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3(桩基础编制说明解读一)
- 格式:ppt
- 大小:534.00 KB
- 文档页数:10
伟宏花园城一期桩基结算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
2、《福建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201-2005);
3、《福建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101-2005);
4、《福建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FJYD-301-2012~FJYD-312-2012);
5、闽建筑[2010]27号文,关于调整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取费标准的通知;
6、闽建筑[2011]6号关于调整定额的通知;
7、闽建筑[2011]37号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调整建设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
8、闽建筑函[2012] 4号文关于人工单价调整(针对[2011]37号文补充);
9、闽建筑[2012] 4号文关于工程税金调整;
10、闽建筑[2012]9号文关于费用定额调整;
11、闽建筑[2012]39号文定额调整;
12、闽建筑[2012]40号文定额调整;
13、闽建筑[2013]36号文定额调整;
14、闽建筑[2013]92号文人工单价调整;
15、材料价格采用泉州市建设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发布的2014年12月份泉州市信息价,机械台班费按福建省2013年第4季度机械台
班单价计算;
16、劳保费按丁类计取,工程类别按按一类,价格调节基金按
0.2%计取。
二、工程量计算说明:
1、工程量根据现场签证计算;
三、未尽详之处详见本预算书中的项目。
桩基设计说明范文桩基设计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为了支撑和传递建筑物等结构的荷载而设计的一种基础结构。
桩基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减轻荷载对地基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桩基设计的流程和步骤,并重点讨论几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
首先,桩基设计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荷载要求、确定土层性质、计算桩的承载力、设计桩的尺寸和布置、进行桩基施工监管和质量控制。
确定荷载要求是桩基设计的第一步。
这个步骤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以及地震、风压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荷载要求直接影响到桩基的尺寸和布置,因此必须进行准确的荷载计算和评估。
第二步是确定土层性质。
土层的性质影响着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进行现场勘探和实验室测试,可以获取土层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常见的土层性质包括土壤的含水量、粘土的胶体含量和颗粒大小分布等。
第三步是计算桩的承载力。
桩的承载力是指桩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常用的桩承载力计算方法有静力法和动力法。
静力法是通过劈桩试验或静力载荷试验来测定桩的承载力。
动力法是通过施加动力载荷来计算桩的承载力。
第四步是设计桩的尺寸和布置。
根据计算得到的荷载要求和桩的承载力,可以确定桩的尺寸和布置。
桩的尺寸包括直径和长度,通常根据荷载大小和土层性质来确定。
桩的布置需要考虑桩与桩之间的间距、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以及桩的位置等因素。
最后,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管和质量控制。
包括监测桩的施工质量、检查桩的位置误差、进行荷载试验等。
这些工作是确保桩基施工和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关键。
除了以上的流程和步骤,桩基设计还需要考虑一些重要的原则和因素,如下所示:1.综合考虑静力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是建筑物本身的重量和荷载,动力荷载是外部的地震、风压等自然灾害荷载。
在设计桩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两种荷载的影响。
2.合理选择桩的类型和材料。
常见的桩的类型有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和灌注桩等。
不同类型的桩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土层情况来选择。
工程桩方案编制依据工程桩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基础施工方式,通过桩基来支撑起建筑物或者其他工程设施的重量,将其传递到地基深处的更加坚固的土层中。
因此,工程桩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方案编制。
本文将从工程桩的概念、分类、设计原则、施工方法等方面展开描述,为工程桩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一、工程桩的概念和分类1.1 工程桩的概念工程桩是指作为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的基础支撑的一种构筑物,通常由混凝土、钢筋或其他材料制成,固定在地基中,以承受来自建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下更加坚实的土层中。
工程桩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基础形式之一,具有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泛等特点。
1.2 工程桩的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工程桩可以分为混凝土桩、钢桩、复合桩等几种类型。
其中,混凝土桩是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体,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抗压强度;钢桩是指由钢材制成的桩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特殊工程环境;复合桩是指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桩体,具有综合性能更好的特点。
二、工程桩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2.1 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桩基类型工程桩的类型选择应该根据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通常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对于土质较好的地基,可采用摩擦桩,通过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阻力来传递荷载;对于土质较差的地基,应采用端承桩,通过桩体底部的端面与地基中较坚实的土层之间的承载来传递荷载。
