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11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D)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10、(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B)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C)A、心理过程B、认知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C,E,G)A、感知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B,C,E)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D)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B,D,E)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B,C,D,E)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B,C,D,F)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B,D)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9、(A,B,C)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属性、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A,C)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12、观察法可以分为(A,B,C,E)、A、参与观察法与非参与观察法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B,C,D,E)A、每次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A,B)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D)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D)、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B,C,D,E)、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等18、调查法的缺点是(B,C,D)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B,D)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C)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B,D)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B,C)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B,C)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释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应。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要求:1、本卷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两小时。
2、考生不得将装订成册的试卷拆散,不得将试卷或答题卡带出考场。
3、考生只允许在密封线以外答题,答在密封线以内的将不予评分。
4、考生答题时一律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制图、制表等除外)。
5、考生禁止携带手机、耳麦等通讯器材。
否则,视为为作弊。
6、不可以使用普通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统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______。
2、人们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只能意会,不能或不便言传,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观察人的眼神可以了解他(她)的内心思想和愿望,推知他们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喜欢还是不喜欢、真诚还是虚假等。
可见,眼神是一种十分重要的______交往手段。
3、艺术家在描写人物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时,都十分重视通过描述眼神来表现人的内心的情绪,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______。
4、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
言语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______的手段。
5、当播音员转播乒乓球的比赛实况时,他的声音尖锐、急促、声嘶力竭,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而当他播出某位领导人逝世的讣告时,语调缓慢而深沉,表达了一种悲痛而惋惜的______。
6、在许多场合下,人们无须使用语言,只要看看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______。
有人研究工业企业中领导者的动作表情,发现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的面部表情、语调,以及使用手势的情形是不同的。
7、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
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他我答案:D2.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人格类型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内向型B. 外向型C. 感觉型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3.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理论,神经质与以下哪种情绪状态有关?A. 抑郁B. 焦虑C. 兴奋D. 快乐答案:B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位于最底层的需要是什么?A. 自我实现B. 安全需要C. 归属和爱D. 生理需要答案:D5. 根据大五人格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大五人格的维度之一?A. 开放性B. 责任心C. 外向性D. 适应性答案:D6. 根据卡尔·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个体的自我概念与以下哪一项关系最密切?A. 他人评价B. 自我实现C. 自我一致性D. 社会比较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障碍的特点?A. 持久性B. 内隐性C. 普遍性D. 适应不良答案:B8. 根据艾森克的人格维度,外向性与以下哪种行为倾向有关?A. 社交活跃B. 情绪稳定C. 思维开放D. 行为保守答案:A9.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以下哪一项不是特质的类型?A. 共同特质B. 个人特质C. 表面特质D. 根源特质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人格发展的阶段?A. 口腔期B. 肛门期C. 潜伏期D. 社交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案: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反向作用等。
例如,压抑是指个体将不愉快的记忆或欲望排除在意识之外;投射是指个体将自己不接受的情感或欲望归咎于他人。
2. 描述大五人格理论中的五个维度,并简要说明每个维度的含义。
答案:大五人格理论的五个维度包括开放性、责任心、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
开放性指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和创造力;责任心指个体的自律性和可靠性;外向性指个体的社交活跃度和能量水平;宜人性指个体的合作性和同情心;神经质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焦虑倾向。
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B. 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C. 人类社会行为D. 人类思维过程答案:B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哪个领域?A. 意识B. 潜意识C. 自我意识D. 社会意识答案:B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B. 认知过程C. 行为D. 人际关系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生物物理学答案:D6.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最早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B7.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A. 认知发展理论B. 条件反射理论C. 精神分析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惊讶答案:D9.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操作性条件作用B. 经典条件作用C. 社会学习理论D. 认知学习理论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人格理论中的主要流派?A. 精神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认知理论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感觉和知觉B. 