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高利贷危机:泡沫如何走向终结?
- 格式:pptx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34
中小企业应当何去何从?——温州借贷危机带来的启示2011年9月20日,温州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失踪,并于9月21日确认由于负债过高、资金链断裂而逃跑,号称“眼镜大王”的胡福林跑路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此前,温州已经频频传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主及担保公司老板逃走的消息。
据统计,仅22日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网上还爆出了一份《温州老板跑路清单》,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
对于本次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是货币政策过紧,有人认为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有人认为是民间金融缺乏监管,还有人认为是温州投机之风盛行、借高利贷炒房地产。
在要不要救以及如何救温州方面更是产生很大争议。
本文通过对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的发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描述,并就借贷危机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识别和分析,从而概括出此次温州借贷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一、温州借贷危机发生的背景与发展历程1、国内外的经济环境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就如同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论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都深陷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也是难以逃脱,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是举步维艰。
世界经济不景气,各国都在努力整顿本国经济,中国对外出口因此遭受重创,尤其遭到美国的强力反抗。
同时,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来自美元的升值压力,更是让我国政府左右为难。
近期,虽然人民币汇率略有反弹,但是其今后的中长期走势也是很难把握。
不仅如此,欧债危机更是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也更让我国中小出口企业饥寒难耐。
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种严峻考验,民营企业在这种内外经济环境下,生存更加艰难。
2、民营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高利贷逼温州民企集体逃亡倒闭呈现多米诺效应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尤其是温州频繁曝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的消息,其中还有不少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传闻。
进入9月后,在温州的一些网站和微博都在流传着一份《近期温州老板跑路清单》,其中涉案金额都达到了几千万、几亿甚至十多个亿的规模。
温州有关分析人士表示,温州对外投资多年资金实现了增值,金融危机后,山西煤改、迪拜危机、楼市限购、股票暴跌,使钱都回流到了温州,受高额利益驱使,便进入了民间借贷。
目前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已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是2到6分,有的高达1角,甚至1角5,年利率达180%。
而在温州做实业,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不会超过10%,一般在3%-5%,借高利贷把企业逼上绝路。
高利贷+"不务正业"导致巨亏温州中小企业家集体跑路面对一再提高的融资成本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仍不顾后果地一味扩张涉猎领域,这种"不务正业"的赌徒式发展模式终于让部分温州中小企业在深秋尚未来临之时率先倒下。
最近包括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在内的多个温州老板跑路的消息迅速传开,其中从9月12日-22日的10天时间里,温州当地已经有数家企业的老板被卷入"失踪"漩涡,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械、阀门等制造业,此外,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也透露,仅9月22日这一天,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核心原因均为业务扩展过快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加之巨额的融资成本导致的资不抵债而跑路。
以信泰集团为例,这家拥有3000多员工、手握中国眼镜业惟一驰名商标"海豚"的温州知名企业,据统计,去年光眼镜的产值就有2.72亿元,今年1-8月产值1.25亿元。
然而由于涉猎业务过多,数亿元的产值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求,公开资料显示,信泰近年来的业务还包括太阳能光伏、房地产等,而这些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甚大。
信泰到底欠有多少债务外界并不完全知晓。
有猜测的数据显示,信泰集团胡福林真实欠款高达20多亿元,其中,民间高利贷12亿元,月息高达2000多万元,银行贷款8亿元,月息500多万元,在光伏发电成本回收较慢、房地产业遭遇楼市调控后,过大过快的投资规模将信泰推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温州借贷危机解决方案等到温州“跑路”的眼镜大王胡福林回国,负责信用危机应急工作的温州官员随即组织7家银行召开会议,要求各银行在胡福林的信泰集团贷款到期后,在两个工作日内予以续贷。
会议还同时称,一旦银行因擅自抽贷、停贷或者延贷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将予以责任银行必要的处罚。
对此,参与会议的当地银行人士颇有微词:“病急乱投医”。
浙江银监局局长杨小苹向财新《新世纪》表示,在这场民间借贷信用危机中,温州80多家因此倒闭的企业,没有一家是因为银行抽贷或停贷引起的,全部都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包括管理混乱、脱离主业、盲目扩张、脱离实体经济、个别企业主赌博输光等问题,其中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几家。
央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亦表示,“温州中小企业倒闭并没那么严重,问题被过度渲染放大了。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则称,希望银行业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达成新增贷款1000亿元的目标,同时,争取利率回归到基准利率水平。
不过,温州当地一位银行界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制于上级机构,“现在即便是贷款利率,也没有降下来。
估计过一段时间,银行会有些新增贷款投放,但是,不会太多。
”接近央行的多位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坦承,货币信贷政策只可能向某一个行业倾斜,并无给予某一个区域单独政策的先例。
一位接近央行的分析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银行与政府对于救助信用危机的这一观念冲突,恰恰说明了一个核心问题:“目前温州只是局部问题,并没有构成全局性的系统性风险。
并且,温州一向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应遵守市场信用原则。
”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要求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严格监管,禁止金融从业人员参与民间借贷。
