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系统调试报告分析【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782.00 KB
- 文档页数:27
变电站系统调试报告分析(doc13页)投运日期:2011年08月30日10时/分至2011年08月30日22时/分、定值检査检查微机保护内整定定值与调度下发正式定值一致,打印一份完整正式定值核对正确后交予运行。
检查结果:正确二、PT二次定相、核相潔阳220kV变电站系统调试报告L630-B630: 60.35 V L630-N600: 0.212V结论:正确三次圈检验:L630-A630:60・61 VL630-B630: 60・72 V L630-N600: 0.317 V 结论:正确220kV I 母线PT 与II 母线PT 核相三次L630-A630: 60.21 V结论:正确三次圈检验:L630-A630:60・7 VL630-B630: 60.8 V L630-N600: 0・21 V线路PT 与母线PT 定相:线路B609-B630:/V_, B609-N600:三次圈检验:L630-A630:60.9 VL630-B630: 60・7V结论:正确L630-N600: 0.23 V结论:正确结论:正确三次圈检验:L630-A630: 61・8 V三次圈检验:L630-A630: 59・8 VL630-B630: 61・5 V结论:正确L630-N600: 2.08 VL630-B630: 58.4 V L630-N600: 6.57 V结论:正确结论:正确1.1 220kV 251慈滦II线线路i.i.i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二94・6 MW:无功Q 二10. 5 %本线TA 变比1600/1A ; TV 变比220/0. lkV1.1.2保护I微机打印釆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1.1.3保护II微机打印釆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1. 2 220kV 252慈滦I线线路1.2.】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22・29 MW:无功Q二-9・ 93 %本线TA 变比1600/1A ; TV 变比220/0. lkV】・2.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10kV变电站调试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10kV变电站进行调试工作的总结与分析。
调试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本报告将详细说明调试过程、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最终的调试结果。
2. 调试过程2.1 设备检查在调试过程中,首先进行了设备的检查。
包括检查变电设备、继电保护设备、自动装置设备等。
通过检查,确保设备安装正确、接线正确,并再次确认设备的参数、电气连接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 功能测试在设备检查完成后,进行了功能测试。
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逐一测试各个设备的功能。
测试内容包括开关机操作、显示屏操作、保护设备响应测试等。
通过功能测试,确认设备正常工作,具备预期的功能和性能。
2.3 运行参数调试在设备的功能测试完成后,进行了运行参数的调试。
主要包括电气参数的调整、设备的协调测试等。
通过逐步调整参数,使得设备能够在额定操作范围内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2.4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异常情况或故障。
针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通过故障排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3. 存在的问题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3.1 设备参数不准确部分设备的参数与设计要求不匹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3.2 通信故障部分设备之间的通信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传输异常,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试和修复。
4.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4.1 设备参数调整针对参数不准确的设备,进行了参数调整工作,确保设备的各项参数与设计要求相符。
4.2 通信故障排查对通信故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排查,并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正常。
5. 调试结果经过以上的调试工作,取得了以下的调试结果:5.1 设备运行正常经过设备的功能测试和参数调试,所有设备正常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性能和功能。
5.2 问题得到解决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设备参数和通信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关于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及应用的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需求明显增加,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为了解决传统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之中,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各项参数进行合理控制,极大地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但是受电力系统复杂性的影响,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多种问题,必须结合变电站运行实际情况予以有效解决,进而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
基于此本文就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及应用展开了讨论。
标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应用1、变电站自动化调试概述1.1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目的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调试是为了检查信息传输系统、调度信息处理系统以及自动化终端装置等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信息是否完全正确;检查电力系统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运行;检查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规格是否统一,各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各个设备之间是否可以正常连接等。
如果以上几个检查项目的结果不符合有关要求,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查,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尽量排除故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
所以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调试的工作是确保系统可以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步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1.2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过程中的常见故障第一,在本体调试中,当出现遥测和遥信的故障问题以后,是难以快速发现故障点的,所以在调试时要在排除故障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变电站与调度紧密相关,在变电站的数据采集、上报和调度的工作中需要二者相互配合,所以在联调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厂站与主站相互配合来完成。
因此当出现故障时,双方如果坚持自己没有问题,就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相互检查。
