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第2课时 利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3
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用树状图课时,《2节第2科。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九年级下第26章第法求概率》。
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主要内容是学习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1、内容分析: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地位与作用:2是学生初中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初中教材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在教材中处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用树状图法来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教学重点:用树状图法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4、教学难点:二、目标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下三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用画树状图法计算概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 2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 3、情感与态度目标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三、过程分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为了向学生提1图教学过程五环节3.1 创设情景,发现新知教材是通过P141—P142的问题2介绍树状图法的。
引导学生对所画树状图所以称为树你会联想到什么?这个图形很像一棵树,若将图形倒置,进行观察:状图(在幻灯片上放映)。
树状图是求概率的常用方法。
3.2 自主分析,再探新知为了帮助学生的分析,学生对树状图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问题2及我自选的如下例题。
教材的例4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我选用了本节教材P149 4具体在这里不多详述。
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研究不确定事件的一门学科。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九年级下第26章第2节第2课时,《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教法分析、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对本节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是学习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2、地位与作用:概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十分广泛。
因此,初中教材增加了这部分内容。
了解和掌握一些概率统计的基本知识,是学生初中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高中进一步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3、教学重点:用树状图法来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4、教学难点:用树状图法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二、目标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下三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用画树状图法计算概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三、过程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定为以下五个环节:3.1 创设情景,发现新知教材是通过P141—P142的问题2介绍树状图法的。
引导学生对所画树状图进行观察:若将图形倒置,你会联想到什么?这个图形很像一棵树,所以称为树创设情景,发现新自主分析,再探新应用新知,深化拓归纳总结,形成能布置作业,巩固提图1教学过程五环节状图(在幻灯片上放映)。
树状图是求概率的常用方法。
3.2 自主分析,再探新知通过问题2的分析,学生对树状图法求概率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我选用了本节教材P149的例4及我自选的如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