他亦提到,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减少行政干预,防范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题目:浅谈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及对策分析学院:兴湘学院专业:财务管理学号: 2009962737姓名:莫彤指导教师:贺建林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9日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字 (2)一、温州民间借贷风潮形成的原因 (3)(一)资金供求的失衡 (3)(二)正规、合法金融体系发展的不足 (3)(三)我国社会的传统渊源 (3)二、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现状 (4)三、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4)(一)实体经济微利不足以偿息 (5)(二)炒资领域窄,盲目投借贷 (5)(三)老板豪赌催生负债逃逸 (5)四、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后果 (5)五、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几点解决对策 (6)(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上明确区别民间借贷行为的合法性和非法性 (6)(二)加强产业引导,优化民间投资结构 (7)(三)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增强它的融资活力 (7)(四)要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及担保体系 (7)(五)要加强金融机构创新,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8)六、结语 (8)七、参考文献 (9)浅谈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及对策分析摘要民间借贷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温州经济的迅速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但自2011年4月以来,因资金链断裂而引起了很大一批温州老板集体“跑路”甚至自杀,这一事件使人们认识到温州民间借贷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我们必须对此危机作深层次的思考与反省,并极力找到解决的对策,使温州的民间借贷走上正常、合法的道路。
关键词: 温州民间借贷,借贷危机,解决对策Wenzhou Private Lending Crisis And SolutionsAbstractPrivate lend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and part of Wenzhou model. It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 Wenzhou which is mainly 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 But since April 2011, a number of bosses in Wenzhou have escaped even suicided because the capital chain ruptured. The event have reminded us that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is in a very serious crisis .We must make deep thinking to this crisis and to find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so that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will be standard and legal .Key words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 lending crisis , solutions民间借贷是一种最常见的信用担保方式,而民间借贷危机是担保公司因出现无法收回的贷款而导致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
温州高利贷噩梦温州频现民企老板“跑路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当前全球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畸形的金融体制。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噩梦”何时终结?温州,九、十月间,处处秋风秋雨,空气里透着丝丝寒意。
多家民营企业老板“跑路事件”已把温州这座著名的商业之城笼罩在了“金融阴霾”中。
温州民企十余年积攒下来的诚信也开始“被伤害”。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4月份开始至目前,已有29家温州企业的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或“跑路”、或跳楼、或上吊。
本报曾于9月25日深度报道过国内眼镜巨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老板胡福林“跑路”事件。
一个一个老板的悄然失踪,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背景下,不断地拨动着投资界、企业界、金融界乃至中央政府紧绷的神经。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通过多方调查与采访,发现温企老板跑路事件的背后,都闪现着高利贷的身影。
企业实体经营的微利,面对高利贷资本的疯狂逐利,注定是饮鸩止渴。
吃垮实体企业的高利贷,在温州究竟有多严重?这些企业老板明知企业经营的利润抵挡不住高利贷的利息,却为何还要飞蛾扑火?中小企业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高利贷是否如“洪水猛兽”?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报道了信泰集团老板失踪事件后,继续调查了温州地区多家民企老板“跑路”事件,采访了有关的各方面人士。
被高利贷“吃垮”的温州民企在温州采访期间,记者处处能听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温州市洞头县,今年中秋,一个老板罕见地给员工放了两天一夜的假,并安排前往雁荡山旅游,以往这样的节日只是发些方便面。
员工旅游期间,该老板搬走了全部设备,人也随即消失了。
过完节,员工也就永远放假了。
这家企业叫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米企业),创建于2003年,是一家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集团,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精度卫生级泵、阀门、管道配件、精密热模锻、锻钢阀门等产品。
拥有员工300多人。
9月30日,本报记者来到这家企业所在的洞头县扬文工业区。
关于温州民间高利借贷现象的思考一、标题:温州民间高利贷:经济社会背景与特征分析随着近年来加快市场经济的步伐,中国社会各阶层经济收入不平衡状况越来越突出,造成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高利贷现象,而温州则是众多民间高利贷的重要源头。
本文将在介绍温州民间高利贷现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经济社会背景以及特征等相关问题。
二、标题:温州民间高利贷:成因的剖析与问题的产生民间高利贷是由市场经济体制与非法资本活动的结合而产生的,温州民间高利贷现象的产生,是由众多经济原因打量而成的。
本文就将从经济体制改革、未成年人走私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力图解决温州民间高利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标题:温州民间高利贷:应对策略与实施效果民间高利贷现象威胁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对该问题成为一项紧迫、迫切且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研究温州民间高利贷问题,通过引入各种有效的手段应对此问题,并对各个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四、标题:从借贷关系看温州民间高利贷风险控制温州民间高利贷的风险主要存在于借贷关系上,贷款双方之间的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等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本文将从借贷关系的视角分析风险控制的方式,分别从完善监管制度、强化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建议和探讨。
