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_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74 KB
- 文档页数:17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北京市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运用(共23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 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追溯.(shu ò) “为”字的笔顺是: B .追溯.(s ù) “为”字的笔顺是: C .追溯.(s ù) “为”字的笔顺是: D .追溯.(shu ò)“为”字的笔顺是:(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 .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 .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 ) A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日C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 谜底:高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参考答案。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23分)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将其填在括号内。
(共(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为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为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为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为(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 )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2014北京中考语文作文真题及范文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21.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
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
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内容要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 …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
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3分)(一)选择。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店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店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店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 . ②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 . ②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2分)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 . 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 . 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仲淹的《楼记》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去老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样题)英语试卷听力理解(共30分)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 三幅图片中选择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共5分,每小题1分)1.A.2.A.3.A.B.C.4.A.5.A.B.C.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共15分,每小题1.5分)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6至第7小题。
6.What language is Mike learning?A. English.B. French.C. Japanese.7.Where does he learn this language?A. In a club.B. In an evening school.C. At school.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8至第9小题8.What has Jack made?A. A model.B. A poster.C. A kite. 9.Where did Jack advise Meimei to get information?A. On the radio.B. In the newspaper.C. On the Internet.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0至第11小题。
10. What’s Teresa Green’s telephone number?A.2945361B.2963145C.293615411. Why did the man telephone Betty?A. 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a trip with her.B. Because he wanted to have coffee with her.C. Because he wanted to tell her Teresa could help her.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2至第13小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中毕业会考语文试卷2014.4考生须知1.请在密封线内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2.初中毕业考试语文学科分为口语交际和笔试两部分,其中口语交际满分为10分,笔试满分为90分,两项合计满分为100分。
3.本试卷不含口语交际内容,该项考试由学校组织评定完成。
4.本试卷为笔试部分,包括五道大题,17道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90分。
请注意安排好作文时间。
题号口语交际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一)(二)应得分10 8 4 7 14 7 10 40 100实得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在括号内。
(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执拗.(niù) 蓓蕾.(lěi) 功亏一篑.(kuì)B.踱.步(duó) 胆怯.(qiè) 满载.而归(zài)C.绰.号(chuō) 隔阂.(hé) 情不自禁.(jīn)D.黄晕.(yùn) 字帖.(tiè) 脍.炙人口(kuà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熬夜懊悔既往不咎B. 潮汛抵御不素之客C. 鼎盛狭隘滥竽充数D. 托付隐瞒与日俱增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关雎》——《诗经》——西周至春秋B.《鱼我所欲也》——《孟子》——战国C.《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刘向D.《孔乙己》——《朝花夕拾》——鲁迅4.李明的语文成绩不理想,这学期在语文课代表张红的主动帮助下,他借鉴了张红的学习方法,期末考试成绩竟然超过了张红。
