箱,调整氧气浓度分别为21%、15%、10%、5%和2%。
将大鼠放入缺氧箱中,分别记录不同缺氧程度下大鼠的生存时间。
3. 生理指标检测:在缺氧处理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使用呼吸机、心电图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设备,监测大鼠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
4. 组织学观察:在实验结束时,取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分析缺氧对器官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生存时间: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大鼠的生存时间逐渐缩短。
极重度缺氧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
2. 生理指标: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大鼠的呼吸频率、心率逐渐加快,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
3. 组织学观察:缺氧对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轻度缺氧组器官形态基本正常;中度缺氧组器官出现轻微变性;重度缺氧组器官出现明显变性;极重度缺氧组器官出现严重变性。
六、实验讨论1. 缺氧对大鼠的影响:缺氧可导致大鼠呼吸、循环、神经等系统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 缺氧程度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缺氧程度越高,大鼠的生存时间越短。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 CIRP表达与意义李俊峰;刘雨潇;刘爱军;张志文;张毅;薛菁晖【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CIRP)表达的变化情况。
方法将40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HIBD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假手术组和HIBD后不同时间点(6、12、24和48h ) CIRP在大鼠脑皮质与海马表达的变化。
结果利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检测发现,大鼠脑皮质的CIRP蛋白和CIRP mRNA表达呈持续降低趋势,HIBD 后6、12 h开始减少;24~48h下降更为明显。
海马CIRP蛋白和CIRP mRNA表达则表现为6 h先升48h后降。
结论 CIRP 参与了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的应激过程,可能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脑水肿及神经元凋亡相关。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cold-inducible RNA binding protein (CIRP) in the newborn rats brain after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 HIBD) .Methods 40 newborn (7-day-old)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and the HIBD group . CIRPmRNA and CIRP expression in the cortex and hippocampus was detected at 6,12,24 and 48 hours after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by real-time 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Cerebral cortex CIRP mRNA and CIRP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6h and12h after HIBD, which was more significantly at 24h and 48 hours.The CIRP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us was increased at 6 hours, then decreased at 48 hours.Conclusion CIRP may be involved in the stress reaction and apoptosis after HIBD in newborn rats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103-106)【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IRP;神经保护【作者】李俊峰;刘雨潇;刘爱军;张志文;张毅;薛菁晖【作者单位】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00048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常见且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及健康。
缺氧预处理抑制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观察田梅;赵红岗;李东亮;张耀东;毛会丽;李东飞【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22)6【摘要】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HP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HPC对新生大鼠HIBD的保护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HIBD组、HPC组.各组实验动物于缺氧缺血后24h处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和HPC组海马区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HIBD组相比,HPC组海马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是HPC对随后的HIBD的脑保护机制之一.【总页数】3页(P542-544)【作者】田梅;赵红岗;李东亮;张耀东;毛会丽;李东飞【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3;孟州市人民医院外科,河南,孟州,454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5【相关文献】1.亚低温和硫酸镁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细胞凋亡的影响 [J], 单若冰;张爱军;傅平;张玉华;刘长芹2.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和胱天蛋白酶-3活性的影响 [J], 时岚;陈俊涛;李东亮3.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脑细胞凋亡的研究 [J], 董艳臣;常全忠;张淑玲;蔡新华;刘红军4.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J], 林燕;王玲;赵一岭5.K_(ATP)开放剂克罗卡林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J], 黄广;林霓阳;肖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