五、标题:对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启示存在社会问题必然导致对其的思考与解决之道,经过多次研究,温州民间高利贷问题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启示。
本文将系统总结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启示,并对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温州民间高利借贷案例:案例一:XX贷款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引起社会恶劣影响。
经警方多方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不断落实监管任务,手段不断加强借款公司。
目前,XX贷款公司的负责人已被拘留,其余人员则接受了严肃的处理,对该公司的资金以及负责人进行了冻结,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一家中小型企业为发展经营出现资金短缺,最终走上非法集资道路。
针对此类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应对引自:/u/25342121542011年4月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见诸报端,半年来这一趋势愈演愈烈,9月份有20余名老板跑路,企业倒闭数量骤增,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其波及范围之广、利率之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层的密切关注。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温州存在的借贷利率明显高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小额贷款公司或个人的借贷利率甚至高达180%。
如此高额的利率下企业营业的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借贷成本超过企业能承担的范围,如果贷款到期,中小企业选择违约不还贷款,而不再借高成本的民间资本来周转,借款人无法收回本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
在此我们从温州民间借贷的产生、发展、转变来分析温州借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民间借贷方式产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供求失衡。
资金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短缺状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温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活跃,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
但我国金融体系体系不完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分配信贷资源时偏向国有经济导致民营经济的资金需求无法满足。
总量占比不足40%的国有经济,获得的贷款资源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70%以上,总量占比高达60%的民营经济只能从主流金融获得不足30%的贷款。
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资金供需不平衡两者之间的资金缺口,为民间借贷的兴起创造了市场空间。
温州现有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初始资金来自民间借贷,在发展扩张过程中主要依靠的也是民间借贷资本的支持。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民间借贷汇集起来的资本,孕育了一大批民营企业,也孕育了一支闯荡全国市场的经商队伍。
目前至少有160多万温州人在外经商,投资办企业,这些在外投资者的原始资本也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第一小组成员:张亮 20100240610段金强 20100240611唐丰凯 20100240603【摘要】自今年4月以来,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9月以来就高达25人。
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最后倒霉的,是实体经济。
本文从风险分析的角度来对本次温州民间借贷资本的危机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字】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方案一、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现状温州是中国沿海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以富于活力的民营经济、活跃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投资以及对各类最流行的资产的投资而著称。
温州GDP虽占全国总量不到1%,但却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这些企业高度依赖民间借贷市场融资。
从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温州近90%的家庭和60%的企业都参与民间借贷市场。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称,温州的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已经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
现今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最后倒霉的,是实体经济。
由于银根收紧,房企缺钱,加上实业制造持续不景气,于是越来越多缺钱的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民间借贷,从而抬高了利率水平,高息诱惑下,不少原本投资于实业的资本也开始发生了转向。
而因利益的驱使,尽管明知道风险巨大,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利息会随着资金的倒手,越变越高,只要链条不断,参与其中的人都会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呢?”也成为很多放贷者的理由。
温州人集体大溃败:值得所有中国人警示2016-07-20 17:39编辑:强军我要评论0核心提示:温州人,曾经被成为东方的“犹太人”,以聪明、勤奋、精明而著称。
但是在这股时代洪流的冲刷下,现在已经溃不成军,全面退败!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当年温州人是如何赢的。
首先,温州的商业思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概括:赚差价(早期)、找先机(中期)、炒市场(后期)1.所谓的赚差价,就是知道某种东西哪里贵、哪里便宜,然后从中倒卖赚钱差价。
这也就是中国刚改革开放时的“倒爷”,因为那时商品急需流通,所以这种行为是适应了时代需求的。
第一代温州人非常能吃苦,他们奔波于中国各个角落,“只有鸟飞不到的地方,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因此中国改革开始释放的第一波红利都被他们独享。
2.所谓的找先机,就是能够洞察到商业机会,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是全中国对市场最敏锐的人群之一,哪里有市场,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温州人。
他们总能捕捉到许多市场机会,最先发现市场需求。
这一点直接促使了温州制造业的发展,在巨大市场的孕育下,温州人全力发展轻工制造业。
一下子家庭作坊遍布全城,温州人的皮鞋、眼镜、阀门、打火机、服装、变压器、制笔、印刷品、锁具等等都名扬国内外,鞋王、笔王、锁王……比比皆是。
3.所谓炒市场,就是不再从事生产或贸易,而是玩起了资本游戏,后期的温州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会“炒”。
第一拨是炒媒。
温州人几乎垄断了山西、内蒙各地的煤矿,然后倒卖,坐地升价。
第二拨是炒房。
温州太太炒房团凡过境之地,房价无不飙升。
炒遍全国,无往而不胜,赚的盆体满钵。
第三拨是炒钱。
温州的民间借贷在中国最先活跃,玩成了高利贷,以钱生钱。
由于一切都只是以赚取更多的钱为目标,温州尝到了玩金融的甜头,开始放弃了实业,倾力于炒煤、炒房、炒钱。
但是物极必反,这种思维导致的结果现在大家有目共睹,温州人的这种思维不仅祸害了温州,还带坏了全国,中国的炒房、高利贷就是学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