同学们称赞李明聪明,他应怎样回答?下列答法最为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能超过张红纯属偶然,这不能不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B.能超过张红纯属偶然,这也许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C.全靠张红的无私帮助,这只能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2014年房山区初中毕业会考试卷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星宿.〔sù> 差.使〔chāi>言简意赅.〔ɡāi〕B.提.防〔dī> 胆怯.〔què>脍.炙人口〔kuài〕C.炫.耀〔xuàn> 贮.藏〔zhù>迥.然不同〔jiǒnɡ〕D.执拗.〔niù> 猝.然〔cù>谆.谆教诲〔dū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认真打扫、细心布置,我们的教室换然一新.B.星期天,我回到了久违的母校,看到校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我不禁感慨万分.C."猜灯谜"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渊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D.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搬门弄斧,同她乱谈.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汉语言中的谐音现象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______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谐音文化_____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_____是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 是网络世界中的"886",都是谐音文化发展的鲜活印证.A.即使也无论还B.虽然但无论还C.即使也不管也D.虽然但不管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B.他山之石.....借鉴班长的学习方法,我的学习成绩终于提高了.....,可以攻玉C.迎春晚会上,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真是八仙过海....啊!....,各显其能D.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5.将"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D〕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①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莺歌燕舞,变化亦多.②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③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它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如温润的少女,无日不迎风含笑,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④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A.①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绘出了三季百花次第竞放、色彩斑斓的绚丽景象,语言凝练,意蕴丰富.B.②句赋予花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夹竹桃不与百花争艳,"一声不响"坚持默默开放的态势,表现了夹竹桃的胆小懦弱与少女温润而执着的个性.C.③句运用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无论环境如何,始终如一的坚韧品格和少女般张扬而不屈服的个性.D.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有力地突出了夹竹桃韧性品格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7.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①的创作特色荣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②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学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③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④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A.① ."② , ③ , ④、B.①"② , ③ , ④ ,C.①"②、③;④ ,D.① ."②、③;④、〔二〕填空〔共10分〕8.默写〔5分〕〔1>,不亦君子乎.〔《论语》〕〔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目的是:,.〔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9.名著阅读.〔3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与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1>.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2>,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3>的呼唤.10.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请根据以下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或课外读物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2分〕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书写忧乐下联: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活版》,完成第11-13题.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11.填空.〔4分〕〔1〕《送东阳马生序》"以衾拥覆"一句中"以"是"用"的意思,《曹刿论战》"必以分人"一句中"以"是"把"的意思,文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中"以"的意思是:.〔2〕《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一句中"之"是"到……去"的意思,《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一句中"之"是"这件事"的意思,文中"唐人尚未盛为之"中 "之"的意思是:.〔3〕本文中"持就火炀之"和"瞬息可就"的"就"的意思分别是:和.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用讫再火令药熔翻译:1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本文介绍活板突出了其"活"的特点:字是活的,如:"";字印数目是活的,如:"".在说明毕昇活板印刷的工序时,介绍了刻字、、排版、印刷等几道工序,最后还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阅读《康乃馨》,完成第 14—16 题.〔共15分〕康乃馨仲禾①在花丛里,我的情绪一直提不起来.下岗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开了这间花店,生意却平平淡淡,真不想干了.②店里冷冷清清的,门外的法桐发出一阵阵"哗哗"的声响,初冬的风像威严的队列,啸叫着一拨拨地过去,已经变得稀有的阳光从玻璃窗无力地钻进来,我独自一人瞪着天花板出神.③"吱嘎"响了一下,我连忙直起身,这是今天第一位顾客.门只开了一小半,钻进来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女孩,头上梳着两个小翘辫,笑脸红扑扑的.走进来,小女孩的双手紧握在胸前,紧盯着一株深红色的康乃馨.④"小朋友,你要买花吗?"我问道.⑤"阿姨,"小女孩仰起脸,小手伸到我面前,"我想买一束康乃馨."她手里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小钞票.⑥"你喜欢花是吗?康乃馨挺贵的." 我有些意外.⑦"钱不够吗?"她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似乎要着急起来.⑧我摇摇头:"你买花送给谁?"⑨"嗯,送给我的爸爸妈妈."⑩"那他们怎么不来呢?"不知怎的,我开始喜欢起这个孩子来了.⑪小女孩抬起头看着我说:"嗯,他们不知道,他们……下岗了."我微笑着对着她,"你怎么知道的,妈妈告诉你的吗?"⑫"不是,是我自己发现的.原来都是姥姥来接我放学,现在不是爸爸,就是妈妈来接我.他们没告诉我,可我能看出来,他们一到晚上,就‘窃窃私语’."听着她的诉说,我笑了,半蹲在她的面前.⑬"昨天晚上,妈妈哭了,还叹气,爸爸不叹气,也不哭.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还没真睡着呢."小女孩笑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⑭"他们说明天一早就去姥姥家,我知道姥姥家有一辆崭新的小推车,上面还写了字,我认识是‘早点’两个字,我们幼儿园大班的王老师教过我们."她的大眼睛忽闪了几下,表情严肃起来,"明天很早很早他们就去卖早点豆浆去了,天多冷啊!"她的嫩小的肩膀禁不住缩了一下,"我要好好上学,不能帮他们了.老师说,康乃馨代表爱,我想买一束漂亮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明天一早他们出门时一定能看到啦,他们把花插在小推车上,那多漂亮啊,是吗,阿姨?"⑮望着她稚嫩的小脸,我嗓子眼里堵塞了,说不出话来,眼眶里突然潮湿了.一年多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早已是个枯燥至极了的人了.⑯"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妈妈也不知道呢.