学习C. 动机和情绪D. 人格和能力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室实验B. 现场实验C. 调查研究D. 案例研究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理心理学B. 临床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答案:ABCD14.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动机功能C. 组织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A. 精神分析理论B. 行为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理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心理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类社会和文化C. 人类生理和健康D. 人类语言和沟通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社会我答案:D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表达抑制C. 社会支持D. 情绪发泄答案:D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获得自主感B. 形成自我同一性C. 获得亲密感D. 解决信任危机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类型?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忽视答案:D7.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关注个体的内在经验和感受?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行为疗法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D8.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9.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功能?A. 诊断B. 预测C. 治疗D. 评估答案:C10.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A. 群体思维B. 从众C. 认知失调D. 人格特质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焦虑或压力时,无意识地采取的心理策略,以减轻心理不适。
例如,压抑是一种防御机制,个体将不愉快的记忆或冲动排除在意识之外;投射则是将个人不接受或不愿承认的情感或欲望归咎于他人。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过程。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基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属于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之一?()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感觉的基本特征?()A. 感觉阈限B. 感觉适应C. 感觉后效D. 感觉对比答案:C3. 下列哪种感觉是最早发展的感觉?()B. 听觉C. 嗅觉D. 味觉答案:D4. 下列哪种情绪理论属于生理学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情感-认知理论C. 情感-行为理论D. 情感-情绪理论答案:A5.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记忆过程?()A. 编码B. 保持C. 提取D. 情感6. 下列哪种心理障碍属于认知障碍?()A. 抑郁症B. 焦虑症C. 偏执症D. 阿尔茨海默病答案:D7. 下列哪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A. 精神分析疗法B. 行为疗法C. 认知疗法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8.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动机理论中的驱力理论?()A. 需要层次理论B. 成就动机理论C. 驱力理论D. 期望理论答案:C9.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属于人格特质理论?()A. 大五人格理论B. 依恋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答案:A10. 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A. 群体行为B. 人类关系C. 心理障碍D. 社会态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______的科学。
答案:规律12. 感觉适应包括______适应和______适应。
答案:暗适应、明适应13. 记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编码、保持、提取14.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生理唤醒、认知评价、主观体验15. 动机是个体______和______的心理驱动力。
答案:行为、活动16.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分为______特质和______特质。
实验心理学考试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位心理学家的工作?A.威廉·詹姆斯B.约翰·华生C.弗朗西斯·高尔顿D.卡尔·荣格2.下列哪项不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可重复性B.客观性C.主观性D.系统性3.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的目的是为了什么?A.增加实验的难度B.减少实验误差C.增加实验的趣味性D.减少实验的可重复性4.下列哪项是实验心理学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描述性统计B.推断性统计C.定性分析D.定量分析5.双盲实验设计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减少参与者的疲劳B.减少实验者的偏见C.增加实验的难度D.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简述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
7.解释什么是实验变量,并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
8.描述实验心理学中的实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论述实验心理学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0.以一个实验心理学研究为例,分析实验设计、实施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阅读以下实验案例:研究者想要了解音乐类型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听古典音乐、摇滚音乐或无音乐的组别,并测量他们的情绪变化。
请分析这个实验的设计,并讨论可能的变量和结果解释。
实验心理学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B.约翰·华生2.C.主观性3.B.减少实验误差4.B.推断性统计5.B.减少实验者的偏见二、简答题6.实验心理学与观察心理学的区别在于,实验心理学通过控制和操纵变量来测试假设,而观察心理学则通过观察自然行为来收集数据。
7.实验变量是在实验中被操纵或测量的因素。
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8.实验误差是指实验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控制实验误差的方法包括使用对照组、双盲设计、标准化程序等。
基础心理学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在一项试验中,给被试呈现一组他人的面部照片,照片被呈现的次数不同,结果发现,照片呈现次数越多,被试越喜欢,这说明人际吸引受()的影响。
分值 0.5 分A、相似B、熟悉C、外貌D、临近正确答案:B2、观察学习是指( ) 分值 0.5 分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正确答案:D3、以下关于专业人员胜任力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值 2 分A、咨询师发现自己难以胜任时,也应继续努力,而不应将求助者转介B、专业人员需要接受继续教育,这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过程C、技能不仅要求在培训中进行练习,而且还要成功应用于真正的求助者D、敬业是指将求助者的需求视为首位,并倾尽全力地帮助求助者正确答案:A4、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是要( )。
分值 1 分A、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关联沟通B、推动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C、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D、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正确答案:A5、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 的标准分在 60-69 分之间者可能为()。
分值 2 分A、正常B、轻度焦虑C、中度焦虑D、重度焦虑正确答案:C6、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 分值 0.5 分A、梦B、有意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正确答案:C7、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非言语行为所传递出的信息大致占到( ) 。