2.2 合理设计桩的尺寸和数量在确定了桩基类型之后,需要根据设计荷载和地质情况合理设计桩的尺寸和数量。
一般来说,桩的直径和长度会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并在实际施工中保证桩的数量和间距满足工程要求。
2.3 注意桩的布置方式工程桩的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桩基的承载性能,因此需要合理布置桩的位置和间距,通常需要考虑到土层的承载能力、桩的相互影响以及与其他工程设施的关联等因素,以确保桩基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
桩基础与地基加固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1. 桩基础1.1 桩基础的定义桩基础是指将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桩,制成一定的长度,插入土中,作为地基砖的一种建筑基础形式。
1.2 桩基础的类型常见的桩基础包括:•总体桩基础:采用往地下挖洞法,在洞内灌入混凝土的方法来制造桩基础。
•预制桩基础:将预制桩直接插入地面形成基础。
•钻孔灌注桩基础:钻孔,灌注混凝土,形成基础。
1.3 桩基础的优缺点桩基础的优点:•承载力大;•适用于软土地基;•深部固结层比较直接。
桩基础的缺点:•成本高;•施工难度较大;•不适用于石灰岩或岩石固体基础。
2. 地基加固2.1 地基加固的定义地基加固是指对已有的建筑地基进行加强和改善处理,使其能够承受预期载荷,并达到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加强工程。
2.2 地基加固的方法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同步沉降加固法:在基础下方进行钻孔,灌入混凝土,同时对原有地基进行加固。
•单桩加固法:给现有的桩进行加固。
•人工搅拌桩加固法:在原来地基上开挖坑槽,加固的同时填充搅拌后的混凝土。
•地基钢筋加固法:在地基内加入钢筋,增强地基承重能力。
2.3 地基加固的优缺点地基加固的优点:•安全性高;•适用于各种地面情况;•与原有建筑无关。
地基加固的缺点:•加固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不适合特殊环境。
3. 工程量计算规则3.1 总体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总体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如下:•桩基础长度按照设计图纸计算;•桩基础直径按照设计图纸计算;•端头处理长度按照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根数按照设计要求计算。
3.2 预制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预制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如下:•孔径按照设计要求计算;•桩基础长度按照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根数按照设计要求计算。
3.3 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钻孔灌注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如下:•孔径按照设计要求计算;•桩基础长度按照设计图纸计算;•钢筋根数按照设计要求计算。
3.4 地基加固工程量计算地基加固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与具体加固方法有关,一般需要根据现有地基情况,结合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桩基施工方案工程概况说明一、工程概况桩基础是一种在地基土层中较深处开挖,然后注入混凝土或其他特殊材料以增强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基础工程。
在建筑、桥梁、码头等工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软土、松散砂土、填土等地基条件较差,应用桩基础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桩基施工是地基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关键工序,其施工质量和工艺方法直接影响到地基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本桩基施工方案工程位于城市道路改造项目,项目总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地基土层为软黏土、杂填土和砂质粉土,承载能力较差,需要进行桩基础处理。
施工单位为XX建筑工程公司,总承包商为XX建筑集团。
本桩基施工工程计划在未来2个月内完成,并且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技术方案1. 桩基础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桩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础形式,适用于各类地基土层,并且施工方法较为简单。
在本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承载力需求,选择合适直径和深度的灌注桩。
2. 主要设备及材料本工程中将主要使用以下设备和材料:(1)钻孔设备:选用直径大于600mm的旋挖钻机,可以满足灌注桩的施工需求。
(2)灌注料:选用C40混凝土作为灌注桩的灌注料,灌注料应具有良好的自流性和坍落度,以保证桩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3)钢筋:选用HRB335级钢筋,通过机械连接或焊接方式连接成桩筋笼。
3. 施工方法本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地面准备:在施工地点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内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钻孔施工:使用旋挖钻机对地基进行预制孔洞,孔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安装:在孔洞内设置预制的钢筋筋笼,通过机械连接或焊接方式将钢筋连接成笼筒。
(4)灌注桩体: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进行灌注桩体,灌注料应该加强摊铺和振捣,确保桩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5)桩头处理:对灌注成型的桩基础进行修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4. 施工工艺本工程中的施工工艺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施工要求制定细节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桩基础与地基加固工程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一、桩基础工程说明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的地区。
桩基础通过在地基中预先打入桩体,利用桩体的承载力来分担或传递建筑物的荷载。
桩基础的施工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挖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等。