够了吗,阿姨?"⑰ "够了,够了孩子."我从水银样的池水里拿起一束康乃馨,又配上白玉般的百合,火焰似的非洲菊,乳白色的丁香,淡白浓紫相间的三色堇.⑱"孩子,非洲菊代表坚强和勇气,百合花代表纯洁美好,三色堇代表活泼可爱……"我把花儿用缀满蓝星星的塑料纸包好,系上一根浅绿色丝带,然后轻轻从她手里拿了一张小票,我知道——这样孩子才会收下这花束.⑲在辅满金黄色落叶的人行道上,小女孩蹦跳着走着,那束花儿在女孩的肩上和她的小辫儿一起在风中轻轻舞动.目送着这个小人儿,我仿佛看到:冬日清冷的早晨,街角上会有一对动作还很生疏的卖豆浆的夫妇,他们崭新的小推车上,插着一束花香沁人、花枝明媚可人的花儿,在寒风中陪伴着他们忙忙碌碌,陪伴着他们一起迎接渐渐升起的胭红的朝阳.⑳望着小女孩的背影,一股新鲜纯洁、美好坚定的情绪在我的心里慢慢升起,渐渐充溢了全身,仿佛那束康乃馨,在这冬季里悄悄地绽放着,绽放着.〔本文写于2013年8月,文章略有改动〕14.依据小女孩为父母买花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15.从写法和内容两方面,谈一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4分〕答:16.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感染"我"的,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7-19题.〔12分〕文段一《后汉书·华佗传》具体记载了他应用全身麻醉方法施行腹腔切除术的过程.华佗让病人以酒服"麻沸散",等病人全身麻醉毫无知觉后,"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病在肠胃,便把肠胃切开,清除积秽,然后再进行缝合,敷上"神膏",创口数日后即能愈合.当华佗施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时,西方医学界还在采用放血、棒击病人头部使病人休克或昏迷的原始麻醉方法.华佗的外科麻醉手术,比西方要早1600年.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广泛收集有效方剂,写成《伤寒杂病论》,此书共16卷,分为"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书中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理论性的阐述,并注重根据病人病症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同,进行"辨证施治".这部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一直被后世中医奉为经典.文段二正式的书籍,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称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称作"册",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春秋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称作帛书.它可以卷起来,一部书就是一卷或几卷绸子,用木棒做轴,所以也叫它卷轴.后来,"卷"成了书的量词.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就是由此而来的.这种书比竹简轻便,但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麻屑〕、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几个世纪后,造纸术才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又传到欧洲.纸的发明,为书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我国古代医学非常先进的具体表现.〔4分〕答:18.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纸的发明的重大意义以与认定这种意义的具体依据.〔5分〕答:意义:具体依据:19.综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的内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在下面.〔3分〕答:〔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0——22题〔共9分〕①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 .②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③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④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甲]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⑤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收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乙]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⑥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丙]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⑦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选自: 2012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作者张保振〕20.根据文意,在第一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表明文章论点的句子.〔2分〕答:21.分析文章④⑤⑥段不能调换顺序的理由.〔3分〕答:22.下面材料适合放在文中[甲][乙][丙]哪处?为什么?〔4分〕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答:放在处.理由:四、作文〔50分〕23.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2014年3月14日下午2时,曙光中学九年级全体师生召开"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大会的情况.〔标题自拟,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24.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如果有爱,什么样的生活条件也能品味出温馨;如果有恒,什么样的学习起点也能收获到提升;如果有诚,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也能享受到成功……请以"如果有"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2014年房山区初中毕业会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共14分,每小题2分〕1.A项"宿"应读xiù,B项"怯"应读qiè,D项"谆"应读zhūn,故选C.2.A项应是焕然一新,C项应是源远流长,D项应为班门弄斧,故选B.3."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是"谐音文化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条件,"汇源鲜橙的广告语——真‘橙’爱你每一天"与"网络世界中的‘886’"是并列的例子,故选A.4."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几座白色的油井房"不能说是"星罗棋布",故选D.5."‘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和"欢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中分别是"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这与例句中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相对应,因此例句应填在B中表示对后文的概括,故选B.6.A项不是对偶修辞,B项没有表现夹竹桃的"胆小懦弱",C项没有体现夹竹桃少女般的张扬,故选D.7.①空莫言的话是语句中的一部分,结尾处不需要标点,直接加都引号即可.②空的的奖项是并列关系,因此应该用顿号连接.③空前后两个分句属于并列关系,句式结构一致,因此应该用分号连接.④空应与分号前语句一致,因此应该填逗号连接.故选C.〔二〕填空〔共10分〕8.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评分:本题共5分.每句1分,添字、漏字、写错字均不得分.解析:〔1〕为直接性默写,〔2〕〔3〕为理解性默写,易错字有"愠""曾""汗".9.答案:〔1〕《朝花夕拾》〔2〕"我"充满兴致地要去庙会玩,却被父亲叫住背书〔"我"玩乐的兴致被父亲破坏〕〔3〕成人尊重儿童〔天性〕评分:本题3分.每空1分.解析:〔1〕空考查《五猖会》的基本常识,〔2〕〔3〕空考查其主要内容理解,"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一句的提示进行理解.10.答案示例:醉翁亭风景秀丽,欧阳修寓情山水桃花源良田美池,陶渊明寄托理想小石潭凄清深幽,柳宗元慰疗悲情评分:本题2分.内容、形式各1分.解析:根据上联的前半句内容与结构"岳阳楼壮美雄奇"为地名+特点,因此下联对应也应该如此,即"醉翁亭风景秀丽"、"桃花源良田美池"或"小石潭凄清深幽".