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青岛九年级上数学期中复习检测题含答案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7
山东省青岛市2018-2019 学年九年级上期中测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两组对角分别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分析】根据菱形的特殊性质可知对角线互相垂直.解:A、不正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B、不正确,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者均有此性质正确,;C、不正确,对角线互相平分,两者均具有此性质;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平行四边形却无此性质.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菱形对角线垂直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平分的性质的理解.2.一元二次方程1﹣x2+x=0 的根的情况为()A.没有实数根B.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只有一个实数根【分析】确定a、b、c 计算根的判别式,利用根的判别式直接得结论.解:x2﹣x﹣1=0∵△=1+4=5>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情况取决于根的判别式△,△=b2﹣4ac.3.一个布袋内只装有1 个黑球和2 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随机摸出一个球后放回并搅匀,再随机摸出一个球,则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概率是()A. B. C.D.【分析】列表将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列举出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列表得:∵共9 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是黑色的情况有 1 种,∴两次摸出的球都是黑球的概率为,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的知识,解决本题时采用了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两个独立事件单独发生的概率的积,难度不大.4.正方形A BCD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表示,将正方形A BCD 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B 点的坐标是()A.(2,0)B.C.(2,﹣1)D.(2,1)【分析】依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依据旋转的性质确定出点B′的坐标即可.解:如图所示:过点B′作B′E⊥x 轴,垂足为E.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A=AE=1,OB=BE′=1,∴点B′的租表为(2,﹣1)..故选:C.∴旋转后B 点的坐标是(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BC 上的点(与B、C 两点不重合),过点D作DE∥AC,DF∥AB,分别交AB、AC 于E、F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D 平分∠BAC,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B.若BD=CD,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C.若AD 垂直平分BC,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D.若AD⊥BC,则四边形AEDF 是矩形【分析】由矩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即可得出结论.解:A、若AD 平分∠BAC,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正确;B、若BD=CD,则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错误;C、若AD 垂直平分BC,则四边形AEDF 是菱形,不一定是矩形;错误;D、若AD⊥BC,则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熟记菱形和矩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为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小丽同学想到了物理学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和卷尺,先将镜子放在脚下的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E,标记好脚掌中心位置为B,测得脚掌中心位置B 到镜面中心C 的距离是50cm,镜面中心C 距离旗杆底部D的距离为4m,如图所示.已知小丽同学的身高是1.54m,眼睛位置A 距离小丽头顶的距离是4cm,则旗杆DE 的高度等于()A.10m B.12m C.12.4m D.12.32m【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C∽△EDC,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可得:AB=1.5m,BC=0.5m,DC=4m,△ABC∽△EDC,则=,即=,解得:DE=1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正确得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关键.7.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为AB、AC 边上的点,DE∥BC,点F 为BC边上一点,连接A F 交D E 于点G,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B.C. D.【分析】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定理以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DE∥BC,∴△ADE∽△ABC,△AEG∽△ACF,△AGD∽△AFB,=,故B错误.∴=,==,=,∴A 错误,C 正确,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中等题型.8.一张矩形纸片A BCD,已知A B=3,AD=2,小明按如图步骤折叠纸片,则线段D G 长为()A.B. C.1 D.2【分析】首先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出DA′、CA′和DC′的长度,进而求出线段DG 的长度.解:∵AB=3,AD=2,∴DA′=2,CA′=1,∴DC′=1,∵∠D=45°,∴DG=DC′=,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DC′的长度.二、填空题(本题满分18 分,共有 6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9.如图,为测量平地上一块不规则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画一个边长为2m 的正方形,使不规则区域落在正方形内,现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小石子(假设小石子落在正方形内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0.25 附近,由此可估计不规则区域的面积是 1 m2.【分析】首先确定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面积即可.解:∵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 0.25 附近,∴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为 0.25, ∵正方形的边长为 2m , ∴面积为 4m 2,设不规则部分的面积为 s , 则=0.25, 解得:s =1, 故答案为:1.【点评】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可以估计概率.10. 如图,菱形 A BCD 中,∠ADB =45°,B D =1,则菱形 A BCD 的周长为 .【分析】首先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解决问题; 解:∵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DB =∠CDB =45°, ∴∠ADC =90°,∴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D =1,∴AB =AD =CD =BC = , ∴四边形 A BCD 的周长=2,故答案为 2.【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6x +k 2﹣k =0 的一个根是 0,则 k 的值是0 .【分析】由于方程的一个根是 0,把 x =0 代入方程,求出 k 的值.因为方程是关于 x 的二次方程,所以未知数的二次项系数不能是 0.解:由于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6x +k 2﹣k =0 的一个根是 0, 把 x =0 代入方程,得 k 2﹣k =0, 解得,k 1=1,k 2=0当 k =1 时,由于二次项系数 k ﹣1=0,方程(k ﹣1)x 2+6x +k 2﹣k =0 不是关于 x 的二次方程,故 k ≠1. 所以 k 的值是 0. 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确定 k 的值,过程中容易忽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等于 0 这个条件.12.如图,△ABO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2,4),B (6,0),O (0,0),以 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把这个三角形缩小为原来的,可以得到△A ′B ′O , 已知点 B ′的坐标是(3,0),则点 A ′的坐标是 (1,2).【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点 A 的坐标为(2,4),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把这个三角形缩小为原来 的,∴点 A ′的坐标是(2×,4×),即(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性质,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 或﹣k 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把△ABC 沿着BC 的方向平移到△DEF 的位置,它们要登部分的面积是△ABC 面积的一半,若B C=,则△ABC 移动的距离是.【分析】移动的距离可以视为BE 或CF 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知△ABC 与阴影部分为相似三角形,且面积比为2:1,所以EC:BC=1:,推出EC 的长,利用线段的差求BE 的长.解:∵△ABC 沿BC 边平移到△DEF 的位置,∴AB∥DE,∴△ABC∽△HEC,∴=()2=,∴EC:BC=1:,∵BC=,∴EC=,∴BE=BC﹣E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移的性质,关键在于证△ABC 与阴影部分为相似三角形.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边长为2 的等边三角形AEF 的顶点E、F 分别在BC和CD 上下列结论:①BE=DF;②∠AEB=75°;③CE=2;④S正方形ABCD=2+.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①②④ (把你认为正确的都填上).【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全等的知识可以判断①的正误;根据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判断②的正误;由△C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判断③的正误,利用解三角形求正方形的面积等知识可以判断④的正误.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AD,∵△AEF 是等边三角形,∴AE=AF,在R t△ABE 和R t△ADF 中,,∴Rt△ABE≌Rt△ADF(HL),∴BE=DF,∴①说法正确;∵CE=CF,∴△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F=45°,∵∠AEF=60°,∴∠AEB=75°,∴②说法正确;如图,∵△C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F=2,∴CE=.∴③说法错误;∵EF=2,∴CE=CF=,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在Rt△ADF 中,AD2+DF2=AF2,即a2+(a﹣)2=4,解得a=,则a2=2+,S 正方形A BCD=2+,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以及辅助线的正确作法,此题难度不大,但是有一点麻烦.三、作图题(本题满分4 分)用圆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15.(4 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a、b,求作:菱形ABCD.【分析】此题应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特点来作图;首先作AC=a,然后作A C 的垂直平分线,交A B 于O,然后以O为圆心, b 长为半径作弧,交AC 的垂直平分线于B、D 两点,连接AB、BC、CD、AD,即可得出所求作的菱形.解:如图所示作法:1.作AC=a,2.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O,3.以O为圆心, b 长为半径作弧,交A C 的垂直平分线于B、D 两点,连接AB、BC、CD、AD,即可得出所求作的菱形.【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了菱形的性质来作图,要求熟练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四、解答题(本题共有9 道题,满分74 分)16.(8 分)解方程(1)x(x﹣1)=﹣x(2)(1)整理后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分析】(2)两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1)整理得:4x2﹣1=0,(2x﹣1)=0,(2x+1)2x+1=0,2x﹣1=0,x1=﹣,x2=;,解得:y1=0,y2=﹣.(2)两边开方得:y+=±(2y+)【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等.17.(6 分)某冬令营今年计划招四个班的学生,并采取随机摇号的方法分班,小明和小红都报名参加了该冬令营,求小明和小红分在同一个班概率.【分析】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解: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知,共有16 种等可能结果,其中小明和小红分在同一个班的结果有 4 种,所以小明和小红分在同一个班的概率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列表法和树状法,熟记概率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6 分)工人师傅用一块长为10dm,宽为6dm 的矩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需要将四角各裁掉一个正方形.(厚度不计)求长方体底面面积为12dm2 时,裁掉的正方形边长多大?【分析】由题意可画出图形,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则题意可列出方程,可求得答案解:设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dm 由(6﹣2x)=12即x2题意可得(10﹣2x)﹣8x+12=0,解得x=2 或x=6(舍去)答:裁掉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dm,底面积为12d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应用,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表示成二次函数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9.(6 分)在△ABC 中,M 是AC 边上的一点,连接BM.将△ABC 沿AC 翻折,使点B 落在点D 处,当DM∥AB 时,求证:四边形ABMD 是菱形.【分析】只要证明AB=BM=MD=DA,即可解决问题.证明:∵AB∥DM,∴∠BAM=∠AMD,∵△ADC 是由△ABC 翻折得到,∴∠CAB=∠CAD,AB=AD,BM=DM,∴∠DAM=∠AMD,∴DA=DM=AB=BM,∴四边形ABMD 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DM 是等腰三角形.(8 分)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李燕和刘凯两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0.两个转盘做游戏(每个转盘被分成面积相等的几个扇形,并在每个扇形区域内标上数字).游戏规则如下:两人分别同时转动甲、乙转盘,转盘停止后,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等于12,则李燕获胜;若指针所指区域内两数和等于13,则刘凯获胜(若指针停在等分线上,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某一份内为止).(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表格,得出游戏中两数和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数;(2)根据(1)得出两数和共有的情况数和其中和为12 的情况、和为13 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1)根据题意列表如下:可见,两数和共有12 种等可能结果;(2)由(1)可知,两数和共有12 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和为12 的情况有 3 种,和为13 的情况有 2 种,所以李燕获胜的概率为=,刘凯获胜的概率为=,∵>,∴此游戏对双方不公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游戏双方获胜的概率相同,游戏就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1.(8 分)如图,矩形ABCD 中,AB=3,BC=2,过对角线BD 中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CD 边于点E、F.(1)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求EF 的长.【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 的性质,判定△BOE≌△DOF(ASA),得出四边形BEDF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而得出结论;(2)在Rt△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E,由勾股定理求出BD,得出OB,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O,即可得出EF 的长.(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BD 的中点,∴∠A=90°,AD=BC=2,AB∥DC,OB=OD,∴∠OBE=∠ODF,在△BOE 和△DOF 中,,∴△BOE≌△DOF(ASA),∴EO=FO,∴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BD⊥EF,设BE=x,则DE=x,AE=3﹣x,在Rt△ADE 中,DE2=AD2+AE2,∴x2=22+(3﹣x)2,解得:x=,∵BD===,∴OB=BD=,∵BD⊥EF,∴EO===,∴EF=2E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0 分)受益于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等多重利好因素.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年提高,据統计,2015 年利润为2 亿元,2017 年利润为3.38 亿元.(1)求该企业从2015 年到2017 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2018 年保持前两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变,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能否超过 4.3 亿元?(1)设该企业从2015 年到2017 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该企业2015 【分析】年及2017 年的利润额,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该企业2017 年的利润×(1+增长率),可求出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将其与4.3 亿元进行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解:(1)设该企业从2015 年到2017 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1+x)2=3.38,解得:x1=0.3=30%,x2=﹣2.3(不合题意,舍去).答:该企业从2015 年到2017 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0%.(2)3.38×(1+30%)=4.394(亿元),∵4.394 亿元>4.3 亿元,∴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能超过 4.3 亿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该企业2017 年的,求出该企业2018 年的利润.利润×(1+增长率)23.(10 分)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等邻边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一个条件.(2)小红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等邻边四边形”是菱形.她的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2,小红作了一个Rt△ABC,其中∠ABC=90°,AB=2,BC=1,并将Rt△ABC 沿∠ABC 的平分线BB′方向平移得到△A′B′C′,连结AA′,BC′.小红要使得平移后的四边形ABC′A′是“等邻边四边形”,应平移多少距离(即线段B′B 的长)?