第三,智能设备的厂家有很多,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通讯规章,这对通讯调试来说是十分复杂的,自动化的厂家只能用编程来实现通讯,短工期情况之下费时又费力。
第四,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结果如果不正确,变电站在投运以后就会出现重复升降档、反复投切电容器或者异常区域不动作的故障,这就威胁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电站调试实践报告范文背景介绍电站调试是指在完成电站建设后,对电站设备和系统进行测试、运行和故障排除,以保证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过程。
电站调试是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电站正式运行前的最后一步,对于确保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关键。
本实践报告将对一次电站调试实践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调试目标本次电站调试的主要目标是验证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功能完整性,确保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实现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稳定和可控。
调试方案根据电站设计和工程施工图,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试方案。
首先,对电站设备进行逐个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各连接线路正常,各传感器和仪表的接线正确。
然后,逐个启动各设备和系统,调整参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系统响应。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还将进行负荷测试和过载保护测试等特殊测试,以确认电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整理,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调试步骤1. 设备检查首先,我们对电站设备进行逐个检查,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系统等。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外观、安装和固定情况,设备间的接线和连接器的连接情况,设备传感器和仪表的接线是否正确等。
2. 设备启动和参数调整在设备检查完毕后,我们逐个启动各设备,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如发电机的电压、频率调整,变压器的接线方式调整等。
3. 系统测试和功能验证在设备启动和参数调整完成后,我们对电站系统进行测试和功能验证。
主要包括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保护功能、监测和报警功能等。
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殊测试,如负荷测试、过载保护测试等。
4. 问题记录和总结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各个设备和系统运行的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调试结果设备运行状态稳定通过对各设备和系统的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设备的正常启动和参数调整。
2022年12月25日第39卷第24期· 167 ·运营探讨DOI:10.19399/j.cnki.tpt.2022.24.05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问题分析李玉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28)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调试作业质量和效率,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某变电站为例,分析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On-Site Debugging of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LI Yukui(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No.1 Engineering Co., Ltd., Nanjing 210028,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on-site debugging of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taking a subst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on-site debugging of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nel.Keywords: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on-site debugging0 引 言综合自动化系统涉及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调度运行,其运行质量会直接影响变电站电力调度的质量和效率。
变电设备调试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主要目的是对变电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试验的内容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安全性能,确认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试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的变电设备包括变压器、电缆、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
三、试验内容1.变压器的试验对变压器进行运行试验,确认其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是否满足要求,检查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和接地情况。
2.电缆的试验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试验,检测电缆的绝缘状况;同时进行电缆的负载连续试验,检测电缆的电流传输能力。
3.开关设备的试验对开关设备进行运行试验,确认开关的分合闸动作是否正常、接触器的接触状态良好,并对开关的绝缘强度进行检测。
4.保护装置的试验对保护装置进行试验,检测装置对短路和过负荷等异常状态的反应能力。
五、试验结果及分析经过试验,各项设备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要求。
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稳定,绝缘状况和接地情况良好。
电缆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负载能力满足需要。
开关设备的分合闸动作正常,接触器接触状态良好,绝缘强度合格。
保护装置对异常状态反应迅速、准确。
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变电设备可靠性高,能够满足供电系统的要求。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本次试验中,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对于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绝缘状况的长期监测仍需重视,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七、试验结论经过调试试验,本次变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满足设计要求。
设备的运行状态、性能指标和安全性能良好。
八、试验后措施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九、试验总结本次变电设备调试试验顺利完成,各项试验结果良好。
试验过程中注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电力供应系统的正常运行。