分值 0.5 分A、45%B、55%C、75%D、25%正确答案:B8、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分值 0.5 分A、中央细胞和边缘细胞B、感觉细胞和联络细胞C、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D、双极细胞和节细胞正确答案:C9、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的趋势。
分值 0.5 分A、迅速上升B、迅速降低C、逐渐降低D、逐渐上升正确答案:C10、高层建筑失火,住在失火楼层以上的人面临的是()分值 0.5 分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双重趋避冲突D、趋避冲突正确答案:B11、象征性游戏又称为( ) 分值 0.5 分A、假装游戏B、机能游戏C、模仿游戏D、规则游戏正确答案:A12、心理咨询师使用重复技术的目的主要是( ) 。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
10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方式: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
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二、复习范围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第一章绪论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见教材)P9-10答:第二章社会化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
P27—30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
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心理学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A. 心理活动B. 心理现象C. 心理过程D. 心理状态答案:B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
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心理学之父是()。
A. 弗洛伊德B. 冯特C. 斯金纳D. 詹姆斯答案:B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情绪的基本类型?()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恐惧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感知B. 思维C. 记忆D. 所有选项答案:D7.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所有选项答案:D8.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罗杰斯C. 弗洛伊德D. 皮亚杰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理论?()A. 特质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群体行为B. 人际关系C. 社会影响D. 所有选项答案:D11. 以下哪个选项是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道德发展D. 所有选项答案:D12.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心理测验B. 心理统计C. 心理评估D. 所有选项答案:D13.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所有选项答案:D14.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A. 缓解症状B. 促进个人成长C. 提高生活质量D. 所有选项答案:D15.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任务?()A. 评估风险B. 提供支持C. 制定干预计划D. 所有选项答案:D16.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变态的主要表现?()A. 认知障碍B. 情绪障碍C. 行为障碍D. 所有选项答案:D17.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应激的主要来源?()A. 工作压力B. 人际关系C. 生活事件D. 所有选项答案:D18.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A. 压抑B. 投射C. 合理化D. 所有选项答案:D19.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发展的主要阶段?()A. 婴儿期B. 儿童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答案:D20.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评估的主要工具?()A. 心理测验B. 行为观察C. 访谈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生物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答案:ABCD22.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理论答案:ABCD23.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感知B. 记忆C. 思维D. 情绪答案:ABCD24.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5.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A. 教育B. 健康C. 工业D. 法律答案:ABCD26.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情绪的主要功能?()A. 动机功能B. 信号功能C. 适应功能D. 组织功能答案:ABCD27.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人格的主要特征?()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复杂性D. 动态性答案:ABCD28.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学习的主要类型?()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认知学习答案:ABCD29.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社会认知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社会影响理论D. 社会认同理论答案:ABCD30.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C.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D.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理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3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1 第一章 绪论 1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状态:注意、意识、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心理动力: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 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
2..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要数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 他在1879年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家实验室,并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心理学是——以研究心理现象、探究心理本质、揭示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4.几种不同的心理学研究派别及其代表: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钠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后来又提出潜意识概念,潜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并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发展平衡,否则会导致精神疾病发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心理测量法
第二章 注意 6.注意: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①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②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7.注意的品质:(有四种) 注意的广度---一目十行: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在生活中,排字工人、打字员、汽车驾驶员等职业都需要有较大的注意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专心致志: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 2