【分析】(1)利用“等邻边四边形”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等邻边四边形”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3)利用“等邻边四边形”的定义和平移的性质(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分四种情况(AA′=AB,AA′=A′C′,A′C′=BC′,BC′=AB)进行讨论计算即可.(1)解:AB=BC 或BC=CD 或CD=AD 或AD=AB(2)解:小红的结论正确.理由如下:∵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是“等邻边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这个“等邻边四边形”是菱形,(3)解:由∠ABC=90°,AB=2,BC=1,得:AC=,∵将Rt△ABC 平移得到Rt△A′B′C′,∴BA′=AA′,A′B′∥AB,A′B′=AB=2,B′C′=BC=1,A′C′=AC=,(I)如图1,当AA′=AB 时,BB′=AA′=AB=2,(I I)如图2,当A A′=A′C′时,BB′=AA′=AC′=,(I I I)当A C′=BC′=时,如图3,延长C′B′交A B 于点D,则C′B′⊥AB∵BB′平分∠ABC,∴∠ABB′=∠ABC=45°∴∠BB′D=∠ABB′=45°,∴B ′D =BD ,设 B ′D =BD =x ,则 C ′D =x +1,BB ′=x∵根据在 Rt △BC ′D 中,BC ′2=C ′D 2+BD 2 即 x 2+(x +1)2=5 解得:x =1 或 x =﹣2(不合题意,舍去) ∴BB ′=,(I V ) 当BC ′=AB =2 时,如图4,与(III )方法同理可得:x =或x =,x =或 x =(舍去)∴BB ′= x = .故应平移 2 或或或.【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利用“等邻边四边形”的定义这个信息解决问题,涉及到了图形的平移的性质,得出 BB ′=AA ′,A ′B ′∥AB ,A ′B ′ =AB =2,B ′C ′=BC =1,A ′C ′=AC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由 BB ′平分 ∠ABC 得到∠ABB ′=∠ABC =45°,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等邻边四边形”的定义的前提下,结合已学知识会用它.24.(12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6cm ,AD =8cm ,直线 EF 从点 A 出发沿 A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是 2cm /s ,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 EF ∥AC .F 交 AD 于 E ,交 DC 于点 F ;同时,点 P 从点 C 出发沿 CB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是 1cm /s ,连接 PE 、PF ,设运动时间 t (s )(0<t <4).(1) 当 t =1 时,求 EF 长;(2) 求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EPCD 为矩形;(3)设△PEF 的面积为 S (cm 2),求出面积 S 关于时间 t 的表达式;(4)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 S △PC F :S 矩形 ABCD=3:16?若存在, 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勾股定理知AC=10,由题意得AE=2,DE=6,根据EF∥AC 知△DEF∽△DAC,据此得=,代入计算即可;(2)由DE∥CP 且∠D=∠C 知DE=CP 时,四边形EPCD 为矩形,据此求解可得;证△DEF∽△DAC 得=,据此求得D F=6﹣t,CF=t,根据S=S 梯形DEPC﹣S△DEF﹣S△PCF 可得函数解析式;(3)由S 矩形ABCD=AB×AD=48,且S△PCF:S 矩形ABCD=3:16 知S△PCF=9,再根=t2 可得关于t的方程,解之可得.解:据S△PCF(1)∵AB=6cm,AD=8cm,∴AC=10cm,当t=1 时,AE=2,则DE=6,∵EF∥AC,∴△DEF∽△DAC,∴=,即=,解得:EF=;(2)由题意知AE=2t,CP=t,则DE=8﹣2t,∵四边形EPCD 是矩形,∴DE=CP,即8﹣2t=t,解得t=,故当t=时,四边形EPCD 为矩形;(3) ∵EF ∥AC ,∴△DEF ∽△DAC ,∴=,即 =,解得:DF =6﹣t ,则 C F =CD ﹣DF =6﹣(6﹣t )=t , 则S =S 梯形 DEPC ﹣S △DEF ﹣S △PCF=×(8﹣2t +t )×6﹣ ×(8﹣2t )×(6﹣t )﹣×t ×t=﹣t 2+9t ,即 S =﹣t 2+9t (0<t <4);(4) 存在,∵S 矩形 ABCD =AB ×AD =48,且 S △PCF :S 矩形 ABCD =3:16,∴S △PCF =9,又∵S △PCF = ×t ×t =t 2,∴t 2=9,解得:t =2或 t =﹣2(舍), ∴当 t =2时,S △PCF :S 矩形 A BCD =3:16.【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数学试题2018.11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2页,为选择题;第Ⅱ卷2页,为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纸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0分.)1.下列两个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A.两个菱形B.两个矩形C.两个正方形D.两个平行四边形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2,3)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必定( ).A. 与x 轴相离、与y 轴相切B. 与x 轴、y 轴都相离C. 与x 轴相切、与 y 轴相离D. 与x 轴、y 轴都相切3.如图,已知AB ∥CD ∥EF ,AF 交BE 于点H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HD AH HC BH = B.CE BC DF AD = C .DF HD HE HC = D . CEBE DF AF = 4.如图,在△ABC 中,∠A =78°,AB =4,AC =6,将△ABC 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5.在Rt △ABC 中,∠C =90°,sinA =135,则tanB 的值为 ( ). A. 1312 B.125 C.1213 D.512 6.若计算器的四个键的序号如图所示,在角的度量单位为“度的状态下”用计算器求sin 47°,正确的按键顺序是( ).A.(1)(2)(3)(4)B. (2)(4)(1)(3)C.(1)(4)(2)(3)D. (2)(1)(4)(3)7.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和正三角形高的比为( ).A. 1:2:3B. 2:3:4C.D. 28.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图形如图所示,其中AB ⊥BE ,EF ⊥BE ,AF 交BE 于点D ,点C 在BD 上.有四位同学分别测量出以下四组数据,能根据所测数据求出A ,B 间距离的有 ( ).①BC ,∠ACB ②CD ,∠ACB ,∠ADB ③ EF ,DE ,BD ④ DE ,DC ,BCA.1组B. 2 组C. 3组D. 4 组9.如图,点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的三等分点,AC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3-34π B. 32-34π C.3-32π D.23-32π 10.已知△ABC 中,∠ABC =50°,∠ACB =75°,点O 是△ABC 的内心,则∠BOC =( ). A.120° B. 117.5°C.87.5°D.55°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AB 经过点A (6,0)、B (0,6),⊙O 的半径为2(O 为坐标原点),点P 是直线AB 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Q 为切点,则切线长PQ 的最小值为( ).A .7B . 3C .23D .1412.矩形ACBD 中,对角线AB 与CD 交于点A 1,过A 1作BC 的垂线段A 1C 1,垂足为C 1;连接C 1D ,与AB 交于A 2点,过A 2作BC 的垂线段A 2C 2,垂足为C 2;连接C 2D ,与AB 交于A 3点,过A 3点作BC 的垂线段A 3C 3,垂足为C 3,….如此下去,可以依次得到A 4,A 5,…,A n ,如果设AB 的长为1,依次可求得A 1B ,A 2B ,A 3B ,… 的长,则A n B 的长用n 的代数式表示为 ( ).A. n 1B. n 21C. 11+nD.121+n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每小题填对得3分. )13.下列四个命题:①度数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②长度相等的弧的度数都相等;③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④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两条弦相等.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14.弧长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是 度.15.如图,斜坡AC 的坡度为3:1,AC =10米,坡顶有一旗杆BC ,旗杆顶端B 与A 点有一条彩带AB 相连,AB =14米,则旗杆BC 的高度为 .16.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C =90°,AC =6,D 是AC 上一点,若tan ∠DBA =51,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_.17.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AD =4,∠ABC =∠DAC ,则AC 长为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AB =10cm ,AD =20cm ,两只小虫P 和Q 同时分别从A ,B出发沿AB ,BC 向终点B ,C 方向前进,小虫P 每秒走1cm ,小虫Q 每秒走2cm ,它们同时出发t 秒时,以P 、B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t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9.(本题满分8分)(1)计算:60cos 45tan 345sin 60tan 32+-- (2)已知α是锐角,且()2315sin =+ α,求()1031tan 14.3cos 4-8-⎪⎭⎫ ⎝⎛++--απα的值.20. (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7,1),B (8,2),C (9,0)(1)请以点P (12,0)为位似中心,在图中将△ABC 放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A ’B ’C ’(要求与△ABC 同在P 点同一侧);(2)写出△A ’B ’C ’各顶点的坐标.21. (本题满分8分)如图,⊙O 的半径OD ⊥弦AB 于点C ,连接A0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EC .若AB =8,CD =2,求EC 的长.2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ED =∠B ,射线AG 分别交线段DE ,BC 于点F ,G ,且CGDF AC AD =. (1)求证:△ADF ∽△ACG ;(2)若21=AC AD ,求证:AF =FG . 23. (本题满分10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过点C 作⊙O 的切线CM .(1)求证:∠ACM =∠ABC ;(2)延长BC 到点D ,使BC =CD ,连接AD 与CM 交于点E ,若⊙O 的半径为3,ED =2,求△ACE 的外接圆的半径.24. (本题满分10分)如图,马路的两边CF 、DE 互相平行,线段CD 为人行横道,马路两侧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车站和超市。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数学(本卷共六大题,全卷共23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在下列各数中:1.3、13--、0、 1.23∙∙-、π,负有理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2.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最大排水量为67500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 .50.67510⨯B .367.510⨯C .46.7510⨯D .56.7510⨯ 3.下面几个几何体,主视图是圆的是( )4.已知221x y +=,22x xy -=,则23(1)1x y x +--=( )A .4B .﹣1C .3D .2 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外表面展开图,则这个正方 体可能是( )A .B .C .D .6.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 、b 的值分别为( )A .10、91B .12、91C .10、95D .12、9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5的相反数为 ;8.一件商品定价为a ,成本为b ,现决定打8折出售,则每件利润为 ;9.下列图形中,柱体为 (请填写你认为正确物体的序号);A B .C .D第5题图第9题图第12题图第11题图10.已知多项式(2)8m+-+(m为常数)是二次三项式,x m x则3m=;11.现有甲、乙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将它们按如图位置放置,如果向左移动甲温度计,使其度数12与乙温度计的度数﹣6对齐,那么此时乙温度计与甲温度计数﹣4对齐的度数是;12.如图所示的立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标着连续的整数,则这六个数的和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30分)13.(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1)计算:13.1 1.6( 1.9)( 6.6)+--+-.(2)化简:222--+-532xy x xy x x14. 计算:315119(1)(1)22424-+⋅+--÷15.如果两个关于x 、y 的单项式32a mx y 与3634a nx y --是同类项(其中0xy ≠).(1)求a 的值; (2)如果他们的和为零,求2016(21)m n --的值.16.如图①是一个组合几何体,右边是它的两种视图.(1)在右边横线上填写出两种视图名称;(2)根据两种视图中尺寸(单位:cm),计算这个组合几何体的表面积.(π取3.14)17.一辆货车从百货大楼出发负责送货,向东走了4千米到达小明家,继续向东走了1.5千米到达小红家,然后向西走了8.5千米到达小刚家,最后返回百货大楼.(1)以百货大楼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向西为负方向,1个单位长度表示1千米,请你在数轴上标出小明、小红、小刚家的位置.(小明家用点A表示,小红家用点B表示,小刚家用点C表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多远?(3)若货车每千米耗油1.5升,那么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多少升?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32分)18.汽车制造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100辆北斗星小轿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为正数,减少的辆数为负数)根据记录回答:(1)本周生产了多少辆小轿车?(2)本周总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辆?(3)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19.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大小:﹣0.11 ﹣0.1,32- 54-(用“>、<或=”填空);(2)在图1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2.5, ﹣3, 4, 112-, 0;(3)将(2)中的有理数填入图2中它所属于的集合圈内;(4)如图3,数轴上A 、B 、C 、D 四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整数a 、b 、c 、d 并满足27c a -=,且四个点中有一个是坐标原点.试问:坐标原点为哪个点?并给出你的理由.图1图2 图320.“囧”像一个人脸郁闷的神情.如图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得到一个“囧”字图案(阴影部分),设剪去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x、y,剪去的小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为x,y.(1)用式子表示“囧”的面积S;(用含a、x、y的式子表示)(2)当a=7,x=π,y=2时,求S.(π取3.14)21.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正确的演算过程,随后用手捂住了其中一个多项式,形式如下.试问,老师用手捂住的多项式是什么?22222--+=+(2)2()a b ab ab a b ab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2.阅读:已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a b理解:(1)数轴上表示2和﹣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6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应用:(1)当代数式1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x x值范围,最小值为;(2)当x≤﹣2时,代数式12--+的值 3(填x x写“≥、≤或=”).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23.阅读理解题:如图,从左边第一个格子开始向右数,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1)可知x=,●=,○= .(2)试判断第2016个格子中的数是多少?并给出相应的理由.(3)判断:前n个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是否可能为2016?若能,求出n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若在前三个格子中任取两个数并用大数减去小数得到差值,而后将所有的这样的差值累加起来称为累差值.例如前三项的累差值为:●●.则前三项的累差值为;-+-+-11若取前10项,那么前10项的累差值为多少?(请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B2.C3.B4. D5. C6.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 5 8. 0.8a -b 9. ①②③⑥10. ﹣8 11. 10 12. 27或33或39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13.解:(1)原式10=.(2)原式4xy =.14.解:原式0=.15.解:(1)依题意,36a a =-,解得:3a =;(2)∵33332(4)0mx y nx y +-=,故20m n -=,∴20162016(21)(1)1m n --=-=.16.解:(1)主,俯;(2)表面积2(858252)46π=⨯+⨯+⨯+⨯⨯2(858252)4 3.146=⨯+⨯+⨯+⨯⨯2207.36(cm )=.17.解:(1)如图所示:;(2)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4(3)7--=(千米); (3)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4 1.58.53) 1.525.5+++⨯=(升). 答:小明家与小刚家相距7千米,这辆货车此次送货共耗油25.5升.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8分,共32分)18.解:(1)1007(573410925)700(21)679⨯+-+-++--=+-=(辆);(2)减少了,减少的辆数为:21(辆);(3)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10)(25)35+--=辆.答:本周生产了679辆小轿车,总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减少了21辆,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35辆.19.解:(1) < , < ;(2),1310 2.542-<-<<<;(3)(4)假如A 点是原点时,则a=0,c=4,不符合c -2a=7,故A 点不可能是原点; 假如B 点是原点时,则a=﹣3,c=1,符合c -2a=7,故B 点是原点; 假如C 点是原点时,则a=﹣4,c=0,不符合c -2a=7,故C 点不可能是原点;假如D 点是原点时,则a=﹣7,c=﹣3,不符合c -2a=7,故D 点不可能是原点.故B 点是原点.20.解:(1)221222S a xy xy a xy =-⨯-=-; (2)当a=7,x=π,y=2时,22272 3.14236.44S a xy =-=-⨯⨯=.21.解:原式22222222()(2)3a b ab a b ab ab a b ab =++--=-,∴捂住的多项式为223a b ab -.五、(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22.解:理解:(1) 6 ;(2)6x +;应用:(1)21x -≤≤, 3 ;(2) = .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23.解:(1) 1 , 7 ,﹣3 ;(2)由于表格中的数是1,7,﹣3,1,7,﹣3,…循环,而2016能被3所整除,故第2016个数为﹣3;(3)∵1+7+(﹣3)=5,而2016=5×403+1,故n=403×3+1=1210;(4) 20 ;由于前10个数中1出现了4次,而7与﹣3个出现了3次,∴前19项的累差值=-⨯⨯+--⨯⨯+--⨯⨯=.17431(3)437(3)33210。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下列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在网格图1中的三角形与△ABC相似的是()A. B. C. D.2.在Rt△ABC中,∠C=90°,sin A=,BC=6,则AB=()A. 4B. 6C. 8D. 103.如图2,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A. B. C. ∠ ∠ D. ∠ ∠图1 图2 图34.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是()①过平面上三点可以作一个圆;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④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3,在△ABC中,中线BE,CD相交于点O,连线DE,下列结论:①;△△ ;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已知在△ABC中,∠A、∠B都是锐角,,则∠C的度数是()A. B. C. D.7.