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17秋学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2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69 KB
- 文档页数: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东北大学]21春学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1.8155内部集成了256B的RAM,两个8位和一个6位并行I/O口以及一个16位的计数器。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2.滚珠丝杠螺母副只能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3.FX0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也具有中断功能。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正确
4.MOV R1,R3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5.加1指令INC和减1指令DEC不影响各种标志位。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6.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信号必须需经过信号的放大、采样、保持、模拟多路开关、A/D 转换,才能通过I/O接口输入计算机。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错误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把曲柄与滑块机构组合起来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或或将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
[以上叙述是否正确?]。
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二、单选题1.C 2.A 3.B 4.A ,A 5.D 6.B 7.A 8.D三、简答题1.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机械本体、动力系统、检测传感系统、执行部件和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五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所规定的目的功能。
通过接口及相应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内部匹配合理、外部效能最佳的完整产品。
2.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的作用。
机电一体系统是机械、电子和信息等性能各异的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构成要素和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极其重要。
从系统外部看,输入/输出是系统与人、环境或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从系统内部看,机电一体化系统是通过许多接口将各组成要素的输入/输出联系成一体的系统。
3.机械运动中的摩擦和阻尼会降低效率,但是设计中要适当选择其参数,而不是越小越好。
为什么阻尼比公式:02mK B =ξ,由公式可知阻比除了与机械系统的粘性阻尼系数B 有关外,还与系统刚度K 0和质量m 有关。
因此,在机械结构设计时,应当通过对刚度、质量和摩擦系数等参数的合理匹配,得到机械系统阻尼比ξ的适当取值,以保证系统的良好动态特性。
4.简述机械系统的刚度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机械系统的刚度对系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失动量 系统刚度越大,因静摩擦力的作用所产生的传动部件的弹性变形越小,系统的失动量也越小;(2)固有频率 机械系统刚度越大,固有频率越高,可远离控制系统或驱动系统的频带宽度,从而避免产生共振;(3)稳定性 刚度对开环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影响,而对闭环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提高刚度可增加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北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二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不属于间隙传动部件的是()。
A. 棘轮传动B. 槽轮传动C. 摩擦轮传动D. 蜗行凸轮传动-----------------选择:C2. 对一台确定的步进电动机而言,其步距角决定于()。
A. 电源脉冲的频率B. 电源脉冲的幅值C. 电机的通电方式D. 电机的负载大小-----------------选择:C3. 串接式接口电路中负载功率与敏感元件灵敏度的()。
A. 平方反比B. 平方正比C. 正比D. 反比-----------------选择:A4. 常用的导轨副间隙调整的方法有压板和()A. 镶条B. 顶板C. 摩擦D. 侧板-----------------选择:A5. 电动机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
A. 机械机构B. 动力系统C. 执行元件D. 传感检查系统-----------------选择:C6. 积分调节器的特点是()。
A. 能消除误差,且响应快B. 能消除误差,响应慢C. 不能消除误差,响应快D. 不能消除误差,响应慢-----------------选择:B7. 串接式接口电路中负载功率PL与直流电源短路功率PKE0成()比。
A. 正B. 反C. 平方D. 立方-----------------选择:A8. 下列接地措施的没有抗干扰作用的措施是()。
A. 单点接地B. 并联接地C. 串联接地D. 光电隔离-----------------选择:C9. ()能说明机器人的控制能力。
A. 编程与存储容量B. 定位精度C. 自由度D. 运动速度-----------------选择:A10. 下列不属于挠性传动部件的是()。
A. 同步带传动B. 钢带传动C. 绳轮传动D. 齿轮传动-----------------选择:D北航《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二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制图》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向视图: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A.正确B.错误2.截平面和圆锥的轴线相交,截交线的形状为()。
A、圆B、相交两直线C、椭圆正确答案:C3.与三个投影面倾斜的平面,称为()。
A.平行面B.垂直面C.一般位置平面4.斜视图将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角度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注写在尺寸线上方或外面()。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结构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 A.正确B.错误7.零件图上同一方向的尺寸有三种标注形式,分别为坐标式、链式、综合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有沿零件的接触面剖切、夸大画法、拆卸画法、假想画法、单个零件的表达方法、简化画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齿轮的齿顶线(圆)应用()绘制。