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如长时间看电视、读一本书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对注意对象保持固定不变。例如,把一只表放在耳边,保持一定距离,使他能隐约听到表的滴答声。结果被试时而听到表的滴答声,时而又听不到。注意这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注意的起伏。 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项活动上保持的时间。在广义的稳定性中,注意的具体对象可以不断变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动的总方向始终不变。例如,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记笔记,一会儿读课文,虽然注意的对象不断变换,但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在许多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强调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表现是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
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如教师需要一边讲课,一边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司机需要一边驾车,一边观察路况。 条件:达到熟练 内在联系
注意的转移--收放自如:是指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
7.注意的种类:(填空题、分析题、三个概念题) 包括:三种不同的注意 第一种:不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 概念:~是指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注意。例如,正在上课时突然有位迟到的学生喊“报告“,大家就会不自主地把目光投向这位同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对象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这就是无意注意。 在教学中的运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安排好的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避免无关刺激,减少分散注意力。
第二种:有意注意 概念:是指事前有有预定目的,并在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由于它是受人的意识调节和支配的,所以,有意注意又叫做随意注意。 例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响,立刻走进教室,努力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从课外游戏、和同学谈话内容中转向并集中于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上。有意注意是高级形式的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注意,是人们完成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的运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学习目的;利用间接兴趣;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对学生提出严格而适当的学习要求;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三种:有意后注意 概念: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个人心理活动对有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开始从事某项生疏的、不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们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项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这项工作熟 3
悉了,并发生了兴趣,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时,有意注意就发展成有意后注意。熟练的阅读课文,骑自行车等活动中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成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开始时人们偶然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通过时间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便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中活动,并克服一定的困难,坚持对活动的注意。这时无意注意就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8.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感觉、平衡感(如运动速度、超重、失重)、机体感(如饱胀、恶心、呕吐、便意、疼痛)
9.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阔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阔。 绝对感觉阔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凡是达不到最小刺激量的刺激,其刺激强度都在阔限以下,不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感觉的能力 两者在数量上成反比例关系。即绝对感觉阔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反之~越大,~越小。(举例)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阔限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都能引起感觉的变化。(举例)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阔限。对差别感觉阔限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两者成反比例关系
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例黑暗中的某个小光点,旁有易看,旁有强光刺激则难看 1,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开灯关灯一秒以内,长点灯闪光,更短的则融合(一个闪烁的光源每秒闪烁超过10次,就会出现闪光融合现象,电影就是利用融合想象制作的) 2,感觉适应: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黑暗中要适应一会才看到东西,太阳光太明亮也是) 听觉(高音机器声,会发生适应现象,并且听觉感受器有明显丧失) 肤觉 味觉 3,感觉的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两个灰色的小正方形,分别放在黑纸和白纸中央,黑色背景上的会亮些,白色会暗些, 4
这叫同时对比,明度对比。)(再如吃了糖就觉得葡萄酸,吃了苦药觉得白开水甜)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例如噪音听觉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降低为受刺激前的百分之20,轻微的肌肉运动或凉水擦脸,则提高。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失去视觉可通过触觉阅读钞票上的盲文数字去识别,同理聋哑人。 3,联觉:色听现象 例如c—红,d—紫,f—粉红,g—纯蓝,b—非常明亮的铜色
10.知觉的特征: 知觉的选择性:人的这种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征。 知觉的整体性:当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在不完整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自己的知觉仍保持完整性的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事物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赋予它确定的含义,并用词语加以概括,从而把它标志出来的特征。 知觉的恒常性:当客观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其物理特征发生变化的时候,但知觉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在不同照明条件下,人们总是把国旗看成是红色的,这现象表明:人的知觉具有恒常性
第四章 记忆 9.记忆: 记忆是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记忆也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填空)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听过的乐曲的曲调、吃过的美食的味道、能记住的影视演员的相貌。 2,语言—逻辑记忆:以关于事物的关系或联系等为内容的记忆。如学过的定律、原理、公式、命题等。 3,情绪记忆:以过去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更持久),如进入大学几年后,忘记不了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心情。 4,运动记忆:以人们曾经做过的动作或内容的记忆,如一个曾经学会游泳的人,多年后再次下水,依然能够回忆起游泳的基本动作。
10.记忆的三种系统: (1)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指作用于人们的刺激消失后,信息在感觉通道中的短暂保留,时间约为0.25~2秒。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认为是外部刺激信息的“复制口”,完全以外部信息的物理特征编码。 (2)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大约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既接受来自瞬时记忆中的信息,也从长时间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加工。 特点:1容量有限,约为7+2个组块 2以听觉编码为主,兼有视觉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