如图4,水库大坝截面的迎水坡AD的坡比为4:3,背水坡BC的坡比为1:2,大坝高DE=20m,坝顶宽CD=10m,则下底AB的长为()A. 55mB. 60mC. 65mD. 70m8.在RT△ABC中,∠C=90°,BC=3cm,AC=4cm,以点C为圆心,以2.5cm为半径画圆,则⊙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A. 相交B. 相切C. 相离D. 不能确定9.如图5,在等腰Rt△ABC中,AC=BC=2,点P在以斜边AB为直径的半圆上,M为PC的中点.当点P沿半圆从点A运动至点B时,点M运动的路径长是()A. B. C. D. 2图4 图5 图610.已知:如图6,在⊙O中,OA⊥BC,∠AOB=70°,则∠ADC的度数为()A. B. C. D.11.如图7,等腰直角△ABC中,AB=AC=8,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斜边BC于D,则阴影部分面积为(结果保留π)()A. 16B.C.D.12.如图8,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图7 图8 图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3.如图9,已知△ABC中,D为边AC上一点,P为边AB上一点,AB=12,AC=8,AD=6,当AP的长度为______时,△ADP和△ABC相似.14.如图10,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边BC上一点,AC与DE相交于点F,若CE=2EB,S△AFD=9,则S四边形ABEF等于_____.1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1)、B(-2,-4)、C(-6,-5),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1:2,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16.某兴趣小组借助无人飞机航拍,如图11,无人飞机从A处飞行至B处需12秒,在地面C处同一方向上分别测得A处的仰角为75°,B处的仰角为30°.已知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3米/秒,则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为(结果保留根号)______ 米.图10 图11 图1217.如图12,点E(0,3),O(0,0),C(4,0)在⊙A上,BE是⊙A上的一条弦.则cos∠OBE=______.18.如图13,在⊙O中,弦AB=8,M是弦AB上的动点,且OM的最小值为3.则⊙O的半径为______.19.半径为2的圆内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之比为______.20.如图14,在矩形ABCD中,AB=3,BC=4,O为矩形ABCD的中心,以D为圆心1为半径作⊙D,P为⊙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OP,则△AOP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图13 图14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21.(10分)某中学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建筑物AB的高度.他们在C处仰望建筑物顶端,测得仰角为48°,再往建筑物的方向前进6米到达D处,测得仰角为64°,求建筑物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tan48°≈,sin64°≈,tan64°≈2)(参考数据:sin48°≈22.(12分)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E,F分别是AC,BC边上一点.(1)求证:=;(2)若CE=AC,BF=BC,求∠EDF的度数.23.(12分)如图,在△BCE中,点A是边BE上一点,以AB为直径的⊙O与CE相切于点D,AD∥OC,点F为OC与⊙O的交点,连接AF.(1)求证:CB是⊙O的切线;(2)若∠ECB=60°,AB=6,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4.(12分)如图,正方形ABCD、等腰Rt△BPQ的顶点P在对角线AC上(点P与A、C不重合),QP与BC交于E,QP延长线与AD交于点F,连接CQ.(1)①求证:AP=CQ;②求证:PA2=AF•AD;(2)若AP:PC=1:3,求tan∠CBQ.25.(12分)如图,在⊙O中,直径CD垂直于不过圆心O的弦AB,垂足为点N,连接AC,点E在AB上,且AE=CE(1)求证:AC2=AE•AB;(2)过点B作⊙O的切线交EC的延长线于点P,试判断PB与P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3)设⊙O半径为4,点N为OC中点,点Q在⊙O上,求线段PQ的最小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根据勾股定理,,BC=,所以,夹直角的两边的比为,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三角形符合,与所给图形的三角形相似.故选:B.可利用正方形的边把对应的线段表示出来,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分别计算各边的长度即可解题.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三角形对应边比值相等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本题中根据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三边长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D【解析】解:在Rt△ABC中,∠C=90°,sinA==,BC=6,∴AB===10,故选:D.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sinA,将sinA的值与BC的长代入求出AB的长即可.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DAE=∠CAB,∴当∠AED=∠B或∠ADE=∠C时,△ABC∽△AED;当=即=时,△ABC∽△AED.故选: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定即可.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答案】A【解析】解:过平面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一个圆,错误;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故错误;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错误;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正确,正确的有1个,故选A.利用确定圆的条件、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本题考查了确定圆的条件、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及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了解有关的定义及定理,难度不大.5.【答案】B【解析】解:∵BE、CD是△ABC的中线,∴DE是△ABC的中位线,∴,正确;=,错误;∵D是AB的中点,∴=,由题意得,点O是△ABC的重心,∴=,∴,正确;=,错误,故选:B.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sinA=,cosB=,∴∠A=60°,∠B=60°,故可得∠C=180°-∠A-∠B=60°.故选C.根据绝对值及完全平方的非负性可得出sinA及cosB的值,继而可得出∠A及∠B的度数,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此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非负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A及∠B的度数.7.【答案】C【解析】解:∵DE=20m,DE:AE=4:3,∴AE=15m,∵CF=DE=20m,CF:BF=1:2,∴BF=40m,∴AB=AE+EF+BF=15+10+40=65m.故选C.利用坡比的比值关系,求出AE与BF的长度即可得出下底的长.本题考查了坡度和坡角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坡比和已知条件求出三角形的边长.8.【答案】A【解析】解:过C作CD⊥AB于D,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C=4,BC=3,∴AB==5,∵△ABC的面积=AC×BC=AB×CD,∴3×4=5CD,∴CD=2.4<2.5,即d<r,∴以2.5为半径的⊙C与直线AB的关系是相交;故选A.过C作CD⊥AB于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D,得出d<r,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用到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作出辅助线,并进一步求出CD的长,注意: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9.【答案】B【解析】解:取AB的中点O、AE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结OC、OP、OM、OE、OF、EF,如图,∵在等腰Rt△ABC中,AC=BC=2,∴AB=BC=4,∴OC=AB=2,OP=AB=2,∵M为PC的中点,∴OM⊥PC,∴∠CMO=90°,∴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当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当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易得四边形CEOF为正方形,EF=OC=2,∴M点的路径为以2为直径的半圆,∴点M运动的路径长=•π•2=π.故选B.取AB的中点O、AE的中点E、BC的中点F,连结OC、OP、OM、OE、OF、E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BC=4,则OC=AB=2,OP=AB=2,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OM⊥PC,则∠CMO=90°,于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点M在以OC为直径的圆上,由于点P点在A点时,M点在E点,点P点在B点时,M点在F点,则利用四边形CEOF为正方得到EF=OC=2,所以M点的路径为以2为直径的半圆,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计算点M运动的路径长.本题考查了轨迹:点按一定规律运动所形成的图形为点运动的轨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确定M 点的轨迹为以2为直径的半圆. 10.【答案】B 【解析】解:∵OA ⊥BC ,∠AOB=70°, ∴=,∴∠ADC=∠AOB=35°. 故选:B .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出=,再由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熟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连接AD ,OD , ∵等腰直角△ABC 中,∴∠ABD=45°. ∵AB 是圆的直径,∴∠ADB=90°, ∴△ABD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8,∴AD=BD=4, ∴S 阴影=S △ABC -S △ABD -S 弓形AD=S △ABC -S △ABD -(S 扇形AOD -S △ABD )=×8×8-×4×4-+××4×4=16-4π+8=24-4π. 故选B .连接AD ,因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ABD=45°,再由AB 是圆的直径得出∠ADB=90°,故△ABD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S 阴影=S △ABC -S △ABD -S 弓形AD 由此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的计算,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及扇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答案】C【解析】解:∵△BPC是等边三角形,∴BP=PC=BC,∠PBC=∠PCB=∠BPC=60°,在正方形ABCD中,∵AB=BC=CD,∠A=∠ADC=∠BCD=90°∴∠ABE=∠DCF=30°,∴BE=2AE;故正确;∵PC=CD,∠PCD=30°,∴∠PDC=75°,∴∠FDP=15°,∵∠DBA=45°,∴∠PBD=15°,∴∠FDP=∠PBD,∵∠DFP=∠BPC=60°,∴△DFP∽△BPH;故正确;∵∠FDP=∠PBD=15°,∠ADB=45°,∴∠PDB=30°,而∠DFP=60°,∴∠PFD≠∠PDB,∴△PFD与△PDB不会相似;故错误;∵∠PDH=∠PCD=30°,∠DPH=∠DPC,∴△DPH∽△CPD,∴,∴DP2=PH•PC,故正确;故选C.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性质和定理.13.【答案】4或9【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倒推法以及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分别根据当△ADP∽△ACB时,当△ADP∽△ABC时,求出AP的长即可.【解答】解:当△ADP∽△ACB时,∴=,∴=,解得:AP=9,当△ADP∽△ABC时,∴=,∴=,解得:AP=4,∴当AP的长度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故答案为4或9.14.【答案】11【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构造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条件,然后利用其性质即可求解.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得到BC∥AD、BC=AD,而CE=2EB,由此即可得到△AFD∽△CFE,它们的相似比为3:2,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BC=AD,而CE=2EB,∴△AFD∽△CFE,且它们的相似比为3:2,∴S△AFD:S△EFC=()2,而S△AFD=9,∴S△EFC=4,∴S△DFC=9×=6,∴S△ADC=15,S=15-4=11.四边形ABEF故答案为11.15.【答案】(1,2)或(-1,-2)【解析】解:∵点B的坐标为(-2,-4),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位似比为1:2,∴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2)或(-1,-2),故答案为:(1,2)或(-1,-2).根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解答.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16.【答案】9+9【解析】解:如图,作AD⊥BC,BH⊥水平线,由题意得:∠ACH=75°,∠BCH=30°,AB∥CH,∴∠ABC=30°,∠ACB=45°,∵AB=3×12=36m,∴AD=CD=18m,BD=AB•cos30°=18m,∴BC=CD+BD=(18+18)m,∴BH=BC•sin30°=(9+9)m.故答案为:9+9.作AD⊥BC,BH⊥水平线,根据题意确定出∠ABC与∠ACB的度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D与BD的长,由CD+BD求出BC的长,即可求出BH的长.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7.【答案】【解析】解:连接EC,由∠EOC=90°得到BC为圆A的直径,∴EC过点A,又OE=3,OC=4,根据勾股定理得:EC=5,∵∠OBE和∠OCE为所对的圆周角,∴∠OBE=∠OCE,则cos∠OBE=cos∠OCE==.故答案为:连接EC,由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根据∠EOC=90°得到EC为圆A的直径,所以点A在EC上且为EC中点,在直角三角形EOC中,由OE和O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C的长,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得到∠EBO与∠ECO相等,而∠ECO在直角三角形EOC中,根据余弦函数定义即可求出cos∠ECO的值,进而得到cos∠EBO.此题考查学生掌握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以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考查了数形结合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是一道中档题.连接EC且得到EC为圆A的直径是解本题的突破点.18.【答案】5【解析】解: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当OM⊥AB时,OM有最小值,此时,由垂径定理知,点M是AB的中点,连接OA,AM=AB=4,由勾股定理知,OA2=OM2+AM2.即OA2=42+32,解得OA=5.所以⊙O的半径为5;故答案为5.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当OM⊥AB时,OM有最小值.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根据垂线段最短知,当OM⊥AB时,OM有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1::【解析】解:由题意可得,正三角形的边心距是:2×sin30°=2×=1,正四边形的边心距是:2×sin45°=2×,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2×sin60°=2×,∴半径为2的圆内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之比为:1::,故答案为:1::.根据题意可以求得半径为2的圆内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的边心距,从而可以求得它们的比值.本题考查正多边形和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图形的边心距.20.【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P处于什么位置时面积最大.当P点移动到平行于OA且与⊙D相切时,△AOP面积的最大,由于P为切点,得出MP垂直与切线,进而得出PM⊥AC,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得AC的长,进而求得OA的长,根据△ADM∽△ACD,求得DM的长,从而求得PM的长,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解答】解:当P点移动到平行于OA且与⊙D相切时,△AOP面积的最大,如图,菁优网∵P是⊙D的切线,∴DP垂直与切线,延长PD交AC于M,则DM⊥AC,∵在矩形ABCD中,AB=3,BC=4,∴.∴.∵∠AMD=∠ADC=90°,∠DAM=∠CAD,∴△ADM∽△ACD,∴,∵AD=4,CD=3,AC=5,∴DM=,∴,∴△AOP的最大面积=.故答案为.21.【答案】解:根据题意,得∠ADB=64°,∠ACB=48°在Rt△ADB中,tan64°=,则BD=≈AB,在Rt△ACB中,tan48°=,则CB=≈AB,∴CD=BC-BD即6=AB-AB解得:AB=≈14.7(米),∴建筑物的高度约为14.7米.【解析】Rt△ADB中用AB表示出BD、Rt△ACB中用AB表示出BC,根据CD=BC-BD可得关于AB 的方程,解方程可得.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各边之间的关系,然后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2.【答案】解:(1)∵CD⊥AB,∴∠A+∠ACD=90°又∵∠A+∠B=90°∴∠B=∠ACD∴Rt△ADC∽Rt△CDB∴=;(2)∵==,又∵∠ACD=∠B,∴△CED∽△BFD;∴∠CDE=∠BDF;∴∠EDF=∠EDC+∠CDF=∠BDF+∠CDF=∠CDB=90°.【解析】(1)证相关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即可,即证Rt△ADC∽Rt△CDB;(2)易证得CE:BF=AC:BC,联立(1)的结论,即可得出CE:BF=CD:BD,由此易证得△CED∽△BFD,即可得出∠CDE=∠BDF,由于∠BDF和∠CDF互余,则∠EDC和∠CDF也互余,由此可求得∠EDF的度数.此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23.【答案】(1)证明:连接OD,与AF相交于点G,∵CE与⊙O相切于点D,∴OD⊥CE,∴∠CDO=90°,∵AD∥OC,∴∠ADO=∠DOC,∠DAO=∠BOC,∵OA=OD,∴∠ADO=∠DAO,∴∠DOC=∠BOC,在△CDO和△CBO中,\∠ ∠ ,∴△CDO≌△CBO,∴∠CBO=∠CDO=90°,∴CB是⊙O的切线.(2)由(1)可知∠DOA=∠BOC,∠DOC=∠BOC,∵∠ECB=60°,∴∠DCO=∠BCO=∠ECB=30°,∴∠DOC=∠BOC=60°,∴∠DOA=60°,∵OA=OD,∴△OAD是等边三角形,∴AD=OD=OF,∵∠GOF=∠ADO,在△ADG和△FOG中,∠ ∠∠ ∠ ,∴△ADG≌△FOG,∴S△ADG=S△FOG,∵AB=6,∴⊙O的半径r=3,∴S阴=S扇形ODF==π.【解析】(1)欲证明CB是⊙O的切线,只要证明BC⊥OB,可以证明△CDO≌△CBO解决问题.(2)首先证明S阴=S扇形ODF,然后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的面积公式,记住切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把求不规则图形面积转化为求规则图形面积,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答案】解:(1)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ABC=90°,∴∠ABP+∠PBC=90°,∵△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BQ,∠PBQ=90°,∴∠PBC+∠CBQ=90°∴∠ABP=∠CBQ,∴△ABP≌△CBQ,∴AP=CQ;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C=∠BAC=∠ACB=45°,∵∠PQB=45°,∠CEP=∠QEB,∴∠CBQ=∠CPQ,由①得△ABP≌△CBQ,∠ABP=∠CBQ∵∠CPQ=∠APF,∴∠APF=∠ABP,∴△APF∽△ABP,∴,∴AP2=AF•AB=AF•AD;(本题也可以连接PD,证△APF∽△ADP)(2)由①得△ABP≌△CBQ,∴∠BCQ=∠BAC=45°,∵∠ACB=45°,∠PCQ=45°+45°=90°,∴tan∠CPQ=,由①得AP=CQ,又∵AP:PC=1:3,∴tan∠CPQ=,由②得∠CBQ=∠CPQ,∴tan∠CBQ=tan∠CPQ=.【解析】(1)证出∠ABP=∠CBQ,由SAS证明△ABP≌△CBQ可得结论;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BAC,∠APF=∠ABP,根据AA 证明△APF∽△ABP,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Q=∠BAC=45°,可得∠PCQ=90°,根据三角函数和已知条件得到tan∠CPQ=,由中∠CBQ=∠CPQ即可求解.