未来应持续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采取有效的维护措施,保障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以上为变电设备调试试验报告,试验结果表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良好,并提出了进一步维护建议。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分析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升级,传统的单机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因此,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智能变电站集成调试系统是实现智能变电站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可以将多个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重点研究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旨在推动电力工业的发展进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和稳定的供电服务。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方法一、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研究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的单机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的需求。
因此,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其中,智能变电站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发电厂、输电线路以及配电网进行综合管理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高效率、可靠度高的调试系统。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调试方法,可以将各个环节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试平台,从而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与协调。
该系统不仅能够提供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展示的功能,还能够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1]。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优化运营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分析(一)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结构首先,从总体上考虑,智能变电站一体化调试系统是一个由多部分组成的系统。
其中包含了电源监控模块、保护装置监控模块、通信模块以及用户界面模块等。
这些模块之间通过通信协议相互连接,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控和控制。
具体来说,每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例如电源监控模块负责收集并传输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数据;保护装置监控模块则负责监测和管理各种保护装置的状态等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调试报告一、项目背景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整个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我们开展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调试工作。
二、调试目标1.系统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长时间连续运行,不出现死机、崩溃等问题。
2.系统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捕捉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3.系统可用性:确保系统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便利性,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4.系统安全性:确保系统能够对恶意攻击和非法操作进行有效防御。
三、调试过程1.初步测试:对系统进行初步测试,包括硬件设备的连接和配置以及软件的安装和启动。
2.驱动程序调试:对系统使用的各种设备驱动程序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地连接和通信。
3.数据采集和处理:测试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确保能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变电站的各项数据。
4.报警功能调试:测试报警功能,包括报警的触发条件和报警信号的传递,确保能够及时地发出报警。
5.用户界面调试:对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调试,包括界面的布局和操作流程,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系统。
6.安全性测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功能的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攻击。
7.性能优化:对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包括对系统响应速度、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调优,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四、调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系统稳定性:经过长时间测试,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没有出现死机、崩溃等问题。
2.系统可靠性:经过多次测试,系统能够准确地捕捉变电站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3.系统可用性:经过用户使用反馈,用户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管理系统。
4.系统安全性:经过安全性测试,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恶意攻击和非法操作。
五、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调试工作,系统能够稳定和可靠地运行,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变电站tia调试总结(一)
变电站tia调试总结
前言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有幸参与了变电站tia调试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收获和经验。
本文将对我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经验进行总结。
正文
问题1:通信连接失败
在开始调试的早期阶段,我遇到了一个常见的问题:通信连接失败。
由于变电站tia是一个设备间通信的重要环节,这个问题需要尽
快解决。
解决方案:
1.检查网络设置,确保设备连接到正确的网络,并具有足够的带宽。
2.检查设备的网络配置,确保IP地址和端口设置正确。
3.复位设备和网络设备,以解决潜在的连接问题。
问题2:信号采集异常
在调试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信号采集异常的情况。
这给整个调试
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解决方案:
1.检查传感器和输入设备的连接,确保它们正确连接并可靠地接收
信号。
2.检查信号线路和仪表仪器的配置,确保它们设置正确并与传感器
匹配。
3.校准传感器和仪表仪器,以解决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
结尾
通过调试变电站tia的经验,我深刻理解了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学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这些经验不仅对我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希望我分享的这些总结,能对其他从事相似工作的人有所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谢谢大家!
