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理学炎症
- 格式:ppt
- 大小:16.11 MB
- 文档页数:10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如下:
1. 急性炎症:由刺激物引发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以及白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2. 慢性炎症:反复或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纤维化、
血管增生、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3. 无菌性炎症:与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无关的炎症反应,可能由
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组织损伤等引发。
4. 特异性炎症:由特定病原体引发的炎症反应,如结核病的结核病变、梅毒的硬性症状等。
5. 干酪样坏死性炎症:以干酪样坏死为特征的炎症反应,常见于结核
病等疾病。
6. 纤维素性炎症:由纤维素或其代谢产物引发的炎症反应,如纤维素
性肋间脑膜炎。
7. 脓肿性炎症:在组织内形成脓肿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化脓性感染等
疾病。
8. 溃疡性炎症:特征为糜烂和溃疡形成的炎症反应,常见于消化道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9. 坏死性炎症:伴有组织坏死的炎症反应,如坏死性肌炎、坏死性淋
巴结炎等。
10.化脓性炎症:由化脓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脓液积聚和脓
肿形成等病理改变。
病理学炎症名词解析汇总1. 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纤维蛋白原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渗出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
3. 炎细胞浸润:渗出到血管外的白细胞,由于趋化性而进入组织内的现象。
4. 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所在部位作单一定向的移动,叫做趋化作用。
5. 调理素:存在于血清中的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一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包括免疫球蛋白Fc段和C3b等。
6. 炎症介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体液产生的参与或引起炎症反应(如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和白细胞渗出)的一类化学介质。
7. 化脓:嗜中性粒细胞破坏、崩解后释放出的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液化的过程。
8. 化脓性炎:以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点。
9. 表面化脓:发生在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深部组织无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如化脓性支气管炎。
粘膜的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性炎。
10. 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1. 积脓:浆膜腔或内脏空腔器官的被复粘膜化脓,脓液积存在腔内,如胸腔积脓。
12.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
13. 卡他性炎:粘膜组织的较轻的渗出性炎症。
卡他是向下流的意思,渗出液沿粘膜表面向外排出,故称卡他性炎。
可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及脓性卡他等类型。
例如,感冒初期鼻粘膜的浆液性卡他。
14. 疖: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组织发生的脓肿叫疖。
15. 痈:多个疖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多数相互沟通的脓肿。
16. 假(伪)膜: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假膜。
常见假膜性炎有菌痢、白喉等。
17. 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肿块。
炎症名词解释病理学
炎症名词解释病理学
炎症(Inflammation):
炎症是指一类与免疫反应有关的一类反应,其特征表现在组织上表现为细胞肿胀,脓液和白血细胞的浸润,包括溃烂等。
它可以视为机体的一个自我保护机制,有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病理学。
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
炎症反应是一种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反应,它实际上是一种有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
当机体受到外部有害刺激,如感染,外伤,或高温暴露等,它会诱导炎症反应,以缓解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炎症因子(Inflammatory Mediators):
炎症因子是一类具有活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促进炎症反应,有助于促进机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也有助于防止进一步损伤和疾病的产生。
抗炎症药(Anti-inflammatory Drugs):
抗炎症药是一类用于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它们能够阻断炎症反应的活性物质,降低或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疾病症状的目的。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