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25.【答案】证明:(1)如图1,连接BC,∵CD为⊙O的直径,AB⊥CD,∴=,∴∠A=∠ABC,∵EC=AE,∴∠A=∠ACE,∴∠ABC=∠ACE,∵∠A=∠A,∴△AEC∽△ACB,∴,∴AC2=AE•AB;(2)PB=PE,理由是:如图2,连接OB,∵PB为⊙O的切线,∴OB⊥PB,∴∠OBP=90°,∴∠PBN+∠OBN=90°,∵∠OBN+∠COB=90°,∴∠PBN=∠COB,∵∠PEB=∠A+∠ACE=2∠A,∠COB=2∠A,∴∠PEB=∠COB,∴∠PEB=∠PBN,∴PB=PE;(3)如图3,∵N为OC的中点,∴ON=OC=OB,Rt△OBN中,∠OBN=30°,∴∠COB=60°,∵OC=OB,∴△OCB为等边三角形,∵Q为⊙O任意一点,连接PQ、OQ,因为OQ为半径,是定值4,则PQ+OQ的值最小时,PQ最小,当P、Q、O三点共线时,PQ最小,∴Q为OP与⊙O的交点时,PQ最小,∠A=∠COB=30°,∴∠PEB=2∠A=60°,∠ABP=90°-30°=60°,∴△PBE是等边三角形,Rt△OBN中,BN==2,∴AB=2BN=4,设AE=x,则CE=x,EN=2-x,Rt△CNE中,x2=22+(2-x)2,x=,∴BE=PB=4-=,Rt△OPB中,OP===,∴PQ=-4=.则线段PQ的最小值是.【解析】(1)证明△AEC∽△ACB,列比例式可得结论;(2)如图2,证明∠PEB=∠COB=∠PBN,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PB=PE;(3)如图3,先确定线段PQ的最小值时Q的位置:因为OQ为半径,是定值4,则PQ+OQ 的值最小时,PQ最小,当P、Q、O三点共线时,PQ最小,先求AE的长,从而得PB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OP的长,与半径的差就是PQ的最小值.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垂径定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第三问有难度,确定PQ最小值时Q的位置是关键,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勾股定理、方程相结合,解决问题.。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一组数值中,是方程x2-3x+2=0的解是()A. B. 2 C. D. 1或2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k的值为()A. B. C. D.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D. 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关于频率和概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频率等于概率;B.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在概率附近;C. 当实验次数很大时,概率稳定在频率附近;D. 实验得到的频率与概率不可能相等5.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CE∥BD,DE∥AC,AD=2,DE=2,则四边形OCED的面积为()A. B. 4 C. D. 86.一元二次方程x2+2x-6=0的根是()A. B. ,C. ,D. ,7.一元二次方程x2-10x+21=0可以转化的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正确的是()A. ,B. ,C. ,D. ,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AEF是等边三角形,则BE的长为()A.B.C.D.9.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α=60°.若AB=OD=2,则▱ABCD的面积是()A. 8B.C.D.10.用配方法解方程3x2-4x-2=0时,配方正确的是()A. B. C. D.11.为了塑造宜居宜业的“皖北江南”,我县决定改善城市容貌,绿化环境,计划用两年时间,使绿地面积增加44%,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A. B. C. D.1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cm,△APQ是等边三角形,点P在BC上,点Q在CD上,则BP的边长是()A. B. C. D.13.有两组卡片,第一组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2,3,4”,第二组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3,4,5”,现从每组卡片中各随机抽出一张,用抽取的第一组卡片上的数字减去抽取的第二组卡片上的数字,差为负数的概率为()A. B. C. D.14.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的一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是6和8,则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A. B. 5 C. 6 D.15.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6.如图,菱形ABCD中,BD=24,AC=10,则该菱形的周长为______.1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那么口袋中球的总个数为______.1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3x-4=0的两根为x1、x2,则x12+x1x2+x22=______.19.两个数的积为12,和为7,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依题意可列方程______.20.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得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的范围在与______之间.21.甲口袋中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乙口袋中有1个红球、1个黄球和1个绿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两个口袋中各随机取一个球,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_.22.如图,将边长为12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向右平移,得到△A′B′C′,当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2时,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______.23.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将△AEF绕顶点A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当BE=DF时,∠BAE的大小可以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0分)24.解下列方程:(1)2(x+1)2-8=0;(2)x2-3x-1=0(配方法);(3)3x2-5x+1=0(公式法).25.某商店准备进一批季节性小家电,单价40元.经市场预测,销售定价为52元时,可售出180个,定价每增加1元,销售量净减少10个;定价每减少1元,销售量净增加10个.因受库存的影响,每批次进货个数不得超过180个,商店若将准备获利2000元,则应进货多少个?定价为多少元?26.如图,AC是▱ABCD的对角线,∠BAC=∠DAC.(1)求证:AB=BC;(2)若AB=2,AC=2,求▱ABCD的面积.27.如图矩形ABCD中,DP平分∠ADC交BC于P点,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P点处,且使它的一条直角边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交CD于E.找出图中与PA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8.在一个布口袋中装有只有颜色不同,其它都相同的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只,甲乙两人进行摸球游戏;甲先从袋中摸出一球看清颜色后放回,再由乙从袋中摸出一球.(1)试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摸球游戏所有可能的结果;(2)如果规定:乙摸到与甲相同颜色的球为乙胜,否则为负,试求乙在游戏中能获胜的概率.29.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O是AC的中点,AE=CF,DF∥BE.(1)求证:△BOE≌△DOF;(2)若OD=AC,则四边形ABC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30.如图1,有一组平行线l1∥l2∥l3∥l4,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l1,l2,l3,l4上,EG过点D且垂直l1于点E,分别交l2,l4于点F,G,EF=DG=1,DF=2.(1)AE=______,正方形ABCD的边长=______;(2)如图2,将∠AEG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E′D′,旋转角为α(0°<α<90°),点D′在直线l3上,以AD′为边在E′D′左侧作菱形AB′C′D′,使B′,C′分别在直线l2,l4上.①写出∠B′AD′与α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②若α=30°,求菱形AB′C′D′的边长.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x2-3x+2=0,(x-2)(x-1)=0,x-2=0,x-1=0,x1=2,x2=1,即方程x2-3x+2=0的解是1或2,故选:D.先分解因式,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k=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42-4k=0,解得:k=4,故选:B.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k=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3.【答案】D【解析】解:A、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两条对角线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错误,应该是菱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以及正方形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各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A、频率只能估计概率;B、正确;C、概率是定值;D、可以相同,如“抛硬币实验”,可得到正面向上的频率为0.5,与概率相同.故选:B.大量反复试验时,某事件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的附近,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概率的估计值,而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5.【答案】A【解析】解:连接OE,与DC交于点F,∵四边形ABCD为矩形,∴OA=OC,OB=OD,且AC=BD,即OA=OB=OC=OD,∵OD∥CE,OC∥DE,∴四边形ODEC为平行四边形,∵OD=OC,∴四边形ODEC为菱形,∴DF=CF,OF=EF,DC⊥OE,∵DE∥OA,且DE=OA,∴四边形ADEO为平行四边形,∵AD=2,DE=2,∴OE=2,即OF=EF=,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DF==1,即DC=2,=OE•DC=×2×2=2.则S菱形ODEC故选:A.连接OE,与DC交于点F,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进而得到OD=OC,再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ODEC为平行四边形,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得到四边形ODEC 为菱形,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求出菱形OCED的面积即可.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1,b=2,c=-6∴x====-±2,∴x 1=,x2=-3;故选:C.找出方程中二次项系数a,一次项系数b及常数项c,再根据x=,将a,b及c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此题考查了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找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计算出根的判别式,当根的判别式≥0时,将a,b及c的值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出原方程的解.7.【答案】C【解析】解:∵(x-3)(x-7)=0,∴x-3=0或x-7=0,故选:C.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90°,AB=AD,∵△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AF,在Rt△ABE和Rt△ADF中,∴Rt△ABE≌Rt△ADF(HL),∴BE=DF,设BE=x,那么DF=x,CE=CF=1-x,在Rt△ABE中,AE2=AB2+BE2,在Rt△CEF中,FE2=CF2+CE2,∴AB2+BE2=CF2+CE2,∴x2+1=2(1-x)2,∴x2-4x+1=0,∴x=2±,而x<1,∴x=2-,即BE的长为=2-.故选:A.由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BE≌△ADF,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DF,设BE=x,那么DF=x,CE=CF=1-x,那么在Rt△ABE和Rt△ADF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E.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把求线段长放在正方形的背景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9.【答案】D【解析】解:∵在▱ABCD中,∴AB=DC,∵α=60°.AB=OD=2,∴△DOC是等边三角形,∴△DOC的面积=,∴▱ABCD的面积=4△DOC的面积=4,故选:D.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DO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面积,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0.【答案】B【解析】解:方程整理得:x2-x=,配方得:x2-x+=+,即(x-)2=,故选:B.方程常数项移到右边,二次项系数化为1,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变形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解:设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x,依题意得(1+x)2=1+44%,∴1+x=±1.2,∴x=0.2=20%或x=-2.2(不合题意,舍去).答:这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20%.故选:B.设两年平均每年绿地面积的增长率是x,原来的景区绿地面积为1,那么经过第一年景区绿地面积为(1+x),再过一年景区绿地面积为(1+x)(1+x),然后根据风景区绿地面积增加44%,即可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增长率的问题,一般公式为:原来的量×(1±x)2=现在的量,增长用+,减少用-.12.【答案】C【解析】解:设BP的长为x,则PC=CQ=10-x在Rt△ABP中,AP==在Rt△PCQ中,PQ=(10-x)∵AP=PQ,∴=(10-x)解得:x1=,x2=>10(舍去)∴BP的边长是;故选C.在Rt△ABP和△PCQ中,可将等边三角形的AP和PQ的长表示出来,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两边长相等进行求解.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13.【答案】D【解析】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9种,其中差为负数的情况有6种,∴差为负数的概率为=,故选:D.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差为负数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答案】A【解析】解:连接OP,∵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S矩形ABCD=AB•BC=48,OA=OC,OB=OD,AC=BD=10,∴OA=OD=5,∴S△ACD=S矩形ABCD=24,∴S△AOD=S△ACD=12,∵S△AOD=S△AOP+S△DOP=OA•PE+OD•PF=×5×PE+×5×PF=(PE+PF)=12,解得:PE+PF=4.8.故选:A.首先连接OP,由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可求得OA=OD=5,△AOD的面积,然后由S△AOD=S△AOP+S△DOP=OA•PE+OD•PF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以及掌握整体数学思想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C【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BC,∴∠MAO=∠NCO,∠AMO=∠CNO,在△AMO和△CNO中,∵,∴△AMO≌△CNO(ASA),∴AO=CO,∵AB=BC,∴BO⊥AC,∴∠BOC=90°,∵∠DAC=28°,∴∠BCA=∠DAC=28°,∴∠OBC=90°-28°=62°.故选:C.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注意掌握菱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性质.16.【答案】52【解析】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D=BC,AC⊥BD,OA=OC=5,BO=DO=12,在Rt△AOB中,AB==13,∴该菱形的周长=4×13=52.故答案为52.先根据菱形的性质得AB=CD=AD=BC,AC⊥BD,OA=OC=5,BO=DO=12,再在Rt△AOB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然后求菱形的周长.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分别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17.【答案】15【解析】解:∵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口袋中球的总个数为:3÷=15.故答案为:15.由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若干个除颜色不同其余都相同的球,如果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且摸到红球的概率为,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8.【答案】13【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4,所以x12+x1x2+x22=(x1+x2)2-x1x2=(-3)2-(-4)=13.故答案为1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4,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到x12+x1x2+x22=(x1+x2)2-x1x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19.【答案】x2-7x+12=0【解析】解: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另一个数为(7-x),∵两个数的积为12,∴x(7-x)=12,整理得:x2-7x+12=0.故答案为:x2-7x+12=0.如果设其中一个数为x,那么另一个数为(6-x),根据乘积等于5,那么可列出方程.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题目不难,重在看准题.20.【答案】-1 1【解析】解:根据表格可知,ax2+bx+c=0时,对应的x的值在-1~1之间.故答案为:-1,1.观察表格可知,随x的值逐渐增大,-x2+bx+c的值在-1~1之间由负到正,故可判断ax2+bx+c=0时,对应的x的值在-1~1之间.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观察表格,确定函数值由负到正时,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1.【答案】【解析】解:画树状图得:∵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红的有1种情况,∴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红的概率为:.故答案为:.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取出的两个球都是红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答案】4或8【解析】解:设AC交A′B′于H,∵A′H∥CD,AC∥CA′,∴四边形A′HCD是平行四边形,∵∠A=45°,∠D=90°∴△A′H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A′=x,则阴影部分的底长为x,高A′D=12-x∴x•(12-x)=32∴x=4或8,即AA′=4或8cm.故答案为:4或8.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阴影部分是平行四边形,△AA′H与△HC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若设AA′=x,则阴影部分的底长为x,高A′D=12-x,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解决本题关键是抓住平移后图形的特点,利用方程方法解题.23.【答案】15°或165°【解析】解:①当正三角形AEF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时,如图1,∵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当BE=DF时,∴,∴△ABE≌△ADF(SSS),∴∠BAE=∠FAD,∵∠EAF=60°,∴∠BAE+∠FAD=30°,∴∠BAE=∠FAD=15°,②当正三角形AEF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时.∵正方形ABCD与正三角形AEF的顶点A重合,当BE=DF时,∴AB=AD BE=DF AE=AF,∴△ABE≌△ADF(SSS),∴∠BAE=∠FAD,∵∠EAF=60°,∴∠BAE=(360°-90°-60°)×+60°=165°,∴∠BAE=∠FAD=165°故答案为:15°或165°.