(总字数:245)。
供配电系统调试报告完整版1. 背景介绍本文档是针对某企业供配电系统进行的调试工作的报告,旨在总结调试工作的过程、方法、结果及问题等。
2. 调试目标本次供配电系统调试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稳定可靠地向各终端用户提供电能,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
3. 调试过程3.1 调试准备在开始调试之前,我们对供配电系统的设备和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制定了详细的调试方案。
同时,对系统的安全措施也进行了评估和确认,以确保调试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
3.2 调试方法针对供配电系统的各个部分,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调试方法。
通过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测量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分析系统的数据等方式,我们逐步排查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3.3 调试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工作,我们成功解决了系统中的一些故障和问题,并使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状态。
供配电系统能正常运行,各终端用户都能够稳定地使用电能。
4. 问题和建议在调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难题。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于系统的老化设备、过载负荷和线路接触不良等。
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和更换,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建议对负荷进行平衡调整,以避免系统过载,并加强对过载负荷的监控和管理。
- 建议定期检查和清洁线路接触点,确保接触良好,减少故障和火灾的风险。
5. 总结本次供配电系统调试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使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工作状态。
通过对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供配电系统调试报告的完整版,希望能对今后的系统维护和优化工作有所帮助。
10kV变电站调试报告
1. 概述
本文档是关于10kV变电站调试的报告。
报告内容详细描述了变电站调试的过程、结果以及问题解决方案。
2. 调试过程
2.1 设备检查:在调试开始前,对变电站的各项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2 线路接通:根据设计要求,逐步接通变电站的各个线路。
2.3 参数设置:调试期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设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4 测试操作:对各个设备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操作,包括电流、电压、绝缘等方面的测试。
2.5 故障排查: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故障,通过仔细分析和排查,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3. 调试结果
通过本次调试,变电站各项设备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
具体结果如下:
- 电压稳定,频率正常。
- 电流分布均匀,负载合理。
- 绝缘参数符合相关标准。
- 变压器功率传输效率高。
4. 问题解决方案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问题的描述和对应的解决
方案:
- 问题1:变压器温度过高。
解决方案:增加冷却设备,提高散热效果。
- 问题2:电流波动较大。
解决方案:检查线路接触是否良好,确保电流稳定。
- 问题3:电压不稳定。
解决方案:调整电压控制装置,提高稳定性。
5. 总结
通过本次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10kV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我
们解决了一些故障和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在今后的运行中,我们将继续监测和维护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变电站调试总结(一)
变电站调试总结
前言
在变电站调试工作中,作为资深的创作者,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帮助。
正文
1.调试前准备工作
–确认各设备的电气连接是否正确,包括电力设备、输电线路以及变压器等。
–检查相应的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并确保其设置参数与设计要求一致。
–检查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其能够正常对接各个设备。
2.调试步骤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逐级调试,确保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连通性。
–逐项测试保护装置的动作与反应时间,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进行设备的负荷试验,验证变电站的容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运行各个系统,测试其性能和稳定性。
–进行各种异常情况模拟测试,确保设备和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应对,并及时处置。
3.注意事项
–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问题。
–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时间,确保调试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与相关人员及时交流和协调。
结尾
通过以上几点经验总结,我相信变电站调试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
进行。
希望后来者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调试,做好记录和分析
工作,并注重团队协作,共同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10kV变电站设备运行调试和运行分析(全文) 1、引言110kV变电站是我国城市输变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对我国城乡电力与工业用电安全起到关键作用。
从二十世纪末至今,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变电站设备的现代化和控制系统自动化改造,所有在建变电站设备均已实现现代化和自动化。
现代化变电站设备不但科技含量高而且结构复杂,其安装调试与使用维修方法也与以往设备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设备的正确调试是检测设备安装是否正确与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研究变电站设备的调试问题。
另一方面,现代化变电站的运行也与传统变电站有很大差别,例如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等,因此现代化变电站运行问题也是关键课题之一。
本文围绕变电站设备调试与运行分析问题展开研究,总结了变电站设备调试与运行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2、变电站设备调试2.1设备方面变电站的技术改造以及新变电站的投入运行,需要购置大量最新的电力与控制装备。
这些设备包括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远程控制仪等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为变电站的操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为设备调试带来了一些困难。
高灵敏度、高继电性能和高速设备的调试比较困难,不但要求设备调试人员经验丰富,而且对调试辅助设备的精度也提出了极高要求,特别是为了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准确无误的调试必须如此。
这些高端设备一部分是数字化设备,需要特定的测试软件与测试仪器,并且不同的设备的调试方法与调试时所用设备也截然不同。
有些设备属于长期工作性质,这类设备的调试周期比较长。