桩基础施工的一般步骤如下:1.环境准备: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整洁,清除杂物,做好施工可行性评估。
2.确定桩基类型和参数:根据工程要求、土层情况和荷载分析等因素,确定桩基类型和参数。
3.桩基设计:进行桩基设计,包括桩长、桩径、桩身和孔底承载力等。
4.桩基施工桩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挖孔、清理孔底、浇筑混凝土等工作。
5.桩基质量检验: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桩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桩基验收:通过质量检验后,进行桩基验收,确保桩基质量达到或超过规范要求。
二、地基加固工程说明地基加固是指对土质较差、承载力较低或地基存在沉降等问题的地区进行改造,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加固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土体加固、密实加固和灌浆等。
地基加固施工的一般步骤如下:1.地基调查:对地基进行详细的勘探和调查,确定地基的地质情况和土质特性等。
2.地基加固方案设计:根据地基调查结果和工程要求,设计地基加固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和参数。
3.材料选择和准备:根据加固方案,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并进行材料的准备工作。
4.加固施工:根据加固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加固施工工作,包括土体加固、灌浆等。
5.加固质量检验:在加固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加固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加固验收:通过质量检验后,进行加固验收,确保加固质量达到或超过规范要求。
桩基础和地基加固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是评估工程量和预算成本的重要环节。
工程量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桩基础的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桩的长度、直径和数量等。
计算桩基础的工程量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计算每种类型桩的数量,并计算桩的总长度和直径。
2015验收资料桩基部分讲解前言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桩基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推广。
作为承载建筑物重量的重要部分,桩基的验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2015年的某工程项目桩基资料验收情况进行讲解,介绍验收中所涉及到的桩基内容。
项目概述该工程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为一住宅小区。
由于地基土层较为松软,因此该项目选择了桩基作为地基基础。
评估方法桩基验收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静载试验和动态载荷试验,经过试验结果的比较,可以对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进行评估。
在本工程项目中,比较静载试验和动态载荷试验的结果表明,两者的试验结果接近,均能反映桩基的实际状况。
静载试验中,桩顶载荷集中在桩顶处,最大载荷为1200kN,试验最大桩身摩阻力为85kN;在动态载荷试验中,桩顶最大反弹量为10mm,最大动载荷为1220kN,表明该桩基承载能力达到设计要求。
桩基类型桩基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在本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桩基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以打钻孔的方式制作孔体,再在孔体中灌注混凝土,最后在混凝土未凝结之前,将钢筋插入孔中形成桩身,实现了钢筋和混凝土的完美结合。
该桩基在本工程项目中被广泛使用。
预制桩预制桩是在工厂预制好的,桩身通常为圆柱形或六角形,其尺寸和长度根据需要在工厂制作,再运至现场直接拔入土壤内。
预制桩是一种快速、安全、简便的工作方式,通过对桩基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预制桩的性能可以大大优化和加强。
土钉墙土钉墙也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类型,其使用范围广泛,并且施工方便,省时省力。
土钉墙是在地下隧道开挖过程中,为加固隧道工程封闭墙或支撑外框架而采用的一种地下支撑方式。
其主体结构包括土钉(钢筋或钢绳)和锚固土体(一般为混凝土或灰铸铁)。
桩基质量检验桩基的质量检验主要围绕验收,需要对桩基的材料、安装、基础连接方式、杆顶结构等进行检验。
在本工程项目中,桩基的质量检验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桩身材料的检验桩身材料的检验主要关注钢筋的质量和粘结长度。
桩基础工程说明2.0.1 桩基础工程指陆地上打桩,包括打预制混凝土桩、打拔钢板桩、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钻 (冲)孔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锚杆、地下连续墙等,不同土壤类别、机械类别和性能均包括在定额内。
2.0.2 本定额打、压桩未包括接桩,打、压桩接桩按相应子目计算。
2.0.3 经建设单位审定的施工方案,单位工程内出现送桩和打桩的应分别计算,送桩按相应打、压桩定额子目工日及机械台班乘系数1.2计算:2.0.4 打试验桩按相应子目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2计算。
2.0.5 单位工程打、压 (灌)桩工程量在下表规定数量以内时,其人工、机械按打、压(灌)2.0.6 定额不包括清除地下障碍物,若发生时按实计算。
2.0.7 现场预制方桩:1扣除方桩相应子目的消耗量,按含量套预制方桩制作子目,其他不变。
2方桩运输按"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子目计算。
3方桩运输仅适用于承包方在预制加工场制作运至施工现场。
4方桩接桩钢材用量不同时,可按实调整,其他不变。
2.0.8 人工挖孔桩护壁混凝土已包括规范规定凸出土面的20cm高度。
2.0.9 打钢管混凝土灌注桩,钻(冲)孔灌注桩和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含量按1.2扩散系数考虑,实际出槽量(以实际配合比,容重按2400kg/ m3 计算)不同时,可调整。
2.0.10 管桩桩芯填混凝土,按相应子目计算。
2.0.11 灌注桩1 在原位打扩大桩时,人工费按85%,机械费按50%计算。
2 打灌注混凝土桩至地面部分(包括地下室)采用砂石代替混凝土量其材料按实计算。
3 如在支架打桩,人工及机械费乘以系数1.25。
4 活页桩尖铁件摊销每立方米混凝土1.5kg。
5 混凝土桩尖施工损耗按1%计算。
2.0.12 钻(冲)孔桩,如果工艺完全为冲孔,换算桩机台班价格,其他不变。
2.0.13 钻(冲)孔桩、地下连续墙、锚杆入岩增加费,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不作入岩,微风化岩作入岩计算,中风化岩按相应子目乘以系数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