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BE≌△ADF(SSS),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出当BE=DF时,∠BAE的大小,应该注意的是,正三角形AEF可以再正方形的内部也可以在正方形的外部,所以要分两种情况分别求解.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题目的综合性不小.24.【答案】解:(1)2(x+1)2-8=0,(x+1)2-8=4,∴x+1=±2,∴x1=1,x2=-3;(2)x2-3x-1=0,x2-3x+=1+,即(x-)2=,∴x-=±,∴x1=,x2=;(3)3x2-5x+1=0,∵a=3,b=-5,c=1,△=25-4×3×1=13,∴x==,∴x1=,x2=.【解析】(1)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配方法求解可得;(3)公式法求解可得.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25.【答案】解:设每个商品的定价是x元,由题意,得(x-40)[180-10(x-52)]=2000,整理,得x2-110x+3000=0,解得x1=50,x2=60.当x=50时,进货180-10(50-52)=200个>180个,不符合题意,舍去;当x=60时,进货180-10(60-52)=100个<180个,符合题意.答:当该商品每个定价为60元时,进货100个.【解析】利用销售利润=售价-进价,根据题中条件可以列出利润与x的关系式,求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DAC=∠BCA,∵∠BAC=∠DAC,∴∠BAC=∠BCA,∴AB=BC;(2)解:连接BD交AC于O,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BC,∴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OA=OC=AC=,OB=OD=BD,∴OB===1,∴BD=2OB=2,∴▱ABCD的面积=AC•BD=×2×2=2.【解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AC=∠BCA,再由已知条件得出∠BAC=∠BCA,即可得出AB=BC;(2)连接BD交AC于O,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得出AC⊥BD,OA=OC=AC=,OB=OD=BD,由勾股定理求出OB,得出BD,▱ABCD的面积=AC•BD,即可得出结果.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菱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7.【答案】解:图中与PA相等的线段是PE.理由如下:∵DP平分∠ADC,∴∠ADP=∠PDC=45°,又∵AD∥BC,∴∠ADP=∠DPC,∴∠PDC=∠DPC,所以PC=DC.∵AB=DC,∴AB=PC.∵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P处,∴∠APE=90°.∵∠APB+∠EPC=90°.∵∠EPC+∠PEC=90°.∴∠APB=∠PEC.在△PAB和△EPC中,∵∠B=∠C=90°,AB=PC,∠APB=∠PEC,∴△PAB≌△EPC(AAS),∴PE=PA.【解析】可由∠B=∠C=90°,AB=PC,∠APB=∠PEC,证得△ABP≌△PCE,所以PA=PE.本题把角平分线置于矩形的背景之中,与平行线组合使用,沟通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由于角平分线、平行线都具有转化角的作用,在两者共存的图形中常会出现等腰三角形,所以命题者常将两者组合,设计出精彩纷呈的题目.28.【答案】解:(1)树状图如下;()乙摸到与甲相同颜色的球有三种情况,∴乙能取胜的概率为.【解析】依据题意先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所有等可能的出现结果,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该事件的概率.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9.【答案】(1)证明:∵DF∥BE,∴∠FDO=∠EBO,∠DFO=∠BEO,∵O为AC的中点,∴OA=OC,∵AE=CF,∴OA-AE=OC-CF,即OE=OF,在△BOE和△DOF中,,∴△BOE≌△DOF(AAS);(2)若OD=AC,则四边形ABCD是矩形,理由为:证明:∵△BOE≌△DOF,∴OB=OD,∵OD=AC,∴OA=OB=OC=O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AC,∴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解析】(1)由DF与BE平行,得到两对内错角相等,再由O为AC的中点,得到OA=OC,又AE=CF,得到OE=OF,利用AAS即可得证;(2)若OD=AC,则四边形ABCD为矩形,理由为:由OD=AC,得到OB= AC,即OD=OA=OC=OB,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为矩形即可得证.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30.【答案】1【解析】解:(1)由题意可得:∠1+∠3=90°,∠1+∠2=90°,∴∠2=∠3,在△AED和△DGC中,,∴△AED≌△DGC(AAS),∴AE=GD=1,又∵DE=1+2=3,∴正方形ABCD的边长==,故答案为:1,;(2)①∠B′AD′=90°-α;理由:过点B′作B′M垂直于l1于点M,在Rt△AE′D′和Rt△B′MA中,,∴Rt△AE′D′≌Rt△B′MA(HL),∴∠D′AE′+∠B′AM=90°,∠B′AD′+α=90°,∴∠B′AD′=90°-α;②过点E′作ON垂直于l1分别交l1,l3于点O,N,若α=30°,则∠E′D′N=60°,AE′=1,故E′O=,E′N=,E′D′=,由勾股定理可知菱形的边长为:==.(1)利用已知得出△AED≌△DGC(AAS),即可得出AE,以及正方形的边长;(2)①过点B′作B′M垂直于l1于点M,进而得出Rt△AE′D′≌Rt△B′MA(HL),求出∠B′AD′与α的数量关系即可;②首先过点E′作ON垂直于l1分别交l1,l2于点O,N,若α=30°,则∠E′D′N=60°,可求出AE′=1,E′O,E′N,ED′的长,进而由勾股定理可知菱形的边长.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第21页,共21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为()A. x=−3,x=1B. x=3,x=−1C. x=−3,x=−1D. x=3,x=1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 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在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⑤圆,这五种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①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②④⑤D. ①③⑤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DE//BC,∠ACD=∠B,若AD=2BD,BC=6,则线段CD的长为()A. 2√3B. 3√2C. 2√6D. 55.我们将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已知矩形ABCD是黄金矩形且长AB=10,则宽BC为()A. 2√5−2B. 5√5−5C. 15−5√5D. 0.6186.若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2和3,则p、q的值分别为()A. p=1,q=6B. p=−1,q=6C. p=1,q=−6D. p=−1,q=−67.在数字1001000100010000中,0出现的频率是()A. 0.75B. 0.8C. 0.5D. 12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 6+4√3B. 8+4√3C. 6+4√5D. 6+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9.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大小,形状,质地都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红球3个,黄球2个,,则袋子中白色小球有______个;白球若干个,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是黄球的概率是14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1.15.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C,D,使得AB⊥BC,CD⊥BC,点E在BC上,并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E=20m,EC=10m,CD=20m,则河的宽度AB=________m.12.某公司2月份的利润为160万元,4月份的利润250万元,若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x,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______.13.在矩形ABCD中,AB=2,BC=3,若点E为边CD的中点,连接AE,过点B作BF⊥AE于点F,则BF长为___________.14.在矩形ABCD中,AD=4,AB=3,点E为线段CD一个动点,把△ADE沿AE折叠,使点D落在点F处,当△CEF为直角三角形时,DE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0分)15.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郎画图痕迹.已知:线段a,∠a求作:菱形ABCD,使BD=a,∠ABC=∠α.16.(1)x2−2x−1=0(2)3x(x−1)=2(x−1)17.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摇匀后,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口袋中,摇匀后再从口袋中摸出一球,两次颜色相同的概率是多少?(借助图表说明)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AC,延长AB至点E,使BE=AB,连接DE,分别交BC,AC交于点F,G.(1)求证:BF=CF;(2)若BC=6,DG=4,求FG的长.19.如图,一块长5米宽4米的地毯,为了美观设计了两横、两纵的配色条纹(图中阴影部分),已.求配色条纹的宽度.知配色条纹的宽度相同,所占面积是整个地毯面积的178020.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标杆测量旗杆(AB)的高度:将一根5米高的标杆(CD)竖在某一位置,有一名同学站在一处与标杆、旗杆成一条直线,此时他看到标杆顶端与旗杆顶端重合,另外一名同学测得站立的同学离标杆3米,离旗杆30米.如果站立的同学的眼睛距地面(EF)1.6米,求旗杆的高度.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点E是CD的中点,AE=BE.求证:∠D=∠C.22.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号召,某商场在健身器材销售活动中,对团体购买健身器材实行优惠,决定在原定单价基础上每套降价80元,这样按原定售价需花费6000元购买的健身器材套数,现在只花费了4800元.(1)求每套健身器材的原定价格;(2)根据实际情况,该商场决定对于个人购买健身器材也采取优惠政策,原定单价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降为324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23.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试探究t为何值时,△BPQ是等腰三角形;(3)试探究t为何值时,CP=CQ;(4)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24.如图1,四边形ABCD是菱形,CD=5,过点D作DH⊥AB,垂足为H,交对角线AC于M,且AH=3.(1)求DH的长;(2)如图2,连接BM,求DM的长;(3)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当点P在边A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值,使∠MPB与∠BCD互为余角?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解:将原方程变形为(x+1)(x−3)=0,∴x+1=0或x−3=0,解得x=−1或x=3,故选:B.由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答案:B解析:解:A、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但不一定相等,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是真命题;C、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故选:B.利用菱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及矩形的判定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菱形的性质、多边形的内角和及矩形的判定,难度不大.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正方形、正六边形、圆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4.答案:C解析:解:设AD=2x,BD=x,∴AB=3x,∵DE//BC,∴△ADE∽△ABC,∴DEBC =ADAB=AEAC,∴DE6=2x3x,∴DE=4,AEAC =23,∵∠ACD=∠B,∠ADE=∠B,∴∠ADE=∠ACD,∵∠A=∠A,∴△ADE∽△ACD,∴ADAC =AEAD=DECD,设AE=2y,AC=3y,∴AD3y =2yAD,∴AD=√6y,∴√6y =4CD,∴CD=2√6,故选:C.设AD=2x,BD=x,所以AB=3x,易证△ADE∽△A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E的长度,以及AEAC =23,再证明△ADE∽△A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得出ADAC=AEAD=DECD,从而可求出CD的长度.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题属于中等题型.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黄金分割的概念,根据黄金比值是√5−12列出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得BCAB =√5−12,又∵AB=10,∴BC=5√5−5.故选B.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掌握和灵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由题意可得−2+3=−p,(−2)×3=q,解即可求得.【解答】解:∵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2和3,∴−2+3=−p,(−2)×3=q,解得p=−1,q=−6.故选D.7.答案:A解析:解:数字的总数是16,有12个0,=0.75,因而0出现的频率是:1216故选:A.计算数字的总数,以及0出现的频数,根据频率公式:频率=频数计算即可.总数本题考查的是频数与频率,掌握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正方形可知AB=AD,由等边三角形可知AE=AF,于是可以证明出△ABE≌△ADF,即可得出CE=CF,由三角形AEF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E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2√2,设BE=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即可求出BC的上,进而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EF是等边三角形,∴AE=AF,在Rt△ABE和Rt△ADF中,∵,∴Rt△ABE≌Rt△ADF(HL),∴BE=DF.又BC=DC,∴BC−BE=DC−DF,即EC=FC∴CE=CF,∵EF=4,∴CE=CF=2√2,设BE=x,则AB=x+2√2,在Rt△ABE中,AB2+BE2=AE2,即(x+2√2)2+x2=16,解得x=√6−√2,∴AB=√6+√2,∴S正方形ABCD=AB2=8+4√3.故选B.9.答案:3解析:【解答】解:设白球x个,由题意可得,23+2+x =14,解得:x=3.故答案为:3.【分析】直接利用概率求法得出等式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把握概率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0.答案:m≤1解析:解:由一元二次方程x2+2x+m=0可知a=1,b=2,c=m,∵方程有实数根,∴△=22−4m≥0,解得m≤1.故答案为:m≤1.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2+2x+m=0得出a、b、c的值,再根据方程有实数根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答案:40解析:【分析】由两角对应相等可得△BAE∽△CDE,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两岸间的大致距离AB.【详解】∵AB⊥BC,CD⊥BC,∴△BAE∽△CDE,∴ABCD =BECE,∵BE=20m,CE=10m,CD=20m,∴AB20=2010,解得:AB=40,故答案为:4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12.答案:160(1+x)2=250解析:【分析】根据2月份的利润为160万元,4月份的利润250万元,每月的平均增加率相等,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本题得以解决.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解答】解:由题意可得,160(1+x)2=250,故答案为:160(1+x)2=250.13.答案:35√1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面积法解决有关线段问题,先求出AE,再根据S△ABE=12S矩形ABCD=3=12⋅AE⋅BF,求出BF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BE.∵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2,BC=AD=3,∠D=90°,∵点E为边CD的中点,∴DE=1,在Rt △ADE 中,AE =√AD 2+DE 2=√32+12=√10,∵S △ABE =12S 矩形ABCD =3=12⋅AE ⋅BF , ∴BF =35√10. 故答案为35√10.14.答案:43或16−4√7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分∠CFE =90°和∠ECF =9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两种情况DE 的长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D =∠B =90°,CD =AB =3,∴AC =√AD 2+CD 2=√42+32=5,AD >CD ,作图观察知,∠AED >45°,则∠DEF >90°,∴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有两种情况:∠CFE =90°或∠ECF =90°,①当∠CFE =90°时,F 落在AC 上,如下图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EF =DE ,AF =AD =4,设DE =x ,则EF =x ,∴CE =3−x ,在Rt △CEF 中,由勾股定理得:∵EF 2+CF 2=CE 2,∴x 2+12=(3−x)2,解得x =43,∴DE =43; ②当∠ECF =90°时,点F 落在BC 边上,如下图所示,易知AD =AF =4,DE =EF在Rt △ABF 中,BF =√AF 2−AB 2=√7,∴CF =BC −BF =4−√7,设DE =x ,则EF =x ,CE =3−x ,∵EF 2=CE 2+CF 2,∴x 2=(3−x)2+(4−√7)2,解得x =16−4√73, ∴DE =16−4√73, 综上所述,DE 的长为43或16−4√73. 故答案为43或16−4√73. 15.答案:解:①作∠MBN =∠α②作∠MAN 的平分线BE ,在射线BE 上截取BD =a .③作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交BM 于点A ,交BN 于点C ,连接AD ,CD .菱形ABCD 即为所求.解析:①作∠MBN =∠α.②作∠MAN 的平分线BE ,在射线BE上截取BD =a.③作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交BM 于点A ,交BN 于点C ,连接AD ,CD ,菱形ABCD 即为所求.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五种基本作图,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答案:解:(1)原方程可变形为:x 2−2x =1,x 2−2x +1=1+1,(x −1)2=2.整理得:x −1=√2或x −1=−√2,∴x 1=√2+1,x 2=−√2+1;(2)移项得:3x(x −1)−(x −1)=0,提公因式得:(x −1)(3x −1)=0,x−1=0或3x−1=0,∴x1=1,x2=13.解析:(1)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进行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答案:解:如下表,∵所有等可能情况一共有25种,其中两次摸出颜色相同的小球有13种,∴P(两次摸出颜色相同的小球)=1325.解析: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考查了运用列表法及树状图求概率,首先根据题意列出表格,然后由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摸出的小球恰好颜色不同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18.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EBF∽△EAD,∴BFAD =EBEA=12,∴BF=12AD=12BC,∴BF=CF;(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FGC∽△DGA,∴FGDG =FCAD,即FG4=12,解得,FG=2.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CD ,AD =BC ,得到△EBF∽△EAD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9.答案:解:设条纹的宽度为x 米.依题意得2x ×5+2x ×4−4x 2=1780×5×4,解得:x 1=174(不符合,舍去),x 2=14答:配色条纹宽度为14米.解析: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判断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舍去不合题意的解,设条纹的宽度为x 米.根据所占面积是整个地毯面积的1780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0.答案:解:过点E 作EH ⊥AB 于点H ,交CD 于点G .由题意可得四边形EFDG 、GDBH 都是矩形,AB//CD//EF .∴△ECG∽△EAH .∴AHCG =EHEG . 