后半句内容与结构"范仲淹书写忧乐"为作者+中心情感,下联对应也应该如此,即"欧阳修寓情山水"、"陶渊明寄托理想"或"柳宗元慰疗悲情".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0分.11.答案:〔1〕用〔2〕指"板印书籍"这件事或这种事〔3〕靠近完成本题共4分.每空1分.解析:11.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1〕〔2〕结合题干中提示的两种解释进行选择填写即可,〔3〕空需要注意积累.12.答案: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物熔化评分:本题2分.基本意思答对,"讫"、"火"、"令"都译对给2分.解析:12.翻译是注意关键实词,"讫"是完成的,"火"是用火烘烤,"令"是使的意思.13.答案:每字为一印每一字皆有数印制版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评分:本题4分.每空1分.后两空意思对即可.解析:13.一、二空根据提示"字是活的"和"字印数目是活的"是可以在文中筛选,三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四空先找出作比较的内容为"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是在说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康乃馨》,完成第 14—16 题.〔共15分〕14.答案:①喜欢②小姑娘讲述买花的原因③我为小姑娘选花、包花、送花④祝愿评分:本题4分.每空1分.解析:14.①空可以根据第⑩段内容筛选,②空可以根据第⑪-⑭段内容进行概括,③空可以根据⑯-⑱段内容进行概括,④空可以根据第⑲⑳段进行概括.15.答案示例:用虚写〔想象〕的方法描绘了小女孩的父母在寒风中卖豆浆的情形〔如从照应和象征来谈亦可〕;寄托了"我"对小女孩父母再就业的美好祝愿.评分:本题4分.写法2分;内容2分. 解析:15.首先明确写法,横线上的语句是想象中的内容,因此是虚写,然后明确内容是描写小女孩的父母在寒风中卖豆浆的情形,最后总结作者的情感.16.答案示例〔一〕:小女孩为父母买花,引起我的好感.描述卖花原因,我感受到她是一个聪明懂事、充满爱心的小女孩.她的行为令我感动,使我的内心不再枯燥,并主动为小女孩选花、送花.我从她身上感受到了坚强、勇气、纯洁、美好.小女孩美好的心灵给予我"美好坚定的情绪",给下岗后,生意冷清的我以希望和勇气,重新点燃我生活的热情.答案示例〔二〕:小女孩用零花钱送父母康乃馨,引起我的好感."天多冷啊""缩"等语言、动作,让我感到小女孩的懂事,体谅父母,令我感动."亮晶晶的大眼睛""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
2014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B.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C.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D.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2分)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 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
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ɡ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甲(题写/题签)的楹.(yínɡ)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乙(蕴涵/内涵)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丙(吟咏/涵泳)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D】A. 秋稔.(rěn)冬祥意蕴.B. 楹.(yínɡ)联齿颊..留香C. 言简意赅.(ɡāi)撰.写D. 镌.(jùn)刻锒锒..上口2.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C】A. 万户杨柳依依B. 千家喜气洋洋C. 春回爆竹声声D. 春来微风缕缕3.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A. 题写内涵吟咏B. 题签内涵涵泳C. 题写蕴涵涵泳D. 题签蕴涵吟咏4.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D】A. 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B. 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C. 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D. 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 世界上热点问题不少,按下葫芦起了瓢。
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2014 语文试卷分钟。
150分。
考试时间120满分)分23共(一、基础运用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一(..)分14共(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题。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分4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20到上世纪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7年2011的古人类遗址,右手持木棍,“北京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走进博物馆大厅,倍。
8旧馆的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① 。
② 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 分(2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 “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ò)shu.(追溯A..“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ù)s.(追溯B..“为”字的笔顺是:丶ノフ丶 ù)s.(追溯C..shu.(追溯D. “为”字的笔顺是:丶フノ丶 ò). ) 分(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①栩栩如生A. ①巧妙绝伦B.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①巧妙绝伦C.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①栩栩如生D. 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字谜,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2. 下列字谜, ) 分(2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不属于...谜底:互) 打一字(。
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A 1谜底:日) 打一字(。
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B 谜底:高)打一字(。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C 打一字(。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D 谜底:兆)、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3 ) 分(2故事的一项。
刻舟求剑舍生取义。
门庭若市 B毛遂自荐杞人忧天。
温故知新A 三顾茅庐破釜沉舟。
闻鸡起舞 D豁然开朗完璧归赵。
守株待兔C 下面是关于岳阳《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
范仲淹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4. (2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分,几辈能担天下事;__先__去老范一千年,后,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__________揽八百里大湖喜。
悲A 大湖八百里忧。
乐B 乐。
忧D 大湖八百里悲。
喜C 八百里大湖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5. 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
关注海防的意识,权、“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们提出一个问题: ) 分(2的一句是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下列回答不得体...。
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A 。
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B 。
