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资料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00001
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评估。
A: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B:公共政策制定者
C:公共政策输出
D:公共政策效果
参考选项:D
终止由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属于()。
A:功能的终结
B:组织的终结
C:公共政策自身的终结
D:以上都不是
参考选项:A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参考选项:B
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主体的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村民委员会
参考选项:D
国家政权机关或政党为了实现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目的,根据历史条件和当前情况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是指()
A:公共政策
B:政策
C:决定
D:决策
参考选项:B
1977年中国决定废止大学招生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统一考试制度属于()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确定型政策
1。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3
前言:请读者认真阅读本套试卷,确定是您需要的学习资料在下载!!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在政策预测中,趋势外推法属于()
A项.定性政策预测方法
B项.定量政策预测方法
C项.历史分析方法
D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预测方法
[正确选择答案]:D
2.现代意义上的政策评估最早兴起于()
A项.20世纪30年代
B项.20世纪50年代
C项.20世纪60年代
D项.20世纪90年代
[正确选择答案]:C
3.“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规定的行动,就会以某种确定的概率获得成功。
”这一论断,属于()
A项.事实分析
B项.价值分析
C项.规范分析
D项.可行性分析
[正确选择答案]:C
4.不仅提供咨询意见,还拥有部分公共决策权力的政策研究组织是()
A项.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B项.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C项.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
D项.非政府组织
[正确选择答案]:C
5.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度量和推理,属于()
A项.事实分析
B项.价值分析
C项.规范分析
D项.可行性分析
[正确选择答案]:C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项.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东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3(含答案)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步骤不包括()。
A.人力资源计划B.招聘C.业绩评估D.解聘参考答案:D2.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
A.中介性B.服务性C.无偿性D.志愿性参考答案:A3.在四种领导体制中,效率最高的领导方式是()。
A.专权独裁式B.开明专制式C.协商式D.参与式4.参考答案:D下列关于公共责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oA.公共责任有三个构成要素: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公共责任的内容和公共责任的客体B.公共责任可分为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C.公共责任具有多重形式,它可以是行政责任,可以是法律责任, 还可以是道义责任D.公共责任是多个个人责任的集合参考答案:D5.对公共事业投资类型限制的出发点是()。
A.安全B.道德C.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参考答案:A6.“劳动力耗费劳动力生产劳动力再耗费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体现了人力资源具有()。
A.主观能动性B.动态性C.再生性D.社会性参考答案:C7.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的是()。
A.不存在利润指标8.对目标和战略有更大的制约C.缺乏竞争D.员工大多数是业余人员参考答案:D8.亚太地区唯一把免除公共事业组织所得税范围缩小的国家是()oA.印尼B.新加坡C.日本D.中国参考答案:B9.下列不属于事业活动特点的是()。
A.专业技术性强B.从业人员多C.知识技术密集D.业余人员比例高参考答案:D10.()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
A.理事会B.理事长C.秘书长D.监事长参考答案:B11.公共组织主体缺乏独立性的监督会趋于疲软,在现实,其表现是()oA.“角色冲突〃B."双重俘获〃C.“组织缺位〃D."道德滑坡〃参考答案:B12.公共事业组织或“第三部门〃这个概念在中国应当包括()a、机关b、事业单位c、社会团体d、企业e、民办非企业单位。
A.abcB.acdC.bceD.ade参考答案:c13.下列公共事业组织中,属于自给自足型的是()。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通过逐步减少对公共政策的投入、减少公共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以最终达到完全终止公共政策的目的,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选项]A.替代
[选项]B.分解
[选项]C.合并
[选项]D.缩减
【正确答案是】:D
2.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选项]A.横向监控
[选项]B.纵向监控
[选项]C.外部监控
[选项]D.自下而上的监控
【正确答案是】:B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所采取的试点评估法属于()
[选项]A.“前—后”对比法
[选项]B.“投射—实施后”对比法
[选项]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法
[选项]D.“有—无政策”对比法
【正确答案是】:C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
[选项]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选项]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
[选项]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正确答案是】:D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选项]A.史密斯
[选项]B.麦克拉夫林
[选项]C.雷恩
[选项]D.巴德克
【正确答案是】:A
6.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制度一般实行()
[选项]A.全民公决
[选项]B.委员会制。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学》在线平时作业1
提示:本资料为中医大学习辅导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从公共利益与公共代价角度看,教育政策属于()
-A.-利益范围宽而代价范围窄