由题意可得EG =FD =3,EH =BF =30,CG =CD −GD =CD −EF =5−1.6=3.4.∴AH 3.4=303.∴AH =34米.∴AB =AH +HB =34+1.6=35.6米.答:旗杆高AB 为35.6米.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得出△ECG∽△EAH 是解题关键. 过点E 作EH ⊥AH 于点H ,交CD 于点G 得出△EGC∽△EHA ,进而求出AH 的长,进而求出AB 的长.21.答案:证明:∵AE =BE ,∴∠EAB =∠EBA ,∵AB//DC ,∴∠DEA =∠EAB ,∠CEB =∠EBA ,∴∠DEA =∠CEB ,∵点E 是CD 的中点,∴DE =CE ,在△ADE 和△BCE 中,{DE =CE ∠DEA =∠CEB AE =BE,∴△ADE≌△BCE(SAS),∴∠D=∠C.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证出∠DEA=∠CEB,由SAS证明△ADE≌△BCE,即可得出结论.22.答案:解:(1)设每套健身器材的原定价格为x元,则团购时每套为(x−80)元,根据题意得:6000 x =4800x−80,解得x=400,经检验,x=400是原方程的根.答:健身器材的原定价格为400元/套;(2)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y,根据题意得:400(1−y)2=324,解得:y1=0.1,y2=1.9(不合题意,舍去).答:平均每次降价10%.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分式方程一定要检验.(1)设每套健身器材的原定价格为x元,则团购时每套为(x−80)元,根据需花费6000元购买的健身器材套数,现在只花费了48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y,根据原定单价经过连续两次降价后降为324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3.答案:解:(1)∵∠ACB=90°,AC=6cm,BC=8cm,∴AB=√AC2+BC2=10cm;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BPQ∽△BAC时,BPBA =BQBC,∵BP=5t,QC=4t,AB=10,BC=8,∴5t10=8−4t8,解得,t=1,②当△BPQ∽△BCA时,BPBC =BQBA,∴5t8=8−4t10,解得,t=3241;∴t=1或3241时,△BPQ∽△BCA;(2)分三种情况:①当PB=PQ时,如图1,过P作PH⊥BQ,则BH=12BQ=4−2t,PB=5t,∴PH//AC,∴PB AB =BH BC ,即5t 10=4−2t 8解得:t =23, ②当PB =BQ 时,即5t =8−4t , 解得:t =89,③当BQ =PQ 时,如图2,过Q 作QG ⊥AB 于G ,则BG =12PB =52t ,BQ =8−4t ,∵△BGQ∽△ACB ,∴BGBC =BQ AB 即52t 8=8−4t 10, 解得:t =6457.综上所述:△BPQ 是等腰三角形时t 的值为:23或89或6457.(3)过P 作PM ⊥BC 于点M ,AQ ,CP 交于点N ,如图3所示:则PB =5t ,∵AC ⊥BC∴△PMB∽△ACB ,∴PB AB =PM AC =BM BC∴PM =3t ,MC =8−4t ,CQ =4t ,根据勾股定理得,CP 2=PM 2+MC 2=25t 2−64t +64,∵CP =CQ∴25t 2−64t +64=16t 2, ∴t =32+8√79(舍),或t =32−8√79∴CP =CQ 时,t =32−8√79. (4)过P 作PM ⊥BC 于点M ,AQ ,CP 交于点N ,如图3所示则PB =5t ,PM =3t ,MC =8−4t ,∵∠NAC +∠NCA =90°,∠PCM +∠NCA =90°,∴∠NAC =∠PCM ,∵∠ACQ =∠PMC ,∴△ACQ∽△CMP ,∴AC CM =CQMP ,∴68−4t =4t 3t ,解得t =78.解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分两种情况:①当△BPQ∽△BAC 时,BP :BA =BQ :BC ;当△BPQ∽△BCA 时,BP :BC =BQ :BA ,再根据BP =5t ,QC =4t ,AB =10cm ,BC =8cm ,代入计算即可;(2)分三种情况:①当PB =PQ 时,如图1,过P 作PH ⊥BQ ,则BH =12BQ =4−2t ,PB =5t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PB AB =BH BC ,即:5t 10=4−2t 8解得t =23,②当PB =BQ 时,即5t =8−4t ,解得t =89,③当BQ =PQ 时,如图2,过Q 作QG ⊥AB 于G ,则BG =12PB =52t ,BQ =8−4t ,通过△BGQ∽△ACB ,得到比例式BG BC =BQ AB ,解得:t =6457.(3)先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CP 2,建立方程求解即可求出时间t ;(4)过P 作PM ⊥BC 于点M ,AQ ,CP 交于点N ,则有PB =5t ,PM =3t ,MC =8−4t ,根据△ACQ∽△CMP ,得出AC :CM =CQ :MP ,代入计算即可.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三角形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解:(1)∵DH ⊥AB ,∴∠AHD =90°,∵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CD =AB =BC =5,在Rt △ADH 中,AD =5,AH =3,∴DH =√52−32=4,(2)∵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DC ,∴∠BAC =∠DCA ,∵DH ⊥AB ,∴∠AHD =∠CDH ,∴△AMH∽△CDM ,∴HM DM =AH CD =35, ∴DH DM =85, ∵DH =4,∴DM =52;(3)存在,如图2中,∵∠ADM +∠BAD =90°,∠BCD =∠BAD ,∴∠ADM +∠BCD =90°,∵∠MPB +∠BCD =90°,∴∠MPB =∠ADM ,∵四边形ABCD 是菱形,∴∠DAM =∠BAM ,∵AM =AM ,∴△ADM≌△ABM ,∴∠ADM =∠ABM ,∴∠MPB =∠ABM ,∵MH ⊥AB ,∴PH =BH =2,∴BP=2BH=4,∵AB=5,∴AP=1,∴t=AP2=12.解析:(1)在Rt△AD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证明△AMH∽△CDM,可得HMDM =AHCD=35,由此即可解决问题.(3)由菱形的性质判断出△ADM≌△ABM,再判断出△BMP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得应用,∠MPB=∠ABM的判断是解本题的关键.。
九年级数学上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最新最好试题期中复习考试选用周末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8秋•晋城期末)正十二面体是五个柏拉图立体之一,属准晶体,结晶学全称为正五角十二面体,共有二十个顶点、三十条边和十二个面,面每一个面皆是正五边形.如图1所示的是一个正十面体的日历,如图2所示的是小贤根据图1设计的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十二面体的骰子,其中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4”,其余的面标有“3”或“5”,将这枚骰子随机掷出后,“4”朝上的概率是()A.B.C.D.2.(2019春•文登区期中)从如图所示的四张印有汽车品牌标志图案的卡片中任取一张取出印有汽车品牌标志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卡片的概率是()A.B.C.D.13.(2019春•锦州期末)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区域分别由若干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瓷砖组成,小红在甲、乙两个区域内分别随意抛一个小球,P(甲)表示小球停留在甲区域中灰色部分的概率,P(乙)表示小球停留在乙区域中灰色部分的概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4.(2019春•通川区期末)如图,假设可以随意在图中取点,那么这个点取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B.C.D.5.(2019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的技艺之高超如图,若铜钱半径为2cm,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A.B.C.D.6.(2019春•昌平区期末)如图,在一个不透明的小瓶里装有两种只有颜色不同的果味VC,其中白色的有30颗,橘色的有10颗,小宇摇匀后倒出一颗,回答:倒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可能性大概是()A.白色,B.白色,C.橘色,D.橘色,二.填空题(共6小题)7.(2019春•成都期末)有6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0,2,4,6,8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先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则使关于x不等式组>>有实数解的概率为.8.(2018秋•市中区期末)如图是赵爽弦图,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勾股形及一个小正方形,分别涂成朱色和黄色,若朱色的勾股形中较大的锐角α为60°,现向该赵爽弦图中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则飞镖落在黄色的小正方形内的概率为.9.(2019•成都模拟)如图,地面上铺满了正方形的地砖(40cm×40cm),现在向这一地面上抛掷半径为5cm的圆碟,圆碟与地砖间的间隙相交的概率是.10.(2019•金堂县模拟)现有7张下面分别标有数字﹣2,﹣1,0,1,2,3,4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m,则使得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m﹣2与x轴有交点,且交于x的分式方程有解的概率为.11.(2019•保康县模拟)如图,在3×3的方格纸中,点A,B,C,D,E分别位于格点上.从A,D,E三点中任意取一点,以所取的这一点及B,C为顶点画三角形,则所画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12.(2019•双流区模拟)已知a i≠0(i=1,2,…,2019),且满足1971,则直线y=a i x+i(i=1,2,…,2019)经过一、二、四象限的概率为.三.解答题(共5小题)13.(2019春•织金县期末)如图,有一枚质地均匀的正二十面体形状的骰子,其中的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4个面标有“4”,5个面标有“5”,其余的面标有“6”.将这枚骰子掷出后:(1)数字几朝上的概率最小?(2)奇数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14.(2019春•稷山县期末)请把下面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5个人围成一个圆围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有理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1所示,求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多少?解: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2×5﹣x=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2×2﹣(10﹣x)=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2×1﹣(14﹣x)=x﹣12,根据报2人心想的数,报3,报4人心想的数之间的关系可列方程:.所以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2)如图2,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若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解:由题意可知:“1”和“3”所占的扇形圆心角均为120°所以2个“﹣2”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所以转动转盘一次,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15.(2019春•市南区期末)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3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绿或黄色区域,顾客就可以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转盘被等分成20个扇形),已知甲顾客购物320元(1)他获得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2)他得到100元、50元、20元购物券的概率分别是多少?(3)若要让获得20元购物券的概率变为,则转盘的颜色部分怎样修改?请说明理由.16.(2019春•成都期末)如图①,在Rt△ABC中,∠C=90°,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如图②,现将与Rt△ABC全等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EFMN.(1)若Rt△ABC的两直角边之比均为2:3.现随机向该图形内掷一枚小针,则针尖落在四个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概率是多少?(2)若正方形EFMN的边长为8,Rt△ABC的周长为18,求Rt△ABC的面积.17.(2019•鞍山一模)如图,在一不规则区域内,有一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向区域内随机地撒4000颗黄豆,数得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黄豆有1350颗,以此实验数据为依据,可以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随机向不规则区域内掷一粒黄豆,求黄豆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概率;(2)请你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九年级数学上25.1随机事件与概率最新最好试题期中复习考试选用周末练习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8秋•晋城期末)正十二面体是五个柏拉图立体之一,属准晶体,结晶学全称为正五角十二面体,共有二十个顶点、三十条边和十二个面,面每一个面皆是正五边形.如图1所示的是一个正十面体的日历,如图2所示的是小贤根据图1设计的一枚质地均匀的正十二面体的骰子,其中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4”,其余的面标有“3”或“5”,将这枚骰子随机掷出后,“4”朝上的概率是()A.B.C.D.解:标有“4”的面数为3,共有12个面,故标有“3”的面朝上的可能性为.故选:B.2.(2019春•文登区期中)从如图所示的四张印有汽车品牌标志图案的卡片中任取一张取出印有汽车品牌标志的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卡片的概率是()A.B.C.D.1解:在这四个图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张,则是轴对称图形的卡片的概率是;故选:B.3.(2019春•锦州期末)如图,在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两个区域分别由若干个大小完全相同的正三角形瓷砖组成,小红在甲、乙两个区域内分别随意抛一个小球,P(甲)表示小球停留在甲区域中灰色部分的概率,P(乙)表示小球停留在乙区域中灰色部分的概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解:观察两个图可知:黑色三角形面积都占总面积的,所以其概率相等,即P(甲)=P(乙).故选:C.4.(2019春•通川区期末)如图,假设可以随意在图中取点,那么这个点取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A.B.C.D.解: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x,则整个图形的面积是7x,则这个点取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故选:C.5.(2019春•沙坪坝区校级期末)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道:“(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的技艺之高超如图,若铜钱半径为2cm,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A.B.C.D.解:∵铜钱的面积为4π,而中间正方形小孔的面积为1,∴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故选:D.6.(2019春•昌平区期末)如图,在一个不透明的小瓶里装有两种只有颜色不同的果味VC,其中白色的有30颗,橘色的有10颗,小宇摇匀后倒出一颗,回答:倒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可能性大概是()A.白色,B.白色,C.橘色,D.橘色,解:∵白色的有30颗,橘色的有10颗,∴摇匀后倒出一颗,是白色的可能性为,橘色的可能性为,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7.(2019春•成都期末)有6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2,0,2,4,6,8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先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则使关于x不等式组>>有实数解的概率为.解:>①>②,解①得x<2,解②得x>,不等式组有实数解,则2>,解得a<1,所以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a,则使关于x不等式组>>有实数解的概率,故答案为:.8.(2018秋•市中区期末)如图是赵爽弦图,图中包含四个全等的勾股形及一个小正方形,分别涂成朱色和黄色,若朱色的勾股形中较大的锐角α为60°,现向该赵爽弦图中随机地投掷一枚飞镖,则飞镖落在黄色的小正方形内的概率为.解:令勾股形的较短直角边为1,则斜边为2,∴较长的直角边为,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4,黄色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414﹣2,∴飞镖落在黄色的小正方形内的概率为,故答案为:.9.(2019•成都模拟)如图,地面上铺满了正方形的地砖(40cm×40cm),现在向这一地面上抛掷半径为5cm的圆碟,圆碟与地砖间的间隙相交的概率是.解:∵圆碟的圆心如果在正方形的地砖(40cm×40cm)的中心部位30cm×30cm的范围外,则与地砖间隙相交,∴圆碟与地砖间的间隙相交的概率大约是.故答案为:10.(2019•金堂县模拟)现有7张下面分别标有数字﹣2,﹣1,0,1,2,3,4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全部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将该卡片上的数字记为m,则使得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m﹣2与x轴有交点,且交于x的分式方程有解的概率为.解:∵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m﹣2与x轴有交点,∴△=b2﹣4ac=4﹣4(m﹣2)≥0,解得m≤3,∴m=﹣2,﹣1,0,1,2,3,解分式方程得x,当m≠2且m≠1时,方程有解,∴m=﹣2,﹣1,0,3,故使得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m﹣2与x轴有交点,且交于x的分式方程有解的概率为,故答案为.11.(2019•保康县模拟)如图,在3×3的方格纸中,点A,B,C,D,E分别位于格点上.从A,D,E三点中任意取一点,以所取的这一点及B,C为顶点画三角形,则所画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解:以所取的这一点及B,C为顶点画三角形有△ABC、△DBC、△EBC三种情况,其中所画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有△ABC、△DBC这2种结果,所以所画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2.(2019•双流区模拟)已知a i≠0(i=1,2,…,2019),且满足1971,则直线y=a i x+i(i=1,2,…,2019)经过一、二、四象限的概率为.解:∵1971,∵2019﹣1971=48,2019个数中,其中有24个1和24个﹣1相∵加为0,其它1971个都是1;∵直线y=a i x+i(i=1,2,…,2019)经过一、二、四象限,∴概率为;故答案.三.解答题(共5小题)13.(2019春•织金县期末)如图,有一枚质地均匀的正二十面体形状的骰子,其中的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4个面标有“4”,5个面标有“5”,其余的面标有“6”.将这枚骰子掷出后:(1)数字几朝上的概率最小?(2)奇数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解:(1)∵骰子有20个面,1个面标有“1”,2个面标有“2”,3个面标有“3”,4个面标有“4”,5个面标有“5”,其余的面标有“6”.∴P(6朝上),P(5朝上),P(1朝上),P(2朝上),P(3朝上),P(4朝上),∴数字1朝上的概率最小;(2)∵奇数包括了1、3、5,∴P(奇数朝上).14.(2019春•稷山县期末)请把下面解题过程补充完整,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5个人围成一个圆围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有理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1所示,求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多少?解: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2×5﹣x=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2×2﹣(10﹣x)=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x+6,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2×1﹣(14﹣x)=x﹣12,根据报2人心想的数,报3,报4人心想的数之间的关系可列方程:2×3=x﹣12+x.所以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9.(2)如图2,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它的两条直径分成了四个分别标有数字的扇形区域,其中标有数字“1”的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转动转盘,待转盘自动停止后,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则该扇形内的数字即为转出的数字,此时,称为转动转盘一次(若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则不计转动的次数,重新转动转盘,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扇形的内部为止).