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C 。
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D ) 分(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6. A ) 朱自清《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理解:开放的景象。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落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B ) 朱自清《春》(呀眨的。
2“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理解:放的景象。
《故鲁迅(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就知道,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C ) 乡》“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理解:系越来越疏远。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D ) 鲁迅《故乡》(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理解: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 分9共(填空)二( ) 分4共(默写7. ) 分)(1陶渊明《饮酒》(,悠然见南山。
(1) ) 分)(1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2) (3) ”的诗,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分(2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分(5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8. ) 只见墙壁破败林冲来到古庙,3.只见两间草林冲来到草料场,2.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1. 然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不堪。
房已被大雪压倒。
这时天色已便买了一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忽然,慢慢饮酒吃肉。
后坐下来,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黑,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古庙,便想去哪里暂宿一夜。
飞似的向草料场奔去。
3林慌忙逃走。
三人见是林冲,6.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5.只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4. 又一枪刺倒差拨,冲紧赶几步,不由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谦、见草料场起了大火。
他拿了花抓翻身过来,一枪结果了富安,冲大喝一声,得心头怒火万丈,忽听门外有正要出去救火。
枪,住路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人说话,便伏在门边倾听。
出门外。
命。
反映的情节,② 》。
连环画讲述的①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他的这段经连冲毅然投奔了梁山。
后来,出了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
的主题。
③ 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分10共(二。
文言文阅读题9-11,完成)节选(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愚,卒获有所闻。
) 分(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9. ________________ 游: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 ________________ 质:理援疑质(2)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0. ) 分________________ 翻译: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 ________________ 翻译: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 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11. 例如,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 ) 分(4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 4________ ② 感悟:___________ ① 句子: )分37共(三、现代文阅读题。
14—12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第)一( )分14共( 又到麦浪翻滚时周霞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
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远了些。
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
,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甲】麦子的味道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早了不好,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我小时候,然而,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
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再一捆捆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
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就张开两手,搓好了,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搓来搓去,对,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到麦地里拾麦穗,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等麦收结束了,。
麦子的味道【乙】心就都是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虽然天色暗了些,我们全家收割麦子,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也有露水,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但不用受曝晒之苦,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
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
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
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
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这好好睡个午觉,吃饱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西红柿和菜豆,只有黄瓜、个时节的菜,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5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不到半天时间,,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丙】麦子的味道地里弥漫着的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
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
于是,我拨通了老家【丁】麦子的味道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
) 有删改(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包12. 、___②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①___括:“我”搓麦粒、) 分(3。
___③___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4“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13. 分)(4只填序号(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