-B.-利益范围宽和代价范围宽
-C.-利益范围窄而代价范围宽
-D.-利益范围窄和代价范围窄
【参考选项是】:A
2.公共政策执行的正确程序是()
-A.-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宣传——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B.-政策颁布——政策宣传——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C.-政策宣传——政策颁布——实施准备——政策实验——全面推行
-D.-政策颁布——政策实验——政策宣传——实施准备——全面推行
【参考选项是】:C
3.“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小组意识模型
【参考选项是】:B
4.公共政策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的道路
-A.-学科化——组织化——产业化
-B.-组织化——学科化——产业化
-C.-组织化——产业化——学科化
-D.-产业化——学科化——组织化
【参考选项是】:A
5.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雷恩
-D.-巴德克
【参考选项是】:A
6.政策规划中采用听证制度是为了实现政策规划主体的()
-A.-单一化
-B.-政府主导化。
【奥鹏】-[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2
注:每学期试题都会有所不同,请认真做好复习!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选项]-事实分析
[B选项]-价值分析
[C选项]-规范分析
[D选项]-利益分析
解析:试题难度4颗星
【参考选择】:D
2.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选项]-利益表达
[B选项]-利益综合
[C选项]-政策制定
[D选项]-政策执行
解析:试题难度4颗星
【参考选择】:C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
[A选项]-替代式政策执行
[B选项]-残缺式政策执行
[C选项]-照搬式政策执行
[D选项]-观望式政策执行
解析:试题难度4颗星
【参考选择】:A
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A选项]-政策均衡
[B选项]-政策终结
[C选项]-政策持续
[D选项]-政策调整
解析:试题难度4颗星
【参考选择】:D
5.()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选项]-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B选项]-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
[C选项]-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
[D选项]-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
解析:试题难度4颗星
【参考选择】:B。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人事测评》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这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中国人自编的“中国人个性调查表”是()
[选项]A.加利福尼亚心理测验
[选项]B.人性假设分析
[选项]C.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
[选项]D.中国人个性调查表
【正确答案是】:D
2.1919 年,美国武德沃斯发表了第一个自陈人格量表(),这开了人格问卷测量之先河。
[选项]A.工业管理的一般原理
[选项]B.个人资料调查表
[选项]C.心理测量
[选项]D.科学管理原理
【正确答案是】:B
3.下列行为不属于事业型兴趣的有()
[选项]A.喜欢担任负有领导责任的社会工作
[选项]B.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地位
[选项]C.. 善于通过调整与他人的关系来解决存在的难题
[选项]D.缺乏从事精细工作的耐心,不喜欢那些需要长期智力劳动的工作
【正确答案是】:C
4.以下不属于学习能力的选项是()
[选项]A.观察能力
[选项]B.机械能力
[选项]C.学习能力
[选项]D.记忆能力
【正确答案是】:B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评价中心的特点()。
[选项]A.动态性
[选项]B.综合性
[选项]C.逼真性
[选项]D.及时性
【正确答案是】:D
6.下列选项中哪个对效度没有影响?()
[选项]A.测验本身
[选项]B.测验的实施
[选项]C.效标
[选项]D.测验的难度。
《公共政策学X》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起点。
A.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B.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C.政治领袖的政策意向D.社会公众的政策呼吁标准答案:B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
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标准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社会问题是政策问题的一部分B.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C.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D.社会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标准答案:D4.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的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史密斯模型标准答案:A5.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了一通,而未被转化为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属于公共政策失真表现中的()A.政策表面化B.政策替换C.政策缺损D.政策扩大化标准答案:A6.“如果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某个确定的结局将以一个确定的概率发生。
”这一论断,属于()A.事实分析B.价值分析C.规范分析D.可行性分析标准答案:A7.预测性政策评估方法中的直觉预测法是指()A.德尔菲法B.时间分析法C.序列分析法D.投入—产出分析法标准答案:A8.在现在立法机关的决策实践中,提出政策议案的主要主体是()A.政府B.司法机关C.政党D.利益集体标准答案:A9.政策系统内部纵向结构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A.网状结构B.塔形结构C.链形结构D.群落结构标准答案:B10.《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将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种类型,即( )A.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分析技术B.定量分析技术和半定量分析技术C.非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规划管理技术D.计算机分析技术和数学分析技术标准答案:A11.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 )A.过程模型B.循环模型C.互适模型D.博奕模型标准答案:D12.旧的公共政策虽被终止,但公共政策所要实现的功能并不取消,而是将其合并到其他的公共政策或者其他的工作中,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X》在线平时作业3
前言:请读者认真阅读本套试卷,确定是您需要的学习资料在下载!!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毛泽东首倡的方针是()
A项.加强团结,共同发展