A、虚线B、细实线C、粗实线D、点画线正确答案:C10.()的水平投影积聚为一斜直线,与OX、OYH轴的夹角,反映平面对V、W面对真实倾角;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都是缩小到类似形。
A.侧垂面B.正垂面C.铅垂面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10.参考答案: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1、2、3、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
(√)3.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等技术。
(√)4.自动控制是在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5.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系统的精度一定就高。
(×)6.为减少机械传动部件的扭矩反馈对电机动态性能的影响,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应低于电气驱动部件的固有频率的2~3倍,同时,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接近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以免系统产生振荡而失去稳定性。
(×)7.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取决于机构中各部件的质量和转速。
(×)8.在闭环系统中,因齿轮副的啮合间隙而造成的传动死区能使系统以6~10倍的间隙角产生低频振荡,采用消隙装置,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9.进行机械系统结构设计时,由于阻尼对系统的精度和快速响应性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机械系统的阻尼比ξ取值越小越好。
(×)10.滚珠丝杠垂直传动时,必须在系统中附加自锁或制动装置。
(√)11.采用偏心轴套调整法对齿轮传动的侧隙进行调整,结构简单,且可以自动补偿侧隙。
(√)×12.采用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但是可以改进产品设计质量,提高面向客户与市场需求能力。
(√)×二、单选题1.以下产品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C )。
A.游标卡尺B.电话C.全自动洗衣机 D.非指针式电子表2.为提高机电一体化机械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设法(A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1、2、3、4参考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作业1、2、3、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
(×)2.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
(√)3.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在机电一体化产品工作过程中,与工作过程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输入、识别、变换、运算、存储、输出和决策分析等技术。
(√)4.自动控制是在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5.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系统的精度一定就高。
(×)6.为减少机械传动部件的扭矩反馈对电机动态性能的影响,机械传动系统的基本固有频率应低于电气驱动部件的固有频率的2~3倍,同时,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应接近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以免系统产生振荡而失去稳定性。
(×)7.传动机构的转动惯量取决于机构中各部件的质量和转速。
(×)8.在闭环系统中,因齿轮副的啮合间隙而造成的传动死区能使系统以6~10倍的间隙角产生低频振荡,采用消隙装置,以提高传动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9.进行机械系统结构设计时,由于阻尼对系统的精度和快速响应性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机械系统的阻尼比ξ取值越小越好。
(×)10.滚珠丝杠垂直传动时,必须在系统中附加自锁或制动装置。
(√)11.采用偏心轴套调整法对齿轮传动的侧隙进行调整,结构简单,且可以自动补偿侧隙。
(√)×12.采用虚拟样机代替物理样机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测试和评估,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增加了产品开发成本,但是可以改进产品设计质量,提高面向客户与市场需求能力。
(√)×二、单选题1.以下产品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C )。
17秋学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PLC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
(A)继电控制系统;(B)单片机;(C)工业电脑;(D)机器人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A2.指令MOVC A,@A+PC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A.直接寻址;B.寄存器寻址;C.寄存器间接寻址;D.基址加变址间接寻址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D3.MCS-51系列单片机8751内部有4K的。
(A)ROM;(B)PROM;(C)EPROM;(D)EEPROM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C4.指令MOV A,R0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 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C5.如下的运动机构不能将原动机构的连续运动转换为间歇运动的是。
A.棘轮传动机构;B.槽轮传动机构;C.凸轮间歇机构;D.曲拐机构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D6.通用计算机与工业控制机的重要区别之一是:通用计算机采用底板结构。
(A)大母板;(B)带固定压条;(C)减振;(D)无源多槽A.B.C.D.满分:5 分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 一切能获取信息的仪表器件都可称为传感器。
A. 错误B. 正确满分:7 分正确答案:B2. PLC梯形图中的输入、输出接点和内部继电器接点可以任意串、并联。
A. 错误B. 正确满分:7 分正确答案:A3. 总线传输速率是指在1秒钟内通过总线所能传输的最大字节数,即b/s。
因为PCI总线的同步时钟频率为33MHz,数据线宽为32根,因此PCI总线传输速率为132Mb/s。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A. 错误B. 正确满分:7 分正确答案:B5. 工业控制机一般都采用大底板结构,留给用户尽可能多的插槽供I/O扩展用。
A. 错误B. 正确满分:7 分正确答案:A6.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最初的设计思想就是为了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因此有逻辑运算、定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是PLC的基本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