2.2规章制度方面变电站是比较特殊的城市输变电节点,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特别是设备调试工作必须圆满文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需要制定严格的变电站设备调试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清楚分工、责任到位。
此外,完善的规章制度也约束了工作人员,使其在制度的框架下工作,实现了变电站众多复杂设备调试的统一管理与责任落实。
变电站系统调试报告分析【精编版】
涞阳220kV变电站系统调试报告
投运日期:2011年08月30日10时/ 分至2011年08月30日22时/ 分
一、定值检查
检查微机保护内整定定值与调度下发正式定值一致,打印一份完整正式定值核对正确后交予运行。
检查结果:正确二、PT二次定相、核相
三次圈检验:L630-A630:60.21 V L630-B630:60.35 V L630-N600:0.212V 结论:正确
三次圈检验:L630-A630:60.61 V L630-B630:60.72 V L630-N600:0.317 V 结论:正确
结论:正确
110kV I母线PT
:60.7 V :60.7 V :0.23 V 结论:正确
:60.9 V :60.8 V :0.21 V 线路PT与母线PT定相:线路B609-B630:/ V ,B609-N600:/ V
结论:正确
结论:正确
:61.8 V :61.5 V :2.08 V 结论:正确
10kV II母线PT
三次圈检验:L630-A630:59.8 V L630-B630:58.4 V L630-N600: 6.57 V 结论:正确
结论:正确
三、向量检查
1.1220kV 251慈涞II线线路
1.1.1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 94.6 MW;无功Q= 10.5 MV ar;
本线TA变比 1600/1A ;TV变比 220/0.1kV
1.1.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1.3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2220kV 252慈涞I线线路
1.2.1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 22.29 MW;无功Q= -9.93 MV ar;
本线TA变比 1600/1A ;TV变比 220/0.1kV
1.2.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2.3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3220kV 253涞涿I线线路
1.3.1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 94.6 MW;无功Q= 10.5 MV ar;
本线TA变比 1600/1A ;TV变比 220/0.1kV
1.3.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3.3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4220kV 254涞涿II线线路
1.4.1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 2
2.29 MW;无功Q= -9.93 MV ar;
本线TA变比 1600/1A ;TV变比 220/0.1kV
1.4.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4.3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5220kV1#主变
1.5.1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
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中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5.2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6220kV2#主变
1.6.1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6.2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7220kV201母联
1.7.1线路潮流情况:本线TA变比 1600/1 ;
1.7.2保护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8 220kV I 母差
1.8.1支路电流量
1.9 220kV II 母差
四、通道检查、恢复定值
1. 光纤通道检查
251慈涞II 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 正确
251慈涞II 线保护
II CSC-103D 检查结论: 正确
252 慈涞I 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2慈涞I线保护I 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253涞涿I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3涞涿I线保护I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254 涞涿II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4涞涿II线保护I 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五、自投试验
低压自投带电传动正确;所变380V自投带电传动正确。
检查结果:正确
六、设备运行状况检查
本次投运完毕后一次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
结论:良好七、保护装置运行状态
本次投运完毕后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信号。
结论:良好八、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监控机后台画面显示与现场设备状态一致,模拟量显示与实际相符,测温显示正确。
检查结果:正确.....................................................................................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7.1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8220kV 254涞涿II线线路
1.8.1线路潮流情况:有功P= 2
2.29 MW;无功Q= -9.93 MV ar;
本线TA变比 1600/1A ;TV变比 220/0.1kV
1.8.2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8.3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9220kV1#主变
1.9.1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9.2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10220kV2#主变
1.10.1 保护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
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10.2保护II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高压侧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11220kV201母联
1.7.1线路潮流情况:本线TA变比 1600/1 ;
1.7.2保护微机打印采样值和有效值,记录电压、电流值及其的相位差、极性。
结论:向量检查结果正确
1.8 220kV I 母差
1.8.1支路电流量
1.9 220kV II 母差
九、通道检查、恢复定值
1. 光纤通道检查
251慈涞II 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 正确
251慈涞II 线保护
II CSC-103D 检查结论: 正确
252 慈涞I 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2慈涞I线保护I 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253涞涿I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3涞涿I线保护I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254 涞涿II线保护I RCS-931BM
检查结论:正确
254涞涿II线保护I I CSC-103D
检查结论:正确
十、自投试验
低压自投带电传动正确;所变380V自投带电传动正确。
检查结果:正确
十一、设备运行状况检查
本次投运完毕后一次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
结论:良好
十二、保护装置运行状态
本次投运完毕后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信号。
结论:良好
十三、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监控机后台画面显示与现场设备状态一致,模拟量显示与实际相符,测温显示正确。
检查结果: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