B项.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项.和平共处,同舟共济
D项.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正确选择答案]:B
2.日本制造的策动华北五省二市“防共自治”运动的事变是()
A项.九一八事变
B项.华北事变
C项.卢沟桥事变
D项.一二八事变
[正确选择答案]:B
3.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
A项.长沙会战
B项.平型关战役
C项.台儿庄战役
D项.淞沪会战
[正确选择答案]:B
4.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
A项.工业
B项.金融业
C项.农业
D项.交通运输业
[正确选择答案]:B
5.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项.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项.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项.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项.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正确选择答案]:D
6.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
A项.国家资本主义
B项.公私合营
C项.统购统销。
东北大学东大奥鹏远程教育东北大学20秋学期《实用写作》在线平时作业3参考答案试读一页20秋学期《实用写作》在线平时作业31. 《细菌是怎样发现的?》作者是(),被称作科学文艺中的轻骑兵。
【选项】:A 顾均正B 陈望道C 高士其D 贾祖璋【答案】:C2. 贺信与祝辞都属于()中祝贺类文书。
【选项】:A 法律文体B 新闻文体C 公关礼仪文体D 科技文体【答案】:C3. 求职信具有针对性、自荐性、独特性和()等特点。
【选项】:A 礼仪性B 目的性C 功利性D 简明性【答案】:A4. ()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或工作人员在任职期间或任职结束后向上级领导及所属单位的公众所做的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报告。
【选项】:A 工作总结B 述职报告C 工作规划D 任期总结【答案】:B5. 按研究工作进程划分,科技报告可分为选题报告、论证报告、申请报告、进展报告和()。
【选项】:A 保密报告B 解密报告C 成果报告D 非密报告【答案】:C6. 从起诉或审判中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入手提出辩护理由,叫做()。
【选项】:A 事实辩B 逻辑辩C 法律辩D 程序辩【答案】:B7. ()专用于追悼大会,由一定身份的人进行宣读。
它是对在场参加追悼的同志讲话,而不是对逝者讲话。
【选项】:A 抒情类悼词B 议论类悼词C 宣读体悼词D 书面悼词【答案】:C8. 以广告主为标准可将商业广告划分为一般广告和()。
【选项】:A 企业广告B 图片广告C 零售广告D 消费者广告【答案】:C9. 对某项具体行政工作或活动提出要求和规范程序的文书称作()。
【选项】:A 条例B 细则C 规定D 规程【答案】:C10. ()总结署名在正文后右下方。
【选项】:A 部门B 单位C 组织D 个人【答案】:D11. 简报的版尾包括发送范围和()两个基本内容。
【选项】:A 编发部门B 印发的份数C 日期D 结论【答案】:B1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二章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第十二条规定,合同应该具备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以及()等条款。
公共政策*平时作业(2020下半年)一、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56分)1、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答: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分配社会资源。
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
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
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中国古代政策思想的内容。
答:(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政策思想。
(2)以民为本,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3)“惠民”、“养民”、“富民”的政策传统。
(4)重农抑商的政策主张。
(5)“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政策倾向(6)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4、简述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
答:(1)执行者的认识缺陷,执行者的认识缺陷具体表现为:第一,由于执行者对政策的认识问题,导致对政策的消极或抵触的态度。
第二,由于理解错误而导致对政策的错误执行。
(2)执行者的利益驱使。
如果政策执行者把自己所代表的局部或个人利益的损益作为政策执行的参数,就会出现政策执行偏差。
(3)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主要表现为:A 组织结构不合理;B 领导的管理水平低;C 执行机构中的沟通和协调差;D 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5、简述政策终结的作用。
答:①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②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③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
6、简述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包括的内容。
答:(1)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
[东北大学]20秋学期《公共政策分析》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政策分析方法中饱和抽样属于()
[选项]A.多角度分析法
[选项]B.原因层次分析法
[选项]C.类别分析法
[选项]D.边界分析法
【正确答案是】:D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模型是()
[选项]A.理性主义模型
[选项]B.混合扫描模型
[选项]C.集团模型
[选项]D.渐进主义模型
【正确答案是】:D
3.公共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所进行的评估。
[选项]A.公共政策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
[选项]B.公共政策制定者
[选项]C.公共政策输出
[选项]D.公共政策效果
【正确答案是】:D
4.评估者将公共政策执行前的趋势线投射到公共政策执行后的某一时间点上,并将所得到的投影与公共政策执行后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以确定公共政策的效果。
这种方法在公共政策评估中属于()。
[选项]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选项]B.“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选项]C.“有—无”公共政策对比分析
[选项]D.“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正确答案是】:B
5.政策执行模型中的“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也称()
[选项]A.互适模型
[选项]B.循环模型
[选项]C.综合模型
[选项]D.博弈模型
【正确答案是】:B
6.在下列制度中,能够实现政策规划主体多元化的是()
[选项]A.招聘制度
[选项]B.奖惩制度。