若转动转盘一次,求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解:由题意可知:“1”和“3”所占的扇形圆心角均为120°所以2个“﹣2”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60°,所以转动转盘一次,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解:(1)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2×5﹣x=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2×2﹣(10﹣x)=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2x﹣(x﹣6)=x+6,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2×1﹣(14﹣x)=x﹣12,根据报2人心想的数,报3,报4人心想的数之间的关系可列方程:2×3=x﹣12+x.所以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9.故答案为:x+6,2×3=x﹣12+x,9.(2)解:由题意可知:“1”和“3”所占的扇形圆心角均为120°所以2个“﹣2”所占的扇形圆心角为60°,所以转动转盘一次,转出的数字是﹣2的概率为,故答案为60°,.15.(2019春•市南区期末)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立了一个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3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绿或黄色区域,顾客就可以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转盘被等分成20个扇形),已知甲顾客购物320元(1)他获得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2)他得到100元、50元、20元购物券的概率分别是多少?(3)若要让获得20元购物券的概率变为,则转盘的颜色部分怎样修改?请说明理由.解:(1)∵共有20种等可能事件,其中满足条件的有11种,∴P(获得购物券)(2)由题意得:共有20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获100元购物券的有2种,获得50元购物券的有4种,获得20元购物券的有5种,∴P(获得100元);P(获得50元);P(获得20元);(3)直接将3个无色扇形涂为黄色.16.(2019春•成都期末)如图①,在Rt△ABC中,∠C=90°,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如图②,现将与Rt△ABC全等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EFMN.(1)若Rt△ABC的两直角边之比均为2:3.现随机向该图形内掷一枚小针,则针尖落在四个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概率是多少?(2)若正方形EFMN的边长为8,Rt△ABC的周长为18,求Rt△ABC的面积.解:(1)∵Rt△ABC的两直角边之比均为2:3,∴设b=2k,a=3k,由勾股定理得,a2+b2=c2,∴c k,∴针尖落在四个直角三角形区域的概率是;(2)∵正方形EFMN的边长为8,即c=8,∵Rt△ABC的周长为18,∴a+b+c=18,∴a+b=10,则Rt△ABC的面积ab[(a+b)2﹣(a2+b2)]=9.17.(2019•鞍山一模)如图,在一不规则区域内,有一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向区域内随机地撒4000颗黄豆,数得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黄豆有1350颗,以此实验数据为依据,可以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随机向不规则区域内掷一粒黄豆,求黄豆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概率;(2)请你估计出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解:(1)记“黄豆落在正方形区域内”为事件A.∴P(A),答:黄豆落在正方形区域内(含边界)的概率为;(2)∵P,∵正方形面积等于27,∴不规则图形面积为80平方米.。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在Rt△ABC中,∠ACB=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inA= B.tanA=C.cosB= D.tanB=2.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α的值是( )A.B.C.D.3.将宽为2cm的长方形纸条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 )A.cm B.cm C.cm D.2cm4.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EDC:∠EDA=1:3,且AC=10,则DE的长度是( )A.3 B.5 C. D.5.为测量如图所示的上山坡道的倾斜度,小明测得图中所示的数据(单位:米),则该坡道倾斜角α的正切值是( )A.B.4 C. D.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AB,AD=CD,cos∠DCA=,BC=10,则AB的值是( )A.3 B.6 C.8 D.97.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 )A.B.C.D.8.从正方形铁片上截去2cm宽的一个长方形,剩余矩形的面积为80cm2,则原来正方形的面积为( )A.100cm2B.121cm2C.144cm2D.169cm29.方程x2+3x﹣6=0与x2﹣6x+3=0所有根的乘积等于( )A.﹣18 B.18 C.﹣3 D.310.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6x+60=0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4 B.48 C.24或8D.8二、填空题11.如图,∠AOB是放置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一个角,则cos∠AOB的值是__________.12.九年级三班小亮同学学习了“测量物体高度”一节课后,他为了测得如图所放风筝的高度,进行了如下操作:(1)在放风筝的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风筝C的仰角∠CBD=60°;(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出风筝线BC的长度为70米;(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B=1.5米.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风筝的高度CE约为__________米.(精确到0.1米,≈1.73).13.如图,角α的顶点为O,它的一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上有一点P(3,4),则sinα=__________.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沿△ABC的中线OC将△COA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CD恰好与MB垂直,则tanA的值为__________.15.如图,将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A′B′C′,使点B′与C重合,连接A′B,则tan∠A′BC′的值为__________.16.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__________.三、解答题17.求值:|﹣2|+20090﹣(﹣)﹣1+3tan30°.18.计算:2sin60°﹣3tan30°+()0+(﹣1)2009.19.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用签字笔画AD∥BC(D为格点),连接CD;(2)线段CD的长为__________;(3)请你在△ACD的三个内角中任选一个锐角,若你所选的锐角是__________,则它所对应的正弦函数值是__________;(4)若E为BC中点,则tan∠CAE的值是__________.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4,2),BA⊥x轴于A.(1)求tan∠BOA的值;(2)将点B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记作点C,求点C的坐标;(3)将△OAB平移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2,﹣2),在坐标系中作出△O′A′B′,并写出点O′、A′的坐标.21.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a=tan60°﹣2sin30°.22.如图,给出了我国从1998年~2002年每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1)由图可见,1998年~2002年这五年内,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__________趋势;(2)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我国1998年~2002年教育经费的年平均数;(3)如果我国的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891亿元,那么这两年的教育经费平均增长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01)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在Rt△ABC中,∠ACB=90°,BC=1,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sinA= B.tanA=C.cosB= D.tanB=【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BC=1,AB=2.∴AC===,∴sinA==,tanA===,cosB==,tanB==.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2.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α的值是( )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专题】压轴题;网格型.【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以解决.【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值等于对边比上邻边,∴tan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将宽为2cm的长方形纸条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 )A.cm B.cm C.cm D.2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由图中条件可知纸片重叠部分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此三角形的高是2,求边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可求.【解答】解:如图,作PM⊥OQ,QN⊥OP,垂足为M、N,∵长方形纸条的宽为2cm,∴PM=QN=2cm,∴OQ=OP,∵∠POQ=60°,∴△POQ是等边三角形,在Rt△PQN中,PQ===cm.故选:B.【点评】规律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重叠部分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而要得到重叠部分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则必须利用折叠(即轴对称)对应角相等来说明,对于图形折叠的问题在不少地区的中考题中都有出现,也是各地考查轴对称的一种主要题型.4.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EDC:∠EDA=1:3,且AC=10,则DE的长度是( )A.3 B.5 C. D.【考点】矩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EDC:∠EDA=1:3,可得∠EDC=22.5°,∠EDA=67.5°,再由AC=10,求得DE.【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C=BD=10,OA=OC=AC=5,OB=OD=BD=5,∴OC=OD,∴∠ODC=∠OCD,∵∠EDC:∠EDA=1:3,∠EDC+∠EDA=90°,∴∠EDC=22.5°,∠EDA=67.5°,∵DE⊥AC,∴∠DEC=90°,∴∠DCE=90°﹣∠EDC=67.5°,∴∠ODC=∠OCD=67.5°,∴∠ODC+∠OCD+∠DOC=180°,∴∠COD=45°,∴OE=DE,∵OE2+DE2=OD2,∴(2DE)2=OD2=25,∴DE=,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是一道中等题.5.为测量如图所示的上山坡道的倾斜度,小明测得图中所示的数据(单位:米),则该坡道倾斜角α的正切值是( )A.B.4 C. D.【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倾斜角α的正切值=垂直高度÷水平宽度.【解答】解:如图:AB=20,BC=5,∠A=α.∴tanα===.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角、坡度的理解及运用.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AB,AD=CD,cos∠DCA=,BC=10,则AB的值是( )A.3 B.6 C.8 D.9【考点】解直角三角形;梯形.【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要求AB边长,须求∠ACB的余弦值.由题中已知易证∠ACB=∠DCA,得∠ACB的余弦值,从而求解.【解答】解:∵在梯形ABCD中,AD∥BC,AD=CD,∴∠DAC=∠DCA=∠ACB.∵cos∠DCA=,AC⊥AB,BC=10,∴cos∠ACB===,∴AC=8,AB=6.故选B.【点评】考查综合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性质进行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7.已知在Rt△ABC中,∠C=90°,sinA=,则tanB的值为( )A.B.C.D.【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分析】本题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也可以利用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解.【解答】解:解法1: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求解.∵在Rt△ABC中,∠C=90°,∴sinA=,tanB=和a2+b2=c2.∵sinA=,设a=3x,则c=5x,结合a2+b2=c2得b=4x.∴tanB=.故选A.解法2:利用同角、互为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解.∵A、B互为余角,∴cosB=sin(90°﹣B)=sinA=.又∵sin2B+cos2B=1,∴sinB==,∴tanB===.故选A.【点评】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设参数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或者利用同角(或余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求三角函数值.8.从正方形铁片上截去2cm宽的一个长方形,剩余矩形的面积为80cm2,则原来正方形的面积为( )A.100cm2B.121cm2C.144cm2D.169cm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从正方形铁片上截去2cm宽的一个长方形,所截去的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设边长是xcm,则所截去的长方形的宽是(x﹣2)cm,即可表示出长方形的面积,根据剩余矩形的面积为80cm2,即正方形的面积﹣截去的长方形的面积=80cm2.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正方形边长为xcm,依题意得x2=2x+80解方程得x1=10,x2=﹣8(舍去)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面积是100cm2故选A.【点评】充分运用图形分割,面积和不变,建立方程,也可以由已知矩形面积,列方程:x (x﹣2)=80.9.方程x2+3x﹣6=0与x2﹣6x+3=0所有根的乘积等于( )A.﹣18 B.18 C.﹣3 D.3【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则可.设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解答】解:方程x2+3x﹣6=0的两根之积为﹣6,x2﹣6x+3=0的两根之积为3,所以两个方程的所有根的积:﹣6×3=﹣1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此类题目要把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的形式.10.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长是一元二次方程x2﹣16x+60=0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A.24 B.48 C.24或8D.8【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得到所以x1=6,x2=10,再分类讨论:当第三边长为6时,如图,在△ABC中,AB=AC=6,BC=8,作AD⊥BC,则BD=CD=4,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2,接着计算三角形面积公式;当第三边长为10时,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解答】解:x2﹣16x+60=0(x﹣6)(x﹣10)=0,x﹣6=0或x﹣10=0,所以x1=6,x2=10,当第三边长为6时,如图,在△ABC中,AB=AC=6,BC=8,作AD⊥BC,则BD=CD=4,AD===2,所以该三角形的面积=×8×2=8;当第三边长为10时,由于62+82=10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所以该三角形的面积=×8×6=24,即该三角形的面积为24或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二、填空题11.如图,∠AOB是放置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一个角,则cos∠AOB的值是.【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首先连接AB,由勾股定理易求得OA2=12+32=10,AB2=12+32=10,OB2=22+42=20,然后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得△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继而可求得cos∠AOB的值.【解答】解:连接AB,∵OA2=12+32=10,AB2=12+32=10,OB2=22+42=20,∴OA2+AB2=OB2,OA=AB,∴△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OAB=90°,∴∠AOB=45°,∴cos∠AOB=cos4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2.九年级三班小亮同学学习了“测量物体高度”一节课后,他为了测得如图所放风筝的高度,进行了如下操作:(1)在放风筝的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风筝C的仰角∠CBD=60°;(2)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出风筝线BC的长度为70米;(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B=1.5米.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风筝的高度CE约为62.1米.(精确到0.1米,≈1.73).【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在Rt△CBD中,知道了斜边,求60°角的对边,可以用正弦值进行解答.【解答】解:在Rt△CBD中,DC=BC•sin60°=70×≈60.55(米).∵AB=1.5,∴CE=60.55+1.5≈62.1(米).故答案为:62.1.【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13.如图,角α的顶点为O,它的一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上有一点P(3,4),则sinα=.【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分析】已知点P的坐标,就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OP的长.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OA上有一点P(3,4),则P到x轴距离为4,|OP|=5,则sina=.【点评】本题考查正弦的定义.1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沿△ABC的中线OC将△COA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CD恰好与MB垂直,则tanA的值为.【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题意有:沿△ABC的中线CM将△CMA折叠,使点A落在点D处,若CD恰好与MB垂直,可得:∠B=2∠A,且∠ACB=90°,故∠A=30°,则tanA的值为.【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CM+∠MCB=90°,CM垂直于斜边AB,∴∠ABC+∠MCB=90°,∴∠B=∠ACM,OC=OA(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A=∠1.又∵∠1=∠2,∴∠A=30°.∴tanA=tan30°=.【点评】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和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15.如图,将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A′B′C′,使点B′与C重合,连接A′B,则tan∠A′BC′的值为.【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tan∠A'BC'的值,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比来求.因而过A′作出A′D⊥BC′,垂足为D.在直角△A′BD中,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就可以求解.【解答】解:过A′作出A′D⊥BC′,垂足为D.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则A′D 是底边上的中线,∴A′D=B′D=.∵BC=B′C′,∴tan∠A'B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利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重合和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16.如图,在Rt△ABC中,∠C=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设出AC、CD的长,由勾股定理列方程组求出AC、CD的长.【解答】解:设AC=x,CD=y,由勾股定理得:,消去x,得:(y+5)2﹣y2=39,整理,得:10y=14,即y=,故CD的长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难度适中.三、解答题17.求值:|﹣2|+20090﹣(﹣)﹣1+3tan30°.【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性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一个数的负指数即这个数的正指数次幂的倒数;熟悉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tan30°=.【解答】解:原式=2﹣+1+3+3•=6.【点评】注意能够判断﹣2<0,熟练把负指数转换为正指数.18.计算:2sin60°﹣3tan30°+()0+(﹣1)2009.【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2×﹣3×+1﹣1=0.【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9.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用签字笔画AD∥BC(D为格点),连接CD;(2)线段CD的长为;(3)请你在△ACD的三个内角中任选一个锐角,若你所选的锐角是∠CAD,则它所对应的正弦函数值是sin∠CAD=;(4)若E为BC中点,则tan∠CAE的值是.【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网格型.【分析】观察此图我们会发现,AD、AC、CD、AB等等许多直线都在直角三角形中,这样用勾股定理就可求出它们的值.【解答】解:(1)如图.(2)∵线段CD正好和格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可知:CD==.(3)∠CAD,由网格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可知:AD=5,AC=2,由勾股定理知此图正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sin∠CAD==(或∠ADC,).(4)由图可知tan∠CAE==.【点评】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网格和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学生平时做题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4,2),BA⊥x轴于A.(1)求tan∠BOA的值;(2)将点B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记作点C,求点C的坐标;(3)将△OAB平移得到△O′A′B′,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为(2,﹣2),在坐标系中作出△O′A′B′,并写出点O′、A′的坐标.【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旋转变换.【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直接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即可;(2)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旋转后对应点的坐标;(3)根据平移的规律求出平移后的对应点的坐标,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1)∵点B(4,2),BA⊥x轴于A,∴OA=4,BA=2,∴tan∠BOA===.(2)如图,由旋转可知:CD=BA=2,OD=OA=4,∴点C的坐标是(﹣2,4).(3)△O′A′B′如图所示,O′(﹣2,﹣4),A′(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作图.作平移图形时,找关键点的对应点也是关键的一步.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后的图形的依据是旋转的性质,基本作法是①先确定图形的关键点;②利用旋转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应点;③按原图形中的方式顺次连接对应点.要注意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角度.21.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a=tan60°﹣2sin30°.【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化简分式和a的值,再代入计算求值.【解答】解:原式=.当a=tan60°﹣2sin30°=﹣2×=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化简.同时也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注意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22.如图,给出了我国从1998年~2002年每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1)由图可见,1998年~2002年这五年内,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2)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我国1998年~2002年教育经费的年平均数;(3)如果我国的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891亿元,那么这两年的教育经费平均增长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01)【考点】算术平均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从图中可以我国从1998年~2002年每年教育经费投入一年比一年高,所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我国从1998年~2002年每年教育经费投入分别是2949亿元,3349亿元,3849亿元,4638亿元,5480亿元,所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数为(2949+3349+3849+4638+5480)÷5=4053亿元;(3)第三问考查数量平均变化率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原来的数量为a,平均每次增长或降低的百分率为x的话,经过第一次调整,就调整到a×(1±x),再经过第二次调整就是a×(1±x)(1±x)=a(1±x)2.增长用“+”,下降用“﹣”.【解答】解:(1)根据图表可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趋势逐年增长趋势;(2)根据图表我国教育经费平均数=(2949+3349+3849+4638+5480)÷5=4053亿元;(3)设这两年的教育经费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5480(1+x)2=7891解得x1≈0.20 x2≈﹣2.2(舍去)(结果精确到0.01)∴x=0.20=20%.故答案为(1)逐年增长;(2)我国1998年~2002年教育经费的年平均数为4053亿元;(3)教育经费平均增长率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1)平均数的求法;(2)涉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平均变化率的求解.。
青岛版2019初三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青岛版2019初三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方程的解是( ).A.2 B.-2或1 C.-1 D.2或-12. 用配方法解方程 ,则配方正确的是()A. B. C. D.3、在菱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点,连接AE交BD于点F,若EC=2BE,则的值是()(A) (B) (C) (D)(第3题) (第4题)4.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1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2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的矩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均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对 B.两人都不对 C.甲对,乙不对 D.甲不对,乙对5.如图在Rt ABC中, C=90o,AC=BC,点D在AC上, CBD=30o,则的值是()(A)(B)(C) -1 (D)不能确定6.在 ABC中, B=45o, C=60o,BC边上的高AD=3,则BC的长为()(A)3+3 (B)3+ (C)2+ (D) +7.如图,用高为6cm,底面直径为4cm的圆柱A的侧面积展开图,再围成不同于A的另一个圆柱B,则圆柱B的体积为()A.24πcm3B. 36πcm3C. 36cm3D. 40cm38.如图1,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扇形和一个半径为1cm 的圆形,使之恰好围成图2所示的一个圆锥,则圆锥的高为()A.17cm B.4cm C.15cm D.3cm9.如图,在矩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和,则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10.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有:①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②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③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④半圆是弧.()A.1个B.2个 C.3个D.4个11.如图4,⊙O的直径AB与弦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DE=OB, ∠AOC=84°,则∠E等于()A.42 ° B.28° C.21° D.20°12.如图,将半径为的圆形纸片折叠后,圆弧恰好经过圆心,则折痕的长为()A、 B、 C、 D、13. 根据下表中一次函数的自变量x与函数y的对应值,可得p的值为()x -2 0 1y 3 p 0A.1 B.-1 C.3 D.-314.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A.1<m<7 B.3<m<4 C.m>1 D.m<415 . 已知点A(1,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 y3<y1<y2 B. y1<y2<y3 C. y2<y1<y3 D. y3<y2<y116. 若函数y=mx2+(m+2)x+m+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的值为()A.0 B. 0或2 C. 2或﹣2 D. 0,2或﹣217.有三张正面分别写有数字﹣1,1,2的卡片,它们背面完全相同,现将这三张卡片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以其正面数字作为a的值,然后再从剩余的两张卡片随机抽一张,以其正面的数字作为b的值,则点(a,b)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18.已知函数y=(x﹣m)(x﹣n)(其中m<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mx+n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19.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B.函数ax2+bx+c(a≠0)的最小值是﹣4C.﹣1和3是方程ax2+bx+c(a≠0)的两个根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20. 若抛物线y=x2+bx+c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且过点A(m,n),B(m+6,n),则n=.A.3 B.﹣3 C.9 D.﹣9青岛版201初三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1.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3a+b,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的值是.22.函数y= 与y=x-2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a,b,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23.同时抛掷A、B两个均匀的小立方体(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设两立方体朝上的数字分别为x、y,并以此确定点P(x,y),那么点P落在抛物线y=﹣x2+3x 上的概率为。
期中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 O ,若
的和为18 cm ,,△的周长为13 cm,
那么的长是( )
A.6 cm
B.9 cm
C.3 cm
D.12 cm
2. 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 A.︒30 B.︒45 C.︒60 D.︒75
3.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如图,梯形中,∥,90B C ∠+∠=,分别是的 中点,若 5 cm ,13 cm ,那么EF=( )
A.4 cm
B.5 cm
C.6.5 cm
D.9 cm 5.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顶点到对腰中点的距离
( )
A.相等
B.不相等
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D.无法比较
6.从菱形的钝角顶点向对角的两条边作垂线,垂足恰好是该
边的中点,则菱形的内角中钝角的度数是(
) A. B. C.
D.
7.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满足条件的 是( )
①平行四边形; ②菱形; ③等腰梯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 先向下平移5个
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C 点的坐标是( ) A .(5,-2) B .(1,-2) C .(2,-1) D .(2,-2) 9.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O 是坐标原点,边OA 在x 轴上,
边OC 在y 轴上.若
矩形OA 1B 1C 1与矩形OABC 关于点O 位似,且矩形OA 1B 1C 1
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 1
4
,则点B 1的坐标是( )
A .(3,2)
B .(-2,-3)
C .(2,3)或(-2,-3)
D .(3,2)或(-3,-2)
D
第1题图 F
第4题图
第18题图
B 第11题图
10.在Rt △ABC 中,∠C =90°,AB =2,将这个三角形绕点C 旋转60° 后,AB 的中点D 落在点D ′处,那么DD ′的长为( ) A.1 B.2 C.3 D.4
11.如图,△DEF 是由△ABC 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 是位似中心,D ,E ,F 分别是
OA ,OB ,OC 的中点,则△DEF 与△ABC 的面积比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正五边形是由正五边形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 cm ,一条对角线长为16 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14.在矩形
中,对角线
交于点,若∠
,则OAB ∠= .
15.如图,把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矩形拼成“L ”型图案,则FAC ∠=_____, FCA ∠=_____. 16.边长为a 的正方形,在一个角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则所剩余图形的周长为 . 17.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中,能够找到一个点,使该点到各顶点距离相等的
图形是________.
18.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60°,AB =6,Rt △A C B ''可以看作 是由Rt △ABC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则线段C
B '的长为__________. 19.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D B
C ,于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的端点A 的坐标为)2,3(-,将其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线段B A '',则点A 对应点A '的坐标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
60分)
21.(8分)如图,四边形
中,
垂足分别为
,
第19题图
F
B
第15题图
第12题图
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2.(10分)辨析纠错 已知:如图,△中,是BAC ∠的平分线,∥,∥.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对于这道题,小明是这样证明的: 证明:∵平分BAC ∠,
∴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
∥,∴ ∠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3(等量代换). ∴
(等角对等边). 同理可证: ∴ 四边形是菱形(菱形定义). 老师说小明的证明过程有错误.
(1)请你帮小明指出他的错误是什么. (2)请你帮小明做出正确的解答. 23.(8分)如图,点分别是正方形的边的中点,和交于点
求证:
24.(10分)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
30º角的直角三角板(∠BAC =∠B 1A 1C =30º)按图1的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 1B 1C ,然后将三角板ABC 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º)至图2所示的位置,AB 与A 1C 交于点E ,AC 与A 1B 1交于点F ,AB 与A 1B 1交于点O . (1)求证:△BCE ≌△B 1CF ;
(2)当旋转角等于30º时,AB 与A 1B 1垂直吗?请说明理由.
25. (12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3)31.A B --,、(,)
第21题图 A B C
D
E F 1 2 3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1
A (A 1)
A 1
A
E
F
B
B 1
图1
图2
第24题图
O
(1)画出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11A OB △; (2)点1A 的坐标为_______;
(3)四边形11AOA B 的面积为_______.
26.(12分) 动手操作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的顶点都在小正方
形的顶点上,以小正方形互相垂直的两边所在直线建立直角坐标系. (1)作出△关于轴对称的△,其中分别和对应; (2)平移△,使得点在轴上,点在轴上,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作
出平移后的△,其中分别和对应.
第25题图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1.A
解析:因为18 cm ,
所以.
因为△
的周长为13 cm , 所以又因为, 所以 6 cm.
2.B 解析:如图,梯形中, 高则 所以∠,故选B.
3.C
4.A 解析:如图,作∥∥, 因为,所以 ∠ 因为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又因为 5 cm ,13 cm ,所以8 cm,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 4 cm .
5.A 解析:如图,直角梯形中,是的中点,设是的中点,连接, 则是
梯形的中位线,所以//,即
.又,所以是的中垂线,所以
.
6.C 解析:如图,菱形中,,连接,因为,所以
是的中垂线,所以.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所以∠=60°,
从而∠。
7. D 解析: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该四边形需 满足的条件是对角线互相垂直. 8. B 解析:C 点的坐标变化为:
.
9. D 解析:由矩形OA 1B 1C 1的面积等于矩形OABC 面积的 1
4
,知矩形OA 1B 1C 1
与矩形OABC 的位似比是1∶2,又知点当两矩形在点同侧时,;当
两矩形在点异侧时,. 10. A 11. B 12. B 13. 解析:如图,菱形的周长为40 cm,=16 cm ,则10 cm,8 cm,
又,所以 6 cm.所以菱形的面积为=.
14.40° 解析:由矩形的性质知,,所以∠∠.
又∠
所以∠
15.90° 45° 解析:由矩形的性质知∠
所以∠. 16. 17.矩形和正方形
第2题答图 B A
C D E F
第5题答图
B F
第4题答图
第6题答图
B
第13题答图
18.解析:过作⊥,
则∠,所以,,
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19.1 解析:△绕点旋转后与△,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即1.
20.解析:.
21. 证明: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为,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2. 解:⑴小明错用了菱形的定义.
⑵改正:∵DE∥AC,DF∥AB,∴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2.
∵平分∠,∴∠1=∠2,∴∠1=∠3.
∴,∴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3.证明:如图,延长交于点.
因为, ∠∠,
所以△≌△,所以∠=∠,
从而∠+∠=∠∠,
所以.
再由得△
≌△
从而,即.
在Rt△
,即.
24.(1)证明:在△和△中,
∠,,∠,
∴△≌△.
(2)解:当∠时,.理由如下:
∵∠,∴∠
∴∠,
∴∠.
∵∠,∴∠,∴.
25.解:(1)如图所示;
(2)(3,2);(3)8.
第23题答图
26.解:(1)(2)如图所示
.
第25题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